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0374发布日期:2021-11-22 14:16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叉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物流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质量、可靠性和生产效率水平也越来越高。目前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需要将货物搬入或搬出。传统的做法是通过人力将货物搬入或搬出,然后再进行堆垛及搬运,搬运过程需耗费大量人力,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工业搬运车辆的出现解决了部分问题。工业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3.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在使用是,工人先将货物搬到叉车的承载装置上,然后在驱动叉车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地,工人再将叉车上的货物搬下堆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效率低,但存在如下问题:1、在上下货物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搬运;2、在放置货物是,不能左右偏移,将货物放置在任意需要的位置;3、只能进行简单的升降;4、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货物滑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叉车系统,能快速、安全的将叉车上的货物整齐的堆码在任意地方,进而提高效率和减少货物误伤。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叉车系统,包括:
6.中间组件,所述中间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头的前部,且所述中间组件的底端与所述车头铰接;
7.倾仰装置,所述倾仰装置将所述中间组件与所述车头之间,用于驱动所述中间组件旋转;
8.升降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能沿着所述中间组件上升或下降,且所述升降装置能进行两次升降;
9.偏移装置,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能沿着所述车头的左侧或右侧偏移所述叉脚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偏移装置上,并位于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
10.推出装置,设置在所述叉脚安装架上,能沿着所述叉脚组件伸长或收拢,以将所述叉脚组件上的货物推出;
11.操作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头上;及
12.多路控制阀组,设置在所述车头上,所述多路控制阀组的进油端和回油端均与所述车头的液压站连接,所述多路控制阀组包括倾仰多路控制阀、升降多路控制阀、偏移多路控制阀和推出多路控制阀;所述操作组件与所述多路控制阀、所述升降多路控制阀、所述偏
移多路控制阀和所述推出多路控制阀连接,所述倾仰多路控制阀、所述升降多路控制阀、所述偏移多路控制阀和所述推出多路控制阀分别与所述倾仰装置、所述升降装置、所述偏移装置和所述推出装置连接;操作所述操作组件,能驱动所述叉脚组件前倾后仰、或升降、或偏移或将所述叉脚组件上的货物推出。
13.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组件包括圆轴、操作杆、套筒和连接管;所述圆轴连接在所述车头上,所述推出操作杆为l形管,所述操作杆有四个,每个所述推出操作杆的端部设置有一所述套筒,每个所述套筒上连接有一个所述连接管,所述套筒能转动套设在所述圆轴上,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套筒铰接,另外一端分别与所述倾仰多路控制阀、所述升降多路控制阀、所述偏移多路控制阀和所述推出多路控制阀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倾仰装置包括主轴、轴套、倾仰油缸和倾仰油路系统;所述主轴沿着所述车头的左右两侧方向设置在所述车头的底端,所述轴套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并能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倾仰油缸一端与所述车头铰接,所述倾仰油缸的伸缩轴与所述中间组件中部铰接;
