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57200发布日期:2021-10-16 04:5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光伏元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申请号:cn201820852733.1,公开(公告)号:cn208560486u,一种终端回收设备,该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回收设备,包括:舱门、检测台,用于放置待回收终端,且所述检测台可伸出至终端回收设备的舱门外,也可以缩回至终端回收设备内;阻挡件,其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上方;升降机构,与所述阻挡件连接,用于带动所述阻挡件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范围内上下运动,所述第一位置处于检测台台面至预定高度之间的位置,在第一位置的阻挡件,用于阻挡检测台上放置的待回收终端出所述舱门外;所述第二位置处于高于检测台台面之上预定高度的位置。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设备,结构紧凑、设备体积小,生产制造成本低。
3.光伏元器由于采用的材料多为有硅、锗、砷化镓等,一旦产品检测不合格,需要对光伏元器进行回收集中处理,而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人工收集不合格产品,这样不仅收集效果差,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料回收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检测台、夹取部和若干回收部,所述检测台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端,所述夹取部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上方,且所述夹取部适于水平或竖直搬运工件;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若干检测工位,所述回收部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上端,一个所述回收部对应一个所述检测工位;其中夹取部能够将工件自所述检测工位搬运投入所述回收部。
6.作为优选,所述回收部包括:盒本体、盒盖和投料管,所述盒本体设置在所述检测台上端,所述盒本体设置在靠近所述检测工位的一侧,所述盒本体内部中空;所述盒盖设置在所述盒本体上端,所述投料管设置在所述盒盖上端,所述投料管内部中空与所述盒本体连通,其中工件能够穿过所述投料管后落入所述盒本体内部。
7.作为优选,所述盒本体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翻边,所述翻边固定在所述盒本体侧壁上端;所述盒盖两内侧壁分别向内凸起设置有一夹紧块,所述夹紧块设置在所述盒盖内壁下端;其中所述盒盖盖合在所述盒本体上时,所述翻边能够阻挡所述盒盖自所述盒本体上端
脱离。
8.作为优选,所述投料管的两侧壁镜像设置有一下料组件,两所述下料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下料组件的一端可滑动的凸出所述投料管的内壁;其中夹取部搬运工件插入所述投料管时,两所述下料组件能够从两侧限位工件以使夹取部与工件脱离。
9.作为优选,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板和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垂直固定在所述下料板的内侧壁,所述下料板设置在所述投料管的外壁;所述投料管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一通孔,所述限位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凸出所述投料管的内壁,其中两所述限位柱先相离后相向移动以夹住工件与所述夹取部分离。
10.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柱的端部呈圆弧状。
11.作为优选,所述下料组件还包括两弹簧,两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柱的两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下料板内侧壁和所述投料管外侧壁。
