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手提奶茶纸杯

文档序号:26804342发布日期:2021-09-29 02:2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手提奶茶纸杯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品,尤其涉及一种可手提奶茶纸杯。


背景技术:

2.奶茶是生活中非常受大众喜爱的一种饮品,在饮品店中,通常是使用奶茶纸杯来盛装热奶茶,人们在手持装有热奶茶的奶茶杯时会感觉到非常烫手,而想要将奶茶带走时,直接手持也很不方便,多数商家会向顾客提供塑料包装袋,而这些包装袋通常体积较小,很难被再次循环利用,不经意间就会被消费者随意扔掉,成为城市垃圾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可手提奶茶纸杯,解决奶茶纸杯烫手和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而提供的一种可手提奶茶纸杯,包括有外层杯体、内层杯体,所述外层杯体的内壁上竖向分布有多个棱条,在所述内层杯体外壁上对应所述棱条设有多个棱槽,所述内层杯体从上向下滑动嵌于所述外层杯体内,所述外层杯体通过所述棱条使所述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之间形成多个缝隙,所述外层杯体的侧壁上关于外层杯体中心轴对称设有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对应所述第一条形槽设有第一撕拉带,对应所述第二条形槽设有第二撕拉带,所述第一撕拉带的上端与第一条形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撕拉带的上端与第二条形槽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撕拉带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撕拉带的下端均可翻转至所述外层杯体的杯口上方,且所述第一撕拉带的下端可与第二撕拉带的下端扣合。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均由多个八边形凹槽或多个六边形凹槽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撕拉带、第二撕拉带与第一条形槽、第一条形槽的形状对应,且分别完全嵌于所述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内。多边形凹槽结构的设置,增加第一撕拉带与第一条形槽之间以及第一撕拉带与第一条形槽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相对摩擦力,保证在不使用时,可将第一撕拉带嵌入第一条形槽,第二撕拉带嵌入第二条形槽,而不会主动弹出,在使用时可用手将两者的下端扣出,使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能力,第一撕拉带和第二撕拉带可采用不易断裂的纸质或者塑料材质。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撕拉带的下端设有竖向卡孔,所述第二撕拉带的下端设有横向卡条,对应所述横向卡条设有与所述第二条形槽下部连接的横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条可穿过所述竖向卡孔,且可与所述竖向卡孔扣合。第一撕拉带和第二撕拉带翻转至外层杯体的杯口正上方后,将横向卡条扭转穿过竖向卡孔,再将横向卡条复位,横向卡条和竖向卡孔扣合。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层杯体的杯底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使外层杯体内部与外界连通。内层杯体和外层杯体为镶嵌结构,可通过设置的开口将内层杯体从底部向上顶出。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杯体内的上部设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两侧端与内层杯体的侧壁连接,所述导流片的上边与内层杯体的杯口围成第一敞口,所述导流片的下端与所述内层杯体的侧壁围成第二敞口,所述第一敞口大于第二敞口的尺寸,所述内层杯体的侧壁与导流片形成漏斗形结构。导流片可使用纸质或塑料等具有防水效果且无害的材料,防止在向奶茶杯内倒入热奶茶时,奶茶溅起将人烫伤。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片的左部设有第一折线,所述导流片的右部设有第二折线,所述第一折线和第二折线之间的部分可向内层杯体的侧壁折起,也可向内层杯体的中心轴线折出。在不使用时或者装好奶茶后可将向侧壁折起方便吸管的使用。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层杯体的杯口外沿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中部设有第一十字孔用于放置吸管。通过第一十字孔将吸管固定,方便吸管的携带。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块的外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l形卡片,所述l形卡片的横向部分上设有第二十字孔用于辅助固定吸管。将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分离后,外层杯体可倒置在桌上形成稳定结构,l形的卡片一侧面转动至与桌面贴合,形成一个左右贯通且向上开口的卡槽,卡槽内可放置手机。通过外层杯体和l形卡片配合作为手机支撑,起到手机支架的作用。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内层杯体的杯口设有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第三十字孔用于插入吸管,所述第三十字孔靠近所述杯盖的外缘。第三十字孔靠近杯盖的外缘,方便吸管的使用,同时避免手提时造成不便。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手提奶茶纸杯,采用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镶嵌的结构,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之间不完全接触,减少热量传递,起到防止烫手的作用,第一条形槽、第一撕拉带、第二条形槽第二撕拉带的设置便于纸杯的携带,从而减少塑料包装袋的使用,并且多边形槽和撕拉带的多边形设计设置可实现外层杯体的再次利用,外层杯体底部开口方便内层杯体的取出,可通过凸块上的第一十字孔可放置吸管,第二十字孔辅助习惯固定,凸块上的l形卡片与外层杯体配合可作为手机支架,通过设置的导流片方便奶茶倒入,防止在倒热奶茶时造成飞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使用新型中外层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使用新型中内层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使用新型中第二撕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使用新型中第一撕拉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使用新型中外层杯体的俯视图;
22.图8为本使用新型中导流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使用新型中导流片折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