15.所述倾仰油路系统包括倾仰进油管、倾仰回油管和倾仰转向阀,所述倾仰转向阀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所述倾仰进油管和所述倾仰回油管一端分别与所述倾仰多路控制阀连接后,分别与所述倾仰油缸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次升降机构、第二次升降机构和升降油路系统;
17.所述第一次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油缸和条形升降板;所述中间组件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板沿着所述车头的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底板将两个侧板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第一竖直导向槽,所述条形升降板有两个,两个所述条形升降板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槽能滑动的卡接,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竖直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条形升降板的顶部连接;
18.所述第二次升降机构包括油缸安装板、第二升降油缸、链条导轮和拉动链条,所述油缸安装板连接在两个所述条形升降板之间,并位于靠近地面一侧,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竖直的安装在所述油缸安装板上,所述链条导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伸缩轴的端部,所述拉动链条一端安装在所述油缸安装板上,另外一端绕过所述链条导轮后与所述偏移装置连接;
19.所述升降油路系统包括升降进油管、升降回油管和升降转向阀;所述升降转向阀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所述升降进油管和所述升降回油管的首段分别与所述升降多路控制阀连接,再连接所述升降转向阀,所述升降进油管和所述升降回油管的尾端均设置有两个分支管,所述升降进油管和所述升降回油管的尾端的两个分支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升降油缸和第二升降油缸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次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条形升降板的外侧,所述条形升降板通过所述第一滚动轴承与所述第一竖直导向槽的侧壁卡接并滚动连接。
21.进一步地,所述偏移装置包括偏移安装架、双头伸缩油缸、连接架和偏移油路系统;所述偏移安装架包括偏移安装板和侧向板,所述偏移安装板与所述中间组件平行设置,并位于远离所述车头一侧,所述拉动链条与所述偏移安装板连接,所述侧向板有两个,并间隔的设置在所述偏移安装架上,两个所述条形升降板的相对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第二竖直导
向槽,两个所述侧向板分别能滑动的卡设在所述第二竖直导向槽内;
22.所述偏移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沿着所述叉车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滑轨,所述连接架的顶端设置有上滑槽,所述上滑槽倒扣在所述上滑轨上,并能沿着所述上滑轨滑动,所述双头伸缩油缸设置在所述偏移安装板上,所述双头伸缩油缸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双头伸缩油缸的两端伸缩杆能沿着所述叉车左右方向伸缩,且两个所述双头伸缩油缸的两端伸缩杆分别与所述连接架的左右两侧连接,所述叉脚安装架设在所述连接架上,并位于远离所述车头一侧;
23.所述偏移油路系统包括偏移进油管、偏移回油管和偏移转向阀,所述偏移转向阀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所述偏移进油管和所述偏移回油管一端分别与所述偏移多路控制阀连接,再连接所述偏移转向阀后,分别与所述偏移油缸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
24.进一步地,所述偏移装置还包括两个导管板,两个所述导管板竖直在间隔的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所述导管板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偏移进油管和偏移回油管的首段弯曲呈u行的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25.进一步地,所述偏移装置还包括第一油管导轮,所述第一油管导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伸缩轴的端部,所述偏移进油管和所述偏移回油管同时绕过通过所述第一油管导轮与所述偏移多路控制阀连接。
26.进一步地,所述推出装置包括推出油缸、推出组件、推盘和推出油路系统;所述推出组件一端连接在所述叉脚安装架上,并能伸长或缩短,所述推盘连接在所述推出组件的另外一端,所述推出油缸铰接在所述叉脚安装架上,所述推出油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推出组件铰接;
