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及翻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95812发布日期:2022-11-02 04:3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及翻板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方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及翻板方法。


背景技术:

2.方舱通常为一个六面体结构,方舱具有多个舱板,相邻的舱板相对于彼此可以翻转,现在技术存在一些翻板机构,但是结构过于复杂,仅能单纯进行翻转,翻转之后还需要设置单独的机构对舱板进行支撑。而且,现有技术中方舱的舱板在翻转过程中,会出现翻转力矩变向的问题,而且舱板不能安全平稳翻转。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设计一种翻板机构,既能实现对舱板的翻转,又能在舱板翻转后作为舱板与地面的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及翻板方法,使得可方便省力地翻转方舱舱板,且在舱板翻转后可作为舱板与地面的支撑。在翻转过程中将舱板与翻板机构的框架始终连接在一起,既解决了翻转力矩变向问题,又保证舱板安全平稳运行。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包括:端主框架,其底端铰接于底板的一端;端次框架,其连接在所述端主框架的顶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所述端次框架在端主框架的第一侧垂直于所述端主框架,在第二位置,所述端次框架在端主框架的第二侧垂直于所述端主框架,所述第一侧朝向待翻转舱板,所述第二侧背向待翻转舱板;丝杠,其与底板的端边垂直地安装在所述端主框架上;螺母,其安装在所述丝杠上;第1杆,其第一端铰接至所述螺母;第2杆,其第一端与所述第1杆的第二端铰接;第3杆,其第一端铰接在所述端主框架上的比所述第1杆更靠近底板的位置,第二端与第2杆的第二端铰接,在所述第3杆与所述第2杆的铰接处设置第二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在第二轨道槽中移动,所述第二轨道槽固定在待翻转舱板的外表面上;锁定舌装置,设置在第1杆和/或第2杆上,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将所述第1 杆和所述第2杆锁定为一直杆,从而所述第1杆、所述第2杆、所述第3杆、所述第3 杆的第一端到所述第1杆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构成三角形,在解锁状态下所述第1杆相对所述第2杆能够相对转动;所述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具有收拢状态和翻板状态,在所述收拢状态下,所述端主框架贴靠待翻转舱板收拢以垂直于底板,所述端次框架处于第一位置,在所述翻板状态下,所述端主框架翻转成平行于底板,所述端次框架在第二位置触地支撑,所述锁定舌装置能够处于锁定状态,通过转动所述丝杠实现待翻转舱板的翻转。
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的翻板方法,将待翻转舱板由垂直于底板翻转成与底板共面的步骤包括:先将所述端主框架由垂直于底板翻转至平行于底板,此时所述第1杆和所述第2杆相对成一直线,所述锁定舌装置处于锁定状态以将所述第1杆和所述第2杆锁定为一直杆,从而所述第1杆、所述第2杆、所述第3杆、所述第3杆的第一端到所述第1杆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构成三角形;将所述端次框架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其触地作为
支撑立柱;转动所述丝杠,所述螺母移动,所述第3杆的第一端到所述第1杆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的长度改变,引起所述第3杆旋转,带动所述第二导向件沿所述第二轨道槽移动,实现待翻转舱板的翻转,直至待翻转舱板与底板共面,此时所述端主框架作为支撑横柱以支撑所述待翻转舱板。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7.1、可方便省力地翻转方舱舱板,且在舱板翻转后可作为舱板与地面的支撑。
8.2、在翻转过程中将舱板与翻板机构的框架始终连接在一起,既解决了翻转力矩的变向问题,又保证了舱板的安全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9.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为了突出显示,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部分附图中元件可以被填充以色块或图案以更好显示。
10.图1为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的示意图。
11.图2至图6示出了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从收拢状态到翻板状态进行翻板的过程示意图。
12.图7示出了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收拢过程中的一个过程示意图。
13.图8-1为侧板架和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连接在方舱上的整体示意图。
14.图8-2为侧板架和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连接在底板上的示意图。
15.图8-3为侧板架和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连接的局部示意图,示出了侧板架的侧次框架和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的端次框架尚未连接。
16.图8-4为侧板架和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连接的局部示意图,示出了侧板架的侧次框架和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的端次框架已经连接。