12.作为优选,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若干定位部,若干所述定位部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检测台内侧;一个所述定位部对应一个检测工位;所述定位部具有一贴标工位,且所述贴标工位位于所述检测工位后方;所述定位部的外圈环绕设置有标签输送带,且标签输送带的标签能够从所述贴标工位伸出;其中夹取部搬运工件至检测工位后,所述定位部与工件相抵并按压工件;所述定位部滑动至工件进入所述贴标工位后,标签输送带的标签贴附在工件顶部。
13.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工位包括:两限位块和若干接触片,两所述限位块相向固定在所述检测台的上,若干所述接触片设置在两所述限位块之间,且若干所述接触片矩阵排列;工件放置在两所述限位块之间时,若干所述接触片与工件底部若干触角一一相抵以检测工件;所述定位部包括:支撑板、顶推气缸、转动轮、驱动组件和两压件组件,所述支撑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一侧;所述顶推气缸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外侧壁,所述转动轮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顶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转动轮联动;两所述压件组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壁,且所述压件组件与所述转动轮外壁相抵;其中所述转动轮向下移动后能够顺时针旋转,以使两所述压件组件跟随同步向下滑动,所述转动轮能够推动两所述压件组件上下往复滑动以使若干接触片与工件的若干触角一一相抵;所述支撑板滑动至工件进入所述贴标工位后,所述转动轮向上移动后能够逆时针旋转,以使一个压件组件侧壁与工件侧壁贴合并对工件进行贴标。
14.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动力轮、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支撑板外侧壁,所述动力轮设置在所述支
撑板内侧壁,且所述动力轮套定在所述驱动电机转动轴外壁;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内侧壁,所述第一驱动轮和所述第二驱动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轮与所述动力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一驱动轮一侧,且所述第一从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从动轮通过从动轴固定在所述转动轮的端部,所述第二从动轮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之间,且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轮或所述第一从动轮啮合;所述第二从动轮向上滑动至与所述第二驱动轮啮合后,所述转动轮逆时针旋转;所述第二从动轮向下滑动至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后,所述转动轮顺时针旋转;所述压件组件包括:压件块、配重块和贴标块,所述贴标块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外侧壁,且两所述贴标块的侧壁分别与所述转动轮的外壁相抵;所述配重块固定在所述贴标块外侧壁;所述压件块固定在所述配重块的外侧壁,所述压件块的端部开设有压件槽;其中所述转动轮向下移动时,两所述压件块同步向下滑动,两所述压件槽能够从两侧夹紧工件两端壁;所述转动轮向上移动时,所述支撑板向外滑动以使所述贴标块侧壁贴合工件进行贴标。