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

文档序号:26893800发布日期:2021-10-09 12:2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扶梯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2.自新冠疫情以来,全球人们的出行普遍被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措施,这也为商场、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大型公共场所的消杀防护提出较高要求和较强密度。为此,部分场所增派保洁消毒人员进行几乎全时段地打扫和擦拭,既扩大人力财力成本又增加了保洁人员在人员密集区空气的暴露时间。尤其医院作为病毒细菌的密集流动场所,应该是实时消毒。医院场所内的空气消毒和地面消毒已经做的非常到位,但在自动扶梯的扶手处清洁和消毒缺乏关注。
3.目前,自动扶梯的扶手清洁由自动扶梯自带的毛刷即可完成,但扶手消毒只能由人工经以下两种方式之一完成:一是通过人工手持抹布贴着自动扶梯端部借助扶手皮带运动的循环性完成无死角擦拭;二是通过人工手持抹布登上自动扶梯以比扶梯快或慢的速度擦拭扶手。
4.经检索,中国专利文献cn204508545u中公开了一种扶手带自动消毒装置。该自动消毒装置包括作用于扶手带的紫外灯和用于容纳紫外灯的聚光罩。该聚光罩具有朝向扶手带的出光口 。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聚光罩内用以检测紫外线强度。报警器与传感器相连用于根据紫外线强度进行报警。该自动消毒装置运用紫外线 uvc杀菌原理,提高了消毒效率,同时通过设置传感器,当辐射强度低于某值时达不到灭菌效果自动将信号传送至主控制柜,提醒工作人员更换紫外灯,从而达到有效杀菌的目的。但是紫外线杀菌需要紫外线照射到病毒上才能有效果且需要一定的照射时间且照射强度较大。自动扶梯的扶手转动过程中紫外线灯直接照射在扶手的具体位置上的时间很短,较短时间的照射难以保证消毒的效果。
5.综上所述,在自动扶梯扶手的清洁过程中,如何设计一种采用零功耗的自动扶梯扶手消毒装置,用以减轻清洁消毒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对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杀菌效果,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自动扶梯扶手的清洁过程中,提供一种采用零功耗的自动扶梯扶手消毒装置,用以减轻目前清洁消毒人员的工作强度,进一步提升对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杀菌效果,进而扩大自动扶梯扶手消毒装置的使用场景,降低对自动扶梯扶手消毒杀菌的成本。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杆套组、滚刷和储液容器;
8.所述立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储液容器固定安装在立柱的首端,所述立柱的侧面上设置有容纳输液管的管槽,所述输液管的一端与储液容器相连,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带有喷口的喷管;
9.所述杆套组具有套管和延伸杆,所述套管套设在立柱上,且通过锁紧结构与立柱固定,所述延伸杆上设置有一对连接柱,所述喷管固定安装在连接柱上;
10.所述滚刷安装在延伸杆上,且位于喷管的下方。
11.作为优选,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滚轮,便于消毒装置在使用时调整底板相对于自动扶梯扶手的位置,进而有利于调节滚刷与待清洁和消毒的扶手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提升清洁和消毒的效果,同时便于底座的移动和搬运,滚轮上设置有固定滚轮的橡胶刹,有利于底座在确定位置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踩下橡胶刹实现对底座的快速固定。
12.作为优选,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立柱的尾端设置有外螺纹,立柱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旋合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安装孔内。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立柱与底座的安装与拆卸,有利于快速组装和分体式搬运;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外螺纹与内螺纹的旋合长度来调节立柱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而实现对滚刷的高度调节,有利于消毒装置适配于不同型号的自动扶梯,进一步扩大使用场景。
