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10871发布日期:2022-03-26 11:4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在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规定,作业中导电物体(如工作人员等)与带电高压设备应规定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范围。例如,500kv不小于8.5米、220kv不小于6米、110kv不小于5米、35~66kv不小于4米、1~10kv不小于3米、1kv以下不小于1.5米等。
3.在作业中尽管有上述安全技术措施规定,但由于施工现场复杂混乱,施工方案不完善,导致风险难于管控。另外,还存在管理制度漏洞、现场执行不严格或流程错误,现场监控不严格,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施工方案流于形式的问题。以及,施工单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吊装工作指挥人员技术达不到要求,违章参与作业,致使操作失去专人指挥,吊车操作人员不能正确判断吊装设备的位置,无法保证安全、准确地将设备放到预定安全位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各电力单位也常态化组织开展培训学习、举一反三警示、年年组织安规考试,现场考察等措施。
4.但是,现场作业中,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之间因距离不足而误碰引起电网事故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有必要对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不足问题进行提前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省时省力,能对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之间的距离不足问题进行报警。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安装于作业吊车上,包括底板、延伸板、触发导电盒和报警盒;其中,
7.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所述作业吊车已有操作室的外顶端上;
8.所述延伸板由至少两个级联板组成;其中,所述延伸板的一外侧级联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另一外侧级联板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触发导电盒的固定位,且中间部位的两个任意相邻级联板之间均通过调节阀对二者间的角度及高度调节之后进行固定;
9.所述触发导电盒包括盒体、活动板、压板、弹性元件、上导电条及下导电条;其中,所述盒体为绝缘件,其固定在所述延伸板的外侧级联板上并开口向下,且其内底壁上固定有所述上导电条;所述活动板为绝缘件,其内嵌于所述盒体内并抵靠在所述盒体的开口处,其朝向所述盒体内底壁的一侧侧面上固定有所述下导电条,远离所述盒体内底壁的一侧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元件一端的第一固定区;所述压板位于所述盒体外并朝所述作业吊车已有吊臂方向设置,其朝向所述活动板的一侧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弹性元件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区;所述弹性元件固定于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压板之间;所述上导电条
和所述下导电条均外接有一电导线,且二者之间预留有一定的活动间距;
10.所述报警盒包括电源和报警电路;其中,所述电源的一端与所述报警电路相串接并通过所述上导电条外接的电导线与所述上导电条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下导电条外接的电导线与所述下导电条相连;
11.在所述触发导电盒通过所述延伸板延伸至所述作业吊车已有吊臂的正上方,并间距该吊臂有预定高度时,若该吊臂升降超过该预定高度而挤压所述压板时,抬举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触发导电盒内底壁运动,让所述上导电条与所述下导电条接触,以实现所述报警盒中报警电路接入电源进行报警;若该吊臂升降低于该预定高度而未挤压所述压板时,利用所述压板自身重力作用下拉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触发导电盒内底壁运动,让所述上导电条与所述下导电条不接触,以实现所述报警盒中报警电路因未接入电源而不进行报警。
12.其中,所述底板通过螺丝与所述作业吊车已有操作室进行固定。
13.其中,所述弹性元件至少有一个,且均为弹簧。
14.其中,所述报警盒靠近所述作业吊车已有操作室设置。
15.其中,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16.其中,所述报警电路包括保持继电器、led灯和报警器。
17.其中,所述预定高度是基于高压带电设备的类型来决定的。
18.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基于底板固定在作业吊车已有操作室的外顶端后,通过延伸板延伸触发导电盒至作业吊车已有吊臂的正上方并间距该吊臂有预定高度,若该吊臂升降超过该预定高度而挤压触发导电盒上的压板时,会让触发导电盒内的上下导电条接触,使得报警盒中报警电路接入电源进行报警,避免该吊臂与高压带电设备因距离不足而发生误碰;
20.2、本发明还能根据实际需要,由高压带电设备的类型来预先定义触发导电盒与作业吊车已有吊臂间距不同的高度,使得延伸板延伸高度和角度可调,从而满足与不同的带电高压设备的安全距离范围需求;
