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往复移动的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5849发布日期:2021-11-22 15:4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往复移动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花篮输送过程,是通过由电机驱动的单层传送带装置完成的,当需要将装有硅片的花篮输送至检验室内时,传送带正转;当检验人员将硅片取出后,将空花篮放回至传送带装置上,此时传送带倒转,以便将这些空花篮送回至原工位。然而,虽然该种传送带装置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要,但由于该传送带装置仅依靠电机的正反转来实现双向传送,其传送效率较为低下,当生产负荷较大、硅片送检频繁时,易出现花篮无法及时送回而造成堆积现象,严重制约了产品流水线的整体产能。
3.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1220437239.1,公告日为2013.3.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花篮传送装置,该花篮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供料传送带和回料传送带,且所述供料传送带的转动方向与所述回料传送带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供料传送带相配合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回料传送带相配合的第二驱动装置。工作过程中,装有硅片的花篮经由所述供料传送带输送至下一工位,同时,取出硅片后的空花篮经由所述回料传送带被输送至原工位处,由于所述供料传送带和所述回料传送带同时工作,使其产品传送效率较高,并使得整个产品流水线能够同步实现花篮的双向输送。
4.但是,该花篮传送装置的供料传送带和回料传送带相对于支架的位置不能改变,只有一个传送方向,只能将花篮从一个固定工位传送到另一个固定工位;这样使用不方便;同时因为只有一个传送方向,所以该花篮传送装置与agv的配合效果差,agv上设有一个以上放置花篮的工位;花篮从agv输送到供料传送带时,需要将agv上其中一个工位与供料传送带对准,输送花篮,然后移动agv位置,使agv上的另一工位与供料传送带对准,才能再次输送花篮;这样需要将agv上的全部花篮都输送到供料传送带时,需要多次移动agv的位置;同理,将回料传送带将花篮输送到agv上时,也需要多次移动agv的位置;这样工作效率低;又因为该花篮传送装置只有一个传送方向;当供料传送带或回料传送带上的花篮数量过多时,容易将花篮堆积在同一工位上,工位上花篮较多时会影响操作,这样会影响生产效率;同时该花篮传送装置上没有设置用于限位花篮移动的装置,当传送装置的传送速度较快时,会造成停在工位上的花篮被另一花篮撞击,导致脱离工位的情况,这样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需移动外部接送料装置即能实现花篮装卸的能往复移动的送料装置。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往复移动的送料装置,包括机架、送料装置和输送装置;送料装置安装在机架上;输送装置与送料装置连接;
7.送料装置包括送料导向装置、送料驱动装置和送料移动支座;输送装置安装在送料移动支座;送料移动支座安装在送料导向装置上,送料驱动装置与送料移动支连接;送料
驱动装置带动送料移动支座沿送料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运动;
8.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反;送料移动支座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
9.以上设置,通过设置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这样能双向输送物料;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安装在送料移动支座,送料移动支座带动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移动;且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送料移动支座的运动方向垂直;这样输送系统既能通过送料移动支架使得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在y轴方向上移动,同时也能在送料移动支架不移动的情况下沿着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即沿x轴输送物料,通过设置送料装置,能将输送装置上的物料输送到位于不同y轴的工位上;这样使用方便,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同时当该输送系统与agv配合使用时;不需要改变agv位置,只需通过移动送料移动支座,就能将输送装置上的物料输送到agv上,这样减少了agv移动位置与输送装置对准的过程,节省时间,工作效率高;同时送料移动支座是沿送料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运动的,这样输送物料到不同工位时准确性高。
