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轿厢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37313发布日期:2021-09-22 22:24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轿厢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轿厢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3.传统结构电梯的安装方式是如图1所示,先将导轨固定安装在电梯井的两侧,然后再将轿厢安装到两侧的导轨之间,但此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一方面是安装繁琐,耗费时间,另一方面此结构占用空间大,因为两侧的导轨会占用电梯井的空间,因此要么在开设电梯井时就考虑预留导轨空间,要么轿厢的尺寸会减少,此外,由于是先安装导轨,再安装轿厢,会存在测量不准确或误差而导致装配不合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轿厢升降装置,导轨设置在长导板的两侧,轿厢所在的框架滑动连接在导轨上进行升降,减少对电梯井空间的占用,也安装便利,提高安装精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新型的轿厢升降装置,包括长导板,所述长导板的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所述长导板上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框架内设置有轿厢。
7.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上架体、下架体以及连接侧板,所述轿厢设置在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之间,所述连接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长导板的两侧,所述连接侧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架体连接、下端与所述下架体连接,所述上架体与所述下架体的结构相同,所述上架体或下架体内还设置有加强板。
8.优选地,所述导轨包括第一板块以及第二板块,所述第一板块与所述第二板块相互垂直连接形成t形状,所述第二板块紧贴固定连接在所述长导板上。
9.优选地,所述连接侧板上设置有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与所述第二板块的对应处设置有装配口,所述第二板块插入至所述装配口中。
10.优选地,所述长导板的两侧设置有可调锁紧机构,所述可调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长导板上的若干椭圆形开孔,所述椭圆形开孔两两对称设置在所述导轨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侧所述椭圆形开孔之间的最近点连线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板块的宽度尺寸、最远点连线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板块的宽度尺寸,所述椭圆形开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中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栓中还穿套有垫片。
11.优选地,所述长导板设置成方形状,所述导轨位于所述长导板的左、右侧中间位置。
12.优选地,所述长导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若干窗口,所述窗口上可拆卸设置有封盖板,所述封盖板的边角处设置有螺栓。
13.优选地,所述封盖板的边角设置成圆角。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设计的导轨是设置在长导板的两侧,轿厢设置在框架内,框架是升降滑动连接在导轨上,无需像传统结构电梯那样,需要先在电梯井的侧壁打孔安装固定导轨,再装配轿厢,本设计既减少对电梯井的占用空间,安装也快捷简单,并且不存在像传统结构电梯那样由于测量不准确或误差而导致导轨与轿厢之间装配不合适的现象。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传统电梯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18.图2是本设计电梯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的轿厢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的轿厢升降装置的侧视图;
21.图5是图3中a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22.图6是图4中b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23.图中:1

长导板,2

导轨,21

第一板块,22

第二板块,3

框架,31

上架体,32

下架体,33

连接侧板,34

加强板,4

轿厢,5

限位板,51

装配口,6

椭圆形开孔,7

螺栓,8

螺母,9

垫片,10

封盖板,11

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至6所示,一种新型的轿厢升降装置,包括长导板1,长导板1内部是安装有用于轿厢4升降用的液压缸,长导板1的前、后两侧设置有若干窗口,窗口是便于工作人员对长导板1内部进行维修或维护,窗口上可拆卸设置有封盖板10,封盖板10的边角处设置有螺栓,封盖板10是通过螺栓拧紧固定在长导板1上;封盖板10的边角设置成圆角11,避免封盖板10的边角过于尖锐,在装拆时容易对人造成伤害。
26.在长导板1的两侧纵向设置有导轨2,长导板1上设置有框架3,框架3是滑动连接在导轨2上,框架3内设置有轿厢4,在本设计的好处是,通过采用将导轨2是设置在长导板1的两侧,无需像传统结构电梯那样,需要先在电梯井的侧壁打孔安装固定导轨,再装配轿厢,本设计既减少对电梯井的占用空间,安装也快捷简单,并且不存在像传统结构电梯那样由于测量不准确或误差而导致导轨与轿厢之间装配不合适的现象。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框架3包括上架体31、下架体32以及连接侧板33,轿厢4固定安装在上架体31与下架体32之间,连接侧板33对称设置在长导板1的两侧,连接侧板33的上端通过螺栓与上架体31连接、下端通过螺栓与下架体32连接,从而将连接侧板33、上架体31以及下架体32三者连接形成一体,上架体31与下架体32的结构相同,上架体31或下架体32内还设置有加强板34,加强板34具有
增强结构强度的目的,提升承载重量,轿厢4是通过螺栓锁定的方式固定在框架3内,从而实现沿着长导板1进行升降。
27.导轨2包括第一板块21以及第二板块22,第一板块21与第二板块22相互垂直焊接形成t形状,第二板块22紧贴固定连接在长导板1上,连接侧板33上焊接有限位板5,限位板5上与第二板块22的对应处设置有装配口51,第二板块22插入至装配口51中,限位板5的设置有利于对框架3的升降轨迹进行限定,使框架3在沿着导轨2升降时不会发生侧偏,使工作稳定。长导板1设置成方形状,使导轨2能平整地安装在长导板1的左、右侧中间位置,有利于保持框架3升降的平衡。
28.长导板1的两侧设置有可调锁紧机构,可调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长导板1上的若干椭圆形开孔6,椭圆形开孔6两两对称设置在导轨2的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侧椭圆形开孔6之间的最近点连线距离小于第一板块21的宽度尺寸、最远点连线距离大于第一板块21的宽度尺寸,此设计有利于拧紧螺栓对导轨2进行夹紧固定在长导板1上,并且第一板块21的宽度尺寸也能够根据实际稍微调节,例如稍微宽一点或窄一点,也不影响装配,椭圆形开孔6中设置有螺栓7,螺栓7中连接有螺母8,通过螺栓7与螺母8拧紧,能将导轨2的两侧锁紧在长导板1上,螺栓7中还穿套有垫片9,垫片9具有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力,防止松动以及保护零件和螺栓7的目的。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