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建设起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7278发布日期:2021-10-16 05:0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程建设起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工程建设起重器。


背景技术:

2.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
·
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3.公告号为cn2135370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倾斜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该防倾斜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包括主梁,主梁的两端固定有端梁,端梁上固定有支腿,支腿的底部安装有大车运行机构,主梁上安装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自由端安装有吊具,吊具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有安装架,安装架内安装有滑轮,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对称设置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设置,夹紧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缸的固定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液压缸的自由端可拆卸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背离液压缸的一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夹板;支撑板的底部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支撑轴,连接杆的顶部固定有安装套,安装套的上部套设在支撑轴上。
4.但是该防倾斜的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仅通过夹板对集装箱进行夹紧,且以电动葫芦的钢丝绳与吊具连接,因此当环境恶劣时,风雨将破坏集装箱的起吊稳定性,且难以有效的恢复至稳定的状态,进而影响到货品的平稳起吊和安全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建设起重器,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建设起重器,由移动机构和起重机构组成,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撑座以及横移限位座;所述起重机构包括套接在所述横移限位座上的起重横移块、与所述起重横移块下端连接的稳定调节板和与所述稳定调节板连接的电葫芦组;所述稳定调节板连接有用于驱动两端上下摆动的调节电机,所述电葫芦组设置有两根分别与所述稳定调节板两端转动连接的金属连接绳。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机构实现对起重机构位置的移动控制效果,起重机构起到起吊工程材料的作用,进而当环境恶劣并破坏工程材料的起吊稳定性时,为了快速且有效地将工程材料恢复至稳定的状态,调节电机启动并驱动稳定调节板的相应一端做向上或向下的摆动,此时若工程材料朝向稳定调节板的一端移动时,稳定调节板的相应一端做向下的运动,另一端做向上的运动,进而达到令位于工程材料移动方向相反一端的金属连接绳保持拉伸状态的目的,并使得两根金属连接绳之间的间距减小,以令工程材料快速回复至稳定的状态,再通过电葫芦调整位于工程材料移动方向一端的金属连接绳缩短,实
现令两根与稳定调节板连接的金属连接绳均保持拉伸的状态,以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顶部纵杆,所述横移限位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部纵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顶部纵杆与所述横移限位座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横移限位座做沿所述顶部纵杆长度方向的移动;所述横移限位座与所述起重机构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起重机构做沿所述横移限位座长度方向的移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纵杆在与横移限位座连接的同时,具有驱动横移限位座做沿顶部纵杆长度方向的移动的效果;再在横移限位座的作用下,驱动起重机构沿横移限位座长度方向的移动;相应的,结合起重机构对工程材料实现沿竖直方向的起吊效果,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移动安全性的效果。