10.进一步的,送料导向装置包括送料导轨和送料滑块,送料滑块滑动的设置在送料导轨上;送料移动支座与送料滑块连接;送料驱动装置包括送料驱动电机、送料驱动传动轴和送料驱动支撑座,送料驱动传动轴安装在送料驱动支撑座上且与送料驱动电机连接,送料驱动传动轴上设有送料驱动移动件,送料驱动移动件与送料移动支座连接。
11.以上设置,送料移动支座与送料驱动移动件和送料滑块连接,通过送料驱动电机带动送料移动支座沿送料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移动,这样送料移动支座移动稳定,进而安装在送料移动支座上的输送装置移动稳定,进而花篮能稳定移动。
12.进一步的,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支架、第一输送驱动电机、第一输送主动轮、第一输送从动轮和第一输送同步装置;第一输送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的一端,第一输送驱动电机与第一输送主动轮连接;第一输送同步装置在第一输送支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第一输送同步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一输送同步轴和第一输送支撑件,第一输送从动轮安装在第一输送同步轴上;第一输送从动轮和第一输送主动轮之间套接有第一输送皮带。
13.以上设置,通过第一输送从动轮带动第一输送同步轴转动,通过第一输送同步轴实现第一输送同步装置对花篮的输送。
14.进一步的,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支架、第二输送驱动电机、第二输送主动轮、第二输送从动轮和第二输送同步装置;第二输送驱动电机设置在第二输送支架的一端,第二输送驱动电机与第二输送主动轮连接;第二输送同步装置在第二输送支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第二输送同步装置之间连接有第二输送同步轴和第二输送支撑件,第二输送从动轮安装在第二输送同步轴上;第二输送从动轮和第二输送主动轮之间套接有第二输送皮带。
15.以上设置,通过第二输送从动轮带动第二输送同步轴转动,通过第二输送同步轴实现第二输送同步装置对花篮的输送。
16.进一步的,第一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撑件靠近上料的一端。
17.以上设置,通过第一限位装置对花篮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第一限位装置;在通过第
一输送装置进行输送时,在花篮进入到第一输送装置之后第一限位装置凸出设置将花篮进行卡接,从而使得花篮在输送过程中稳定可靠性好,使花篮与不同工位的配合效果好;同时第一限位装置是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撑件上;这样第一输送装置在正常工作的状态即能实现对花篮的限位;不需要停止第一输送装置;这样工作效率高。
18.进一步的,第二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第二限位装置设置在第二输送支撑件上料的一端。
19.以上设置,通过第二限位装置对花篮进行限位,在通过第二输送装置进行输送时,在花篮输送到第二输送装置的上料端时,将花篮进行卡住,然后在出料端不设置限位装置,从而使得出料不受到影响的同时,在传送过程中也能确保传送的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限位装置;使花篮与不同工位的配合效果好;同时第二限位装置是设置在第二输送支撑件上;这样第二输送装置在正常工作的状态即能实现对花篮的限位;不需要停止第二输送装置;这样工作效率高。
20.进一步的,第一输送同步装置包括第一同步支架一、第一同步支架二、第一同步轮一、第一同步轮二和第一同步支架三;第一同步支架一设置在第一同步轮一的一侧;第一同步支架二设置在第一同步轮二的一侧;第一同步支架三设置在第一同步轮一与第一同步轮二之间;在第一同步轮二和第一同步轮一之间套接有第一同步带。
21.以上设置,通过设置第一输送同步装置实现对花篮的输送;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同步支架三对花篮的支撑效果好。
22.进一步的,第二输送同步装置包括第二同步支架一、第二同步支架二、第二同步轮一、第二同步轮二和第二同步支架三;第二同步支架一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一的一侧;第二同步支架二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二的一侧;第二同步支架三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一与第二同步轮二之间;在第二同步轮二和第二同步轮一之间套接有第二同步带。
23.以上设置,通过设置第二输送同步装置实现对花篮的输送;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同步支架三对花篮的支撑效果好。