13.作为优选,立柱的侧面上设置有刻度线,刻度线位于立柱具有管槽的侧面上,刻度线沿着立柱的轴向等间距分布。如此设置,以套管的底端为定位基准,调整套管的底端与刻度线相重合,便于对滚刷的位置实现微调,有利于将滚刷调至最佳的清洁高度,进一步提升清洁和消毒的效果。
14.作为优选,锁紧结构包括紧固螺栓,套管上设置有螺纹通孔,紧固螺栓旋合在螺纹通孔内,紧固螺栓的尾端抵在立柱的侧面上,对杆套组形成锁固。紧固螺栓与套管形成的锁紧结构,便于杆套组沿着立柱的轴向调节位置,同时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滚刷在水平方向实施调平操作。
15.作为优选,喷口沿着喷管的轴向等间距排布,有利于储液容器内的消毒液通过输液管,再经喷管从喷口处均匀的滴落在滚刷上,进一步提升了消毒装置对扶手的清洁和消毒的效果。
16.作为优选,滚刷通过轴承与延伸杆相连,轴承分别安装在滚刷的两端。如此设置,大大降低了滚刷相对延伸杆转动的摩擦力,避免了滚刷与扶手之间发生滑动的情况,保证了对扶手的消毒效果。
17.作为优选,滚刷包括套筒和海绵层,海绵层包覆在套筒的外壁上。消毒液从储液容器内流到输液管,再经喷管从喷口处源源不断地滴润海绵层,饱吸消毒液的柔软的海绵层结构在下毒杀菌的同时,减少了滚刷对扶手表面的磨损。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9.1、该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中消毒液从储液容器内通过输液管,再经喷管从喷口处均匀的滴落在滚刷上,滚刷与扶手的表面相接触,利用自动扶梯的自行转动下顺利消杀扶手,全程自动,无需人力跟进式参与,实现了零功耗对自动扶梯扶手消毒,大大减轻了清洁消毒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了对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杀菌效果;
20.2、该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中底座、立柱和杆套组均经过轻量化、结构化和集成化处理,整体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自动扶梯,消毒装置可拆分成多个零部件,便于产品制造和成品运输,大大降低了制造及使用成本,扩大了自动扶梯扶手消毒装置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的主视图;
23.图3是图2的俯视图;
24.图4是图2的后视图。
25.附图标记:底座1、立柱2、杆套组3、滚刷4、储液容器5、输液管6、滚轮7、锁紧结构8、喷管9、轴承10、喷口11、连接柱12、刻度线13、橡胶刹14。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27.如图1

4所示的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用于布置在自动扶梯的扶手处,对自动扶梯的扶手实施清洁和消毒。该装置中的消毒液从储液容器内通过输液管,再经喷管从喷口处均匀的滴落在滚刷上。滚刷与扶手的表面相接触,利用自动扶梯的自行转动下顺利消杀扶手,全程自动,无需人力跟进式参与,实现了零功耗对自动扶梯扶手消毒,大大减轻了清洁消毒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了对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杀菌效果。
28.如图1结合图2所示,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杆套组3、滚刷4和储液容器5。立柱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储液容器5固定安装在立柱2的首端。立柱2的侧面上设置有容纳输液管6的管槽。输液管6的一端与储液容器5相连。输液管6的另一端连接有带有喷口11的喷管9。
29.杆套组3具有套管和延伸杆。套管套设在立柱2上,且通过锁紧结构8与立柱2固定。延伸杆上设置有一对连接柱12。喷管9固定安装在连接柱12上。滚刷4安装在延伸杆上,且位于喷管9的下方。
30.其中,立柱2可选用方直金属立柱锻造制成。立柱2侧面上的方形管槽垂直于底座1的顶部开设。管槽的横截面也可以选用矩形。底座1、立柱2和杆套组3均经过轻量化、结构化和集成化处理,整体结构紧凑,适用于不同型号的自动扶梯。消毒装置可拆分成多个零部件,便于产品制造和成品运输,大大降低了制造及使用成本,扩大了自动扶梯扶手消毒装置的使用场景。
