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58775发布日期:2021-08-20 20:3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



背景技术:

焦化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酚、氰、油等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至下水,需经过生化深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后才能排放。

生化废水处理可采用的是aaio(内循环脱氮工艺)生化污水处理法,通过培养污泥菌种吸收消化分解废水中有害成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连续不断地投人大量药剂来达到改善出水水质目标要求,在此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污泥的产生,这些污泥中90%主要是水,但cod的含量较高,过去污泥的输送先是经过过滤机挤压后形成较浓的污泥,再用汽车分次送往备煤煤场处理,由于工作量大,路面抛洒严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输送带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205363442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残留污泥输送带,包括输送带本体,输送带本体的下游端设置有料仓,所述输送带本体的下方还设置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多根垂直于输送带本体给料方向的刮线,各刮线与输送带本体之间的间距沿输送带本体下带面的行进方向依次降低,所述刮线的下方设置有倾斜接料槽,所述倾斜接料槽与所述料仓相连。

但现有技术中通过输送带对初步脱水的污泥进行运输,但由于污泥中仍含有部分水分,使得污泥在输送带上运输过程中,由于输送带运转过程中的振动,使得污泥中的水分析出,使得污泥形成接近液化状态,增加污泥的流动性,同时当污泥中含有腐蚀性成分时,污泥从输送带边缘溢出时降低污泥的有效运输效率,同时增加对输送设备的污染和腐蚀,污泥增加流动性后也不利于短距离较大高差的运输,增加运输设备的占地面积。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输送带对初步脱水的污泥进行运输,但由于污泥中仍含有部分水分,使得污泥在输送带上运输过程中,由于输送带运转过程中的振动,使得污泥中的水分析出,使得污泥形成接近液化状态,增加污泥的流动性,同时当污泥中含有腐蚀性成分时,污泥从输送带边缘溢出时降低污泥的有效运输效率,同时增加对输送设备的污染和腐蚀,污泥增加流动性后也不利于短距离较大高差的运输,增加运输设备的占地面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包括机架、主动辊、从动辊、驱动单元、输送带和出料斗,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机架上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倾斜的支撑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机架顶部通过支架固连有长条状的电磁铁,电磁铁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输送带外周铰接有一组挡板,挡板对称分布在输送带两侧靠近外缘位置,挡板远离输送带的一端连接有横板,横板和挡板靠近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折叠帘,挡板上固连有磁块;工作时,现有技术中通过输送带对初步脱水的污泥进行运输,但由于污泥中仍含有部分水分,使得污泥在输送带上运输过程中,由于输送带运转过程中的振动,使得污泥中的水分析出,使得污泥形成接近液化状态,增加污泥的流动性,同时当污泥中含有腐蚀性成分时,污泥从输送带边缘溢出时降低污泥的有效运输效率,同时增加对输送设备的污染和腐蚀,污泥增加流动性后也不利于短距离较大高差的运输,增加运输设备的占地面积,此时本发明通过电磁铁通电后排斥磁块,使得磁块带动挡板转动到靠近水平位置,进而带动折叠帘张开配合输送带形成存泥槽,此时污泥置于存泥槽中方便运输,且污泥高度低于挡板外沿时,流动性增加的污泥也不会向输送带溢出,同时增加输送带的倾角,有利于节省输送设备的占地面积,增加污泥的运输效率,减少输送设备的污染和腐蚀。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靠近从动辊的一端设有u形的弧形部,出料斗靠弧形部自由端的一侧固连有排渣槽;当污泥中含有铁磁性杂质时,由于杂质密度大于污泥,使得污泥在输送带上运输时,随着输送带的振动和电磁铁的吸引,使得杂质逐渐运动到靠近输送带表面位置,同时当污泥运动到出料斗时掉落,通过弧形部继续吸引杂质,使得杂质运动到弧形部自由端后掉落在排渣槽中,进而增加污泥的分离处理效率,增加铁磁性杂质的回收再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送带内周靠近从动辊的位置设有辅助轮,辅助轮通过支架和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轮一侧设有一号带轮,从动辊与一号带路对应位置固连有二号带轮,一号带轮与二号带轮之间套设有皮带;所述辅助轮外周均布一组弧形的弹片,辅助轮远离从动辊的一侧设有顶板,顶板通过支架与机架固连,顶板与辅助轮外缘之间距离小于弹片自由端与辅助轮外缘之间的距离;通过辅助轮带动弹片转动时,弹片抵住顶板并变形,当弹片划过顶板时弹片复位并随辅助轮的转动拍打输送带,进一步增加输送带上污泥的抖落速度,减少污泥粘附在输送带上影响输送带的有效输送容积。