24.进一步的,第一限位装置为与限位电机相连的限位凸起,第一输送支撑件上设有与第一限位装置配合的第一限位通孔,第一限位装置穿过第一限位通孔设置,以上设置,通过限位电机驱动限位凸起穿过限位通孔使得限位凸起凸出或凹陷,实现对待输送物料底部的固定。
25.进一步的,第二限位装置为与限位电机相连的限位凸起,第一输送支撑件上设有与第二限位装置配合的第二限位通孔,第二限位装置穿过第二限位通孔设置,通过限位电机驱动限位凸起穿过限位通孔使得限位凸起凸出或凹陷,实现对待输送物料底部的固定。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发明中送料装置的分解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输送装置的分解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输送装置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3.如图1

6所示;一种能往复移动的送料装置,包括机架3、送料装置1和输送装置2;送料装置1安装在机架3上;输送装置2与送料装置1连接。
34.如图1

2所示;送料装置1包括送料机架14和安装在送料机架14上的送料导向装置11、送料驱动装置12和送料移动支座;输送装置2安装在送料移动支座13上;送料移动支座13安装在送料导向装置11上,送料驱动装置12带动送料移动支座13沿送料导向装置11的导向方向运动。
35.送料导向装置11包括送料导轨112和送料滑块111,送料滑块111滑动的设置在送料导轨112上;送料移动支座13与送料滑块111连接;送料驱动装置12包括送料驱动电机121、送料驱动传动轴122和送料驱动支撑座123,在送料驱动支撑座123上设有转动轴承(图中未示出);送料驱动传动轴122的一端与转动轴承连接,送料驱动传动轴122的另一端与与送料驱动电机121连接;送料驱动传动轴122上设有送料驱动移动件124,送料驱动移动件124与送料移动支座13连接。在本实施例仲,送料驱动电机121为双向电机;通过送料驱动电机121带动送料驱动传动轴122转动;进而能带动送料驱动移动件124在送料驱动传动轴122上往复移动。
36.送料移动支座13与送料驱动移动件124和送料滑块111连接,通过送料驱动电机121带动送料移动支座13沿送料导向装置11的导向方向移动,这样送料移动支座13移动稳定,进而安装在送料移动支座13上的输送装置2移动稳定,进而花篮能稳定移动。
37.如图3

6所示;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输送装置21、第二输送装置22和输送导向件23;第一输送装置21和第二输送装置22的输送方向相反;送料移动支座1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输送装置21、第二输送装置22的输送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2设置有六组;每组输送装置设有两个第一输送装置21和两个第二输送装置22;两个第一输送装置21设置在两个第二输送装置22之间;第一输送装置21沿送料装置1向提升装置3方向输送物料;第二输送装置22沿提升装置3向送料装置1方向输送物料。输送导向件23分别设置在第二输送装置22的一侧、第一输送装置21与第二输送装置22之间、两第一输送装置2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导向件23为导向条;通过设置输送导向件23使第一输送装置21与第二输送装置22分隔;同时避免第一输送装置21与第二输送装置22上的物料掉落。
38.如图4

5所示;第一输送装置21包括第一输送支架211、第一输送驱动电机212、第一输送主动轮213、第一输送从动轮214和第一输送同步装置215;第一输送驱动电机212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211的一端,第一输送驱动电机212与第一输送主动轮213连接;第一输送同步装置215在第一输送支架21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第一输送同步装置215之间连接有第一输送同步轴216和第一输送支撑件217,第一输送从动轮214安装在第一输送同步轴216上;第一输送从动轮214和第一输送主动轮213之间套接有第一输送皮带218。
39.第一输送同步装置215包括第一同步支架一2151、第一同步支架二2152、第一同步轮一2153、第一同步轮二2154和第一同步支架三215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同步轴216设有两个;其中一第一输送同步轴穿过第一同步轮一2153与第一同步支架一2151连接;另一第一输送同步轴穿过第一同步轮二2154与第一同步支架二2152连接;在第一同步轮二2154和第一同步轮一2153之间套接有第一同步带2156;第一同步支架三2155设置在第一同
步轮二2154和第一同步轮一2153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同步支架三2155提高对第一同步带2156的支撑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同步支架一2151和第一同步支架二2152,这样能固定第一输送同步轴。