27.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前支撑柱、后支撑柱、推杆组、前连接管、偏心座;所述前支撑柱有两个,竖直间隔并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叉脚安装架上,两个所述前支撑柱的相对面上竖直相对的开设有前导向槽,所述后支撑柱有两个,并与所述前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推盘连接在两个所述后支撑柱之间,两个所述后支撑柱的相对面上竖直相对的开设有后导向槽,所述推杆组有两组,两组所述推杆组平行间隔的位于所述前支撑柱与所述后支撑柱之间;
28.所述推杆组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第三推杆和第四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二推杆的端部相互铰接,且所述第一推杆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套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能滚动的卡设在所述前导向槽内,所述第二推杆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能滚动的卡设在所述后导向槽内;
29.所述第三推杆与所述第四推杆的端部相互铰接,且所述第三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四推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推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四推杆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推盘的底部铰接;
30.所述前连接管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三推杆靠近所述车头一侧的端部之间,所述偏心座设置在所述前连接管上,所述推出油缸的底端铰接在所述叉脚安装架的顶端,所述推出油缸的伸缩端与所述偏心座铰接;
31.所述推出油路系统包括推出进油管、推出回油管和第一推出转向阀和第二推出转向阀,所述第一推出转向阀和所述第二推出转向阀均设置在所述中间组件上,所述推出进油管和所述推出回油管一端顺从与所述第一推出多路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推出多路控制阀
连接后,分别与所述推出油缸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
32.进一步地,所述推出油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伸缩轴的端部,所述第一推出多路控制阀与所述第二推出多路控制阀之间的所述升降进油管、升降回油管从所述第二导向轮上绕过。
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4.上述叉车系统,包括中间组件;倾仰装置、升降装置、偏移装置、叉脚安装架、推出装置、操作组件和多路控制阀组。用于叉运货物。
35.中间组件设置在车头的前部,且中间组件的底端与车头铰接。倾仰装置将中间组件与车头之间,用于驱动中间组件旋转;升降装置设置在中间组件上,能沿着中间组件上升或下降,且升降装置能进行两次升降。偏移装置设置在中间组件上,能沿着车头的左侧或右侧偏移。叉脚安装架设置在偏移装置上,并位于远离车头的一侧,叉脚组件设置在叉脚安装架上。推出装置设置在叉脚安装架上,能沿着叉脚组件伸长或收拢,以将叉脚组件上的货物推出。操作组件设置在车头上。
36.多路控制阀组设置在车头上,多路控制阀组的进油端和回油端均与车头的液压站连接,多路控制阀组包括倾仰多路控制阀、升降多路控制阀、偏移多路控制阀和推出多路控制阀;操作组件与多路控制阀、升降多路控制阀、偏移多路控制阀和推出多路控制阀连接,倾仰多路控制阀、升降多路控制阀、偏移多路控制阀和推出多路控制阀连接分别与倾仰装置、升降装置、偏移装置和推出装置连接;操作操作组件,能驱动叉脚组件前倾后仰、或升降、或偏移或将叉脚组件上的货物推出。
37.本叉车系统,再搬运过程中,能进行前倾后仰、升降、偏移、推出动作,从而能快速、安全的将叉车上的货物整齐的堆码在任意地方,进而提高效率和减少货物误伤。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39.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叉车系统的示意图;
40.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系统中中间组件的示意图;
41.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系统中倾仰装置的示意图;
