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色片抽取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99191发布日期:2021-11-03 13:2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色片抽取盒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抽取盒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色片抽取盒。


背景技术:

2.日常衣物在洗涤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掉色,为避免衣物混合洗涤的过程中,不同颜色的衣物相互串色,吸色片走入了千家万户,吸色片为采用特殊生化工艺处理的纤维布片,通过将吸色片与衣物放置在一起进行洗涤,可以有效吸附衣物洗涤过程中掉落的色剂,实现衣物混洗防串色。
3.常见的吸色片抽取盒采用的结构形式与抽纸盒的方式相同,包括纸盒,纸盒内形成用于放置吸色片的放置腔,纸盒于放置腔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抽取口。放置腔内层与层之间的吸色片通过弯折实现相互搭接,从而在抽取出一张吸色片后,将下一张吸色片的部分在上一张吸色片的带动下,通过抽取口露出至纸盒外,方便抽取操作。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抽取吸色片会带出下一张吸色片露出,虽然方便了抽取操作,但是由于吸色片采用特殊的生化工艺处理,吸色片长期裸露在空气中,易吸水氧化,造成吸色片的失效和浪费,故现有的吸色片抽取盒无法起到对吸色片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避免吸色片裸露吸水失效,本技术提供一种吸色片抽取盒。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色片抽取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吸色片抽取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开设有用于放置吸色片的容纳腔,所述盒体顶部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抽取口,所述盒体的上表面于与所述抽取口对应的位置处转动设置有用于盖住所述抽取口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与所述盒体间设置有便于所述保护盖保持盖住所述抽取口状态的卡扣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吸色片采用相互搭接的方式叠放于容纳腔内,使用者通过抽取口抽取吸色片,吸色片抽取后,会带出下一张吸色片至抽取口处,便于进行下一次抽取操作;待无需抽取吸色片后,转动保护盖,盖住抽取口,并利用卡扣组件将保护盖的位置固定,避免保护盖意外打开,从而有效避免吸色片裸露在外,吸色氧化而失效。
9.优选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一体设置于所述保护盖上的卡片和开设于所述盒体上与所述卡片卡接配合的卡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片插入至卡槽内,将保护盖的自动转动端卡住,完成保护盖的固定。
11.优选的,所述盒体表面固定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保护盖之间设置有多个蚂蚁线连接点段。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护盖临时固定在盒体表面,便于全自动化生产加工以及后续装卸和运输。
13.优选的,所述保护盖靠近其转动轴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片一体设置,且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固定片一体连接处的上表面沿所述保护盖的转动轴向方向开设有折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护盖与固定片一体连接,提高保护盖连接的稳定性,设置折痕便于实现保护盖的转动。
15.优选的,所述保护盖远离其转动轴线一侧的外表面开设有便于将所述保护盖边缘折翘起的折痕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利用折痕槽将保护盖的边缘折翘起,形成折边,手捏折边,便于带动保护盖运动。
17.优选的,所述抽取口内设置有封口片,所述封口片与所述抽取口内壁间设置有多个蚂蚁线点段。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封口片闭合抽取口,用于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灰尘渗入至盒体内。
19.优选的,所述封口片上开设有便于撕开所述封口片的勾拉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手指插入至勾拉孔,采用勾拉的方式将封口片从抽取口内拉扯出。
