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03058发布日期:2021-09-18 03:0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


背景技术:

2.婴儿的喂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母乳喂养。采用母乳喂养,不管对婴儿还是产妇均存在诸多好处,因此,母乳喂养一直以来都是最为重要的婴儿喂养方式。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现代女性特别是职业女性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存在巨大挑战,储奶袋由此应运而生。储奶袋,又名母乳保鲜袋,是一种食品包装用的塑料产品,主要用于储存母乳。哺乳女性可以在母乳充足时将母乳挤出,装在储奶袋中进行冷藏或冷冻,以备将来奶水不足或因工作等原因无法按时为孩子哺育时使用。储奶袋内的母乳一般都是定量的,从而便于婴儿的定量喂食。但是目前的储奶袋,虽然有表明储奶袋内母乳体积的标尺线,但是由于储奶袋是柔性袋,通过柔性袋体标识的标尺线无法准确表明储奶袋内的母乳体积。另外将储奶袋中的母乳喂食婴儿时,一般是将储奶袋中的母乳倒入奶瓶中,然后再进行喂食。但是,将储奶袋中的母乳倒入奶瓶的过程中会造成母乳的二次污染,使得对婴儿喂食的母乳存在安全隐患,所以目前有了诸如申请号为201821782004x的储奶袋专用奶瓶,但是由于这类奶瓶在使用中位于储奶袋底部连接固定,所以在喂食过程中,随着储奶袋内的母乳吸食减少后、会导致储奶袋的袋底与奶瓶分离,从而影响喂食、甚至对婴儿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能够通过观察储奶袋内的母乳液面与固定于顶盖的标尺圈的位置关系能够方便地准确判断储奶袋内的母乳是否达到额定体积;标尺圈设于缩口管的内壁,由于缩口管透明,所以通过缩口管对标尺圈部位进行观察,可以实现标尺圈部位的放大,更便于观察储奶袋内母乳液面与标尺圈的位置关系;通过柔性管筒所设的刚性圈、以及折痕a和折痕b的作用,可以使储奶袋不使用的时候进行折叠,缩小储奶袋的体积、便于存储放置;通过底座连接管和盖体连接管的作用,可以使储奶袋在通过储奶袋专用奶瓶喝奶的时候,储奶袋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便于储奶袋内的母乳尽量完全喝完;通过通液孔的作用,从而使得连通管内的母乳更方便地进入储奶袋内、也能是储奶袋内的母乳更方便地进入连通管内。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包括相互匹配的顶盖和槽形底座,所述顶盖与槽形底座之间通过柔性管筒密封连接、形成储奶袋,所述储奶袋内、对应于顶盖的顶部中心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顶盖的连接口向外延伸形成盖体连接管,所述连通管的下部为同轴设置的缩口管,所述缩口管的外径与连通管的外径相等,所述缩口管的内径小于连通管的内径,所述缩口管的内壁固定设有标尺圈,所述标尺圈的颜色与缩口管和柔性管筒的颜色不同,并且所述缩口管和柔性管筒均透明。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缩口管的侧壁下部设有多个通液孔,所述通液孔以缩口管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
7.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柔性管筒内由上至下均匀设有多个刚性环,所述刚性环的外径、顶盖的外径和槽形底座的外径均相等,相邻两个刚性环之间的间距、柔性管筒和顶盖连接处与最上方刚性环之间的间距、以及柔性管筒和槽形底座连接处与最下方刚性环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8.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柔性管筒位于刚性环位置处分别设有向外翻折的折痕a,所述柔性管筒、位于相邻两个刚性环之间的中部、柔性管筒和顶盖连接处与最上方刚性环之间的中部、以及柔性管筒和槽形底座连接处与最下方刚性环之间的中部分别设有向内翻折的折痕b。
9.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柔性管筒折叠至相邻两个刚性环贴合、并且顶盖与刚性环贴合、槽形底座与刚性环贴合的时候,所述缩口管的底部管口与槽形底座的槽底接触。
10.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缩口管的内壁顶部与连通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锥形口。
11.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盖体连接管的外侧壁设有螺纹a。