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检测台、夹取部和若干回收部,所述检测台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的上端,所述夹取部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上方,且所述夹取部适于水平或竖直搬运工件;所述检测台上设置有若干检测工位,所述回收部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上端,一个所述回收部对应一个所述检测工位;其中夹取部能够将工件自所述检测工位搬运投入所述回收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在所述检测工位的一侧对应设置有回收部,不合格工件直接投放到回收部内,大大节约了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因为人工收集废料造成的成本浪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检测台和回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回收部的立体图;图4是本发明的回收不的纵截面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输送部和卸料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输送部的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的卸料部的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的限位组件的主视图;图10是本发明的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的检测台和夹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定位部的的立体图;图13是本发明的压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的立体图;图15是本发明的检测工位的立体图;图16是本发明的工件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的转动轮的主视图;图18是本发明的调节板第一状态的纵截面剖视图;图19是本发明的调节板第二状态的纵截面剖视图。
18.图中:1、工作平台;11、夹取部;12、安装板;2、检测台;21、检测工位;211、限位块;212、接触片;213、倾斜导向面;3、定位部;31、支撑板;32、顶推气缸;33、转动轮;331、调节板;332、调节槽;333、调节块;34、驱动组件;341、驱动电机;342、动力轮;343、第一驱动轮;344、第二驱动轮;345、第一从动轮;346、第二从动轮;35、压件组件;351、压件块;3511、压件槽;352、配重块;353、贴标块;354、滑轨;355、滑块;356、限位柱;4、工件;41、触角;5、输送部;51、输送带;510、放料端板;511、定位板;52、限位组件;521、滑道块;522、限位板;523、下料口;53、输送滑道;54、第一固定板;55、第一输送电机;551、第一皮带;56、第三从动轮;57、第二固定板;58、第二输送电机;581、第二皮带;59、第四从动轮;6、卸料部;61、第一支撑架;62、第二支撑架;621、水平滑轨;622、卸料轮;623、卸料皮带;63、卸料电机;64、第一卸料气缸;65、第二卸料气缸。
19.7、回收部;71、盒本体;711、翻边;72、盒盖;721、夹紧块;73、投料管;731、下料组件;732、下料板;733、限位柱;7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21.如图1至1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检测台、夹取部和若干回收部。其中工作平台1适于制成本装置内的各部件;检测台2适于检测工件电学性能;夹取部11适于将工件从原始位置吸取并放置到检测台2对应检测位上;若干回收部适于将不合格的工件回收。针对于以上部件,下面进行一一详述。
22.工作平台工作平台1设置在一水平工作面上,工作平台1上端面平整,且与水平面平行,工作台能够作为本实施例所示一种光伏元器件用的检测系统的安装基座,,且工作平台1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持位置固定,以使工作平台1能够本装置内其它各部件稳定运作。
23.工件本装置适于加工的工件整体呈方形,工件一侧开设有缺角。工件一端面平整,另一
端设置有若干触角。触角由导电材料制成,且触角由工件内部向外凸出。本实施例中,触角优选的数量为四个,且两两一侧,相对设置在工件上。相对设置的两触角共线设置,任一触角与其它非共线设置的触角均保持平行。