21.优选的,所述勾拉孔内设置有封片,所述封片与所述勾拉孔内壁部分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片起到遮挡的作用,在保持勾拉孔可以插入手指的同时,减少灰尘渗入至盒体中。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设置保护盖以及配合保护盖固定的卡扣组件,便于将打开后的抽取口闭合,从而有效避免吸色片长期与空气接触,吸水氧化而失效;
25.通过在盒体上设置固定片,并通过多个蚂蚁线连接点段将保护盖与固定片临时连接,继而便于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进行加工生产、装箱运输,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6.采用封口片将抽取口一次性封闭,确保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车间内的灰尘不易进入至盒体内,进一步确保了盒体内吸色片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色片抽取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吸色片抽取盒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盒体;2、抽取口;3、保护盖;4、卡片;5、卡槽;6、固定片;7、蚂蚁线连接点段;8、折槽;9、折痕槽;10、封口片;11、蚂蚁线点段;12、勾拉孔;13、封片。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吸色片抽取盒。
32.参照图1和图2,一种吸色片抽取盒,材质为薄纸质卡片4,包括盒体1,盒体1内开设有用于放置吸色片的容纳腔,盒体1顶部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抽取口2,盒体1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用于盖住抽取口2的保护盖3,保护盖3横截面呈l型,保护盖3的位置与抽取口2的位置相对应,保护盖3远离其转动轴线的一侧与盒体1间设置有卡扣组件,卡扣组件包括一体
设置于保护盖3上的卡片4和开设于盒体1上与卡片4卡接配合的卡槽5,卡片4是通过模具在保护盖3上压断出一个半圆形轮廓,再将压断处向内折弯而形成的片,卡槽5设置于盒体1侧壁,卡片4从下而上斜插入卡槽5内,采用如此的卡接方式,保护盖3的卡接稳定性更高。使用时,多层吸色片相互搭接叠放至容纳腔内,通过从抽取口2,抽取盒体1内的吸色片,抽取足够的吸色片后,转动保护盖3,盖住抽取口2,再将卡片4卡入至卡槽5内,使保护盖3保持盖住抽取口2的状态,有效避免吸色片长久与空气接触,造成吸色片吸水氧化而失效。
33.盒体1上表面以及一侧面通过胶水贴合固定有固定片6,固定片6横截面呈l型,固定片6表面呈c型,且固定片6的一侧与盒体1一体连接,保护盖3设置于固定片6的开口内,且保护盖3的形状与固定片6的开口相匹配,固定片6与保护盖3之间一体连接有多个蚂蚁线连接点段7。通过多个蚂蚁线连接点段7实现保护盖3与固定片6之间的临时连接,方便采用全自动化机械生产加工,以及后续产品装箱和运输。
34.保护盖3靠近其转动轴线的一侧与固定片6一体设置,且保护盖3与固定片6一体连接处的上表面沿保护盖3的转动轴向方向开设有折槽8,便于在折槽8处形成折痕,实现保护盖3的转动连接。保护盖3横截面呈l型,在保护盖3将抽取口2关闭的状态下,保护盖3内壁与盒体1上表面和一个侧面完全贴合,继而造成保护盖3的拿起缺乏着力点,不便于打开保护盖3,保护盖3远离其转动轴线一侧的外表面开设有折痕槽9,折痕槽9的长度方向与折槽8的长度方向平行,使用时利用折痕槽9,便于将保护盖3的边缘于折痕槽9处翻折,形成折边,通过捏住保护盖3的折边,便于将保护盖3转动打开。
35.抽取口2沿盒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抽取口2内设置有封口片10,封口片10表面形状与抽取口2的形状完全匹配,用于闭合抽取口2,封口片10与抽取口2内壁间一体连接有多个蚂蚁线点段11,以实现封口片10在抽取口2内的临时连接固定,封口片10上开设有便于撕开封口片10的勾拉孔12,勾拉孔12设置于封口片10的一端,勾拉孔12内设置有封片13,封片13与勾拉孔12内壁部分一体连接,用于闭合勾拉孔12,避免灰尘渗入。撕开封口片10的操作为:将手指插入至勾拉孔12内,推动封片13向盒体1内弯折,继而用手指勾住封口片10,向外拉扯,使多个蚂蚁线点段11断裂,撕开封口片10。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吸色片抽取盒的实施原理为:首先,扣开保护盖3的边缘,并向外拉扯保护盖3,使多个蚂蚁线连接点段7断裂,保护盖3通过折槽8实现于盒体1上的转动连接,接着通过勾拉孔12将封口片10从抽取口2内取出,即可实现吸色片的正常取用;吸色片抽取时,会带出下一张吸色片的部分至抽取口2处,便于下一次的抽取操作,若无需再抽取吸色片了,将保护盖3的边缘沿折痕槽9折出折边,关闭保护盖3,将下一张吸色片部分压入至保护盖3与盒体1之间,并通过将卡片4卡入至卡槽5内,实现保护盖3的临时固定,确保保护盖3始终处于关闭状态;待下次取用吸色片时,手捏住折边,带动卡片4从卡槽5内取出,并通过捏住折边,带动保护盖3转动,打开抽取口2,继续抽取动作。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