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纱线用便于自动绕线的纺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50809发布日期:2021-09-25 02:2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纱线用便于自动绕线的纺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纱线用便于自动绕线的纺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在纱线制作时,通常要经过绕盘的工序,将半成品或者成品盘绕成一定的形状,以便储存、运输或者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因此绕线这一步骤是成品的关键所在,只有将绕线有条不紊的进行,才能使整个过程免受故障的威胁,才能使过程更加流畅,不会耽误生产的进程,进而减小了时间和成本的投入。
3.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纺织绕线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绕线方法是通过电机驱动输出转轴转动带动绕线盘转动,进而实现对于绕线盘的绕线工作,此类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手工绕线的方法而言,绕线盘的绕线方式更能提高绕线效率,但这类方法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4.在进行电机驱动绕线的过程中,将绕线盘直接套接于输出转轴上使得绕线过后难以从电机的输出轴上将绕线盘进行拆卸,绕线盘的稳定固定与易于拆卸这两方面难以兼顾,同时在进行绕线之前,需要人为的将纺线固定于绕线盘的外表面,以此防止纺线脱落的情况发生,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大多数是将纺线单独的绕接于绕线盘的外表面,多次绕接将纺线的线头进行固定,此类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同时,绕线的效果难以预测,容易出现纺线脱落的情况;且在进行纺线绕接的过程中,由于电机的旋转速度高,使得纺线绕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断裂现象,同时纺线之间的相互摩擦也容易产生大量的静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纱线用便于自动绕线的纺织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绕线筒难以兼顾稳定安装于易于拆卸两方面、纺线的固定绕接效率低下以及纺线绕接的过程中会出现断裂以及静电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纱线用便于自动绕线的纺织设备,包括绕线安装架,所述绕线安装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纺织线箱,所述纺织线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纱筒安装座,所述纱筒安装座的外侧转动安装有纺织线筒,所述绕线安装架的底面滑动安装有若干线筒安装机构,所述绕线安装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推进机构,所述绕线安装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润湿机构,所述绕线安装架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所述电机安装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输出转轴;
7.所述线筒安装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的底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安装杆,所述滑动安装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磁铁块,所述固定磁铁块相对分布且相互排斥,所述滑动安装杆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抵接固定杆,所述抵接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
的两侧与抵接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抵接固定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小轴承;
8.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绕线筒,所述绕线筒的外侧开设有转动滑槽,所述转动滑槽的内侧与小轴承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滑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扦插环,所述扦插环为环形结构,所述绕线筒的外侧开设有进线孔,所述绕线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线组件,所述固线组件包括滑动曲板,所述滑动曲板的底面与绕线筒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曲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拉伸板,所述滑动曲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线板,所述固线板的外侧与进线孔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曲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底面与绕线筒的内侧固定连接;
9.所述润湿机构包括分线板,所述分线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纺线通管,所述纺线通管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海绵润线块,所述分线板的一侧开设有进水槽道,所述进水槽道与纺线通管相互连通,所述绕线安装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出水口与进水槽道相互连通。