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支撑座设置有多根且等间距分布在所述顶部纵杆的下端,所述顶部纵杆的上端设置有纵杆移动槽,所述纵杆移动槽内设置有纵移螺纹杆,所述横移限位座的一端下侧插入所述纵杆移动槽内并与所述纵移螺纹杆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支撑座起到稳定规定顶部纵杆的作用,进而在纵移螺纹杆受驱动转动时,即可带动横移限位座在纵杆移动槽的限位下做沿顶部纵杆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稳定带动起重机构移动的效果。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移限位座的另一端下侧设置有两个相对于所述横移限位座左右对称的纵移支腿,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纵移限位座,所述纵移限位座的上端设置有纵移限位槽,所述纵移支腿的下端设置有插入所述纵移限位槽内移动的纵移转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移支腿在起到支撑横移限位座的相应一端的同时,位于底部的纵移转轮在纵移限位槽内移动,以在纵移限位槽的限位下做沿纵移限位槽长度方向的稳定的移动,并实现稳定带动起重机构移动的效果。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起重横移块设置有与所述横移限位座匹配并供所述横移限位座插入的限位插接槽,所述横移限位座的上端设置有纵移插槽,所述纵移插槽内设置有横条,所述起重横移块的上端设置有插入所述纵移插槽内的插接驱动部,所述插接驱动部的纵截面呈u状且所述横条与所述插接驱动部的上端匹配,所述纵移插槽内设置有横移螺纹杆,所述插接驱动部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与所述横移螺纹杆螺纹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重横移块通过限位插接槽供横移限位座插入,并在横移螺纹杆受驱动转动时,即可带动起重横移块在横移限位座的限位下做沿横移限位座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稳定带动起重横移块移动的效果;由于插接驱动部插入纵移插槽内,且纵移插槽内的横条插接在插接驱动部的上端内侧,进而令起重横移块在套接在横移限位座上时,令横移限位座的上端套接在插接驱动部上,以实现显著提升起重横移块的移动稳定性的效果,并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插接槽的纵截面呈y状,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抵接滑移腔和位于所述抵接滑移腔下端的限位滑移腔,所述插接驱动部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边侧滑移部,所述边侧滑移部的纵截面呈v状且开口朝向内,所述横移限位座的外侧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边侧滑移部匹配的两组相互连接的上斜侧壁和下斜侧壁,所述横移限位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移腔匹配的横向条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起重横移块与横移限位座连接时,边侧滑移部的内侧与相应的一组相互连接的上斜侧壁和下斜侧壁匹配抵接,以显著提升起重横移块与横移限位座的连接稳定性,且由于限位插接槽的纵截面呈y状,进而将实现提升起重横移块的结构强度和横移限位座的结构强度的效果。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侧滑移部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设置有固定连接臂,所述调节电机安装固定在所述固定连接臂上,所述连接底板沿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调节固定板,所述调节固定板与所述稳定调节板转动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连接臂与调节电机安装固定,以将调节电机稳定的固定在起重横移块上;且由于调节固定板与稳定调节板转动连接,以降低调节电机驱动稳定调节板转动的难度,优化该工程建设起重器的整体结构,并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结构合理、安全性高和起吊稳定的效果。