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座便盖包装箱中的内衬及座便盖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6428发布日期:2021-07-13 15:1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座便盖包装箱中的内衬及座便盖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箱内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座便盖包装箱中的内衬及座便盖包装箱。



背景技术:

纸制品(瓦楞纸板)类包装材料在智能座便器的座便盖包装箱上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座便盖包装箱中主要采用折叠繁琐的内衬来支撑座便盖。内衬分好几个独立部件,由人工折叠,依次配合产品放入座便盖包装箱内,固定保护座便盖。该工序复杂,无法实现机械化自动包装,部分需要借助胶带等辅料固定,包装环节需要较多的人工,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折叠,可实现自动化包装的用于座便盖包装箱中的内衬及座便盖包装箱。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座便盖包装箱中的内衬,包括一体成型的内衬板;

所述内衬板包括用于支撑座便盖的基板、用于止挡在所述座便盖的后端的第一挡板和用于盖在所述座便盖的顶部的第二挡板;

所述第一挡板连接在所述基板的后端,所述基板与第一挡板之间具有第一折线,所述第一挡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基板弯折;

所述第二挡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具有第二折线,所述第二挡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弯折。

在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的底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底部垫块;

所述基板的后部具有用于避让所述座便盖的后端的喷管的基板通孔。

在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的顶面上位于所述基板通孔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靠近所述基板通孔的一侧具有用于支撑所述座便盖上的控制面板的台阶部。

在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垫块与所述基板通孔之间具有用于避让所述座便盖上的线束的基板凹槽。

在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两块用于支撑所述座便盖中的座盖的前端的第二垫块和一块用于支撑所述座盖的本体的第三垫块;

两块所述第二垫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垫块位于两块所述第二垫块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垫块的后方;

在所述第三垫块与两块所述第二垫块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座便盖中的座圈的限位槽。

在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垫块高于所述第二垫块。

在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垫块面向所述第三垫块的表面为第一曲面,所述第三垫块的前侧表面为第二曲面。

在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座便盖限位的第四垫块。

在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座便盖限位的第五垫块。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座便盖包装箱,包括箱体和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用于所述座便盖包装箱中的内衬;

所述箱体包括箱体底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底板上的箱体侧板和设置在所述箱体侧板上的箱体顶盖;

所述基板位于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第一挡板与一块所述箱体侧板接触,一块所述箱体顶盖压住所述第二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座便盖包装箱中的内衬及座便盖包装箱,其内衬由基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组成,第一挡板与基板可相对于第一折线弯折,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可相对于第二折线弯折,在将内衬放入箱体中指定位置后,无需人工折叠,即可完成对座便盖的包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对座便盖包装时,通过机械臂夹取、放置座便盖,并通过机械臂扣合箱体顶盖。在机械臂夹取座便盖并放置座便盖时,座便盖压在基板上,使得基板向箱体底板移动,同时第一挡板在箱体侧板的作用下自动向上弯折。在机械臂放下座便盖后,再通过机械臂扣合箱体顶盖,借助箱体顶盖合盖的机械动作,使得第二挡板被箱体顶盖作用向前弯折,并压在座便盖上,实现了自动化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内衬的顶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内衬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内衬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处于折叠状态时的内衬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座便盖包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座便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种结构的座便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6-7所示,座便盖300包括有安装座301、能够在安装座301上翻转的座盖301和座圈302,座盖301和座圈302都能翻转打开。在座圈302和座盖301处于常态时,座盖301位于座圈302的上方。智能座便器的座便盖300中的安装座301上会设置有喷管304,用于伸出喷水以清洗人体的隐私部位。在安装座301的一侧会设置有控制面板305和出线凹槽306,出线凹槽306用于线束穿过。

结合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衬100主要用于座便盖包装箱200中,通过内衬100支撑和定位座便盖300。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衬100为纸板,可采用瓦楞纸板。本实用新型中的座便盖包装箱200为纸箱,可采用瓦楞纸板箱。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垫块为柔性垫块,可为橡胶垫块、塑料垫块、发泡体垫块等,优选环保的聚乙烯发泡棉垫块。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图5所示的座便盖包装箱200中的内衬100,包括一体成型的内衬板1。

