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及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5336发布日期:2021-09-15 09:09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及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及包括该轨道装置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轨道装置作为供运输设备在其上进行行驶的路线,其能有效降低运输设备的行驶阻力,提高运输设备的承载能力及运输平稳性,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车间中。现有的轨道装置主要由带有凹槽的轨道部件组成,运输设备的轮子落在轨道部件上并在其凹槽内行走。虽然目前的生产车间内环境卫生看似十分干净,但由于人员和设备数量较大,工作环境复杂,难以避免异物掉入到轨道部件的凹槽内的情况出现。一旦有异物掉入轨道部件的凹槽内,运输设备则极易在轮子碾压该异物时产生颠簸,由此导致其无法平稳、安全地运输货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及运输装置,用于解决运输设备因异物而产生颠簸的问题,保证运输设备可以平稳、安全地运输货物。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所述运输设备包括轮子,所述轮子包括两个小径段及位于两个所述小径段之间且用于连接二者的大径段,所述轨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轨道组件,每个所述轨道组件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沿着纵向间隔开;第一轨道部件,沿着纵向延伸并与每个所述支架相连;第二轨道部件,沿着纵向延伸并与每个所述支架相连,其中所述第二轨道部件和第一轨道部件在每个所述支架上均沿着横向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轨道部件和第二轨道部件能分别支撑所述轮子的两个小径段,并使夹持在所述第一轨道部件和第二轨道部件之间的所述轮子的大径段悬浮于空中。
5.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基板及垂直设在所述基板上且沿着横向间隔开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以及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可拆卸连接相连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第三支撑构件和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可拆卸连接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轨道部件的第四支撑构件,所述支架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第三支撑构件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调整垫片和/或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与第四支撑构件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调整垫片。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能够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第一调整垫片和第三支撑构件的第一螺栓及与所述第一螺栓相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能够贯穿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第二调整垫片和第四支撑构件的第二螺栓及与所述第二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母。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或第三支撑构件具有能够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过
且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和/或第四支撑构件具有能够供所述第二螺栓穿过且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皆为板形结构,所述第三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重叠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平坦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平坦部相连且用于安装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第一弯曲部,第四支撑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重叠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平坦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平坦部相连且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轨道部件的第二弯曲部,其中所述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彼此相向弯曲并使所述第一轨道部件和第二轨道部件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之间的间距。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入端与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入端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着所述轮子的行走方向逐渐递减,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出端与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出端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着所述轮子的行走方向逐渐递增。
10.进一步地,所述轨道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任意两个相邻的轨道组件中,上游的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出端与下游的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入端相互搭接或对接,上游的所述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出端与下游的所述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入端相互搭接或对接。
11.进一步地,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轨道组件中,上游的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出端的长度比上游的所述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出端的长度长,下游的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入端的长度比下游的所述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出端的长度短;或者,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轨道组件中,上游的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出端的长度比上游的所述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出端的长度短,下游的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入端的长度比下游的所述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出端的长度长。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部件和第二轨道部件皆由两根彼此相连且长短不同的杆件制成,以使所述第一轨道部件的驶入端和驶出端及第二轨道部件的驶入端和驶出端均形成出用于搭接的阶梯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轨道装置。
1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及包括该轨道装置的运输装置中,运输设备包括轮子,该轮子包括两个小径段及位于两个小径段之间且用于连接二者的大径段,而轨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轨道组件,轨道组件主要由支架、第一轨道部件和第二轨道部件组成。其中,第一轨道部件和第二轨道部件由多个支架支撑,使得第一轨道部件和第二轨道部件能分别支撑轮子的两个小径段并使得轮子悬浮于空中,由此便可以降低轮子在行走过程中碾压异物的可能性,防止运输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因轮子碾压异物而产生颠簸,保证运输设备可以平稳、安全地运输货物。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轨道装置的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5.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轨道组件的主视图。
19.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运输设备包括轮子300,轮子300包括两个小径段300a及位于两个小径段300a之间且用于连接二者的大径段300b。该轨道装置100可选为单轨结构或双轨结构,因双轨结构与单轨结构区别仅在于轨结构的数量,所以下文以单轨结构为例来描述轨道装置100。该轨道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轨道组件200,每个轨道组件200包括沿着纵向间隔开的多个支架1、沿着纵向延伸并与每个支架1相连的第一轨道部件2和沿着纵向延伸并与每个支架1相连的第二轨道部件3。其中,第二轨道部件3和第一轨道部件2在每个支架1上均沿着横向间隔开。其中,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能分别支撑轮子300的两个小径段300a,并使夹持在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之间的轮子300的大径段300b悬浮于空中。