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调节板设置有调节转动板以及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调节转动板长度方向两端的转动连接部,所述转动连接部用于与所述金属连接绳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转动板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固定板转动连接的驱动摆动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电机起到驱动稳定调节板以驱动摆动部的轴线为轴转动的作用,且在稳定调节板转动时,与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的金属连接绳被带动移动,从而实现对起吊的工程材料的起吊稳定调节的效果,并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2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调节固定板之间形成有间隔插槽,所述调节转动板位于所述间隔插槽内,每个所述调节固定板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节转动板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柱,所述调节转动板内设置有插接转动槽,所述插接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驱动稳定件,所述驱动稳定件包括轴线与所述转动连接柱轴线垂直的稳定转轴、两端分别与所述稳定转轴连接的弧状连接部和固定在所述弧状连接部中间部位的调节套筒;所述调节电机设置有转动输出轴,所述转动输出轴设置有摆动连接板,所述摆动连接板远离所述转动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插入所述调节套筒内的插接转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调节电机运行时,带动转动输出轴转动,进而使得摆动连接板在转动输出轴的带动下做以转动输出轴为轴的周向转动运动,此时插接转柱在摆动连接板的带动下转动,由于插接转柱插入调节套筒中,进而将带动调节套筒转动,又由于稳定转轴与插接在插接转动内,进而将在带动驱动稳定件做以稳定转轴为轴的往复摆动运动的同时,令调节转动板做以转动连接柱为轴的往复摆动运动,并以此实现和因恶劣环境影响到起吊稳定性的工程材料匹配,以减缓和消除工程材料的晃动,提升工程材料的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2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连接绳套接有转接直杆,所述转接直杆设置有与所述金属连接绳匹配的插孔以及位于顶端的转动轴柱,所述转动轴柱与所述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金属连接绳的顶端从下至上贯穿所述插孔后连接有弧状固定板,并套接有两端分别与所述弧状固定板和所述转动轴柱抵接的弹簧,所述转动连接部呈圆柱状,所述弧状固定板的下侧与所述转动连接部的外周侧壁匹配。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接直杆起到通过转动轴柱与转动连接部转动连接的作用,进而再通过插孔供金属连接绳穿过后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且在弹簧和弧状固定板作
用下,令弧状固定板与转动连接部之间形成供移动缓解振动的间隙,以使得金属连接绳具有移动空间,进一步提升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在起吊工程材料时的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
2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纵移限位座和固定在固定支撑座上的顶部纵杆实现对横移限位座的纵向驱动移动的效果,进而通过横移限位座实现对起重横移块的横向驱动移动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起重横移块和横移限位座的配合连接中,以相互匹配的限位滑移腔与横向条块、插接驱动部与纵移插槽以及边侧滑移部与下斜侧壁、上斜侧壁达到匹配稳定性高和提升起吊稳定性的目的;并在当起吊的工程材料因恶劣环境而移动时,调节电机启动并令驱动稳定性做以稳定转轴为轴的往复摆动,并带动稳定调节板以转动连接柱为轴的往复摆动,进而达到驱动金属连接绳的移动的目的,以在控制两端金属连接绳的高度差和间距时完成对工程材料的稳定性调整,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移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的起重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纵移限位座;11、纵移限位槽;2、固定支撑座;21、顶部纵杆;211、纵杆移动槽;212、纵移螺纹杆;3、横移限位座;31、纵移支腿;311、纵移转轮;32、纵移插槽;33、横移螺纹杆;34、上斜侧壁;35、下斜侧壁;36、横向条块;37、横条;4、起重横移块;41、边侧滑移部;411、连接底板;42、插接驱动部;421、螺纹连接孔;43、限位插接槽;431、抵接滑移腔;432、限位滑移腔;44、调节固定板;441、转动连接柱;442、间隔插槽;45、调节电机;451、转动输出轴;452、摆动连接板;453、插接转轴;46、固定连接臂;5、驱动稳定件;51、稳定转轴;52、弧状连接部;53、调节套筒;6、转接直杆;61、转动轴柱;62、插孔;7、电葫芦组;8、稳定调节板;81、调节转动板;811、驱动摆动部;812、插接转动槽;82、转动连接部;9、金属连接绳;91、弧状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所示,一种工程建设起重器,由移动机构和起重机构组成。移动机构实现对起重机构位置的移动控制效果,起重机构起到起吊工程材料的作用。起重机构安装在移动机构的上侧,并从竖直高度方向上实现对工程材料的起吊。移动机构用于在水平面方向上带动起重机构移动,以使得起重机构带动起吊的工程材料移动从起吊位置移动至目的位置。