10.优选地,所述推进机构包括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侧与绕线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侧与扦插环的一侧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绕线安装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外箱,所述伸缩外箱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伸缩内杆,所述伸缩内杆的另一侧与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扦插环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卡接孔,所述绕线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所述卡接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的外侧与限位卡接孔的内侧滑动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蓄水箱的外表面开设有观水管道,所述观水管道为透明塑胶材质构件。
14.优选地,所述纺织线箱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出线管,所述出线管的数量与纺织线筒的数量一致,所述出线管的顶面为光滑曲面结构。
15.一种纺织纱线用便于自动绕线的纺织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s1.将纺织线筒放置于纺织线箱的内腔中,将纺织线筒的线头穿过出线管,进入到纺线通管的内腔中,蓄水箱内腔中的水流流向进水槽道的内腔中,水流与海绵润线块相互接触,海绵润线块润湿,纺线与海绵润线块的内壁相互摩擦,纺线从海绵润线块的内壁延伸出来;
17.s2.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转动带动轴承移动,进而带动扦插环水平移动,扦插环水平移动带动伸缩外箱从调节螺杆的内侧滑出,进而带动限位凸块的外侧与限位卡接孔的内侧滑动卡接,绕线筒固定,拉动拉伸板、拉伸板水平移动带动滑动曲板水平移动,进而带动固线板在进线孔的内侧滑动,将纺线的一端伸向进线孔的内侧,松开拉伸板,滑动曲板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回弹带动固线板在进线孔的内侧滑动,进而带动固线板将纺线的一端固定;
18.s3.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输出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绕线筒旋转,绕线筒旋转带动转动滑槽在抵接固定杆的外侧转动,当绕线筒的外侧缠绕了足量的纺线后,向内压动滑动安装杆,滑动安装杆在固定连接杆的底面滑动带动抵接固定杆相对移动,进而带动收缩,收缩使得抵接固定杆的两侧从转动滑槽的内侧滑出,将绕线机构取下。
19.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蓄水箱为空心夹层结构,所述蓄水箱的夹层内侧填充有保温棉,所述蓄水箱内腔中的水温为60摄氏度以上。
20.优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绕线筒和推进机构的中线为同一直线,所述绕线筒的底面与纺线通管的顶面相对应。
21.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线筒安装机构的作用,使得在进线绕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线筒安装机构来将绕线筒进线固定,防止绕线筒的在进线自动绕线的过程中线筒脱落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固定磁铁块之间的斥力作用,使得线筒在绕线结束后能够更加便捷的进行线筒的拆卸,提高了设备使用的便捷性以及稳定性;
23.2、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绕线机构的作用,使得在进行绕线之前可以通过固线组件来将纺线的一端进行卡接固定,有效的避免了纺线打滑的现象发生,且固定过程只需要对拉伸板进行拉动即可,无需单独的进行纺线的自转固定,有效的提高了纺线固定的便捷性;
24.3、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润湿机构的作用,使得在绕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润湿机构来对不同的纺织线筒所延伸出来的纺线进行单独的限位,防止在绕线的过程中,不同的纺线缠结在一起难以分离的情况发生,同时在进行纺线的限位过程中可以对纺线进行湿润,以此增强纺线的柔韧度以及湿度,避免纺线之间产生静电以及纺线断裂的情况发生,降低了纺线绕接过程中的意外发生率。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发明的线筒安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发明的绕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的绕线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的固线组件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的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的润湿机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
[0033]
1、驱动电机;2、线筒安装机构;3、绕线机构;4、纺织线箱;5、推进机构;6、绕线安装架;7、润湿机构;21、抵接固定杆;22、固定磁铁块;23、滑动安装杆;24、固定连接杆;31、扦插环;311、限位卡接孔;32、转动滑槽;33、绕线筒;34、限位凸块;35、进线孔;36、固线组件;361、滑动曲板;362、拉伸板;363、固定弹簧;364、固线板;41、出线管;42、纺织线筒;51、伸缩外箱;52、调节螺杆;53、伸缩内杆;71、分线板;72、海绵润线块;73、纺线通管;74、进水槽道;75、蓄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5]
如附图1至附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纺织纱线用便于自动绕线的纺织设备,
包括绕线安装架6,绕线安装架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纺织线箱4,纺织线箱4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纱筒安装座,纱筒安装座的外侧转动安装有纺织线筒42,绕线安装架6的底面滑动安装有若干线筒安装机构2,绕线安装架6的一侧转动安装有推进机构5,绕线安装架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润湿机构7,绕线安装架6的底面固定安装有电机安装架,电机安装架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输出转轴,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绕线筒33和推进机构5的中线为同一直线,绕线筒33的底面与纺线通管73的顶面相对应,纺织线箱4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出线管41,出线管41的数量与纺织线筒42的数量一致,出线管41的顶面为光滑曲面结构;
