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

文档序号:26893521发布日期:2021-10-09 12:2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


背景技术:

2.包装的结构设计基本上决定包装的使用方式、外形美观度、包装强度,对产品的销售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结构设计,不仅能为被包装物提供周到的保护,避免其在运输、储存、销售过程中损坏,发生产品功能的损坏,还能提升整体的美观度,促进产品的销售,通过结构设计,增添更多的交互上的趣味性,给消费者带来愉悦的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本发明的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便于堆码,节省空间,方便开启,具有呈现展示陈列效果;能丰富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具有独特的趣味性。该结构携带方便,开启过程中,内部结构支起呈现展示状态,操作过程中参与感强,能给使用者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盒体,下盒体和支撑体;所述上盒体包括正方形上盒板,所述正方形上盒板的第一条边与第一长方形上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所述正方形上盒板的第一条边相邻位置的第二条边与第二长方形上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所述正方形上盒板的第二条边相邻位置的第三条边与第三长方形上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所述正方形上盒板的第三条边相邻位置的第四条边与第四长方形上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上侧板、第四长方形上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直角梯形内衬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且所述直角梯形内衬板的腰位于靠近第三长方形上侧板侧,而直角梯形内衬板的高位于靠近第一长方形上侧板侧;所述第三长方形上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上内衬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所述第三长方形上侧板的2条短边分别与等腰梯形内抵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所述直角梯形内衬板的高与等腰梯形内抵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八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上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衔接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所述第九折痕线上开设有插入刀口;
6.所述下盒体包括正方形下盒板,所述正方形下盒板的第一条边与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折痕线,所述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衔接板的另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一折痕线;所述正方形下盒板的第一条边相邻位置的第二条边与第一梯形下侧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二折痕线;所述正方形下盒板的第二条边相邻位置的第三条边与第二长方形下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三折痕线;所述正方形下盒板的第三条边相邻位置的第四条边与第二梯形下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四折痕线;
7.所述支撑体包括正方形支撑板,所述正方形支撑板的第一条边与长方形桥接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五折痕线;所述长方形桥接板的另1条长边的中间位置与长方形插入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六折痕线;所述长方形插入板与第六折痕线的插入刀口在折叠后位置和大小对应设置;所述正方形支撑板的第一条边相对的第三条边与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七折痕线,所述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的另1条长边与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八折痕线;所述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的1条短边与第二长方形下外侧板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九折痕线;所述第二长方形桥下外侧板的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下内衬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折痕线;所述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的另1条短边与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一折痕线;所述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的1条长边与第四长方形下内衬板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二折痕线;所述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的另1条短边与等腰梯形粘结板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三折痕线;且所述第十七折痕线、第十五折痕线、第十九折痕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8.所述的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和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上,以所相连的第十八折痕线的中点为圆心开设有拇指按压圆孔。
9.所述正方形下盒板的边长比正方形上盒板的边长长2

4mm;所述正方形上盒板的边长比正方形支撑板的边长长2

4mm;
10.所述第一长方形上侧板、第二长方形上侧板、第三长方形上侧板、第四长方形上侧板的短边长度相等,长边长度均与正方形上盒板的边长相等;
11.所述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第二长方形下外侧板、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的短边长度相等,长边长度均与正方形下盒板的边长相等;
12.所述第一长方形上侧板和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的短边长度相等;
13.所述长方形衔接板与第一长方形上侧板短边长度相等,长边长度也相等;
14.所述长方形上内衬板的短边长度、直角梯形内衬板的高相等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长方形上侧板的短边长度;
15.所述第二长方形下内衬板、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第四长方形下内衬板的短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的短边长度;
16.所述第一梯形下侧板的高、第二梯形下侧板的高、第二长方形下侧板的短边长度相等且小于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的短边长度。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盒体在封闭状态时是规整的方形,外观呈规整的方形,便于堆码,节省空间,利于运输过程中集合装箱;盒体上设置有拇指按压圆孔,方便人们开启盒子。开启后通过一定的折叠翻转,盒子能够呈现展示陈列效果;包装盒在开启的过程中,包装内装物会随着包装盒盖的开启联动完成支撑抬起的动作,当包装盒盖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开启状态形成的支撑斜面便于内装物品的展示以及取用,便于使用者取用内装物品,且具有极好的展示效果。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者完成开合动作,内部结构随着盒盖升起收回,丰富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具有独特的趣味性。本发明结构携带方便,开启过程中,内部结构支起呈现展示状态,操作过程中参与感强,能给使用者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本发明适合于食品、电子产品等物体的包装,有很好的宣传广告功能。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展开放大示意图;
19.图2是本发明折叠后整体呈封闭状态时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是本发明折叠后整体微打开状态,即上盒体和下盒体的打开角度小于90度时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是本发明折叠后整体部分打开状态,即上盒体和下盒体的打开角度大于90度时的放大示意图;
22.图5是本发明折叠后整体基本完全打开状态,正方形支撑板起到很好展示效果时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的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如图1

