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工业升降运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6353发布日期:2021-10-24 05:2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升降装置、工业升降运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升降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工业升降运送器。


背景技术:

2.升降台/车是用途广泛的输送设备或者高空作业设备,也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亦或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除作为不同高度的货物输送外,广泛应用于高空的安装、维修等作业。
3.现有的,升降台采用液压驱动升降,行程可控,但保养成本高,油液容易泄漏;同时,还有采用电动驱动滚珠丝杆或者电动推杆作为驱动力进行升降的升降台/车,使用与保养成本低,但行程有限。而且,不适合在过道等狭窄空间内进行作业。
4.一种大行程、易维护的升降台亟待研发。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工业升降运送器,以满足升降台/车大行程、易维护的目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升降装置,包括:
7.底座组件;
8.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上;
9.驱动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升降运动;
10.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11.被动机构;
12.主动机构,与所述被动机构可移动的相互连接;
13.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机构向上升起的同时带动所述被动机构同向移动。
14.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15.外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上;
16.中立柱,设置在所述外立柱内侧;
17.内立柱,设置在所述中立柱内侧;
18.外立柱与中立柱、中立柱与内立柱之间有直线导轨;
19.中立柱上端和内立柱的下端设置有配合的限位块,防止上升过位。
20.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中立柱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中立柱沿所述外立柱上下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内立柱沿所述中立柱同向移动,升降高度是外立柱高度的两倍以上。而且,所述中立柱与内立柱同时移动,提高效率。
21.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22.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上;
23.主动链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24.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匹配;
25.被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主动链轮匹配;
26.齿轮,与所述被动链轮同轴设置;
27.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
28.所述被动链轮设置在外立柱的上部靠近中立柱一侧;
29.所述齿条设置在中立柱上靠近外立柱的一侧。
30.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提升机构:
31.所述提升机构,包括:
32.提升链轮;
33.提升链条,与所述提升链轮匹配;
34.所述提升链轮设置在所述中立柱的上端部靠近内立柱的一侧;所述提升链条的一端连接在内立柱靠近地面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外立柱上部连接,用于使中立柱沿外立柱上下移动的同时带动内立柱沿中立柱上下移动。
35.所述底座组件,包括:
36.支架;
37.活动滚轮,设置在所述支架底部;
38.所述支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
39.所述被动机构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输送物品的运送平台。
40.一种工业升降运送器,包括:
41.如上所述的升降装置;
42.运送平台,设置在所述被动机构上,用于对目标物品进行抬升运送。
43.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机构连接,驱动所述主动机构向上升起的同时带动所述被动机构同向移动,同时使设置在被动机构端部的运送平台,如篮筐或者台面上升,从而实现了运送平台竖直方向的运动,能够在使用时,将货物或者作业人员运送到不同的高度。
4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使用遥控器控制,仅仅需要一个电机可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减轻了重量,而且行程范围大,使用方便,尤其在过道等狭窄空间内进行作业使用。
附图说明
45.图1为本实用新型位于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为图1中的e处放大图。
47.图3为图1中的f处放大图。
48.图4为图1中的m处放大图。
49.图5为图1中的a

a处截面图。
50.图6为图1的左视图。
51.图7为本实用新型位于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52.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工业升降运送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53.需要明确的是:本文所述的高位即:升降装置达到的最大抬升高度;低位即:升降装置达到的最小抬升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55.所述的一种升降组件,包括:底座组件1、升降组件2以及驱动组件3;其中,升降组件2设置在所述底座组件1上;驱动组件3设置在升降组件2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组件2升降运动。
56.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被动机构、主动机构;主动机构与所述被动机构可移动的相互连接,如紧挨并排设置;所述驱动组件3与所述主动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机构向上升起的同时带动所述被动机构同向移动;由于主动机构向上升起的同时带动所述被动机构同时向上移动,所以,主动机构带动被动机构升起时,能够提高升起的高度。
57.具体实施例i:如图1~7,所述的升降组件2包括设置在底座组件1上的外立柱201、设置在外立柱201内侧的中立柱202、内立柱203;所述的驱动组件3包括带有制动器的驱动电机301、主动链轮302、链条303、被动链轮304、齿轮305以及齿条306;其中,所述的驱动电机301设置在底座组件1上;驱动电机301的输出端连接或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主动链轮302;所述主动链轮302通过链条303连接被动链轮304;所述被动链轮304设置在外立柱201上部靠近中立柱202的侧面上;被动链轮304上同轴设置有齿轮305;所述齿轮305与齿条306啮合;齿条306设置在中立柱202上靠近外立柱一侧;为了方便驱动,所述的齿条306可以设置在中立柱202的侧壁上。所述的内立柱203的顶部或者远离中立柱202的端部设置有可以载运人或货物的运送平台或篮筐303a。
58.所述中立柱202上设置有用于张紧链条303的张紧轮303b。
59.同时,为了保证外立柱201、中立柱202、内立柱203之间的运动可靠性,在外立柱201、中立柱202、内立柱203之间设置有直线导轨2s;而且,中立柱202上端和内立柱203的下端设置有配合的限位块202a,防止上升过位。
60.为了节省能源以及减少重量,所述的中立柱202与内立柱203之间设置有用于使中立柱202沿外立柱201上下移动的同时带动内立柱203沿中立柱202上下移动的提升机构。
61.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提升链轮3a和提升链条3b;其中,所述的提升链轮3a设置在中立柱202的上部靠近内立柱203的一侧;所述提升链条3b与提升链轮3a匹配且其一端连接在内立柱203底部靠近中立柱202的一侧,其另一端与外立柱201上部连接固定不动。由于提升链轮3a作用类似于动滑轮,提升链条3b的长度一定且一端固定,在外立柱201一侧的提升链条3b的长度增加或减少时,内立柱203的一侧的提升链条3b的长度相应减少或增加,起到了中立柱202沿外立柱201上下移动的同时带动内立柱203沿中立柱202上下移动的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外立柱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升降高度是立柱高度的两倍以上,同时提高了升降速度。
62.需要明确的是:在图2a处和图3的b处,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将提升链条3b的两端固定在内立柱203的下端部和外立柱201上部。
63.所述的底座组件1包括支架101和设置在支架101底部的活动滚轮102,可在工作场
所进行移动。
64.在使用时,通过带有制动器的驱动电机301的正反转驱动驱动组件3使中立柱202沿外立柱201上下移动的同时带动内立柱203沿中立柱202上下移动,从而使安装在内立柱203顶部上的运送平台或篮筐303a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升降功能,且可以安全地停止在需要的高度。
65.为了减轻重量方便搬运移动和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部件大部分采用铝合金或者非金属材料;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组件还可以采用遥控器与控制柜4通信,从而控制升降。
66.应用一:在运送人员、物资方向上,一种工业升降运送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升降装置和运送平台;其中,运送平台设置在所述内立柱203上,用于对目标物品进行抬升运送;所述运送平台可以是用于人员站立及携带物资的篮筐。
67.应用二: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时,此时不需要活动滚轮102,一种工业升降运送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升降装置和运送平台;其中,运送平台设置在所述内立柱203顶部,用于对目标物品进行抬升运送,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
68.如图8,上述的两个应用中,运送平台也可以设置在内立柱203的顶端,进一步提升抬升高度。
6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变化或替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