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拉耳式易启封的密封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16375发布日期:2021-09-29 03:4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拉耳式易启封的密封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密封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拉耳式易启封的密封片。


背景技术:

2.各种容器的口部通常需要密封,以防止容器内的物品泄漏至容器外,并且减缓容器内物品的变质。密封片是密封容器口部常用的密封件。
3.常见的密封片为铝箔片,铝箔片的一侧边缘上固定有热熔层,密封容器时,热熔层与容器口部边缘粘合,铝箔片将容器口部密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铝箔片密封容器口部后,启封较为不便,存在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将密封片启封,本技术提供一种半拉耳式易启封的密封片。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半拉耳式易启封的密封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半拉耳式易启封的密封片,包括片体,所述片体包括密封层和启封层;所述密封层的一侧与容器口部固定并封闭容器口部;所述启封层包括连接部和牵引部,所述连接部和牵引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的一侧与密封层远离容器口部的一侧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密封层时,用户夹持牵引部向背离容器口部的方向拉动牵引部,牵引部带动连接部向远离密封层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密封层脱离容器口部,将密封层打开,提高了密封片启封的便捷性。
9.可选的,所述牵引部上设置有用于帮助用户启封密封层的助启结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拉动牵引部时可能存在拉动较为困难的情况,助启结构有助于降低用户拉动牵引部的难度,进而提高启封密封片时的便捷性。
11.可选的,所述助启结构包括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成型于牵引部的表面,且所述防滑凸起在牵引部的表面间隔成型有多个。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夹持牵引部并通过牵引部带动连接部时,需要的力较大,用户的手或工具与牵引部之间的摩擦力不足时,启封较为困难,防滑凸起提高了牵引部表面的粗糙度,有助于增大用户的手或工具与牵引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密封片启封的便捷性。
13.可选的,所述助启结构包括拉环槽,所述拉环槽沿牵引部厚度方向开设在牵引部上且贯穿牵引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将手或工具卡入拉环槽内,带动牵引部运动,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片启封的便捷性。
15.可选的,所述牵引部通过胶点与密封层远离容器口部的一侧粘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部不与密封片固定时易导致密封层因误触而导致密封片而启封,牵引部通过胶点与密封层固定,减少了牵引部被误触的情况,提高了密封片密
封容器口部时的安全性,且牵引部与密封层脱离时较为方便。
17.可选的,所述密封层与启封层之间设置有加韧层,所述加韧层与密封层远离容器口部的一侧贴合且固定,所述连接部靠近密封层的一侧与加韧层远离密封层的一侧粘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独的密封层存在易破损的风险,加韧层增加了密封层的韧性,减少了密封层密封容器口部时不慎破损的情况,提高了密封层密封容器口部时的安全性。
19.可选的,所述加韧层包括xpe发泡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xpe层具有抗拉强度高,抗物理撞击性能好的优点,有助于提高密封层密封容器口部时的安全性。
21.可选的,所述加韧层包括pet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et层具有抗蠕变性、耐摩擦性和尺寸稳定性较好,且卫生安全性好,密封片密封食品时,pet层既提高了密封层的韧性,又有利于食品的卫生安全。
23.可选的,所述加韧层包括聚四氟乙烯层。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四氟乙烯层除能与熔融的碱金属反应外,不受任何物质的侵蚀,用聚四氟乙烯层作为加韧层,提高了密封片用于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中的安全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打开密封层时,用户夹持牵引部向背离容器口部的方向拉动牵引部,牵引部带动连接部向远离密封层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密封层脱离容器口部,将密封层打开,提高了密封片启封的便捷性;
27.2.通过设置防滑凸起,有助于增大用户的手或工具与牵引部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密封片启封的便捷性;
28.3.通过设置加韧层,提高了密封层密封容器口部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实施例一用于体现易启封的密封片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30.图2是实施例一主要用于体现热熔层结构的示意图;
31.图3是实施例二主要用于体现拉环槽结构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片体;2、密封层;3、加韧层;31、xpe发泡层;32、pet层;33、聚四氟乙烯层;4、启封层;41、连接部;42、牵引部;5、热熔层;6、胶点;7、助启结构;71、防滑凸起;72、拉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半拉耳式易启封的密封片。
35.实施例1
36.参照图1、图2,包括片体1,片体1由密封层2、加韧层3和启封层4,密封层2、加韧层3和启封层4均为直径相等的圆形片体1。密封层2的一侧上粘合有热熔层5,热熔层5远离密封层2的一侧粘合在容器口部的边缘上,本实施例中密封层2采用铝箔层,铝箔层密封容器口部,具有防潮、气密、遮光、耐磨和无毒无味的优点,用铝箔层密封容器口部,有助于提高密
封片密封的严密性和安全性。加韧层3同轴粘合在密封层2远离容器口部的一侧上,本实施例中加韧层3采用xpe发泡层31,xpe发泡层31抗拉强度高、抗物理撞击性能好,与铝箔层结合,有效提高了密封片的机械强度。启封层4包括连接部41和牵引部42,连接部41和牵引部42均为半圆形,连接部41和牵引部42直径的一侧一体成型。连接部41靠近密封层2的一侧与加韧层3远离密封层2的一侧粘合固定。
37.启封时,使用者用手或夹具夹持牵引部42,并将牵引部42向远离容器口部的方向拉动,然后牵引部42带动连接部41运动,由于连接部41与加韧层3粘合、加韧层3与密封层2粘合,牵引部42带动加韧层3和密封层2向远离容器口部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密封层2脱离容器口部。
38.参照图1,由于牵引部42未与加韧层3固定,为了减少牵引部42被误触,导致密封层2被启封的情况,牵引部42靠近加韧层3的一侧上涂设有胶点6,胶点6远离牵引部42的一侧与加韧层3粘合。胶点6将牵引部42固定在加韧层3上,且用户用较小的力即可使牵引部42与加韧层3脱离,然后可进行启封的操作。
39.参照图2,为了提高用户启封密封层2时的便捷性,牵引部42上设有助启结构7,助启结构7包括防滑凸起71,防滑凸起71成型在牵引部42靠近加韧层3的一侧上,防滑凸起71在牵引部42上间隔成型有多个。
40.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打开密封层2时,用户夹持牵引部42向背离容器口部的方向拉动牵引部42,牵引部42带动连接部41向远离容器口部的方向运动,连接部41带动加韧层3和密封层2向远离容器口部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密封层2脱离容器口部,将密封层2启封。
41.实施例2
4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3,助启结构7包括拉环槽72,拉环槽72开设在牵引部42上且沿牵引部42厚度方向贯穿牵引部42。
43.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用户启封密封层2时,用手或夹具卡入拉环槽72中拉动牵引部42,用手或夹具对拉环槽72内壁施加的压力作为驱动力,与用摩擦力提供拉力相比,进一步提高了用户启封密封层2时的便捷性。
44.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加韧层3包括pet层32,pet层32机械性能良好,且安全卫生,pet层32适用于密封片密封装有食品的容器的情况。
45.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加韧层3包括聚四氟乙烯层33,聚四氟乙烯层33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能,聚四氟乙烯层33适用于密封片处于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中的情况。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