24.夹取部夹取部11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方,夹取部11一侧固定在安装板12上,安装版能够沿水平或竖直方向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夹取部11优选的数量为四个,各夹取部11在安装板12上间隔设置,相邻两夹取部11之间间隔相等。当安装版水平或竖直滑动时,能够带动各夹取部11同步滑动。夹取部11适于水平或竖直搬运工件,并将工件从原始位置吸取并放置到检测台2对应检测位上。具体表现为,夹取部11适于通过下端与工件平整一端相抵并吸取工件,移动安装板12,以使三个夹取部11均吸附一个工件,继而通过水平以及竖直方向滑动,将各工件放置到检测台2上端面。
25.检测台检测台2位于在工作平台1上方,且检测台2与工作平台1上端面固定连接。检测台2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数量为三个,一个检测台2对应一个夹取部11,夹取部11通过安装板12滑动至与检测台2一一对应的位置。检测台2上设置有若干检测工位21,检测工位21整体呈方块状,工件通过夹取部11能够放置到对应检测台2上端面。检测完成后,夹取部能够将不合格的工件自检测工位搬运投入回收部。
26.回收部回收部7整体呈盒装,回收部7内部中空,适于放置不合格工件,回收部7设置在所述检测台的上端,一个回收部7对应一个检测工位,具体地,回收部7和检测台间隔设置,当检测台检测到不合格工件时,夹取部将不合格工件就近放置到该检测台对应的回收部7中。
27.下面具体说明回收部7的结构,回收部7包括:盒本体71、盒盖72和投料管73。盒本体71设置在检测台上端,且盒本体71设置在靠近检测工位的一侧,盒本体71内部中空。盒盖72设置在盒本体71上端,投料管73设置在盒盖72上端,投料管73内部中空与盒本体71连通。夹取部将不合格工件吸附后,移动至投料管73正上方,并带动工件向下移动,工件能够穿过投料管73后落入盒本体71内部。
28.为了便于将盒本体71与盒盖72固定连接,放置盒盖72脱落造成夹取部不能正确将不合格工件放入盒本体71内,盒本体71上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翻边711,翻边711固定在盒本体71侧壁上端;同时,盒盖72内侧壁向内凸起设置有一夹紧块721,夹紧块721设置在盒盖72内壁下端。盒盖72盖合在盒本体71过程中,将盒盖72设置有夹紧块721的两侧壁略向外撑开,并将夹紧块721分别沿翻边711外侧向下滑动,直至两侧夹紧块721滑动至翻边711下方。松开夹紧块721,夹紧块721能够从两侧卡入翻边711下方,从而能够将盒盖72与盒本体71固定连接,此时翻边711能够阻挡盒盖72自盒本体71上端脱离。
29.为了使得不合格工件能够脱离夹取部并落入盒本体71内,投料管73的两侧壁镜像设置有一下料组件731,两下料组件731相对设置,且下料组件731的一端可滑动的凸出投料管73的内壁。当夹取部搬运工件插入投料管73时,两下料组件731能够从两侧限位工件以使夹取部与工件脱离。
30.下面具体说明下料组件731的结构,下料组件731包括:下料板732和限位柱733。限位柱733呈圆柱状,且限位柱733垂直固定在下料板732的内侧壁。下料板732设置在投料管
73的外壁,限位柱733一端固定在下料板732的中心,投料管73的两侧壁分别开设有一通孔,限位柱733可滑动的设置在通孔内,且限位柱733的一端凸出投料管73的内壁。当夹取部从投料管73正上方将工件放入投料管73时,夹取部带动工件顶推两侧限位柱733向外滑动,以使工件穿过限位柱733,当工件穿过限位柱733后,夹取部继而带动工件向上移动,此时两侧限位柱733复位,并从两侧卡住工件,夹取部继续向上移动,限位柱733迫使工件脱离夹取部。
31.为了便于工件穿过限位柱733时能够顶推限位柱733向两侧滑动,限位柱733的端部呈圆弧状,当工件与限位柱733圆弧面相抵时,工件继续向下移动时限位柱733收到水平向两侧的分力,从而想两侧滑动。
32.为了使得限位柱733能够复位至凸出投料管73的内壁,下料组件731还包括两弹簧734,两弹簧734分别设置在限位柱的两侧,弹簧73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下料板732内侧壁和投料管73外侧壁。工件穿过限位柱733时能够顶推限位柱733向两侧滑动时,两弹簧734分别向两侧拉伸,当工件穿过限位柱733后,两弹簧734缩紧,进而通过下料板732带动工件复位。
33.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示检测台2能够对工件进行检测以区分合格工件以及不合格工件,其中不合格工件通过上述部件能够集中回收处理,为了对工件进行检测,本系统还包括:若干定位部3,其中夹取部11适于将工件从原始位置吸取并放置到检测台2对应检测位上;检测台2适于检测工件电学性能;若干定位部3适于定位工件并为合格工件贴标。
