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结构和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2632发布日期:2021-09-29 0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取料工位、放料工位和加工工位;取料组件,所述取料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架移动,并用于将物料从所述取料工位移动至所述放料工位;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将位于所述放料工位的物料移动至所述加工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轨道,所述取料组件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道移动,所述第一轨道的一端位于所述取料工位,所述第一轨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放料工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组件包括第一取料件、第二取料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取料件和所述第二取料件均能够沿着所述第一轨道移动,所述第一取料件和所述第二取料件之间沿着所述第一轨道方向的间隙为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避空物料,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位于所述取料组件上,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间隙为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料结构还包括第一推动件和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推动件相连接,所述支架上设有推料工位,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推动件从所述推料工位移动至所述取料工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料结构还包括第二推动件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壳体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推动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能够驱动所述第二推动件从所述取料工位移动至所述推料工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料结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够相对所述支架移动,且所述支撑板能够移动至所述推料工位,所述支撑板设置为,所述第二推动件将物料推动至位于所述推料工位上的支撑板后,所述支撑板能够调整自身相对所述支架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转动件和第四驱动装置,所述转动件用于承载物料,所述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转动件相连接,并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升降件和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连接在所述升降件上,所述转动件相对所述升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连接,且所述转动件能够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所述升降件能够相对所述转动件进行升降运动。9.一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4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上料结构。10.一种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料结构,加工设备还包括第一焊接头和第二焊接头,所述第一焊接头和所述第二焊接头均位于所述加工工位,所述第一焊接头和所述第二焊接头之间的间隙为第三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第三间隙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焊接头和所述第二焊接头设置为,所述移动组件将物料移动至所述加工工位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焊接头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焊接头的
位置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料结构和加工设备。上料结构包括支架、取料组件和移动组件,支架包括取料工位、放料工位和加工工位;取料组件能够相对支架移动,并用于将物料从取料工位移动至放料工位,移动组件能够相对支架移动,移动组件用于将位于放料工位的物料移动至加工工位。取料组件可以将位于取料工位的物料移动至放料工位,再通过移动组件,将物料移动至加工工位,在上述整个的上料过程中,上料结构无需任何人工处理,相较于采用大量人工处理的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结构能够有效地节省人工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上述上料结构。括上述上料结构。括上述上料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黄嵩 徐宏飞 刘颢 邓云云 裴彦杰 崔浩东 李志雄 张健 武永 黄竺 吴云松 龙波 程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盘江民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9/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