31.其中,移动机构包括固定支撑座2以及横移限位座3。如图1、图3所示,在固定支撑座2的顶端设置有顶部纵杆21。顶部纵杆21的长度方向为纵向,横移限位座3的长度方向为
横向。因此,横移限位座3的长度方向与顶部纵杆21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需要提及的是,顶部纵杆21与横移限位座3连接并用于驱动横移限位座3做沿顶部纵杆21长度方向的移动。且横移限位座3与起重机构连接并用于驱动起重机构做沿横移限位座3长度方向的移动,使得顶部纵杆21在与横移限位座3连接的同时,具有驱动横移限位座3做沿顶部纵杆21长度方向的移动的效果。再在横移限位座3的作用下,驱动起重机构沿横移限位座3长度方向的移动。相应的,结合起重机构对工程材料实现沿竖直方向的起吊效果,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移动安全性的效果。
32.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支撑座2设置有多根且等间距分布在顶部纵杆21的下端,以使得固定支撑座2起到稳定支撑顶部纵杆21的作用。在顶部纵杆21的上端设置有纵杆移动槽211。纵杆移动槽211内设置有纵移螺纹杆212。与此同时,横移限位座3的一端下侧插入纵杆移动槽211内并与纵移螺纹杆212螺纹连接,进而在纵移螺纹杆212受驱动转动时,即可带动横移限位座3在纵杆移动槽211的限位下做沿顶部纵杆21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稳定带动起重机构移动的效果。
33.为了提升横移限位座3的移动稳定性,在横移限位座3的另一端下侧设置有两个相对于横移限位座3左右对称的纵移支腿31。移动机构包括上端设置有纵移限位槽11的纵移限位座1。纵移支腿31的下端插入纵移限位槽11内,且设置有插入在纵移限位槽11内移动的纵移转轮311。纵移支腿31在起到支撑横移限位座3的相应一端的同时,位于底部的纵移转轮311在纵移限位槽11内移动,以在纵移限位槽11的限位下做沿纵移限位槽11长度方向的稳定的移动,并实现稳定带动起重机构移动的效果。
34.其中,起重机构包括套接在横移限位座3上的起重横移块4、与起重横移块4下端连接的稳定调节板8和与稳定调节板8连接的电葫芦组7。稳定调节板8连接有用于驱动两端上下摆动的调节电机45,电葫芦组7包括至少三个电葫芦,每个电葫芦均设置有金属连接绳9,且其中两个电葫芦的金属连接绳9分别与稳定调节板8两端转动连接,以及至少一根金属连接绳9用于连接固定工程材料。因此,当环境恶劣并破坏工程材料的起吊稳定性时,为了快速且有效地将工程材料恢复至稳定的状态,调节电机45启动并驱动稳定调节板8的相应一端做向上或向下的摆动,此时若工程材料朝向稳定调节板8的一端移动时,稳定调节板8的相应一端做向下的运动,另一端做向上的运动,进而达到令位于工程材料移动方向相反一端的金属连接绳9保持拉伸状态的目的,并使得两根金属连接绳9之间的间距减小,以令工程材料快速回复至稳定的状态,再通过电葫芦调整位于工程材料移动方向一端的金属连接绳9缩短,实现令两根与稳定调节板8连接的金属连接绳9均保持拉伸的状态,以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35.如图2、图3、图4所示,起重横移块4设置有与横移限位座3匹配并供横移限位座3插入的限位插接槽43。在横移限位座3的上端设置有纵移插槽32,并在纵移插槽32内设置有横条37。在起重横移块4的上端设置有插入纵移插槽32内的插接驱动部42,插接驱动部42的纵截面呈u状且横条37与插接驱动部42的上端匹配。与此同时,在纵移插槽32内设置有横移螺纹杆33。插接驱动部42设置有螺纹连接孔421。螺纹连接孔421与横移螺纹杆33螺纹连接。因此,起重横移块4通过限位插接槽43供横移限位座3插入,并在横移螺纹杆33受驱动转动时,即可带动起重横移块4在横移限位座3的限位下做沿横移限位座3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而实现稳定带动起重横移块4移动的效果;由于插接驱动部42插入纵移插槽32内,且纵移插槽32
内的横条37插接在插接驱动部42的上端内侧,进而令起重横移块4在套接在横移限位座3上时,令横移限位座3的上端套接在插接驱动部42上,以实现显著提升起重横移块4的移动稳定性的效果,并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36.其中,限位插接槽43的纵截面呈y状,并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抵接滑移腔431和位于抵接滑移腔431下端的限位滑移腔432。插接驱动部42的两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边侧滑移部41。边侧滑移部41的纵截面呈v状且开口朝向内。与此同时,在横移限位座3的外侧设置有与相应的边侧滑移部41匹配的两组相互连接的上斜侧壁34和下斜侧壁35,并在横移限位座3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滑移腔432匹配的横向条块36,进而在起重横移块4与横移限位座3连接时,边侧滑移部41的内侧与相应的一组相互连接的上斜侧壁34和下斜侧壁35匹配抵接,以显著提升起重横移块4与横移限位座3的连接稳定性,且由于限位插接槽43的纵截面呈y状,进而将实现提升起重横移块4的结构强度和横移限位座3的结构强度的效果。