12.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槽形底座的底部中心同轴心设有底座连接管,所述底座连接管的外侧壁设有螺纹b。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能够通过观察储奶袋内的母乳液面与固定于顶盖的标尺圈的位置关系能够方便地准确判断储奶袋内的母乳是否达到额定体积。
15.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标尺圈设于缩口管的内壁,由于缩口管透明,所以通过缩口管对标尺圈部位进行观察,可以实现标尺圈部位的放大,更便于观察储奶袋内母乳液面与标尺圈的位置关系。
16.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通过柔性管筒所设的刚性圈、以及折痕a和折痕b的作用,可以使储奶袋不使用的时候进行折叠,缩小储奶袋的体积、便于存储放置。
17.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通过底座连接管和盖体连接管的作用,可以使储奶袋在通过储奶袋专用奶瓶喝奶的时候,储奶袋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便于储奶袋内的母乳尽量完全喝完。
18.第五、本实用新型的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通过通液孔的作用,从而使得连通管内的母乳更方便地进入储奶袋内、也能是储奶袋内的母乳更方便地进入连通管内。
19.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技术压缩时的主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伸长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22.具体实施方式:
23.结合图1~图2可知,可用于准确测量的储奶袋,包括相互匹配的顶盖1和槽形底座2,所述顶盖1与槽形底座2之间通过柔性管筒3密封连接、形成储奶袋,所述储奶袋内、对应
于顶盖1的顶部中心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连通管7,所述连通管7与顶盖1的连接口向外延伸形成盖体连接管5,所述连通管7的下部为同轴设置的缩口管9,所述缩口管9的外径与连通管7的外径相等,所述缩口管9的内径小于连通管7的内径,所述缩口管9的内壁固定设有标尺圈10,所述标尺圈10的颜色与缩口管9和柔性管筒3的颜色不同,并且所述缩口管9和柔性管筒3均透明;所述缩口管9的侧壁下部设有多个通液孔8,所述通液孔8以缩口管9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柔性管筒3内由上至下均匀设有多个刚性环4,所述刚性环4的外径、顶盖1的外径和槽形底座2的外径均相等,相邻两个刚性环4之间的间距、柔性管筒3和顶盖1连接处与最上方刚性环4之间的间距、以及柔性管筒3和槽形底座2连接处与最下方刚性环4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所述柔性管筒3位于刚性环4位置处分别设有向外翻折的折痕a,所述柔性管筒3、位于相邻两个刚性环4之间的中部、柔性管筒3和顶盖1连接处与最上方刚性环4之间的中部、以及柔性管筒3和槽形底座2连接处与最下方刚性环4之间的中部分别设有向内翻折的折痕b;当柔性管筒3折叠至相邻两个刚性环4贴合、并且顶盖1与刚性环4贴合、槽形底座2与刚性环4贴合的时候,所述缩口管9的底部管口与槽形底座2的槽底接触;所述缩口管9的内壁顶部与连通管7的内壁之间设有锥形口;所述盖体连接管5的外侧壁设有螺纹a;所述槽形底座2的底部中心同轴心设有底座连接管6,所述底座连接管6的外侧壁设有螺纹b。
24.本技术进行储奶的时候,将盖体与盖体连接管5分离,此时各刚性环4相互贴合、所述柔性管筒3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盖体连接管5与吸奶器连接,然后通过吸奶器将多余的母乳吸入储奶袋内,随着储奶袋内的奶量增加,储奶袋内的重量增加,从而使翻折的柔性管筒3逐渐拉直;并当柔性管筒3完全拉直之后,随着储奶袋内的母乳继续增加,储奶袋内的母乳的液面逐渐升高,当母乳的液面升高至刚好与标尺圈10接触的时候,停止吸奶器的吸奶;并将盖体与盖体连接管5密封固定;然后将储奶袋进行冷藏保存。
25.本技术进行喝奶的时候,将储奶袋加热至可食用的温度后,通过槽形底座2底部的底座连接管6与储奶袋专用奶瓶的底部连接固定,然后将盖体与盖体连接管5分离后、再将盖体连接管5与储奶袋专用奶瓶的瓶口连接固定。然后就能通过储奶袋专用奶瓶进行喝奶;喝完奶后,将底座连接管6和盖体连接管分别与储奶袋专用奶瓶分离。储奶袋可以作为一次性使用,也可以在消毒杀菌后进行循环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