34.下面具体说明检测工位21的机构,检测工位21包括:两限位块211和若干接触片212。两限位块211相向固定在检测台2的上,两限位块211一端分别与检测工位21侧壁平齐,且两限位块211相向设置的一侧分别开设有一倾斜导向面213,倾斜导向面213由两侧向内倾斜设置。夹取部11将工件至检测工位21上方,并放下工件时,两倾斜导向面213能够引导工件沿两侧倾斜导向面213落入两限位块211之间。若干接触片212设置在两限位块211之间,各接触片212均呈圆盘状,且各接触片212也均由导电材料制成,若干接触片212矩阵排列。当工件放置在两限位块211之间时,若干接触片212与工件底部若干触角一一相抵以检测工件的电学性能。
35.定位部定位部3能够对放置到检测台2上的工件进行定位,以方便检测部对工件进行检测,因此定位部3与夹取部11相同,在本装置中也具有三个。三个定位部3可滑动的设置在检测台2内侧,一个定位部3对应一个检测工位21。此外,一个定位部3还具有一个贴标工位,且贴标工位位于检测工位21后方。定位部3的外圈环绕设置有标签输送带,且标签输送带的标签能够从贴标工位伸出。定位部3能够沿水平方向前后滑动以切换定位状态和贴标状态。具体表现为,当夹取部11搬运工件至检测工位21后,定位部3与工件相抵并按压工件,以使定位部3能够对工件水平以及竖直方向进行定位,从而通过触角对工件进行电学性能检测,检测完毕后,定位部3能够整体水平向外滑动,以使定位部3滑动至工件进入贴标工位,标签输送带的标签贴附在工件顶部,并对合格工件进行贴标。
36.下面具体说明定位部3的结构,定位部3包括:支撑板31、顶推气缸32、转动轮33、驱动组件34和两压件组件35。支撑板31长度方向垂直于工作平台1设置,且支撑板31可滑动的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具体地,支撑板31能够水平向工作平台1外侧或内侧滑动。支撑板31设置在检测台2的的内侧,支撑板31位于初始位置时,夹取部11能够将工件吸取并放置到两限
位块211之间,当工件放置好后,支撑板31向外滑动至两眼见组件位于工件正上方,此时两压件组件35能够对工件进行定位,支撑板31继续向外滑动至两压件组件35到达贴标位,此时两压件组件35能够对工件进行贴标。顶推气缸32固定在支撑板31外侧壁,转动轮33可转动的设置在顶推气缸32的活塞杆端部,顶推气缸32设置在支撑板31外侧壁下端,且顶推气缸32活塞杆朝上设置,顶推气缸32工作时能够驱动活塞杆顶推转动上沿支撑板31外侧壁上下滑动,具体地,顶推气缸32带动转动轮33向下移动时,两压件组件35能够对工件定位,推气缸带动转动轮33向上移动时,两压件组件35能够对工件贴标。驱动组件34设置在支撑板31的内侧壁,驱动组件34与转动轮33联动,以调整转动轮33的转动方向,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两压件组件35可滑动的设置在支撑板31的外侧壁,且压件组件35与转动轮33外壁相抵,当顶推电机顶推转动轮33上下滑动时,两压件组件35能够随转动轮33同步上下滑动,且两压件组件35上下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转动轮33相抵。具体表现为,当工件放置到检测工位21上时,支撑板31向外滑动至两压件组件35位于工件正上方;顶推气缸32活塞杆向下滑动,转动轮3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移动,两侧压件组件35与工件上端相抵,并在重力作用下同步下移,直至两压件组件35下端与工件相抵,转动轮33向下移动后能够顺时针旋转,转动轮33能够推动两压件组件35上下往复滑动以使若干接触片212与工件的若干触角一一相抵,两压件组件35上下往复滑动的过程中能够微量调整工件的水平位置,确保接触片212与触角稳定接触;检测完毕后,若工件合格,对应支撑板31继续向外滑动,使贴标位位于工件正上方;顶推气缸32活塞杆向上滑动,顶推转动轮33向上移动,支撑板31滑动至工件进入贴标工位后,转动轮33向上移动后能够逆时针旋转,以使一个压件组件35侧壁与工件侧壁贴合并对工件进行贴标。
37.下面具体说明驱动组件34的结构,驱动组件34包括:驱动电机341、动力轮342、第一驱动轮343、第二驱动轮344、第一从动轮345和第二从动轮346。驱动电机341固定在支撑板31外侧壁,驱动电机341输出轴穿过支撑板31,动力轮342设置在支撑板31内侧壁,且动力轮342套定在驱动电机341转动轴外壁,动力轮342能够在驱动电机341输出轴驱动下同步转动。第一驱动轮343和第二驱动轮344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板31内侧壁,第一驱动轮343和第二驱动轮344通过皮带转动连接,第一驱动轮343与动力轮342相啮合。动力轮342转动时,动力轮342驱动第一驱动轮343转动,第一驱动轮343转动带动皮带绕第一驱动轮343滑动,皮带进而驱动得让驱动轮转动。第一从动轮345设置在支撑板31靠近第一驱动轮343一侧,且第一从动轮345与第一驱动轮343相啮合。第二从动轮346通过从动轴固定在转动轮33的端部,第二从动轮346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驱动轮344和第一从动轮345之间,且第二从动轮346分别与第二驱动轮344或第一从动轮345啮合。