42.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系统中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43.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系统中偏移装置的示意图;
44.图6为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系统中偏移安装架示意图;
45.图7为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系统中推出装置的示意图;
46.图8为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系统中推出组件的示意图;
47.图9为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系统取出推出装置后的后视图;
48.附图标记:
49.1、车头;2、叉脚安装架;3、叉脚组件;
50.100、中间组件;110、侧板;111、第一竖直导向槽;120、底板;
51.200、操作组件;210、圆轴;220、操作杆;230、套筒;240、连接管;
52.300、多路控制阀组;310、倾仰多路控制阀;320、升降多路控制阀;330、偏移多路控
制阀;340、推出多路控制阀;
53.400、倾仰装置;410、主轴;420、轴套;430、倾仰油缸;440、倾仰油路系统;
54.500、升降装置;510、第一次升降机构;511、第一升降油缸;512、条形升降板;520、第二次升降机构;521、油缸安装板;522、第二升降油缸;523、链条导轮;524、拉动链条;530、升降油路系统;531、升降进油管;532、升降回油管;
55.600、偏移装置;610、偏移安装架;611、偏移安装板;612、侧向板;613、上滑轨;620、双头伸缩油缸;630、连接架;631、上滑槽;640、导向板;650、第一油管导轮;
56.700、推出装置;710、推出组件;711、前支撑柱;7111、前导向槽;712、后支撑柱;7121、后导向槽;713、推杆组;7131、第一推杆;7132、第二推杆;7133、第三推杆;7134、第四推杆;7135、第一轴承座;714、前连接杆;715、偏心座;720、推出油缸;730、推盘;740、减震胶棒。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8.请参见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叉车系统,包括车头1、叉脚安装架2和叉脚组件3。叉脚组件3设置在叉脚安装架2上。本叉车系统还包括中间组件100、操作组件200、多路控制阀组300、倾仰装置400、升降装置500、偏移装置600和推出装置700。用于叉运货物。
59.请参见图1和图2,具体的,中间组件100设置在车头1的前部,且中间组件100的底端与车头1铰接。倾仰装置400将中间组件100与车头1之间,用于驱动中间组件100旋转。升降装置500设置在中间组件100上,能沿着中间组件100上升或下降,且升降装置500能进行两次升降。偏移装置600设置在中间组件100上,能沿着车头1的左侧或右侧偏移。叉脚安装架2设置在偏移装置600上,并位于远离车头1的一侧,叉脚组件3设置在叉脚安装架2上。推出装置700设置在叉脚安装架2上,能沿着叉脚组件3伸长或收拢,以将叉脚组件3上的货物推出。操作组件200设置在车头1上。
60.在本实施例中,多路控制阀组300设置在车头1上,多路控制阀组300的进油端和回油端均与车头1的液压站连接。多路控制阀组300包括倾仰多路控制阀310、升降多路控制阀320、偏移多路控制阀330和推出多路控制阀340。操作组件200与倾仰多路控制阀310、升降多路控制阀320、偏移多路控制阀330和推出多路控制阀340连接。倾仰多路控制阀310、升降多路控制阀320、偏移多路控制阀330和推出多路控制阀340分别与倾仰装置400、升降装置500、偏移装置600和推出装置700连接。通过操作操作组件200,能驱动叉脚组件3前倾后仰、或升降、或偏移或将叉脚组件3上的货物推出。
61.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操作组件200包括圆轴210、操作杆220、套筒230和连接管240。圆轴210连接在车头1上,推出操作杆220为l形管。操作杆220有四个,每个推出操作杆220的端部设置有一套筒230,每个套筒230上连接有一个连接管240,套筒230能转动套设在圆轴210上,连接管240一端与套筒230铰接,另外一端分别与倾仰多路控制阀310、升降多路控制阀320、偏移多路控制阀330和推出多路控制阀340连接。
62.当需要将叉脚组件3前倾后仰、或升降、或偏移或将叉脚组件3上的货物推出,只需
操作相应的多路控制阀上的操作杆220,则可进行叉脚组件3前倾后仰、或升降、或偏移或将叉脚组件3上的货物推出。
63.请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倾仰装置400包括主轴410、轴套420、倾仰油缸430和倾仰油路系统440。主轴410沿着车头1的左右两侧方向设置在车头1的底端。轴套420设置在中间组件100上,并能转动的套设在主轴410上。倾仰油缸430一端与车头1铰接,倾仰油缸430的伸缩轴与中间组件100中部铰接。
64.倾仰油路系统440包括倾仰进油管、倾仰回油管和倾仰转向阀。倾仰转向阀设置在中间组件100上。倾仰进油管和倾仰回油管一端分别与倾仰多路控制阀310连接后,再分别与倾仰油缸430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