5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上盒体,下盒体和支撑体;所述上盒体包括正方形上盒板1,所述正方形上盒板1的第一条边与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一折痕线3;所述正方形上盒板1的第一条边相邻位置的第二条边与第二长方形上侧板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折痕线5;所述正方形上盒板1的第二条边相邻位置的第三条边与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三折痕线7;所述正方形上盒板1的第三条边相邻位置的第四条边与第四长方形上侧板8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四折痕线9;所述第二长方形上侧板4、第四长方形上侧板8的另1条长边与直角梯形内衬板10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五折痕线11,且所述直角梯形内衬板10的腰位于靠近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侧,而直角梯形内衬板10的高位于靠近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侧;所述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上内衬板12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六折痕线13;所述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的2条短边分别与等腰梯形内抵板14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七折痕线15;所述直角梯形内衬板10的高与等腰梯形内抵板14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八折痕线15;所述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衔接板1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九折痕线17;所述第九折痕线17上开设有插入刀口28;
25.所述下盒体包括正方形下盒板18,所述正方形下盒板18的第一条边与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19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折痕线20,所述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19的另1条长边与长方形衔接板16的另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一折痕线21;所述正方形下盒板18的第一条边相邻位置的第二条边与第一梯形下侧板22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二折痕线23;所述正方形下盒板18的第二条边相邻位置的第三条边与第二长方形下侧板2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三折痕线25;所述正方形下盒板18的第三条边相邻位置的第四条边与第二梯形下侧板2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四折痕线27;
26.所述支撑体包括正方形支撑板29,所述正方形支撑板29的第一条边与长方形桥接板30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五折痕线31;所述长方形桥接板30的另1条长边的中间位置与长方形插入板32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六折痕线33;所述长方形插入板32与第六折痕线17的插入刀口28在折叠后位置和大小对应设置;所述正方形支撑板29的第一条边相对的第三条边与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3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七折
痕线35,所述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34的另1条长边与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八折痕线37;所述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的1条短边与第二长方形下外侧板38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十九折痕线39;所述第二长方形桥下外侧板38的1条长边与第二长方形下内衬板40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折痕线41;所述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的另1条短边与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42的1条短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一折痕线43;所述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42的1条长边与第四长方形下内衬板44的1条长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二折痕线45;所述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42的另1条短边与等腰梯形粘结板46的下底边重叠相连并压制有第二十三折痕线47;且所述第十七折痕线41、第十五折痕线37、第十九折痕线45位于同一直线上。
27.所述的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34和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上,以所相连的第十八折痕线37的中点为圆心开设有拇指按压圆孔48。
28.所述正方形下盒板18的边长比正方形上盒板1的边长长2