38.本实施例优选的驱动组件34转动方向如下:由支撑板31外侧向内侧观测驱动电机341,驱动电机341逆时针转动;动力轮342与驱动电机341转动轴外壁固定连接,因此动力轮342也为逆时针转动;第一驱动轮343与动力轮342啮合,因此第一驱动轮343为顺时针转动;第二驱动轮344通过皮带与第一驱动轮343联动,因此第二驱动轮344也为顺时针转动;第一从动轮345与第一驱动轮343啮合,因此第一从动轮345为逆时针转动;第二从动轮346向上滑动至与第二驱动轮344啮合时,第二从动轮346逆时针转动,由于转动轮33与第二从动轮346同轴固定,此时转动轮33也为逆时针转动;第二从动轮346向下滑动至与第一从动轮345啮合时,第二从动轮346顺时针转动,由于转动轮33与第二从动轮346同轴固定,此时转动轮
33也为顺时针转动。
39.需要指出的是,第二从动轮346向下移动至啮合第一从动轮345以及向上移动时,分别对应转动轮33向下移动按压工件,且转动轮33顺时针转动并推动两压件组件35上下往复滑动的工作过程;以及转动轮33向上移动,且转动轮33逆时针转动为工件贴标。
40.下面具体说明压件组件35的结构,压件组件35包括:压件块351、配重块352和贴标块353。贴标块353可滑动的设置在支撑板31外侧壁,且两贴标块353的侧壁分别与转动轮33的外壁相抵。配重块352固定在贴标块353外侧壁,配重块352连接压件块351和贴标快,同时配重块352能够增大压件组件35的重力,压件组件35下滑响应更及时。压件块351固定在配重块352的外侧壁,压件块351的端部开设有压件槽3511,压件槽3511与工件上端侧棱相适配。转动轮33向下移动时,两压件块351同步向下滑动,两压件槽3511能够从两侧夹紧工件两端壁;转动轮33向上移动时,支撑板31向外滑动以使贴标块353侧壁贴合工件进行贴标。
41.为了引导压件组件35上下滑动时的方向,压件组件35还包括:滑轨354、滑块355和两限位柱356。滑轨354固定在支撑板31外侧壁,且两滑轨354倾斜设置至一端逐步靠近。滑块355一端固定在贴标块353的内侧壁,滑块355另一端能够在滑轨354上上下滑动。限位柱356垂直固定在支撑板31的外侧壁,且两限位柱356分别设置在靠近滑轨354侧壁的两端,两限位柱356能够阻挡滑轨354自滑轨354的两端脱离。
42.转动轮33外壁设置有若干调节板331,若干调节板331等间距环状固定在转动轮33外壁,调节板331呈圆弧状,且调节板331顺时针方向延伸,调节板331两侧边相交处为圆弧状;若调节板331两侧边相交处为尖角,转动轮33顺时针转动时尖角会撕裂标签传送带上的标签,通过将调节板331两侧边相交接处为圆弧状这种设置能够防止调节板331撕裂标签传动带上的标签这样的情况出现,且转动轮33逆时针转动时,调节板331与贴标块353侧壁贴合以使调节板331的侧壁与标贴底模贴合从而能够拉动标贴底膜向下移动。为了便于转动轮33向上滑动后,转动轮33逆时针转动,并拨动标签传送带,以使贴标块353下端向工件4上表面贴标;以及转动轮33向下滑动后,转动轮33顺时针转动,并持续推动两压件组件35上下往复滑动,以反复按压工件4,保证工件4于正确位置检测。
43.为了便于调整调节板331与转动轮33之间的间隔,以适应贴标过程,调节板331的侧壁开设有若干调节槽332,调节槽332的延伸方向与调节板331的延伸方向一致。当转动轮33逆时针转动时,贴标块353侧壁能够挤压调节槽332向转动轮33外壁弯曲。
44.为了使得转动轮33顺时针转动时,调节槽332能够向外撑开,以增大两压件组件35上下往复滑动的幅度,调节槽332的两侧内壁相向设置有一调节块333,两调节块333之间设有间隙。当转动轮33逆时针转动时,两调节块333相离移动以使调节板331弯曲向转动轮33外壁靠近,此时调节板331向内收缩,调节板331顶推压件组件35上升幅度变小;转动轮33顺时针转动时,两调节块333相向移动以使支撑调节板331阻止其向转动轮33外壁靠近,此时调节板331向外张开,调节板331顶推压件组件35上升幅度变大。
45.上述各部件对工件检测的过程为:夹取部11吸附工件上端面后移动至检测工位21,此时所述顶推气缸32驱动所述转动轮33向下移动,两所述压件块351在自重的作用力下沿所述滑轨354向下滑动至所述压件槽3511与工件侧壁贴合,此时所述驱动电机341驱动所述转动轮33顺时针旋转,而所述转动轮33转动时带动所述调节板331间隔性的顶推所述贴标块353侧壁向上滑动,同步的能够使所述压件块351重复上升下降的动作来多次按压工
