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6005发布日期:2021-07-30 13:2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力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布线等施工过程中,电力线缆的卷取、拖放、敷设等操作一般是通过人工完成的,电力线缆缠绕在托辊上,由人工进行转动和拖拉完成。由于电力电缆通常质量较大,在上述操作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效率很低,直接影响着施工的成本和进度,同时存在着安全隐患。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线缆卷放机不仅体积庞大,结构固定,由于不能够调节托辊的高度,从而不能适应多种放线环境进行施工,大大降低了线缆放线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支架、调节杆、驱动电机、托辊和控制台,所述底座的上设置有卡槽,且该卡槽连接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设置有托辊,所述托辊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的内圈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底端固定连接所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所述支撑座的底端与底座的卡槽卡接,所述底座的前端外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两个所述固定孔与两个调节孔位置对齐,所述固定孔与调节孔之间固定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底座的卡槽通过调节孔连接设置有调节杆,所述支架的左端开设有若干插接槽,所述调节杆的顶端与插接槽固定插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连接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连接杆与调节孔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端外壁固定焊接有转杆,所述底座上开设座转动孔,所述转杆与转动孔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孔和转动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托辊的两侧外壁固定焊接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孔控制安装调节杆与不同的水平位置,再通过转杆转动支架与调节杆的顶端进行插接固定,能够有效调节托辊的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多个调节孔的设置,便于调节托辊于不同的高度进行施工,极大程度提高了适应性,提高了收放线缆的效率,减震橡胶圈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收放线过程中由于配件震动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转动孔、12调节孔、2调节杆、21转动轮、3支架、31转杆、32插接槽、4驱动电机、41主动齿轮、42支撑座、43传动链条、44固定孔、5托辊、51从动齿轮、5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通过调节孔控制安装调节杆与不同的水平位置,再通过转杆转动支架与调节杆的顶端进行插接固定,能够有效调节托辊的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多个调节孔的设置,便于调节托辊于不同的高度进行施工,极大程度提高了适应性,提高了收放线缆的效率,减震橡胶圈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收放线过程中由于配件震动产生的噪音。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1、支架3、调节杆2、驱动电机4、托辊5和控制台;

请参阅图1-2-3,通过调节孔12控制安装调节杆2与不同的水平位置,再通过转杆31转动支架3与调节杆2的顶端进行插接固定,能够有效调节托辊5的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多个调节孔12的设置,便于调节托辊5于不同的高度进行施工,极大程度提高了适应性,提高了收放线缆的效率,减震橡胶圈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收放线过程中由于配件震动产生的噪音,具体的,底座1的上设置有卡槽,且该卡槽连接设置有支架3,支架3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设置有托辊5,托辊5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51,从动齿轮51啮合连接有传动链条43,传动链条43的内圈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41,主动齿轮41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41的轴心固定连接,驱动电机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有支撑座42,支撑座4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44,支撑座42的底端与底座1的卡槽卡接,底座1的前端外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12,两个固定孔44与两个调节孔12位置对齐,固定孔44与调节孔12之间固定插接有固定杆,底座1的卡槽通过调节孔12连接设置有调节杆2,支架3的左端开设有若干插接槽32,调节杆2的顶端与插接槽32固定插接,调节杆2的底端连接设置有转动轮21,转动轮21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连接杆与调节孔12活动插接,支架3的底端外壁固定焊接有转杆31,底座1上开设座转动孔11,转杆31与转动孔11活动插接,调节孔12和转动孔1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圈,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控制台与驱动电机4电性连接,托辊5的两侧外壁固定焊接有加强筋52;

在具体使用中,通过调节孔12控制安装调节杆2与不同的水平位置,再通过转杆31转动支架3与调节杆2的顶端进行插接固定,能够有效调节托辊5的水平位置和垂直高度,将该装置与外接电源连接,再通过控制台启动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带动主动齿轮41转动,再通过传动链条43带动从动齿轮51转动,从而使托辊5进行收放绳索、线缆的工作,多个调节孔12的设置,便于调节托辊5于不同的高度进行施工,极大程度提高了适应性,提高了收放线缆的效率,减震橡胶圈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收放线过程中由于配件震动产生的噪音。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包括底座(1)、支架(3)、调节杆(2)、驱动电机(4)、托辊(5)和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设置有卡槽,且该卡槽连接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设置有托辊(5),所述托辊(5)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51),所述从动齿轮(51)啮合连接有传动链条(43),所述传动链条(43)的内圈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41),所述主动齿轮(41)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41)的轴心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有支撑座(42),所述支撑座(42)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孔(44),所述支撑座(42)的底端与底座(1)的卡槽卡接,所述底座(1)的前端外壁开设有若干调节孔(12),两个所述固定孔(44)与两个调节孔(12)位置对齐,所述固定孔(44)与调节孔(12)之间固定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底座(1)的卡槽通过调节孔(12)连接设置有调节杆(2),所述支架(3)的左端开设有若干插接槽(32),所述调节杆(2)的顶端与插接槽(32)固定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的底端连接设置有转动轮(21),所述转动轮(21)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该连接杆与调节孔(12)活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的底端外壁固定焊接有转杆(31),所述底座(1)上开设座转动孔(11),所述转杆(31)与转动孔(11)活动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12)和转动孔(1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台,所述控制台与驱动电机(4)电性连接,所述托辊(5)的两侧外壁固定焊接有加强筋(5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电力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收放绳索、线缆的托辊装置,包括底座、支架、调节杆、驱动电机、托辊和控制台,所述底座的上设置有卡槽,且该卡槽连接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通过转轴连接设置有托辊,所述托辊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一个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的内圈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的轴心固定连接多个调节孔的设置,便于调节托辊于不同的高度进行施工,极大程度提高了适应性,提高了收放线缆的效率,减震橡胶圈的设置,能够有效减少收放线过程中由于配件震动产生的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陈优东;王莎;孔金凤;于纪怀;韩瑞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口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