31.储液容器5套设在立柱2的首端。储液容器5的底部的内径略大于立柱2的截面尺寸。储液容器5下设有一根输液管6。输液管6通过管槽与滚刷4上方的喷管9相连。输液管6可拆卸,既美观又实用。输液管6可选用透明的输液软管。储液容器5可反复加液。
32.如图1所示,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滚轮7,便于消毒装置在使用时调整底板相对于自动扶梯扶手的位置。进而有利于调节滚刷4与待清洁和消毒的扶手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提升清洁和消毒的效果。同时,滚轮7的设置便于底座1的移动和搬运。滚轮7上设置有固定滚轮7的橡胶刹14。有利于底座1在确定位置后,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踩下橡胶刹14实现对底座1的快速固定。例如,4个滚轮7底座的底部呈矩形排布。
33.如图2所示,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立柱2的尾端设置有外螺纹。立柱2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旋合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安装孔内。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立柱2与底座1的安装与拆卸,有利于快速组装和分体式搬运;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外螺纹与内螺纹的旋合长度来调节立柱2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进而实现对滚刷4的高度
调节,有利于消毒装置适配于不同型号的自动扶梯,进一步扩大使用场景。
34.立柱2的侧面上设置有刻度线13。刻度线13位于立柱2具有管槽的侧面上。刻度线13沿着立柱2的轴向等间距分布。如此设置,以套管的底端为定位基准,调整套管的底端与刻度线13相重合,便于对滚刷4的位置实现微调。有利于将滚刷4调至最佳的清洁高度,进一步提升清洁和消毒的效果。
35.如图3结合图4所示,锁紧结构8包括紧固螺栓。套管上设置有螺纹通孔。紧固螺栓旋合在螺纹通孔内。紧固螺栓的尾端抵在立柱2的侧面上,对杆套组3形成锁固。紧固螺栓与套管形成的锁紧结构8,便于杆套组3沿着立柱2的轴向调节位置,同时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滚刷4在水平方向实施调平操作。如图4所示,一对紧固螺栓通过套管上的螺纹通孔实现对杆套组3的锁固。
36.如图3所示,杆套组3包括套管和延伸杆。4根延伸杆通过焊接形成梯形结构。套管位于梯形结构的短底上。滚刷4通过轴承连接在梯形结构的长底上。其中,套管的横截面的形状可根据方直金属立柱选用方形。多根延伸杆也可选用其它的连接方式进行组装,形成方形结构或者矩形结构。滚刷4和套管分别位于延伸杆围成的形状的对边上。
37.如图2所示,喷口11沿着喷管9的轴向等间距排布,有利于储液容器5内的消毒液通过输液管6,再经喷管9从喷口11处均匀的滴落在滚刷4上。进一步提升了消毒装置对扶手的清洁和消毒的效果。喷口11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数量。例如,根据扶手的宽度确定喷管9的长度,进而选择喷口11的个数。喷口11的数量可选择1、2、3、4、5等。根据大部分型号的自动扶梯的扶手的宽度。喷口11的数量优选为5个。其中,喷口11为小圆孔或者u型孔。
38.滚刷4通过轴承10与延伸杆相连,轴承10分别安装在滚刷4的两端。如此设置,大大降低了滚刷4相对延伸杆转动的摩擦力,避免了滚刷4与扶手之间发生滑动的情况,保证了对扶手的消毒效果。其中,轴承10可选用塑料轴承。例如,轴承10可选用塑料套筒轴承。
39.滚刷4包括套筒和海绵层,海绵层包覆在套筒的外壁上。消毒液从储液容器5内流到输液管6,再经喷管9从喷口11处源源不断地滴润海绵层。饱吸消毒液的柔软的海绵层结构在下毒杀菌的同时,减少了滚刷4对扶手表面的磨损。
40.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自动扶梯扶手的消毒装置使用时,充分利用上、下扶梯处的空间。工作人员将消毒装置放置在上、下扶梯处,调节立柱的首端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并将立柱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以套管的底端为定位基准,调整套管的底端与刻度线相重合,对滚刷的位置实施微调,根据扶手的位置将滚刷调至最佳的清洁高度。消毒液从储液容器内通过输液管,再经喷管从喷口处均匀的滴落在滚刷上。滚刷与扶手的表面相接触,利用自动扶梯的自行转动下顺利消杀扶手。
41.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