17.图9为常见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通过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19.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底端”、“顶端”是相对于底板来说,与底板连接的一端称为底端,相反的另一端则称为顶端。“垂直”、“水平”、“共面”表示方位,包括大致垂直、大致水平、大致共面。
20.在本发明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
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连接包括各种方式,包括铰接、安装等。
21.图9示出了一种常见的方舱示意图,如图9所示,方舱包括舱板,舱板包括:底板1;一对侧板2,对称铰接至底板1的左右两个侧边;一对顶板3,每个顶板3铰接至对应的一个侧板2的侧边;一对端板4,对称铰接至底板1的前后两个端边。
22.本技术的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10可实现对待翻转舱板的翻转,以及在展开后作为待翻转舱板与地面的支撑,以下以待翻转舱板为端板4为例进行介绍。但是,应理解的是,本技术的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10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方舱结构,并不限于图9所示的结构。例如,方舱具有的舱板可以多于或少于图9中所示的舱板,在最少的情况下,方舱仅具有底板和待翻转的端板也包括在本技术的范围内。
23.结合图1至图7,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10包括:
24.端主框架100,其底端铰接于底板1的一端;
25.端次框架140,其连接在端主框架100的顶端,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端次框架140在端主框架的第一侧垂直于端主框架100,在第二位置,端次框架140在端主框架的第二侧垂直于端主框架100,所述第一侧朝向端板4,所述第二侧背向端板4;
26.丝杠102,其与底板1的端边垂直地安装在端主框架100上;
27.螺母104,其安装在丝杠102上;
28.第1杆110,其第一端铰接至螺母104;
29.第2杆120,其第一端与第1杆110的第二端铰接;
30.第3杆130,其第一端铰接在端主框架100上的比第1杆110更靠近底板1的位置,第3杆130的第二端与第2杆120的第二端铰接,在第3杆130与第2杆120的铰接处设置第二导向件150,第二导向件150在第二轨道槽152中移动,第二轨道槽152固定在端板4的外表面上。图示中为了更好的受力,这些杆件和槽等元件均对称设置了两组,图3 中为了更好的示出第二导向件150,特意省去了一个第二轨道槽152;
31.锁定舌装置122,设置在第1杆110和/或第2杆120上,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将第1杆110和第2杆120锁定为一直杆,从而第1杆110、第2杆120、第3杆130、第3杆130的第一端到第1杆110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构成三角形,在解锁状态下第1杆110相对第2杆120能够相对转动;
32.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10具有收拢状态和翻板状态,如图2所示,在收拢状态下,端主框架100贴靠端板4收拢以垂直于底板1,端次框架140处于第一位置,如图4至图6 所示,在翻板状态下,端主框架100翻转成平行于底板1,端次框架140在第二位置触地支撑,锁定舌装置122能够处于锁定状态,通过转动丝杠102实现端板4的翻转。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较佳所示,螺母104还连接第一导向件105,端主框架100 上设置有与丝杠102平行的第一轨道槽101,第一导向件105在第一轨道槽101中移动。这样利于平稳的引导螺母的移动,进而引导第1杆、第2杆和第3杆的移动,使得翻板过程更加平稳。
34.在一些实施例中,丝杠102具有设置在端主框架100的顶端的操作接头103,通过转动操作接头103,可以转动丝杠102。如图4等较佳示出的。这样利于丝杠的操作。相应的导向
件可以为滚轮,这样便于移动的稳定性。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端主框架100的底端设置端卡钩170,端卡钩 170的一端铰接至端主框架100的底端,端卡钩170的另一端的钩部卡接至底板1的一端。如此可以实现方便的连接和拆卸。
36.锁定舌装置122可以采用任何可以实现前述功能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 中的放大图较佳所示,锁定舌装置122包括插口1220、锁舌1221和压簧1222,插口1220 开设在第1杆110上,锁舌1221和压簧1222设置在第2杆120上,压簧1222能够将锁舌1221压入插口1220中以使锁定舌装置122处于锁定状态,如图中的b标示的部分所示;在解锁状态下锁舌1221脱离插口1220,如图中的a标示的部分所示。这种结构非常灵巧,在需要解除锁定时,可以手动将锁舌1221从插口1220中拔出。在图7的状态下,锁定舌装置122为a标示的解锁状态,在图3至图6中所示的状态下,锁定舌装置122为b标示的锁定状态。
37.端主框架100和端次框架140的连接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如图3和图4较佳示出的,端主框架100的顶端设置安装槽116,端次框架140插入安装槽116中,能够相对于安装槽116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框架锁160设置在端主框架100上用于将端次框架 140相对于端主框架100锁定;或者,端次框架140铰接至端主框架100以便能够从第一位置翻转到第二位置。
38.框架锁160可以采用任何可以实现前述功能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图2、图3、图4所示,框架锁160包括螺杆1600和螺母1601,螺杆1600可旋转地安装在端主框架100上,端次框架140的两端的端面上具有凹口1602,螺杆1600的自由端穿过端次框架140的一端的凹口1602,螺母1601在凹口1602的外侧拧在螺杆1600上。如此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对端次框架140的锁定。在图2、图3中,端次框架140处于第一位置,螺杆1600的自由端穿过端次框架140的第一端(收拢状态下的锁定端)的凹口1602,螺母1601在凹口1602的外侧拧在螺杆1600上,如此实现了锁定。为了将端次框架140移动到第二位置,需要解锁框架锁160,具体来说将螺母1601拧开,此时端次框架140能够沿安装槽116滑动。端次框架140向下滑动到第一端(原锁定端)触地,旋转螺杆1600 使其自由端穿过端次框架140的第二端(翻板状态下的锁定端)的凹口1602,将螺母1601 在凹口1602的外侧拧在螺杆1600上,如此实现了再次锁定。当需要将端次框架140移动回第一位置时,解锁框架锁160,端次框架140向上滑动,旋转螺杆1600使其自由端穿过端次框架140的第一端的凹口1602后用螺母1601固定即可实现锁定。