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手提奶茶纸杯,包括有外层杯体1、内层杯体2,外层杯体1的内壁上竖向分布有多个棱条3,在内层杯体2 外壁上对应棱条3设有多个棱槽4,内层杯体2从上向下滑动嵌于外层杯体1内,外层杯体1通过棱条3使外层杯体1和内层杯体2之间形成多个缝隙。且对应内层杯体2的杯口设有杯盖16,杯盖16上设有第三十字孔18用于插入吸管,所述第三十字孔18靠近所述杯盖16的外缘,方便吸管的使用,同时避免手提时造成不便。
25.在使用的时候,棱条3与棱槽4对其后将内层杯体2嵌入外层杯体内1,并且棱条3一部分用来支撑内层杯体2,另一部分使外层杯体1和内层杯体2之间不完全接触,减少热量传递,起到防止烫手的作用。
26.外层杯体1的侧壁上关于外层杯体1中心轴对称设有第一条形槽5和第二条形槽6,对应第一条形槽5设有第一撕拉带7,对应第二条形槽6设有第二撕拉带8,第一撕拉带7的上端与第一条形槽5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撕拉带8的上端与第二条形槽6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撕拉带7的下端与第二撕拉带8的下端均可翻转至外层杯体1的杯口上方,且第一撕拉带7的下端可与第二撕拉带8的下端扣合。第一撕拉带7和第二撕拉带8所承受的力是均等的,保持了平衡,提高了杯子的稳定性,降低了晃动程度。且第一条形槽5、第一撕拉带7、第二条形槽6、第二撕拉带8的设置便于纸杯的携带,从而减少塑料包装袋的使用,且第一撕拉带7、第二撕拉带8在嵌入第一条形槽5、第二条形槽6后不会影响同型号杯子的叠摞。
27.第一条形槽5和第二条形槽6均由多个八边形凹槽或多个六边形凹槽连接组成,第一撕拉带7、第二撕拉带8与第一条形槽5、第二条形槽6的形状对应,且分别完全嵌于第一条形槽5和第二条形槽6内。多边形凹槽结构可为六边形、八边形也可为其他相似形状,增加第一撕拉带7与第一条形槽5之间以及第二撕拉带8与第二条形槽6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相对摩擦力,保证在不使用时,可将第一撕拉带7嵌入第一条形槽5,第二撕拉带8嵌入第二条形槽6,而不会主动弹出,在使用时可用手将两者的下端扣出,使其具有可重复利用的能力,第一撕拉带7和第二撕拉带8可采用不易断裂的纸质或者塑料材质。
28.第一撕拉带7的下端设有竖向卡孔9,第二撕拉带8的下端设有横向卡条 10,对应所述横向卡条10设有与所述第二条形槽8下部连接的横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条10可穿过竖向卡孔9,且可与竖向卡孔9扣合。第一撕拉带7和第二撕拉带8翻转至外层杯体1的杯口正上方后,将横向卡条10扭转穿过竖向卡孔 9,再将横向卡条10复位,横向卡条10和竖向卡孔9扣合,不使用时将横向卡条10扭转,从竖向卡孔9穿出即可,将撕拉带重新嵌入条形槽内即可。
29.外层杯体1的杯底设有开口11,开口11使外层杯体1内部与外界连通。内层杯体2和外层杯体1为镶嵌结构,可通过设置的开口11将内层杯体2从底部向上顶出。通常人们的使用习惯是用手捏住内侧杯体的上沿或者内壁将其拉出,用力不易控制,一不小心就会造成奶茶的溅落,且不卫生,这里可通过开口将内层杯体2从底部向上顶出,更加卫生。
30.内层杯体2内的上部设有导流片12,导流片12两侧端与内层杯体2的侧壁连接,导流片12的上边与内层杯体2的杯口围成第一敞口,导流片12的下端与内层杯体2的侧壁围成第二敞口,第一敞口大于第二敞口的尺寸,内层杯体2 的侧壁与导流片12形成漏斗形结构。导流片12可使用纸质或塑料等具有防水效果且无害的材料,防止在向奶茶杯内倒入热奶茶
时,奶茶溅起将人烫伤。
31.导流片12的左部设有第一折线12.1,导流片12的右部设有第二折线12.2,第一折线12.1和第二折线12.1之间的部分可向内层杯体2的侧壁折起,也可向内层杯体2的中心轴线折出。在不使用时或者装好奶茶后可将向侧壁折起方便吸管的使用。在盛装奶茶时可通过导流片12的第一折线12.1和第二折线12.2 将导流片12的中部向内层杯体2的中心轴线方向折出,内层杯体2和导流片12 形成漏斗形结构,方便奶茶的盛装,在不使用时或者装好奶茶后可将导流片12 的中部向侧壁折起方便使用。
32.外层杯体1的杯口外沿设有凸块13,凸块13中部设有十字孔15用于放置吸管。通过第一十字孔15将吸管固定,方便吸管的携带。
33.凸块13的外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l形卡片14,所述l形卡片14的横向部分上设有第二十字孔17用于辅助固定吸管。将外层杯体1和内层杯体2分离后,外层杯体1可倒置在桌上形成稳定结构,l形卡片14外侧面转动至与桌面贴合,形成一个左右贯通且向上开口的卡槽,卡槽内可放置手机。通过外层杯体1和l形卡片14配合作为手机支撑,使外层杯体1可作为手机支架重复使用。
34.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