4mm;所述正方形上盒板1的边长比正方形支撑板29的边长长2

4mm;
29.所述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第二长方形上侧板4、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第四长方形上侧板8的短边长度相等,长边长度均与正方形上盒板1的边长相等;
30.所述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19、第二长方形下外侧板38、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42的短边长度相等,长边长度均与正方形下盒板18的边长相等;
31.所述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和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19的短边长度相等;
32.所述长方形衔接板16与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短边长度相等,长边长度也相等;
33.所述长方形上内衬板12的短边长度、直角梯形内衬板10的高相等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长方形上侧板4的短边长度;
34.所述第二长方形下内衬板40、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34、第四长方形下内衬板44的短边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19的短边长度;
35.所述第一梯形下侧板22的高、第二梯形下侧板26的高、第二长方形下侧板24的短边长度相等且小于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19的短边长度。
36.折叠时,首先折叠下盒体,将第一梯形下侧板22沿第十二折痕线23,第二梯形下侧板26沿第十四折痕线27,第二长方形下侧板24沿第十三折痕线25均与正方形下盒板18同方向成90度角折叠;将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19沿第十折痕线20与正方形下盒板18也同方向成90度角折叠;将第二长方形下外侧板38围在第一梯形下侧板22外围,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围在第二长方形下侧板24外围,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42围在第二梯形下侧板26的外围;并均与正方形下盒板18垂直;然后利用第二长方形下内衬板40沿第二十折痕线41与第二长方形下外侧板38成180度角折叠并将第一梯形下侧板22位于第二长方形下内衬板40与第二长方形下外侧板38之间;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34沿第十五折痕线37与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成180度角折叠并将第二长方形下侧板24位于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34与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之间;第四长方形下内衬板44沿第十九折痕线45与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42成180度角折叠并将第二梯形下侧板26位于第四长方形下内衬板44与第四长方形下外侧板42之间;并将第二长方形下内衬板40与第一梯形下侧板22之间粘结固定,第四长方形下内衬板44与第二梯形下侧板26之间粘结固定;第三长方形下外侧板36与第二长方形下侧板24之间粘结固定;将等腰梯形粘结板46粘结在相邻的第一长方形下外侧板19内壁面上。
37.同理折叠上盒体,将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沿第一折痕线3、第二长方形上侧板4沿第二折痕线5、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沿第三折痕线7、第四长方形上侧板8沿第四折痕线9均与正方形上盒板1同方向成90度角折叠,将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相连的2块等腰梯形内抵板14分别与相邻的第二长方形上侧板4的内壁面、第四长方形上侧板8的内壁面粘结相连;然后将2块直角梯形内衬板10沿第五折痕线11分别与第二长方形上侧板4、第四长方形上侧板8成180度角折叠;将长方形上内衬板12沿第六折痕线13与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成180度角折叠;将长方形上内衬板12与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粘结固连;1块直角梯形内衬板10与第二长方形上侧板4粘结固连,另1块直角梯形内衬板10与第四长方形上侧板8粘结固连;并将直角梯形内衬板10相连的等腰梯形内抵板14与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内壁面粘结相连;
38.接着沿第九折痕线17将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与长方形衔接板16重叠在一起;将长方形插入板32插入第九折痕线17的插入刀口28内,使得长方形插入板32位于重叠在一起的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与长方形衔接板16之间;然后将长方形插入板32、长方形上侧板2、长方形衔接板16三者相互粘结固连;
39.利用粘结在一起的长方形上侧板2、长方形衔接板16协同作用,可以将折叠完成的上盒体插入下盒体内,同时手动翻折长方形桥接板30沿第十五折痕线31与正方形支撑板29反方向折叠,(第十五折痕线31向外凸起)也就是使得长方形桥接板30内表面位于正方形支撑板29内表面的下方,正方形下盒板18的上方;利用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长方形衔接板16重叠在一起后的整体板材与长方形桥接板30在第九折痕线17位置所成的角度(第九折痕线17向内凹陷),以及长方形桥接板30与正方形支撑板29在第十五折痕线31位置所成的角度之间的相互配合变动,就可以完成了将支撑体位于上盒体和下盒体内,且完全封闭的盒体;
40.使用时可利用拇指扣入拇指按压圆孔48位置的上盒体第三长方形上侧板6可以打开上盒体,随着上盒体与下盒体的角度逐渐变大,在拉出过程中,长方形桥接板30与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长方形衔接板16重叠在一起后的整体板材逐渐趋于在同一个平面的过程中,此时正方形支撑板29与第三长方形下内衬板34之间第十七折痕线35位置基本保持不变,也就是在下盒体上方形成了一个正方形支撑板29组成的支撑斜面;此时如果正方形支撑板29上放置有展示物的话,就可以很好的将展示物通过提升一定倾斜高度后露出于下盒体,也能起到很好的展示作用和取用目的;此时长方形桥接板30不再位于正方形支撑板29的下方、正方形下盒板18的上方;手动翻折长方形桥接板30使其外表面沿第十五折痕线31与正方形支撑板29外表面成角度折叠,(第十五折痕线31向内凹陷)最终使得正方形支撑板29重叠在正方形下盒板18上,此时长方形桥接板30与第一长方形上侧板2、长方形衔接板16重叠在一起后的整体板材在长方形插入板32插入位置的第九折痕线17位置成角度(第九折痕线17向外凸起),角度大小为能够使上盒体与下盒体刚好垂直时为宜,刚好可以作为展示使用;
41.本实施例的一种可用于展示陈列的方形盒,盒体在封闭状态时是规整的方形,外观呈规整的方形,便于堆码,节省空间,利于运输过程中集合装箱;盒体上设置有拇指按压圆孔,方便人们开启盒子。开启后通过一定的折叠翻转,盒子能够呈现展示陈列效果;包装盒在开启的过程中,包装内装物会随着包装盒盖的开启联动完成支撑抬起的动作,当包装盒盖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开启状态形成的支撑斜面便于内装物品的展示以及取用,便于使用者取用内装物品,且具有极好的展示效果。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者完成开合动
作,内部结构随着盒盖升起收回,丰富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具有独特的趣味性。本实施例结构携带方便,开启过程中,内部结构支起呈现展示状态,操作过程中参与感强,能给使用者带来不一样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适合于食品、电子产品等物体的包装,有很好的宣传广告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