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绳吊座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34674发布日期:2021-10-09 18:03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绳吊座及轨道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轨道车辆的安全绳吊座。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安全绳吊座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2.轨道车辆的很多部件在生产和维护过程中,都需要进行起吊作业,在起吊时需要使用安全绳穿过部件上的安全绳吊座,然后通过安全绳将部件吊起、转移、下放,因此,安全绳吊座是轨道车辆部件(特别是大型部件)上较为常见的结构。
3.如cn 107867305 a公开的一种整体起吊钢丝绳装置,其包括钢丝绳体及两端设置的钢丝绳套环,其中两端钢丝绳套环分别与转向架构架起吊座和车体起吊座连接,在满足转向架整体起吊时钢丝绳受力在可承受范围内的情况下,两端设置的钢丝绳套环通过连接销自由固定在转向架构架起吊座和车体起吊座上,使该钢丝绳装置在车体端和转向架端的垂向安装位置允许一定的错位。
4.可见,传统的轨道车辆安全绳吊座多采用铝合金拼焊而成,存在尺寸精度差、加工复杂以及结构质轻和力学性能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绳吊座。该安全绳吊座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兼顾力学性能的高强度,可靠性高,具有优异的疲劳性能,成型快速方便,生产效率高。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安全绳吊座的轨道车辆。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绳吊座,包括位于中间的u形体和分别位于所述u形体左右两边的第一l形体和第二l形体,所述第一l形体和第二l形体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l形体的竖向部分与所述u形体的左侧壁为两者共用的同一部位,所述第二l形体的竖向部分与所述u形体的右侧壁为两者共用的同一部位;所述第一l形体和第二l形体的横向部分以及所述u形体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u形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开设有对应的轴孔并设有穿装于所述轴孔的销轴。
8.优选地,所述销轴包括穿装于所述轴孔的螺栓;所述螺栓一端的头部支撑于所述u形体的左侧壁或右侧壁的外立面,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在所述u形体的右侧壁或左侧壁的外立面由螺母锁紧。
9.优选地,所述u形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形成有位于所述销轴外部的轴套,所述轴套的两端与所述u形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立面接触配合或连为一体。
10.优选地,所述第一l形体和第二l形体的横向部分与所述u形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人字形分叉部位。
11.优选地,所述u形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厚度两倍于所述第一l形体和第二l形体横向部分的厚度。
12.优选地,所述安全绳吊座由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模压成型。
13.优选地,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基体为热塑性树脂。
14.优选地,所述热塑性树脂为pp、pc、peek、pps、pa中的一种或几种。
15.优选地,所述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纤维为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的一种或多种混杂纤维。
16.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转向架及牵引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转向架及牵引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者的组成部件设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安全绳吊座。
17.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绳吊座,具有位于中间的u形体和分别位于u形体左右两边的第一l形体和第二l形体,且第一l形体和第二l形体的朝向相反,其可以通过安装孔固定在所属的部件上,在使用时可通过安全绳和u形体开口中的销轴进行起吊,由于第一l形体和第二l形体的横向部分和u形体的底部一起形成了整个安全绳吊座的底部,而且,第一l形体、第二l形体与u形体共用侧壁,因此,该安全绳吊座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可兼顾力学性能的高强度,不仅具有优异的疲劳性能,可靠性高,而且,结构简单,成型快速方便,生产效率高。
1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设有所述安全绳吊座,由于所述安全绳吊座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则设有该安全绳吊座和轨道车辆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安全绳吊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
21.1.安全绳吊座11.第一l形体12.第二l形体13.u形体14.安装孔15.螺栓16.螺母17.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3.在本文中,“上、下、左、右”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24.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安全绳吊座的结构示意图。
25.如图所示,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绳吊座1从材料上来讲,由热塑性复合材料一体模压成型,所采用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可以是pp(聚丙烯)、pc(聚碳酸酯)、peek(聚醚醚酮)、pps(聚苯硫醚)或pa(聚酰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纤维可以是玻璃纤维或碳纤维。
26.从结构上来讲,安全绳吊座1主要由位于中间的u形体13和分别位于u形体左右两边的第一l形体11和第二l形体12构成,其中,第一l形体11和第二l形体12的朝向相反,两者背向设置;第一l形体11的竖向部分与u形体13的左侧壁为两者共用的同一部位,第二l形体
12的竖向部分与u形体13的右侧壁为两者共用的同一部位,u形体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厚度两倍于第一l形体11和第二l形体12横向部分的厚度,第一l形体11和第二l形体12的横向部分与u形体13的底部之间形成人字形分叉部位,第一l形体11和第二l形体12的横向部分以及u形体13的底部均开设有安装孔14,以通过销钉或螺栓等连接件,将安全绳吊座1固定在所属的部件上。
27.u形体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开设有对应的轴孔并设有穿装于轴孔的销轴,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穿装于轴孔的螺栓15来形成销轴,螺栓15一端的头部支撑于u形体13左侧壁的外立面,并与u形体13的左侧壁之间设有垫圈,螺栓15的另一端在u形体13右侧壁的外立面由螺母16锁紧,螺母16与u形体13的右侧壁之间也设有垫圈。
28.在另一实施例中,u形体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可形成有位于销轴外部的轴套17,轴套17的两端可以与u形体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立面接触配合或连为一体,并圆滑过渡至u形体13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内立面。若轴套17与u形体13接触配合,则在使用过程中,轴套17可以在螺栓15形成的销轴上进行转动,若轴套17与u形体13一体成型,则在使用过程中,轴套17不能转动,此时,为了保证作用力能够顺利传递至螺栓15形成的销轴,螺栓15可以与轴套17紧配合。
29.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将u形体13的侧壁设计成上窄下宽的梯形形状,或者,在第一l形体11和第二l形体12的直角折弯部设置加强筋,又或者,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纤维是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混杂纤维,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30.该安全绳吊座1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可兼顾力学性能的高强度,不仅具有优异的疲劳性能,可靠性高,而且,结构简单,成型迅速,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
31.除了上述安全绳吊座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具体可以是动车组、高铁列车或磁浮列车,具有车体、转向架及牵引传动系统,其中,车体、转向架及牵引传动系统中的至少一者的组成部件设有上文所描述的安全绳吊座1,有关轨道车辆的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3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全绳吊座和轨道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