21.3、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且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延伸板组装后的一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图1中延伸板组装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1中触发导电盒挤压前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图1中触发导电盒挤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1中报警盒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图6中报警盒内电源和报警电路之间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的应用场景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2.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安装于作业吊车(未图示)上,包括底板1、延伸板2、触发导电盒3和报警盒4;其中,
33.底板1通过螺丝或强力胶固定安装于作业吊车已有操作室(未图示)的外顶端上;
34.延伸板2由至少两个级联板组成;其中,延伸板2的一外侧级联板2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另一外侧级联板24上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触发导电盒的固定位,且中间部位的两个任意相邻级联板(21和22、22和23、23和24)之间均通过调节阀5对二者间的角度及高度调节之后进行固定;
35.触发导电盒3包括盒体31、活动板32、压板33、弹性元件34、上导电条35及下导电条36;其中,盒体31为绝缘件,其固定在延伸板2的外侧级联板(如外侧级联板24)上并开口向下,且其内底壁上固定有上导电条35;活动板32为绝缘件,其内嵌于盒体31内并抵靠在该盒体31的开口处,其朝向盒体31内底壁的一侧侧面上固定有下导电条36,远离盒体31内底壁的一侧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弹性元件34一端的第一固定区(未图示);压板33位于盒体31外并朝作业吊车已有吊臂方向设置(即靠近吊臂),其朝向活动板32的一侧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弹性元件34另一端的第二固定区(未图示);弹性元件34固定于活动板32和压板33之间,该弹性元件34至少有一个且均为弹簧;上导电条35和下导电条36均外接有一电导线7,且二者之间预留有一定的活动间距(如盒体31的高度10cm);
36.报警盒4包括电源41和报警电路42,该报警盒4靠近作业吊车已有操作室设置;其中,电源41为锂电池或其他电池,其的一端与报警电路42相串接并通过上导电条35外接的电导线7与上导电条35相连,另一端通过所述下导电条36外接的电导线7与下导电条36相连;
37.在触发导电盒3通过延伸板2延伸至作业吊车已有吊臂的正上方,并间距该吊臂有预定高度时,若该吊臂升降超过该预定高度而挤压压板33时,抬举活动板32朝向触发导电盒3内底壁运动,让上导电条35与下导电条36接触,以实现报警盒4中报警电路42接入电源41进行报警;若该吊臂升降低于该预定高度而未挤压压板33时,利用压板33自身重力作用下拉活动板32远离触发导电盒3内底壁运动,让上导电条35与下导电条36不接触,以实现报警盒4中报警电路42因未接入电源41而不进行报警。
38.应当说明的是,延伸板2所延伸到作业吊车已有吊臂的正上方,应尽量位于作业吊车操作室附近,以减少装置成本及安装成本。此时,预定高度是基于高压带电设备的类型来决定的。例如,基于500kv不小于8.5米的要求,换算出触发导电盒3与吊臂之间的预定高度为1.8米;又如,基于220kv不小于6米的要求,换算出触发导电盒3与吊臂之间的预定高度为1.5米;又如,基于110kv不小于5米的要求,换算出触发导电盒3与吊臂之间的预定高度为1.2米等等。
39.在一个实例中,如图7所示,电源41为8v的纽扣电池,报警电路42包括保持继电器、led灯和报警器。
40.当吊臂升降超过预定高度而挤压压板33时,压缩弹性元件33并抬举活动板32朝向触发导电盒3内底壁运动,让上导电条35与下导电条36接触,实现报警电路42与电源41的回路导通。在回路导通后,保持继电器z的启动线圈t励磁,启动线圈t励磁后其常开接点t-1闭合,电路导通报警器j发出报警声,一直保磁到复归为止。
41.此时,作业吊车操作员应停止操作,避免事故发生,待作业吊车降低到安全位置,手动复归案键ta复归,此时使得保持继电器z的复归线圈r励磁,启动线圈t失磁使其常开接点t-1打开,报警消除。
42.如图8所示,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防作业吊车与高压带电设备误碰的报警装置的应用场景做进一步说明:
43.第一步、将报警装置的底板1通过螺丝或强力胶固定安装于作业吊车已有操作室(未图示)的外顶端上;
44.第二步、获取高压带电设备的类型,换算出触发导电盒3与吊臂之间的预定高度;
45.第三步、安装延伸板2,使得一外侧级联板与底板1固定以及另一外侧级联板与触发导电盒3固定之后,直接通过调节阀调节角度和高度,确保触发导电盒3位于该吊臂的正上方并间距该吊臂有预定高度。若达不到预定高度要求,则在两个外侧级联板之间增加一个或多个级联板进行级联,并通过调节阀调节角度和高度来确保触发导电盒3位于该吊臂的正上方并达到预定高度要求;
46.第四步、作业吊车操作员进行作业,若吊臂升降超过该预定高度而挤压压板33时,会压缩弹性元件33并抬举活动板32朝向触发导电盒3内底壁运动,让上导电条35与下导电条36接触,实现报警电路42与电源41的回路导通进行报警。此时,作业吊车操作员应停止操作避免事故发生,让作业吊车降低到安全位置。
47.第五步、消除报警。
48.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9.1、本发明基于底板固定在作业吊车已有操作室的外顶端后,通过延伸板延伸触发导电盒至作业吊车已有吊臂的正上方并间距该吊臂有预定高度,若该吊臂升降超过该预定高度而挤压触发导电盒上的压板时,会让触发导电盒内的上下导电条接触,使得报警盒中报警电路接入电源进行报警,避免该吊臂与高压带电设备因距离不足而发生误碰;
50.2、本发明还能根据实际需要,由高压带电设备的类型来预先定义触发导电盒与作业吊车已有吊臂间距不同的高度,使得延伸板延伸高度和角度可调,从而满足与不同的带电高压设备的安全距离范围需求;
51.3、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使得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且操作省时省力。
5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