39.以下介绍翻板方法,可实现待翻转舱板的翻转,且在展开后作为舱板与地面的支撑。
40.将待翻转舱板由垂直于底板(如图2所示)翻转成与底板共面(如图6所示)的步骤包括:
41.先将端主框架100由垂直于底板1收拢翻转成平行于底板1,如图3所示,此时第1 杆110和第2杆120相对成一直线,锁定舌装置122处于锁定状态以将第1杆110和第2 杆120锁定为一直杆,从而第1杆110、第2杆120、第3杆130、第3杆130的第一端到第1杆110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构成三角形;
42.将端次框架140由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使其触地作为支撑立柱,图4示出了该状态;
43.转动丝杠102,螺母104移动,第3杆130的第一端到第1杆110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的长度改变,引起第3杆130旋转,带动第二导向件150沿第二轨道槽152移动,实现端板4翻转,图5示出了该状态,直至端板4与底板1共面,此时端主框架100作为支撑横柱以支撑端板4,图6示出了该状态。
44.其中,将端次框架140移动到第二位置包括:解锁设置在端主框架100上用于将端次框架140相对于端主框架100锁定的框架锁160,将端次框架140在安装槽116内滑动至其原锁定端触地,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这种移动。
45.采用以上过程的逆步骤可以将待翻转舱板翻转回垂直于底板1。在收拢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10时,可以将锁定舌装置122置于解锁状态,第1杆110、第2杆120、第3杆 130、第3杆130的第一端到第1杆110的第一端之间的部分构成四边形,无需转动丝杠 102,就能将端主框架100收拢成垂直于底板1。图7示出了该状态。图7中,端板4已收拢回垂直于底板1,端次框架140从第二位置移动回第一位置,可以沿箭头方向手动将端主框架100翻转回垂直于底板1收拢。
46.如此,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10实现了待翻转舱板的翻转,且在展开后作为舱板与地面的支撑。通过该结构,能够省力的进行翻转,且在待翻转舱板翻转后可作为其与地面的支撑。翻转过程中,待翻转舱板与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始终连接在一起,既解决了翻转力矩变向问题,又保证舱板安全平稳运行。可以理解的是,以上结合端次框架140进行了说明,但是不设置端次框架140也能实现类似的效果。
47.在一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了轻质和无骨架方舱的受力问题,如图8-1至图8-4所示的,采用如下的结构:在底板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至少一对侧板架20,在底板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一对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10,侧板架20包括侧主框架200和侧次框架240,侧主框架200的底端连接至底板1的一侧,侧次框架240连接至侧主框架200的顶端,其中,侧次框架240和/或端次框架140上设置能够将每端的两个侧板架20的侧次框架240 和用于方舱的翻板机构10的对应端次框架140连接的连接机构。这样在收拢状态下,一对侧次框架240和对应的端次框架140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在需要翻转待翻转舱板时,一对侧次框架240和对应的端次框架140脱开连接。类似地,侧主框架100的底端可以设置侧卡钩,侧卡钩的一端连接至侧主框架200的底端,侧卡钩的另一端的钩部卡接至底板1 的一侧,如此可以实现方便的连接和拆卸。
48.此处,连接机构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结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3和图8-4较佳示出的,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侧次框架240的自由端侧的连接槽件260,端次框架140能够嵌入侧次框架240上的连接槽件260中。
49.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实现:每端的翻板机构10及其左右两侧的侧板架20紧靠方舱的舱板收拢,在方舱的顶部连接形成一例如t型的整体,该整体作为方舱的受力基础,从而不会对方舱舱板除底板外产生作用力,解决了轻质和无骨架方舱的受力问题,且可有效保护方舱舱体。
50.本技术中描述的各部件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以及根据需要进行可拆或不可拆的连接固定,在本技术的启示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合理设置各部件的尺寸和位置,只要能实现其功能即可。本技术中描述的方法的各步骤并没有顺序要求,除非明确指出了这种顺序要求。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
有基于本发明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技术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51.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 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发明。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发明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