一种可升降压力钢管旋转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4566发布日期:2021-08-13 16:1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压力钢管旋转平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和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压力钢管旋转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钢管此种水流导引技术最早起源于水流带动水车时,转动的转轮产生能量,并利用这种能量来磨制谷物,最早的压力钢管并非钢管形式,而是长条的渠道形式,因此压力钢管一词最早被称之为压力管道,从历史上来说,渠道形式是最常用的,当时的压力管道,会与现有的水路连结,并且,当水源处的水闸门完全开启后,水可自由流入压力管道中,而当水闸门被关闭后,水流就会被限制而无法流入压力管道,另外通常在压力管道进水处会另外再设置栅栏或是过滤器,以防止大量的碎片,如树枝,砂石等碎屑物进入管道中并使其堵塞。而现在通常所说的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水力发电厂中,不管是抽水蓄能式,或是惯常式,绝大多数都会有压力钢管的设置,抽水蓄能式发电厂中,上池与下池之间连结的管路,即为压力钢管,压力钢管安装具有技术含量高、施工强度大、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其本身具有强度高,抗渗性能好,被广泛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及水头、坝后式水电站中,其水头范围可有几十米至几千米。而惯常式发电厂中,水头高度顶端的前池与底处水轮机连结的水压管线也是压力钢管。

为了缩短工程施工周期,水电站压力钢管一般在制作厂内制作成满足运输的最大长度,采用钢管轴线与地面平行的运输方式用压力钢管运输专用车将钢管运输到支洞与主洞的交叉位置。传统施工方法为在洞顶制作天锚或制作大型龙门架,在管壁焊接吊耳,采用大吨位的手拉葫芦或卷扬机作为动力进行钢管提升和旋转,施工工艺繁琐,投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主洞与支洞交叉位置的压力钢管运输麻烦,同时旋转工艺繁琐,投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升降压力钢管旋转平台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以下的方箱,在所述方箱底部中心处设有液压油缸,在所述液压油缸外围设有导向平衡套管,所述导向平衡套管包括与所述方箱内壁固定连接的外套管及插入所述外套管中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顶部及液压油缸顶部均与顶升平台转盘下层下表面固定连接;顶升平台转盘下层上表面及顶升平台转盘上层下表面通过滚珠轴承连接;所述顶升平台转盘上层上表面还设有呈弧形凹陷的压力钢管定位槽;还包括与所述顶升平台转盘固定连接的加固链及固定于支洞与主洞交叉位置侧壁上的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的起重链与加固链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于压力钢管两端底部的钢管运输台车。

特别的,所述加固链沿压力钢管的圆周方向固定于压力钢管的前端及后端管身,并在管身底部分别与顶升平台转盘边沿固定连接。

特别的,所述导向平衡套管的数量为四根,且在方箱内部呈方形分布于液压油缸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相较于传统的以大吨位手拉葫芦或卷扬机作为动力进行钢管提升和旋转,施工工艺更为简单,投入成本低,能够同时实现压力钢管的顶升及90°转向,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状态侧视图。

图3为方箱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方箱—1;液压油缸—11;导向平衡套管—2;外套管—21;内套管—22;顶升平台转盘—3;压力钢管定位槽—31;加固链—4;钢管运输台车—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可升降压力钢管旋转平台装置,包括固定于地面以下的方箱1,在所述方箱1底部中心处设有液压油缸11,在所述液压油缸11外围设有导向平衡套管2,所述导向平衡套管2包括与所述方箱1内壁固定连接的外套管21及插入所述外套管21中的内套管22,所述内套管22顶部及液压油缸11顶部均与顶升平台转盘3下层下表面固定连接;顶升平台转盘3下层上表面及顶升平台转盘3上层下表面通过滚珠轴承连接;所述顶升平台转盘3上层上表面还设有呈弧形凹陷的压力钢管定位槽31;还包括与所述顶升平台转盘3固定连接的加固链4及固定于支洞与主洞交叉位置侧壁上的手拉葫芦,所述手拉葫芦的起重链与加固链4固定连接;还包括设置于压力钢管两端底部的钢管运输台车5。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压力钢管通过运输车运输至支洞与主动交叉位置,通过液压油缸11将顶升平台转盘3下降至最低点,将压力钢管卸车至顶升平台转盘3所在位置,此时顶升平台转盘3上的弧形凹陷的长度方向与压力钢管的长度方向一致,启动液压油缸11对压力钢管顶升,同时,通过在洞壁上设置临时锚点,将手拉葫芦的起重链与沿圆周方向套设于压力钢管外部的加固链4固定连接,并将加固链4在管身底部与顶升平台转盘3边缘固定连接,利用手拉葫芦作为动力源,牵引压力钢管进行90°旋转后通过推动事先停靠在钢管两头的钢管运输台车至钢管下方,并操作液压油缸11连通顶升平台转盘3一起下降而将液压钢管放置在钢管运输台车上,再继续下降液压油缸11至最低点,进行压力钢管运输,完成一根压力钢管的运输。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加固链4沿压力钢管的圆周方向固定于压力钢管的前端及后端管身,并在管身底部分别与顶升平台转盘3边沿固定连接;通过将加固链4与顶升平台转盘3连接,使得手拉葫芦的拉力能够传递至顶升平台转盘3,同时由于顶升平台转盘3上表面设有沿压力钢管长度方向设置的弧形凹陷,能够将压力钢管卡在弧形凹陷内,使得手拉葫芦的转向动力能够传递至顶升平台转盘3,通过设置于顶升平台转盘3上下层之间的滚珠轴承实现压力钢管的旋转。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导向平衡套管2的数量为四根,且在方箱1内部呈方形分布于液压油缸11外围;由于压力钢管本身公称尺寸较大,一般会远远大于顶升平台转盘3的尺寸,且由于压力钢管本身为圆柱形,因此很容易在手拉葫芦的旋转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导致的偏转甚至侧翻的情况,因此需要在液压油缸11外侧设置导向平衡套管2。由于所述导向平衡套管2是以竖直方向设置的上套管21插入竖直设置的下套管22内的,因此若顶升平台转盘3将要发生偏转或侧翻时,另一侧的导向平衡套管2及本侧的导向平衡套管2将会通过上套管21及下套管22之间的作用,抵消掉侧翻或翻转的趋势,从而达到防止顶升平台转盘3翻转或侧翻的目的,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出现的“连接”、“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加工成型、焊接,也可以机械连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描述中,出现的术语“中心”、“上”、“下”、“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因此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