22.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100中,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由多个支架1支撑,使得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能分别支撑轮子的两个小径段300a并使得轮子300悬浮于空中,由此便可以降低轮子300在行走过程中碾压异物的可能性,防止运输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因轮子300碾压异物而产生颠簸,保证运输设备可以平稳、安全地运输货物。运输设备的轮子300的大径段300b被限制在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之间,有助于引导轮子300在二者内进行安全的行走并降低其出现脱轨的危险。此外,该轨道装置100的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23.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1、第二连接组件12、基板13及垂直设在基板13上且沿着横向间隔开的第一支撑构件14和第二支撑构件15,以及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1与第一支撑构件14可拆卸连接相连且用于支撑第一轨道部件2的第三支撑构件16和通过第二连接组件12与第二支撑构件15可拆卸连接且用于支撑第二轨道部件3的第四支撑构件17,支架1还包括设在第一支撑构件14与第三支撑构件16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一调整垫片18和/或设在第二支撑构件15与第四支撑构件17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调整垫片19。由此可知,增减支架1中的第一调整垫片18和/或第二调整垫片19的数量就可以调整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之间的间距,以使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之间的间距刚好容纳轮子300的大径段300b,以引导轮子300在二者内进行更安全的行走并进一步降低其出现脱轨的危险。
24.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组件11包括能够贯穿第一支撑构件14、第一调整垫片18和第三支撑构件16的第一螺栓111及与第一螺栓111相配合的第一螺母112,第二连接组件12包括能够贯穿第二支撑构件15、第二调整垫片19和第四支撑构件17的第二螺栓121及与第二螺栓121相配合的第二螺母122。
2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构件14和/或第三支撑构件16具有能够供第一螺栓111穿过且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一条形孔,第二支撑构件15和/或第四支撑构件17具有能够供第二螺栓121穿过且沿着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条形孔。借助于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
设计,保证了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的高度可调,由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随意控制轮子300的大径段300b在空中的悬浮高度。
26.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构件14和第二支撑构件15皆为板形结构,第三支撑构件16包括与第一支撑构件14重叠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1与第一支撑构件14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平坦部161,以及与第一平坦部161相连且用于安装第一轨道部件2的第一弯曲部162,第四支撑构件17包括与第二支撑构件15重叠并通过第二连接组件12与第二支撑构件15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平坦部171,以及与第二平坦部171相连且用于安装第二轨道部件3的第二弯曲部172,其中第一弯曲部162和第二弯曲部172彼此相向弯曲并使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支撑构件14和第二支撑构件15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限定的支架1能够保证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一支撑构件14和第二支撑构件15之间的间距,防止轮子300的大径段300b在行走的过程与第一支撑构件14和第二支撑构件15产生摩擦和碰撞。
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入端21与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入端31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着轮子300的行走方向逐渐递减,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出端22与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出端32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着轮子300的行走方向逐渐递增。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入端21与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入端31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着轮子300的行走方向逐渐递减的设计,能引导轮子300平稳地运动到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上。在实际使用中,还会出现运输设备逆向驶入轨道装置100的情况,所以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出端22与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出端32之间的横向距离沿着轮子300的行走方向逐渐递增的设计,能引导逆向行走的轮子300平稳地运动到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上。
2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轨道组件20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任意两个纵向相邻的轨道组件200中,上游的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出端22与下游的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入端21相互搭接或对接,上游的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出端32与下游的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入端31相互搭接或对接。该轨道装置100主要由两个以上的轨道组件200组成,等同于将其模块化以保证轨道装置100的整体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中,相邻的轨道组件200之间通过搭接或对接的方式连接,保证轮子300能从上游的轨道组件200上顺畅地运动到下游的轨道组件200上。
29.为保证轮子300能从上游的轨道组件200上更顺畅、更平稳地运动到下游的轨道组件200上,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在任意两个相邻的轨道组件200中,上游的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出端22的长度比上游的第二轨道部3件的驶出端32的长度长,下游的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入端21的长度比下游的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入端31的长度短。第二,在任意两个相邻的轨道组件200中,上游的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出端22的长度比上游的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出端32的长度短,下游的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入端21的长度比上游的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入端31的长度长。
30.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皆可由至少一根杆件制成。至于具体用几根杆件构成,需要根据杆件的材料及运输装置所需的支撑强度等因素来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部件2和第二轨道部件3皆由两根彼此相连且长短不同的杆件制成,以使第一轨道部件2的驶入端21和驶出端22及第二轨道部件3的驶入端31和驶出端32均形成出用于搭接的阶梯面。这样也可以保证轮子300能从上游的轨道组件200上更顺畅、更平稳地运动到下游的轨
道组件200上。
31.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装置,其包括根据上文所述的轨道装置100。
3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运输设备行驶的轨道装置100及运输装置均可以解决运输设备因异物而产生颠簸的问题,保证运输设备可以平稳、安全地运输货物。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长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容易地进行改变或变化,而这种改变或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