内衬板1包括用于支撑图6-7所示的座便盖300的基板11、用于止挡在座便盖300的后端的第一挡板12和用于盖在座便盖300的顶部的第二挡板13。

第一挡板12连接在基板11的后端,基板11与第一挡板12之间具有第一折线14,第一挡板12能够相对于基板11弯折。

第二挡板13连接在第一挡板12远离基板11的一端,第一挡板12与第二挡板13之间具有第二折线15,第二挡板13能够相对于第一挡板12弯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衬100包括有基板11、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基板11、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一体成型,基板11与第一挡板12的分界处压制有第一折线14,第一挡板12与第二挡板的分界处压制有第二折线15。第一挡板12与基板11可相对于第一折线14弯折,第二挡板13与第一挡板12可相对于第二折线15弯折,在将内衬放入箱体中指定位置后,无需人工折叠,即可完成对座便盖的包装,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地,在对座便盖300包装时,先将平面状的处于状态的内衬100放置到座便盖包装箱200的箱体的顶部开口上,基板11基本处于座便盖包装箱200的箱体的顶部开口中。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伸出顶部开口的后侧,并由打开的箱体顶盖203托住。然后通过机械臂或机器人夹取并移动座便盖300,在座便盖300移动到座便盖包装箱200的顶部开口的上方后,再向下竖直放置座便盖300。座便盖300会压在基板11上,使得基板11向箱体底板201移动,同时第一挡板12在箱体侧板202的作用下自动向上弯折。第一挡板12的高度低于箱体侧板202的高度,当第一挡板12在座便盖包装箱200中弯折到位后此时,第二挡板13的一部分随着第一挡板12进入座便盖包装箱200中。在放下座便盖300后,再通过机械臂或机器人扣合箱体顶盖203,借助箱体顶盖203合盖的机械动作,使得第二挡板13被箱体顶盖203作用向前弯折,并压在座便盖300上,从而实现自动化包装。

在内衬100弯折到位后,基本11支撑座便盖300,第一挡板12挡在座便盖300的安装座301的后端,第二挡板13挡在座便盖300的安装座301的顶部。

在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6所示,基板11的底面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底部垫块2。

基板11的后部具有用于避让座便盖300的后端的喷管304的基板通孔111。

底部垫块2为柔性垫块或弹性垫块,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其还可以使得基板11与箱体底板201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避免喷管304从基板通孔111伸出后与箱体底板201接触。

底部垫块2可以粘贴在基板11的底面上。根据需要可以布置多块底部垫块2,例如,在基板11的前端设置两块底部垫块2,在基板通孔11的周围布置三块底部垫块2,以稳定地支撑座便盖300。

在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7所示,基板11的顶面上位于基板通孔1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块3,第一垫块3靠近基板通孔111的一侧具有用于支撑座便盖300上的控制面板305的台阶部31。

控制面板305一般都设置在安装座301的一侧,在将座便盖300放入座便盖包装箱200内到位后,控制面板305的一部分搭在台阶部31上,起到稳定支撑的效果。

第一垫块3为柔性垫块或弹性垫块,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第一垫块3可以粘贴在基板11的顶面上。

在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7所示,基板11上位于第一垫块3与基板通孔111之间具有用于避让座便盖300上的线束的基板凹槽112。

智能座便器的座便盖300上的、座盖302、座圈303、喷管304等都需要电控实现自动控制,其线束的接头从控制面板305下方的出线凹槽306引出,线束及其接头在弯折后可能低于安装座301的底面。在将座便盖300放入座便盖包装箱200内到位后,线束及其接头的一部分可以位于基板凹槽112中,避免受到挤压。

在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4和图6-7所示,基板1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块用于支撑座便盖300中的座盖302的前端3022的第二垫块4和一块用于支撑座盖302的本体3021的第三垫块5。