37.需要提及的是,在边侧滑移部4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底板411。在连接底板411上设置有固定连接臂46。调节电机45安装固定在固定连接臂46上,并在连接底板411沿宽度方向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调节固定板44。调节固定板44与稳定调节板8转动连接,以在通过固定连接臂46与调节电机45安装固定时,将调节电机45稳定的固定在起重横移块4上。且由于调节固定板44与稳定调节板8转动连接,以降低调节电机45驱动稳定调节板8转动的难度,优化该工程建设起重器的整体结构,并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结构合理、安全性高和起吊稳定的效果。
38.如图4所示,稳定调节板8设置有调节转动板81以及两个分别位于调节转动板81长度方向两端的转动连接部82。转动连接部82用于与金属连接绳9转动连接,且在调节转动板81宽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调节固定板44转动连接的驱动摆动部811。调节电机45起到驱动稳定调节板8以驱动摆动部811的轴线为轴转动的作用,且在稳定调节板8转动时,与转动连接部82转动连接的金属连接绳9被带动移动,从而实现对起吊的工程材料的起吊稳定调节的效果,并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39.需要提及的是,在两个调节固定板44之间形成有间隔插槽442。调节转动板81位于间隔插槽442内转动,以使得调节转动板81与调节固定板44形成稳定的转动连接结构。与此同时,每个调节固定板44均设置有用于与调节转动板81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柱441。调节转动板81内设置有插接转动槽812。插接转动槽812内转动连接有驱动稳定件5。其中,驱动稳定件5包括轴线与转动连接柱441轴线垂直的稳定转轴51、两端分别与稳定转轴51连接的弧状连接部52和固定在弧状连接部52中间部位的调节套筒53。相应的,调节电机45设置有转动输出轴451。转动输出轴451设置有摆动连接板452。在摆动连接板452远离转动输出轴451的一端设置有插入调节套筒53内的插接转轴453。因此,在调节电机45运行时,调节电机45将带动转动输出轴451转动,进而使得摆动连接板452在转动输出轴451的带动下做以转动输出轴451为轴的周向转动运动,此时插接转柱在摆动连接板452的带动下转动,由于插接转柱插入调节套筒53中,进而将带动调节套筒53转动,又由于稳定转轴51与插接在插接转动内,进而将在带动驱动稳定件5做以稳定转轴51为轴的往复摆动运动的同时,令调节转动板81做以转动连接柱441为轴的往复摆动运动,并以此实现和因恶劣环境影响到起吊稳定性的工程材料匹配,以减缓和消除工程材料的晃动,提升工程材料的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40.为了进一步提升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对工程材料的起吊稳定性,在金属连接绳9上套接有转接直杆6。转接直杆6设置有与金属连接绳9匹配的插孔62以及位于顶端的转动轴柱61。转动轴柱61与转动连接部82转动连接。金属连接绳9的顶端从下至上贯穿插孔62后连接有弧状固定板91,并套接有两端分别与弧状固定板91和转动轴柱61抵接的弹簧。其中,转动连接部82呈圆柱状,且弧状固定板91的下侧与转动连接部82的外周侧壁匹配。因此,转接直杆6起到通过转动轴柱61与转动连接部82转动连接的作用,进而再通过插孔62供金属连接绳9穿过后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且在弹簧和弧状固定板91作用下,令弧状固定板91与转动连接部82之间形成供移动缓解振动的间隙,以使得金属连接绳9具有移动空间,进一步提升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在起吊工程材料时的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
41.综上,本技术通过纵移限位座1和固定在固定支撑座2上的顶部纵杆21实现对横移限位座3的纵向驱动移动的效果,进而通过横移限位座3实现对起重横移块4的横向驱动移动的效果;与此同时,在起重横移块4和横移限位座3的配合连接中,以相互匹配的限位滑移腔432与横向条块36、插接驱动部42与纵移插槽32以及边侧滑移部41与下斜侧壁35、上斜侧壁34达到匹配稳定性高和提升起吊稳定性的目的;并在当起吊的工程材料因恶劣环境而移动时,调节电机45启动并令驱动稳定性做以稳定转轴51为轴的往复摆动,并带动稳定调节板8以转动连接柱441为轴的往复摆动,进而达到驱动金属连接绳9的移动的目的,以在控制两端金属连接绳9的高度差和间距时完成对工程材料的稳定性调整,使得该工程建设起重器具有显著提升起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
42.本技术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4.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