[0036]
在该实施例中,线筒安装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杆24,固定连接杆24的底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安装杆23,滑动安装杆2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磁铁块22,固定磁铁块22相对分布且相互排斥,滑动安装杆2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抵接固定杆21,抵接固定杆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25,25的两侧与抵接固定杆21的一侧固定连接,抵接固定杆2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小轴承;
[0037]
在该实施例中,绕线机构3包括绕线筒33,绕线筒33的外侧开设有转动滑槽32,转动滑槽32的内侧与小轴承的外侧转动连接,转动滑槽3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扦插环31,扦插环31为环形结构,绕线筒33的外侧开设有进线孔35,绕线筒33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线组件36,固线组件36包括滑动曲板361,滑动曲板361的底面与绕线筒33的内侧滑动连接,滑动曲板36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拉伸板362,滑动曲板3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线板364,固线板364的外侧与进线孔35的内侧滑动连接,u滑动曲板36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弹簧安装座,弹簧安装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弹簧363,固定弹簧363的底面与绕线筒33的内侧固定连接,扦插环3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卡接孔311,绕线筒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卡接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凸块34,限位凸块34的外侧与限位卡接孔311的内侧滑动连接;
[0038]
具体的,扦插环3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卡接孔311,绕线筒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板,卡接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凸块34,限位凸块34的外侧与限位卡接孔311的内侧滑动连接,使得绕线筒33之间能够相互卡接,便于绕线筒33之间同步转动以及绕线筒33之间的相互固定。
[0039]
在该实施例中,润湿机构7包括分线板71,分线板7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纺线通管73,纺线通管7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海绵润线块72,分线板71的一侧开设有进水槽道74,进水槽道74与纺线通管73相互连通,绕线安装架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水箱75,蓄水箱75的出水口与进水槽道74相互连通,蓄水箱75的外表面开设有观水管道,观水管道为透明塑胶材质构件。
[0040]
具体的,蓄水箱75的外表面开设有观水管道,观水管道为透明塑胶材质构件,在保证蓄水箱75的保温效果的同时能够快速的观察蓄水箱75内腔中的水位。
[0041]
在该实施例中,推进机构5包括调节螺杆52,调节螺杆52的外侧与绕线安装架6的内侧转动连接,调节螺杆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外侧与扦插环31的一侧固定连接,绕线安装架6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伸缩外箱51,伸缩外箱5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伸缩内杆53,伸缩内杆53的另一侧与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42]
具体的,推进机构5包括调节螺杆52,调节螺杆52的外侧与绕线安装架6的内侧转动连接,调节螺杆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的外侧与扦插环31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得
绕线机构3之间能够紧密贴合,利于多个绕线机构3之间的转动。
[0043]
在该实施例中,蓄水箱75为空心夹层结构,蓄水箱75的夹层内侧填充有保温棉,蓄水箱75内腔中的水温为60摄氏度以上。
[0044]
具体的,蓄水箱75为空心夹层结构,蓄水箱75的夹层内侧填充有保温棉,蓄水箱75内腔中的水温为60摄氏度以上,使得蓄水箱75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便于纺线的湿润,加大纺线的柔软度。
[0045]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6]
第一步:将纺织线筒42放置于纺织线箱4的内腔中,将纺织线筒42的线头穿过出线管41,进入到纺线通管73的内腔中,蓄水箱75内腔中的水流流向进水槽道74的内腔中,水流与海绵润线块72相互接触,海绵润线块72润湿,纺线与海绵润线块72的内壁相互摩擦,纺线从海绵润线块72的内壁延伸出来;
[0047]
第二步:转动调节螺杆52,调节螺杆52转动带动轴承移动,进而带动扦插环31水平移动,扦插环31水平移动带动伸缩外箱51从调节螺杆52的内侧滑出,进而带动限位凸块34的外侧与限位卡接孔311的内侧滑动卡接,绕线筒33固定,拉动拉伸板362、拉伸板362水平移动带动滑动曲板361水平移动,进而带动固线板364在进线孔35的内侧滑动,将纺线的一端伸向进线孔35的内侧,松开拉伸板362,滑动曲板361在固定弹簧363的作用下回弹带动固线板364在进线孔35的内侧滑动,进而带动固线板364将纺线的一端固定;
[0048]
第三步:驱动电机1启动带动输出转轴转动,进而带动绕线筒33旋转,绕线筒33旋转带动转动滑槽32在抵接固定杆21的外侧转动,当绕线筒33的外侧缠绕了足量的纺线后,向内压动滑动安装杆23,滑动安装杆23在固定连接杆24的底面滑动带动抵接固定杆21相对移动,进而带动25收缩,25收缩使得抵接固定杆21的两侧从转动滑槽32的内侧滑出,将绕线机构3取下。
[0049]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0050]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0051]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