40.第一输送装置21还包括第一限位装置219;第一限位装置219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架211靠近第一输送驱动电机212的一端;第一输送支撑件217上设有与第一限位装置219配合的第一限位通孔2171。
41.如图6所示;第二输送装置22包括第二输送支架221、第二输送驱动电机222、第二输送主动轮223、第二输送从动轮224和第二输送同步装置225;第二输送驱动电机222设置在第二输送支架221的一端,第二输送驱动电机222与第二输送主动轮223连接;第二输送同步装置225在第二输送支架22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两第二输送同步装置225之间连接有第二输送同步轴226和第二输送支撑件227,第二输送从动轮224安装在第二输送同步轴226上;第二输送从动轮224和第二输送主动轮223之间套接有第二输送皮带228。第二输送同步装置225包括第二同步支架一2251、第二同步支架二2252、第二同步轮一2253、第二同步轮二2254和第二同步支架三225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同步轴226设有两个;其中一第二输送同步轴穿过第二同步轮一2253与第二同步支架一2251连接;另一第二输送同步轴穿过第二同步轮二2254与第二同步支架二2252连接;在第二同步轮二2254和第二同步轮一2253之间套接有第二同步带2256;第二同步支架三2255设置在第二同步轮二2254和第二同步轮一2253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同步支架三2255提高对第二同步带2256的支撑效果;通过设置第二同步支架一2251和第二同步支架二2252,这样能固定第二输送同步轴。
42.第二输送装置22还包括第二限位装置229;第二限位装置229设置在在第二输送支架221靠近第二输送驱动电机222的一端。第二输送支撑件227上设有与第二限位装置229配合的第二限位通孔227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装置219和第二限位装置229为气缸;第一限位装置219伸出第一限位通孔2171;第二限位装置229伸出第二限位通孔2271,实现对物料的限位。
43.通过第一输送从动轮214带动第一输送同步轴216转动,通过第一输送同步轴216实现第一输送同步装置215对花篮的输送。通过第二输送从动轮224带动第二输送同步轴226转动,通过第二输送同步轴226实现第二输送同步装置225对花篮的输送。通过第一限位装置219、第二限位装置对花篮进行限位,通过设置第一限位装置219和第二限位装置;使花篮与不同工位的配合效果好;同时第一限位装置219是设置在第一输送支撑件217上;第二限位装置是设置在第二输送支撑件227上;这样第一输送装置21、第二输送装置22在正常工作的状态即能实现对花篮的限位;不需要停止第一输送装置21、第二输送装置22;这样工作效率高。
44.以送料机构与agv(即自动导航小车)配合使用为例;先将送料装置上的第一输送装置与agv对准;然后伸出第一限位装置,然后将装有硅片的花篮输送到设置在送料装置上的第一输送装置;然后缩回第一限位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将装有硅片的花篮输送到下一工位;同时伸出第二限位装置,取出硅片后的空花篮输送到第二输送装置上;然后送料装置移动,送料装置上的其中一个第二输送装置与agv对准;然后缩回该第二输送装置上的第二限位装置,然后该第二输送装置上空花篮输送到agv上;然后再次移动送料装置,将送料装置上的另一个第二输送装置与agv对准;然后缩回该第二输送装置上的第二限位装置,然后该
第二输送装置上空花篮也输送到agv上。
45.通过设置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这样能双向输送物料;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安装在送料移动支座,送料移动支座带动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移动;且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送料移动支座的运动方向垂直;这样输送系统既能通过送料移动支架使得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在y轴方向上移动,同时也能在送料移动支架不移动的情况下沿着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即沿x轴输送物料,通过设置送料装置,能将输送装置上的物料输送到位于不同y轴的工位上;这样使用方便,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同时当该输送系统与agv配合使用时;不需要改变agv位置,只需通过移动送料移动支座,就能将输送装置上的物料输送到agv上,这样减少了agv移动位置与输送装置对准的过程,节省时间,工作效率高;同时送料移动支座是沿送料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运动的,这样输送物料到不同工位时准确性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