件,以使工件的每个触角与对应的接触片212多次接触以检测工件装配是否合格;工件检测合格后,所述夹取部11吸附工件从所述检测工位21脱离并向上移动,同步的,所述顶推气缸32驱动所述转动轮33向上移动,至所述第二从动轮346与所述第一驱动轮343相啮合从而驱动所述转动轮33逆时针转动,此时所述支撑板31向外侧滑动使得工件的两侧壁卡设在两所述贴标块353之间,而随时工件继续上升的过程中,所述贴标块353侧壁与工件侧壁相抵并能够将标签粘贴在工件外壁,而随着所述转动轮33的逆时针转动,所述调节板331与标签底膜相抵并顺着所述转动轮33的转动方向而将标签底膜向下拉动,从而使得下一个标签处在贴标工位。
46.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通过上述部件将工件检测完毕区分出合格工件以及不合格工件,并将其中不合格工件回收后,还需将合格工件收集,并输送至指定位置,为此本装置还包括:输送部5和卸料部6。其中输送部5适于将放入输送部5的工件向靠近卸料部6的一端输送;卸料部6适于吸取输送部5上的工件,从而将工件从装置内卸料。针对于以上部件,下面进行一一详述。
47.输送部输送部5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输送部5下端与工作平面固定连接,输送部5上端面适于输送工件,输送部5能够沿水平方向左右滑动,以将工件放置到输送部5上端面不同位置,进行输送。
48.下面具体说明输送部5的结构,输送部5包括:输送带51和设置在输送带51上方的若干限位组件52。输送带51能够单向循环滑动,以将工件持续单向输送。若干限位组件52将输送带51分割成若干输送滑道53,各输送滑道53均大小相同,且一个输送滑道53同一时间能够支持一个工件单向输送。当工件落入任一输送滑道53后,限位组件52能够从两侧贴近工件阻止工件在输送带51上周向转动或翻转,从而保证工件输送过程中,保持平整的一面朝上放置,便于卸料部6吸取工件平整面,并多工件进行卸料。
49.为了使得输送部5能够水平滑动,以便于工件依次落入不同的输送滑道53中,输送部5还包括:第一固定板54、第一输送电机55、第三从动轮56、第二固定板57、第二输送电机58、第四从动轮59和连接杆。第一固定板54一端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另一端向外凸出工作平台1,第二固定板57设置在第一固定板54的上方,第二固定板57与第一固定板54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且第二固定板57能够沿第一固定板54上端面长度方向滑动。第一输送电机55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4的一端,第三从动轮56固定在第一固定板54的另一端,第三从动轮56通过第一皮带551与第一输送电机55转动连接,第一输送电机55能够切换正转以及反转,以实现驱动第二固定板57沿第一固定板54上端面长度方向滑动。第二输送电机58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7的一侧,第四从动轮59固定在输送皮带的下方,第二输送电机58通过第二皮带581驱动第四从动轮59随第二输送电机58同步单向转动,第四从动轮59与输送皮带同轴设置,当第四从动轮59转动时能够驱动输送皮带单向循环移动。第一固定板54上开设有一连接槽,连接槽沿第一固定板54长度方向开设,第一连接槽贯穿第一固定板54上下端面,且连接槽开设在第一皮带551的上方。连接杆一端固定在第一皮带551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二固定板57上。当第一输送电机55正转时,第一输送电机55驱动第一皮带551循环滑动,由于连接杆与第一皮带551固定连接,因此第一皮带551滑动能够带动连接杆沿连接槽向靠近卸料部6一侧滑动,继而连接杆带动第二固定板57向靠近卸料部6一侧滑动;第一
输送电机55反转时,同理第一皮带551滑动能够带动连接杆沿连接槽向远离卸料部6一侧滑动,继而连接杆带动第二固定板57向远离卸料部6一侧滑动。
50.为了保证工件输送过程中,保持平整的一面朝上放置,便于卸料部6吸取工件平整面,输送带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放料端板510,放料端板510凸出输送带51的上端面,两放料端板510从两侧规定了输送部5的起点和终点,且两放料端板510能够防止工件从输送部5两侧掉落。