65.在需要将货物从叉脚上卸下时,则可操作与倾仰多路控制阀310连接的操作杆220,当向前推动操作杆220时,压力油通过倾仰油路系统440进入倾仰油缸430。倾仰油缸430的伸缩轴伸长,驱动中间组件100绕着主轴410向远离车头1的方向转动,使叉脚组件3的尾端向下倾斜,则可有利于将货物卸下。在叉车运行过程中,可向后拉动操作杆220时,倾仰油缸430的压力油通过倾仰油路系统440流出,倾仰油缸430的伸缩轴收回,驱动中间组件100绕着主轴410向靠近车头1的方向转动,使叉脚组件3的尾端向上倾斜,则放置货物从叉脚组件3的前端滑出。
66.请参见图4和图9,升降装置500包括第一次升降机构510、第二次升降机构520和升降油路系统530。
67.第一次升降机构510包括第一升降油缸511和条形升降板512。中间组件100包括侧板110和底板120。侧板110有两个,两个侧板110沿着车头1的左右方向相对设置。底板120将两个侧板110连接。两个侧板110的相对面上均开设有第一竖直导向槽111。条形升降板512有两个。两个条形升降板512分别与两个第一竖直导向槽111能滑动的卡接。第一升降油缸511竖直的设置在底板120上,第一升降油缸511的伸缩杆与条形升降板512的顶部连接。
68.第二次升降机构520包括油缸安装板521、第二升降油缸522、链条导轮523和拉动链条524.油缸安装板521连接在两个条形升降板512之间,并位于靠近地面一侧。第二升降油缸522竖直的安装在油缸安装板521上,链条导轮523设置在第二升降油缸522的伸缩轴的端部,拉动链条524一端安装在油缸安装板521上,另外一端绕过链条导轮523后与偏移装置600连接。
69.升降油路系统530包括升降进油管531、升降回油管532和升降转向阀。升降转向阀设置在中间组件100上。升降进油管531和升降回油管532的首段分别与升降多路控制阀320连接,再连接升降转向阀,升降进油管531和升降回油管532的尾端均设置有两个分支管,升降进油管531和升降回油管532的尾端的两个分支管分别与第一升降油缸511和第二升降油缸522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
70.当需要将货物进行搬运时,则可轻轻推动与倾仰多路控制阀310连接的操作杆220,操作杆220进入一档位置,压力油通过升降回油管532进入第二升降油缸522。第二升降油缸522的伸缩轴伸长,拉动链条524在链条导轮523滑动,并带动整个偏移装置600上升,则可带动叉脚组件3上升。完成第一次上升。当需要卸货时,向后拉动操作杆220,压力油通过升降回油管532流出,则可带动整个偏移装置600下降,进而带动叉脚组件3下升。则可进行卸货
71.当提升高度比较高,如需要将货物叉运到货车车厢、集装箱内时,先进行第一次上升后,再次向前推动操作杆220,操作杆220进入二档位置,压力油通过升降回油管532进入第一升降油缸511,拉动链条524拉动插脚组件升高,完成第二次上升。
72.完成第二次上升后,当需要下降叉脚组件3时,则需要向后推动操作杆220,第一升降油缸511内的压力油先通过升降回油管532流出,货物进行第一次下降;接着,继续后拉操作杆220,第二升降油缸522内的压力油先通过升降回油管532流出,货物进行第二次下降。
73.采用此种方式,即可将货物运输到较高的位置,同时,采用两次升降,能减少整个装置的升降的行程高度,则可增加升降的平稳性,还能减少零部件占用的空间,进一步方便叉车的存储。
74.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升降装置500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动轴承设置在条形升降板512的外侧,条形升降板512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与第一竖直导向槽111的侧壁卡接并滚动连接。通过第一滚动轴承,使条形升降板512与第一竖直导向槽111从滑动连接变为滚动连接,则能减少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摩擦。
75.请参见图5、图6和图9,在本实施方式中,偏移装置600包括偏移安装架610、双头伸缩油缸620、连接架630和偏移油路系统。偏移安装架610包括偏移安装板611和侧向板612。偏移安装板611与中间组件100平行设置,并位于远离车头1一侧,拉动链条524与偏移安装板611连接。在进行升降式,拉动链条524拉动偏移安装板611,则可带动整个偏移装置600升降。侧向板612有两个,并间隔的设置在偏移安装架610上,两个条形升降板512的相对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第二竖直导向槽513。两个侧向板612分别能滑动的卡设在第二竖直导向槽513内。
76.同理,在具体实施式,也可在侧向板612的外壁安装轴承,通过轴承与第二竖直导向槽连接,则可减少侧向板612侧向板612与第二竖直导向槽513内壁的摩擦力。