优选的,所述弹片靠近根部位置固连有c形片,c形片另一端辅助轮固连,c形片与弹片和辅助轮之间形成封闭的腔室,弹片两侧均布一组喷孔,喷孔通过气道与腔室连通;所述喷孔轴线与辅助轮轴线平行布置;通过c形片增加弹片的复位和击打输送带的速度,进一步增加弹片击打输送带的撞击力,增加污泥的排出效率,同时c形片弯曲变形时腔室的容积减小,形成压缩空气经喷孔喷出,进而减少输送带内周粘附的灰尘的污泥杂质,保证输送带与主动辊和从动辊的传动效率,减少输送带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c形片靠近腔室的一侧靠近中部位置铰接有弹性杆,弹片上与弹性杆对应位置开设有滑孔,弹性杆插入滑孔中;所述弹性杆靠近滑孔的一端均布一组小球,滑孔侧壁开设的凹槽中设有弧形的卡簧,卡簧一端与凹槽侧壁铰接,另一端抵住凹槽底部并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卡簧与凹槽侧壁滑动密封连接,凹槽底部通过配气孔与滑孔底部连通;通过卡簧抵住小球,使得弹性杆间歇性的蓄能后突然加速滑动,进增加c形片与弹片的抖动,减少污泥粘附在c形片与弹片之间,保证弹片的变形和复位效率,通过c形片变形后凹槽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配气孔充入滑孔,进而对滑孔进行吹洗,减少磨损形成的碎屑阻碍弹性杆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卡簧与凹槽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一组多孔的蜂巢状弹性层,弹性层内的空腔中装有海绵球,海绵球中润浸有润滑油;所述弹性层内的空腔之间通过微孔连通;通过弹性层增加对卡簧的支撑,进而增加卡簧的弹性,减少卡簧的塑形变形,当卡簧挤压弹性层时,海绵球受到挤压后挤出润滑油,进而对滑孔和小球进行润滑,进一步增加弹性杆的滑动效率,减少卡死。

优选的,所述横板与挡板柔性连接;所述横板上开设的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一端通过连杆与挡板端部靠近上部位置铰接,滑板顶部均匀固连有一组切齿;相邻所述切齿之间的滑槽一侧设有梳齿;当输送带运动到支撑辊对应位置时,输送带两侧外缘倾斜角度轻微改变,进而带动挡板扭转,扭转后的挡板通过连杆带动滑板往复滑动,进而通过切齿配合梳齿对污泥中夹杂的长纤维杂质进行切断,进而进一步增加污泥的排料效率,减少粘连。

优选的,所述辅助轮中部开设有一号孔,一号孔通过二号孔与对应位置的腔室连通;所述从动辊内套设有芯轴,芯轴与从动辊转动连接,芯轴通过支架与机架固连;所述芯轴内开设的三号孔通过管道与一号孔连通,三号孔中与出料斗对应开设有四号孔;所述从动辊上与四号孔对应位置圆周均布一组五号孔;所述挡板与折叠帘之间的输送带上固连有扁平状的气囊,气囊底部开设有贯穿输送带的进气孔;通过弹片变形配合c形片,使得弹片变形时产生的压空气依次经二号孔、一号孔、管道、三号孔之后充入四号孔中,之后待五号孔运动到与四号孔对齐时,压缩空气经五号孔和进气孔充入气囊中,使得气囊膨胀后推出污泥,进一步增加污泥与输送带的分离效率。