51.下面具体说明限位组件52的结构,限位组件52包括:若干滑道块521和若干限位板522。滑道块521呈“t”型,滑道块5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放料端板510上,相邻两滑道块521的间距大于工件的外径,以便于工件滑入输送滑道53,而不易卡在两输送滑道53之间。滑道块521沿第一皮带551滑动方向设置,且各滑道块521下端不与第一皮带551贴合,以防止第一皮带551循环滑动时,滑道块521摩擦第一皮带551上表面,造成第一皮带551磨损加快,使用寿命低于预期。限位板522呈“l”型,限位板522一端固定在滑道块521上端面,限位板522的另一端设置在相邻两滑道块521之间。当工件滑入输送滑道53,并通过输送带51输送时,工件的一侧壁与滑道块521侧壁贴合,工件的另一侧上端壁与限位板522贴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驱使工件沿输送滑道53滑动过程中,工件不会翻转至平整面朝下。
52.为了便于引导放置到输送滑道53起点外侧的工件进入输送滑道53,输送带51的上料端设置有一定位板511,定位板511与滑道块521垂直。定位板511一侧壁设置有引导板,引导板设置在相邻两滑道块521之间,其中工件搬运至定位板511上方后,通过引导板能够滑入输送带51上。
53.为了便于卸料部6对工件卸料,限位板522的长度小于滑道块521的长度,相邻滑道块521的下料端开设有一下料口523,下料口523的宽度大于工件的外径,工件随输送带51穿过限位板522后,工件落入下料口523,且工件与放料端板510相抵,放料端板510限制工件继续向前滑动,下料口523适于卸料部6夹取工件。
54.卸料部卸料部6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卸料部6设置在输送部5的上方,卸料部6适于水平或竖直搬运工件。
55.下面具体说明卸料部6的结构,卸料部6包括:第一支撑架61、第二支撑架62、卸料电机63、第一卸料气缸64和第二卸料气缸65。第一支撑架61垂直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第一支撑架61呈“l”形板状,且第一支撑架61一端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另一端向工作平台1外侧延伸,且第一支撑架61水平投影凸出工作平台1。第一卸料气缸64固定在第一支撑架61的上端,第二支撑架62也设置在第一支撑架61的上端,且第二支撑架62与第一卸料气缸64的活塞杆联动。第二卸料气缸65下端适于夹取卸料口的工件。卸料电机63固定在第二支撑架62的上端,第二卸料气缸65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2上。第一卸料气缸64能够驱动第二卸料气缸65水平方向滑动,具体地,第一卸料气缸64工作时,第二支撑架62能够随第一卸料气缸64的活塞杆沿第一支撑架61上端面长度方向滑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调整卸料部6的水平位置使卸料部6能够夹取工件正中间的位置,以保证对工件卸料时,夹取工件的稳定性。
56.为了使得卸料部6能够驱动第二卸料气缸65水平方向左右滑动,以使第二卸料气缸65能够分别夹取各个输送滑道53上输送至下料口523的工件,第二支撑架62上设置有一
水平滑轨621,水平滑轨621远离卸料电机63的一端设置有一卸料轮622,卸料轮622通过转动皮带与卸料电机63联动,具体地,卸料电机63工作时,能够驱动转动皮带循环滑动,此时转动皮带带动卸料轮622同步转动。第二卸料气缸65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水平滑轨621上,卸料气缸另一端与卸料皮带623固定连接。卸料电机63正转时,通过转动皮带拉动第二卸料气缸65沿水平滑轨621向下料口523外侧滑动;卸料电机63正转时,通过转动皮带拉动第二卸料气缸65沿水平滑轨621向下料口523内侧滑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驱使卸料电机63驱动第二卸料气缸65水平方向左右滑动。
57.输送部5和卸料部6的工作过程为:第一输送电机55驱动第一皮带551循环滑动并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固定板57沿连接槽左右滑动,以将工件依次放置到定位板511上的不同位置;当工件放置到定位板511上时,工件通过引导板滑入不同的输送滑道53,并通过输送带51向下料口523方向输送;工件在输送滑道53内滑动的过程中滑道块521以及限位板522分别与工件侧壁以及上端面贴合,已放置工件在输送过程中翻转,直至工件流入下料口523;第一卸料气缸64以及卸料电机63分别驱动第二支撑架62沿第一支撑架61上端面左右滑动和前后滑动,以保持第二卸料气缸65下端能够夹取位于下料口523的工件平整面中心部位,从而稳定将工件从下料口523取出,完成下料。
58.以上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