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源回流系统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29017发布日期:2021-11-03 17:3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源回流系统及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有效将进入真空源的污水直接回收到收集箱内,避免污水流出机身的真空源回流系统及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常见的清洁设备通常由地刷、机身以及手控部构成,其中,机身通常由真空源、电源以及收集箱构成,所述真空源用于产生负压,即真空源中设有电机,通过电机转动实现地刷内的气流上升,带动干湿垃圾以及污水进入收集箱内,但是当收集箱内的干湿垃圾以及污水收集到设定高度时,在电机转动过程中会将部分污水吸入真空源中,如果不及时将进入真空源的污水排出将会增大污水对电机或者电路的威胁,并且污水进入真空源后留下的污渍难以清理;如专利cn201510639343公布了利用隔离罩防止污水回流的气液分离收集装置以及专利cn201620741827公布了气流通道中设有防回流组件的地面清洁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将进入真空源的污水直接回收到收集箱内,避免污水流出机身的真空源回流系统及清洁设备。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源回流系统,包括电机上盖、电机以及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安装座内,所述电机上盖设置在电机上方,所述电机上盖与电机安装座配合将电机固定,所述电机安装座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电机设置有第二进风口以及出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第一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电机安装座还设置有第一回流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口与收集箱上对应的第二回流口对接。
5.优选的,所述电机上盖底部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将电机上半部遮罩,所述环形凸起位于出风口外部,所述环形凸起最低处低于出风口最高处,且所述环形凸起与电机之间形成有回流通道。
6.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口通过回流通道与出风口连通。
7.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口与第二回流口连接处采用软质材料进行密封。
8.优选的,所述电机安装座上的第一回流口至少位于使用或者直立状态下电机安装座的最低水平位置中的其中一个。
9.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口为两个,且对称分布于第一进风口的两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口为长条状小孔,且面积不能大于710mm2。
11.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流口位于第一进风口的外侧。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含收集箱以及真空源,在所述真空源上设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及清洁设备,其中当向上提升的污水经电机安
装座的第一进风口后,进入到电机内的第二进风口,并经过第二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通道流出电机外,随后沿环形凸起与电机之间的回流通道折返回流至安装座的底部,在污水自身重力以及真空源与收集箱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加速从第一回流口通过安装槽以及第二回流口流入收集箱内,实现对进入真空源污水的回收,避免污水由于未及时排出,进而长时间累积在真空源内,对电机造成短路等损害,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能,同时将污水直接回收到收集箱内,避免污水流出机身进而将机身弄脏。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中电机上盖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中电机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中电机安装座结构仰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合应用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配合应用结构剖视图;
21.图6为图7中的a部放大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配合应用另一角度剖视图;
23.图8为图7中的b部放大图;
24.附图标记:1、电机上盖;2、电机;3、电机安装座;5、第一回流口;10、第一进风口;11、第二进风口;12、出风口;13、环形凸起;14、安装槽;15、第二回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6.如图1至图8所示,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6中箭头方向为污水的流动方向。
27.一种清洁设备,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包含收集箱以及真空源,通过在真空源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将干湿垃圾以及污水上升进入收集箱内,当收集箱内干湿垃圾以及污水达到设定高度时,此时真空源持续工作,将收集箱内污水吸入真空源内,进入真空源内的污水需要经真空源回流系统回收到收集箱内;其中,所述真空源回流系统包括电机上盖1、电机2以及电机安装座3,所述电机2设置在电机安装座3内,所述电机上盖1设置在电机2上方,所述电机上盖1与电机安装座3配合将电机2完全包覆,所述电机安装座3下方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0,所述第一进风口10为含水气流进入真空源回流系统提供入口,所述电机2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以及出风口12,所述第二进风口11与第一进风口10连通,所述出风口12与第二进风口11连通,所述电机上盖1底部设置有环形凸起13,所述环形凸起13将电机2上半部遮罩,所述环形凸起13位于出风口12外部,所述环形凸起13最低处低于出风口12最高处,且所述环形凸起13与电机2之间形成有回流通道,通过在环形凸起13与电机2之间形成的回流通道,能够使得从电机2流出的含水气流折返进入回流通道中,含水气流中大部分污水流入电机安装座3底部进行回收,避免大量污水随气流上升喷射到电机上盖1中,进而大量污水会流出机身,造成需要对机身外的污水进行清洁的不便;所述电机安装座3底部上还设置有第一回流口5,所述第一回流口5通过回流通道与出风口12连通,所述第一回流口5用于为出风口
12流出的污水返回收集箱内提供通道,所述电机安装座3上的第一回流口5位于使用或者直立状态下电机安装座3的最低水平位置;所述第一回流口5为两组且对称分布于第一进风口10两侧,并且第一回流口5为长条状小孔,且面积不能大于710mm2,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回流口5为面积为500mm2的长条状小孔,通过将第一回流口5设置为小孔的目的在于避免由于开口太大降低回流通道内含水气流继续上升排出的气压,进而增加电机能耗,再有,所述收集箱对应第一回流口5位置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回流口5对接的安装槽14,所述安装槽14位于第一进风口10外侧,所述安装槽14底部连接有第二回流口15,所述第二回流口15连通收集箱内,所述第二回流口15使得污水能够通过安装槽14返回收集箱内,所述第一回流口5的下表面插入对应的安装槽14中且与第二回流口15直接对接,同时第一回流口5与第二回流口15连接处采用软质材料的密封圈进行密封处理,能够有效减少真空源内的气压损失。
28.具体使用时,当收集箱内干湿垃圾以及污水达到设定高度时,此时真空源持续工作,将收集箱内污水吸入真空源内,从收集箱上升的污水从第一进风口10进入真空源回流系统中,污水继续上升,并从电机2的第二进风口11进入,并从出风口12流出,沿电机2与环形凸起13的回流通道折返并继续流动至电机安装座3底部,在电机安装座3底部的污水依靠自身重力以及真空源与收集箱之间的压力差加速从第一回流口5通过安装槽14以及第二回流口15流入收集箱内。
29.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3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真空源回流系统及清洁设备,其中当向上提升的污水经电机安装座3的第一进风口10后,进入到电机2内的第二进风口11,并经过第二进风口11与出风口12之间的通道流出电机2外,随后沿环形凸起13与电机2之间的回流通道折返回流至安装座的底部,在污水自身重力以及真空源与收集箱之间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加速从第一回流口5通过安装槽14以及第二回流口15流入收集箱内,实现对进入真空源污水的回收,避免污水由于未及时排出,进而长时间累积在真空源内,对电机2造成短路等损害,提高了电机2的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能,同时将污水直接回收到收集箱内,避免污水流出机身进而将机身弄脏。
3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