优选的,所述气囊远离输送带的一侧均布一组弹性柱,弹性柱内开设的通气孔与气囊连通;所述弹性柱未充气时其自由端向靠近折叠帘的一侧倾斜;通过气囊中持续充气后,通气孔与气囊中气压升高,进而使得弹性柱充气后绷直,使得弹性柱绷直变形中进一步加速污泥与输送带的脱落效率。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内贯穿有弹性的复位杆,复位杆为弧形结构,且复位杆靠近输送带的一端与输送带固连;通过复位杆增加弹性柱泄气时与气囊底部的贴合度,进而增加弹性柱充满气时对污泥的推动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通过通过电磁铁通电后排斥磁块,使得磁块带动挡板转动到靠近水平位置,进而带动折叠帘张开配合输送带形成存泥槽,此时污泥置于存泥槽中方便运输,且污泥高度低于挡板外沿时,流动性增加的污泥也不会向输送带溢出,同时增加输送带的倾角,有利于节省输送设备的占地面积,增加污泥的运输效率,减少输送设备的污染和腐蚀。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通过弹片变形配合c形片,使得弹片变形时产生的压空气依次经二号孔、一号孔、管道、三号孔之后充入四号孔中,之后待五号孔运动到与四号孔对齐时,压缩空气经五号孔和进气孔充入气囊中,使得气囊膨胀后推出污泥,进一步增加污泥与输送带的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3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中从动辊与辅助轮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滑板与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二中复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主动辊11、从动辊12、驱动单元13、输送带14、出料斗15、支撑辊16、电磁铁17、挡板2、横板21、折叠帘22、磁块23、弧形部18、排渣槽19、辅助轮3、弹片31、顶板32、c形片33、腔室34、喷孔35、弹性杆36、滑孔37、小球38、凹槽39、卡簧4、配气孔41、弹性层42、海绵球43、滑槽24、滑板25、连杆26、切齿27、梳齿28、一号孔44、二号孔45、芯轴46、三号孔47、四号孔48、五号孔49、气囊5、进气孔51、弹性柱52、通气孔53、复位杆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污泥输送防掉落挡板结构,包括机架1、主动辊11、从动辊12、驱动单元13、输送带14和出料斗15,主动辊11与从动辊12之间的机架1上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对称布置的倾斜的支撑辊16;所述主动辊11与从动辊12之间的机架1顶部通过支架固连有长条状的电磁铁17,电磁铁17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所述输送带14外周铰接有一组挡板2,挡板2对称分布在输送带14两侧靠近外缘位置,挡板2远离输送带14的一端连接有横板21,横板21和挡板2靠近输送带14的一侧设有折叠帘22,挡板2上固连有磁块23;工作时,现有技术中通过输送带14对初步脱水的污泥进行运输,但由于污泥中仍含有部分水分,使得污泥在输送带14上运输过程中,由于输送带14运转过程中的振动,使得污泥中的水分析出,使得污泥形成接近液化状态,增加污泥的流动性,同时当污泥中含有腐蚀性成分时,污泥从输送带14边缘溢出时降低污泥的有效运输效率,同时增加对输送设备的污染和腐蚀,污泥增加流动性后也不利于短距离较大高差的运输,增加运输设备的占地面积,此时本发明通过电磁铁17通电后排斥磁块23,使得磁块23带动挡板2转动到靠近水平位置,进而带动折叠帘22张开配合输送带14形成存泥槽,此时污泥置于存泥槽中方便运输,且污泥高度低于挡板2外沿时,流动性增加的污泥也不会向输送带14溢出,同时增加输送带14的倾角,有利于节省输送设备的占地面积,增加污泥的运输效率,减少输送设备的污染和腐蚀。

所述电磁铁17靠近从动辊12的一端设有u形的弧形部18,出料斗15靠弧形部18自由端的一侧固连有排渣槽19;当污泥中含有铁磁性杂质时,由于杂质密度大于污泥,使得污泥在输送带14上运输时,随着输送带14的振动和电磁铁17的吸引,使得杂质逐渐运动到靠近输送带14表面位置,同时当污泥运动到出料斗15时掉落,通过弧形部18继续吸引杂质,使得杂质运动到弧形部18自由端后掉落在排渣槽19中,进而增加污泥的分离处理效率,增加铁磁性杂质的回收再利用效率。