两块第二垫块4间隔设置,第三垫块5位于两块第二垫块4之间且位于第二垫块4的后方。

在第三垫块5与两块第二垫块4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座便盖300中的座圈303的限位槽113。

座盖302的本体3021一般为具有一定曲面的板,座盖302的前端3022或其边缘一般为连接在本体3021上的翻边。

基板11的顶面上设置有两块左右间隔布置的第二垫块4,用于支撑座便盖300中的座盖302的前端3022。

基板11的顶面上还设置有一块第三垫块5,用于支撑座盖302的本体3021。

在前后方向上,第三垫块5位于两块第二垫块4的后方,在左右方向上,第三垫块5位于两块第二垫块4的中间。第三垫块5与两块第二垫块4呈三角形布置。卡槽113形成在第三垫块5与两块第二垫块4之间。

在将座便盖300放入座便盖包装箱200内到位后,座圈303的前部位于限位槽113中,实现对座圈303的限位。座盖302的本体3021的前部搭在第三垫块5上,座盖302的前端3022搭在第二垫块4上,使得座盖302与座圈303的前部可以离开一定距离,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座盖302底部的器件压在座圈303上。

第二垫块4和第三垫块5分别为柔性垫块或弹性垫块,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第二垫块4和第三垫块5可以粘贴在基板11的顶面上。

在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垫块5高于第二垫块4,第三垫块5与第二垫块4的高度差基本是前端3022的翻边长度,可以更好实现各自的作用,第三垫块5支撑本体3021,第二垫块4支撑前端3022。

在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垫块4面向第三垫块5的表面为第一曲面41,第三垫块5的前侧表面为第二曲面51,以使得限位槽113的轮廓与座圈303的前端轮廓相匹配。

在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4所示,第一挡板12上设置有用于对座便盖300限位的第四垫块6。

第四垫块6为柔性垫块或弹性垫块,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在内衬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四垫块6粘贴在第一挡板12的顶面上。

在第一挡板12弯折后,第四垫块6与座便盖300的安装座301的后部接触,以对座便盖300的后部进行限位。

在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4所示,第二挡板13上设置有用于对座便盖300限位的第五垫块7。

第五垫块7为柔性垫块或弹性垫块,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在内衬1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五垫块7粘贴在第二挡板13的顶面上。

在第二挡板13弯折后,第五垫块7与座便盖300的安装座301的顶部接触,以对座便盖300的顶部进行限位。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便盖包装箱200,包括箱体和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座便盖包装箱200中的内衬100。

箱体包括箱体底板201、设置在箱体底板201上的箱体侧板202和设置在箱体侧板202上的箱体顶盖203。

基板11位于箱体底板201上,第一挡板12与一块箱体侧板202接触,一块箱体顶盖203压住第二挡板13。

该座便盖包装箱200包括箱体和内衬100。内衬100能够通过机械操作的方式自动折入箱体中。

有关内衬100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请参照前面对内衬100的描述部分,在此不再赘述。

在对座便盖300包装时,先将平面状的处于状态的内衬100放置到座便盖包装箱200的箱体的顶部开口上,基板11基本处于座便盖包装箱200的箱体的顶部开口中。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伸出顶部开口的后侧,并由打开的箱体顶盖203托住。然后通过机械臂或机器人夹取并移动座便盖300,在座便盖300移动到座便盖包装箱200的顶部开口的上方后,再向下竖直放置座便盖300。座便盖300会压在基板11上,使得基板11向箱体底板201移动,同时第一挡板12在箱体侧板202的作用下自动向上弯折。第一挡板12的高度低于箱体侧板202的高度,当第一挡板12在座便盖包装箱200中弯折到位后此时,第二挡板13的一部分随着第一挡板12进入座便盖包装箱200中。在放下座便盖300后,再通过机械臂或机器人扣合箱体顶盖203,借助箱体顶盖203合盖的机械动作,使得第二挡板13被箱体顶盖203作用向前弯折,并压在座便盖300上,从而实现自动化包装。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