77.偏移安装板611的顶部设置有沿着叉车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滑轨613。连接架630的顶端设置有上滑槽631,上滑槽631倒扣在上滑轨613上,并能沿着上滑轨613滑动,双头伸缩油缸620设置在偏移安装板611上,双头伸缩油缸620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杆,双头伸缩油缸620的两端伸缩杆能沿着叉车左右方向伸缩,且两个双头伸缩油缸620的两端伸缩杆分别与连接架630的左右两侧连接,叉脚安装架2设在连接架630上,并位于远离车头1一侧;
78.偏移油路系统包括偏移进油管、偏移回油管和偏移转向阀。偏移转向阀设置在中间组件100上,偏移进油管和偏移回油管一端分别与偏移多路控制阀330连接,再连接偏移转向阀后,分别与偏移油缸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
79.作为优实施方式,偏移装置600还包括第一油管导轮650。第一油管导轮650设置在第二升降油缸522的伸缩轴的端部,偏移进油管和偏移回油管同时绕过通过第一油管导轮650与偏移多路控制阀连接。通过第一油管导轮650,能对偏移进油管和偏移回油管进行导向,从而防止偏移进油管和偏移回油管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乱窜。
80.在搬运货物需要左右偏移时,通过推动与偏移多路控制阀330连接的操作杆220,再通过偏移油路系统,向双头伸缩油缸620内输入压力油,则能驱动双头伸缩油缸620左边或右边伸缩杆伸长,从而驱动整个连接架630向左或向右运动,进而带动叉脚安装架2和叉脚组件3向左或向右运动,则可将货物放置到目的地。则能快速、安全的将叉车上的货物整齐的堆码在车厢内,进而提高效率和减少货物误伤。
81.请参见图7和图8,在本设施例中,推出装置700包括推出油缸720、推出组件710、推盘730和推出油路系统。推出组件710一端连接在叉脚安装架2上,并能伸长或缩短,推盘730连接在推出组件710的另外一端,推出油缸720铰接在叉脚安装架2上,推出油缸720的伸缩杆与推出组件710铰接;
82.推出组件710包括前支撑柱711、后支撑柱712、推杆组713、前连接杆714和偏心座715。前支撑柱711有两个,竖直间隔并相对的设置在叉脚安装架2上,两个前支撑柱711的相对面上竖直相对的开设有前导向槽7111。后支撑柱712有两个,并与前支撑柱711间隔设置,推盘730连接在两个后支撑柱712之间,两个后支撑柱712的相对面上竖直相对的开设有后导向槽7121。推杆组713有两组,两组推杆组713平行间隔的位于前支撑柱711与后支撑柱712之间。
83.在平时不使用时,推出组件710处于收缩状态,当需要将叉脚组件3上的货物推出时,通过推动与推出多路控制阀340连接的操作杆220,推出油路系统740向推出油缸720内输入压力油,则能驱动推出油缸720的伸缩端伸长,从而驱动整个推出组件710推动推盘730前进,进而将货物推出。
84.推杆组713包括第一推杆7131、第二推杆7132、第三推杆7133和第四推杆7134。第一推杆7131与第二推杆7132的端部相互铰接,且第一推杆7131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第一轴承座7135。第一轴承座7135上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能滚动的卡设在前导向槽7111内。第二推杆7132的另外一端设置有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能滚动的卡设在后导向槽7121内。
85.第三推杆7133与第四推杆7134的端部相互铰接,且第三推杆7133的中部与第一推杆7131的中部铰接。第四推杆7134的中部与第二推杆7132的中部铰接,第四推杆7134的另外一端与推盘730的底部铰接。
86.前连接管240连接在两个第三推杆7133靠近车头1一侧的端部之间,偏心座715设置在前连接管240上,推出油缸720的底端铰接在叉脚安装架2的顶端,推出油缸720的伸缩端与偏心座715铰接;
87.推出油路系统包括推出进油管、推出回油管和第一推出转向阀和第二推出转向阀,第一推出转向阀和第二推出转向阀均设置在中间组件100上,推出进油管和推出回油管一端顺与第一推出多路控制阀340和第二推出多路控制阀340连接后,分别与推出油缸720的进油口和回油口连接。
88.向推出油缸720内进油时,推出油缸720的伸缩端伸长,推动偏心座715,偏心座715带动前连接管240转动的同时,驱动第二轴承座沿着前导向槽7111向下滑动,从而推动第一推杆7131、第二推杆7132、第三推杆7133、第四推杆7134展开和推动,进而推动第二轴承座沿着后导向槽7121滑动,进而推动推盘730向远离叉车车头1的方向运动,相反,当推出油缸720回油时,推出油缸720的伸缩端回收,则可带动推盘730向靠近叉车的车头1的方向运动。使推盘730处于收缩状态,则可进行叉货。
89.此外,在具体实施时,则在前支撑柱711面向后支撑柱712的侧壁设置减震胶棒740,当推杆组713处于收缩状态时,减震胶棒740能与后支撑柱712的侧壁相抵。减震胶棒740一般采用橡胶制成,当推杆组713收缩时,减震胶棒740可防止前支撑柱711与后支撑柱712硬性相抵,造成零部件被弄坏。
90.上述叉车系统,能在叉运货物的过程中,通过操作相应的操作杆220,驱动叉脚组件3进行前倾后仰、或升降、或偏移或将叉脚组件3上的货物推出的动作,则能快速、安全的将叉车上的货物整齐的堆码在任意地方,进而提高效率和减少货物误伤。
9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