所述输送带14内周靠近从动辊12的位置设有辅助轮3,辅助轮3通过支架和转轴与机架1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轮3一侧设有一号带轮,从动辊12与一号带路对应位置固连有二号带轮,一号带轮与二号带轮之间套设有皮带;所述辅助轮3外周均布一组弧形的弹片31,辅助轮3远离从动辊12的一侧设有顶板32,顶板32通过支架与机架1固连,顶板32与辅助轮3外缘之间距离小于弹片31自由端与辅助轮3外缘之间的距离;通过辅助轮3带动弹片31转动时,弹片31抵住顶板32并变形,当弹片31划过顶板32时弹片31复位并随辅助轮3的转动拍打输送带14,进一步增加输送带14上污泥的抖落速度,减少污泥粘附在输送带14上影响输送带14的有效输送容积。

所述弹片31靠近根部位置固连有c形片33,c形片33另一端辅助轮3固连,c形片33与弹片31和辅助轮3之间形成封闭的腔室34,弹片31两侧均布一组喷孔35,喷孔35通过气道与腔室34连通;所述喷孔35轴线与辅助轮3轴线平行布置;通过c形片33增加弹片31的复位和击打输送带14的速度,进一步增加弹片31击打输送带14的撞击力,增加污泥的排出效率,同时c形片33弯曲变形时腔室34的容积减小,形成压缩空气经喷孔35喷出,进而减少输送带14内周粘附的灰尘的污泥杂质,保证输送带14与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的传动效率,减少输送带14的磨损。

所述c形片33靠近腔室34的一侧靠近中部位置铰接有弹性杆36,弹片31上与弹性杆36对应位置开设有滑孔37,弹性杆36插入滑孔37中;所述弹性杆36靠近滑孔37的一端均布一组小球38,滑孔37侧壁开设的凹槽39中设有弧形的卡簧4,卡簧4一端与凹槽39侧壁铰接,另一端抵住凹槽39底部并与凹槽39滑动连接;所述卡簧4与凹槽39侧壁滑动密封连接,凹槽39底部通过配气孔41与滑孔37底部连通;通过卡簧4抵住小球38,使得弹性杆36间歇性的蓄能后突然加速滑动,进增加c形片33与弹片31的抖动,减少污泥粘附在c形片33与弹片31之间,保证弹片31的变形和复位效率,通过c形片33变形后凹槽39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配气孔41充入滑孔37,进而对滑孔37进行吹洗,减少磨损形成的碎屑阻碍弹性杆36的滑动。

所述卡簧4与凹槽39之间的空腔中填充有一组多孔的蜂巢状弹性层42,弹性层42内的空腔中装有海绵球43,海绵球43中润浸有润滑油;所述弹性层42内的空腔之间通过微孔连通;通过弹性层42增加对卡簧4的支撑,进而增加卡簧4的弹性,减少卡簧4的塑形变形,当卡簧4挤压弹性层42时,海绵球43受到挤压后挤出润滑油,进而对滑孔37和小球38进行润滑,进一步增加弹性杆36的滑动效率,减少卡死。

所述横板21与挡板2柔性连接;所述横板21上开设的滑槽24中滑动连接有滑板25,滑板25一端通过连杆26与挡板2端部靠近上部位置铰接,滑板25顶部均匀固连有一组切齿27;相邻所述切齿27之间的滑槽24一侧设有梳齿28;当输送带14运动到支撑辊16对应位置时,输送带14两侧外缘倾斜角度轻微改变,进而带动挡板2扭转,扭转后的挡板2通过连杆26带动滑板25往复滑动,进而通过切齿27配合梳齿28对污泥中夹杂的长纤维杂质进行切断,进而进一步增加污泥的排料效率,减少粘连。

所述辅助轮3中部开设有一号孔44,一号孔44通过二号孔45与对应位置的腔室34连通;所述从动辊12内套设有芯轴46,芯轴46与从动辊12转动连接,芯轴46通过支架与机架1固连;所述芯轴46内开设的三号孔47通过管道与一号孔44连通,三号孔47中与出料斗15对应开设有四号孔48;所述从动辊12上与四号孔48对应位置圆周均布一组五号孔49;所述挡板2与折叠帘22之间的输送带14上固连有扁平状的气囊5,气囊5底部开设有贯穿输送带14的进气孔51;通过弹片31变形配合c形片33,使得弹片31变形时产生的压空气依次经二号孔45、一号孔44、管道、三号孔47之后充入四号孔48中,之后待五号孔49运动到与四号孔48对齐时,压缩空气经五号孔49和进气孔51充入气囊5中,使得气囊5膨胀后推出污泥,进一步增加污泥与输送带14的分离效率。

所述气囊5远离输送带14的一侧均布一组弹性柱52,弹性柱52内开设的通气孔53与气囊5连通;所述弹性柱52未充气时其自由端向靠近折叠帘22的一侧倾斜;通过气囊5中持续充气后,通气孔53与气囊5中气压升高,进而使得弹性柱52充气后绷直,使得弹性柱52绷直变形中进一步加速污泥与输送带14的脱落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通气孔53内贯穿有弹性的复位杆54,复位杆54为弧形结构,且复位杆54靠近输送带14的一端与输送带14固连;通过复位杆54增加弹性柱52泄气时与气囊5底部的贴合度,进而增加弹性柱52充满气时对污泥的推动效率。

工作时,本发明通过电磁铁17通电后排斥磁块23,使得磁块23带动挡板2转动到靠近水平位置,进而带动折叠帘22张开配合输送带14形成存泥槽,此时污泥置于存泥槽中方便运输,且污泥高度低于挡板2外沿时,流动性增加的污泥也不会向输送带14溢出,同时增加输送带14的倾角,有利于节省输送设备的占地面积,增加污泥的运输效率,减少输送设备的污染和腐蚀;当污泥中含有铁磁性杂质时,由于杂质密度大于污泥,使得污泥在输送带14上运输时,随着输送带14的振动和电磁铁17的吸引,使得杂质逐渐运动到靠近输送带14表面位置,同时当污泥运动到出料斗15时掉落,通过弧形部18继续吸引杂质,使得杂质运动到弧形部18自由端后掉落在排渣槽19中,进而增加污泥的分离处理效率,增加铁磁性杂质的回收再利用效率;通过辅助轮3带动弹片31转动时,弹片31抵住顶板32并变形,当弹片31划过顶板32时弹片31复位并随辅助轮3的转动拍打输送带14,进一步增加输送带14上污泥的抖落速度,减少污泥粘附在输送带14上影响输送带14的有效输送容积;通过c形片33增加弹片31的复位和击打输送带14的速度,进一步增加弹片31击打输送带14的撞击力,增加污泥的排出效率,同时c形片33弯曲变形时腔室34的容积减小,形成压缩空气经喷孔35喷出,进而减少输送带14内周粘附的灰尘的污泥杂质,保证输送带14与主动辊11和从动辊12的传动效率,减少输送带14的磨损;通过卡簧4抵住小球38,使得弹性杆36间歇性的蓄能后突然加速滑动,进增加c形片33与弹片31的抖动,减少污泥粘附在c形片33与弹片31之间,保证弹片31的变形和复位效率,通过c形片33变形后凹槽39中产生的压缩空气经配气孔41充入滑孔37,进而对滑孔37进行吹洗,减少磨损形成的碎屑阻碍弹性杆36的滑动;通过弹性层42增加对卡簧4的支撑,进而增加卡簧4的弹性,减少卡簧4的塑形变形,当卡簧4挤压弹性层42时,海绵球43受到挤压后挤出润滑油,进而对滑孔37和小球38进行润滑,进一步增加弹性杆36的滑动效率,减少卡死;当输送带14运动到支撑辊16对应位置时,输送带14两侧外缘倾斜角度轻微改变,进而带动挡板2扭转,扭转后的挡板2通过连杆26带动滑板25往复滑动,进而通过切齿27配合梳齿28对污泥中夹杂的长纤维杂质进行切断,进而进一步增加污泥的排料效率,减少粘连;通过弹片31变形配合c形片33,使得弹片31变形时产生的压空气依次经二号孔45、一号孔44、管道、三号孔47之后充入四号孔48中,之后待五号孔49运动到与四号孔48对齐时,压缩空气经五号孔49和进气孔51充入气囊5中,使得气囊5膨胀后推出污泥,进一步增加污泥与输送带14的分离效率;通过气囊5中持续充气后,通气孔53与气囊5中气压升高,进而使得弹性柱52充气后绷直,使得弹性柱52绷直变形中进一步加速污泥与输送带14的脱落效率。

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