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7176发布日期:2021-12-12 21:3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分拣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物流分拣输送系统中,供包机流水线设备用于给分拣工序的主线进行上料。供包台设备作为分拣设备的第一道工序,供包的速度、效率和准确性则直接影响了后续分拣的速度、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大多数的供包台多采用三段或四段式供包,连续供包速度调控的准确性和供包效率明显不足,限制了分拣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解决连续供包效率低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入段、称重段、积放段、调速段和上载段,所述导入段、称重段为均速段,所述积放段、调速段为变速段,所述上载段为均速段;所述积放段包括沿输送方向紧邻的至少两段等速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调速段包括沿输送方向紧邻的至少两段等速设置的输送带。
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
7.所述上载段的输出方向与所述供包输送装置下游主输送线的方向呈α角,以实现所述自动供包装置的转向输送,所述α<90
°

8.所述上载段包括若干窄输送皮带,若干窄输送皮带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紧密排列,若干窄输送皮带的长度依次递增,使得若干窄输送皮带输出端的连线与其输送方向呈30
°
或45
°
角。
9.每个窄输送皮带输出端设有过渡滑板,所述过渡滑板位于所述上载段输出端与所述下游主输送线输入端之间形成的间隙处,将所述间隙封堵。
10.与每个所述过渡滑板相邻的窄输送皮带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板,过渡滑板通过连接件和紧固件与支撑板可拆卸式连接。
11.所述过渡滑板的顶面高度与所述窄输送皮带顶面高度齐平。
12.所述过渡滑板为直角三角形,各过渡滑板的斜边位于同一直线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设置多段输送线,有利于速度调控,满足与主线小车的位置匹配,提高了速度控制策略的多变性和精度,从而提高供包效率。
15.具体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6.积放段、调速段设置多段,有利于不同尺寸包裹等距输送,显著提高了连续供包能力。本实用新型的过渡滑板可防止卡包,增加上包的平稳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供包效率和能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9.图3为图1中a部放大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底面扫码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4的b部放大图。
22.图中:1、调速段;2、积放段;3、称重段;4、测量门架;5、导入段;6、底扫反光镜;7、上载段;8、过渡滑板;9、窄输送皮带;10、支撑板;11、过渡棒;12、凹槽;13、反光条;14、底扫相机;15、透光间隙;16、包裹。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实施例的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入段5、称重段3、积放段2、调速段1和上载段7。其中,导入段5、称重段3、积放段2、调速段1和上载段7均采用输送带机构,导入段5、称重段3为均速段,积放段2、调速段1为变速段,上载段7为均速段;积放段2包括沿输送方向紧邻的至少两段等速设置的输送带,调速段1包括沿输送方向紧邻的至少两段等速设置的输送带。
25.上述实施例中,上载段7的输出方向与供包输送装置下游主输送线的方向呈α角,以实现自动供包装置的转向输送,α<90
°

26.作为具体实施形式,α=30
°
或45
°

27.作为具体实施形式,上载段7的结构包括若干窄输送皮带9,若干窄输送皮带9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紧密排列,若干窄输送皮带9的长度依次递增,使得若干窄输送皮带9输出端的连线与其输送方向呈30
°
或45
°
角。
28.作为优选实施形式,每个窄输送皮带9输出端设有过渡滑板8,过渡滑板8位于上载段7输出端与下游主输送线输入端之间形成的间隙处,将间隙封堵。防止卡包,提高上包平稳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29.具体地,过渡滑板8的安装结构为:如图3所示,与每个过渡滑板8相邻的窄输送皮带9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板10,过渡滑板8通过连接件和紧固件与支撑板10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更换和检修。
30.作为优选实施形式,过渡滑板8为直角三角形,各过渡滑板8的斜边位于同一直线上。便于和下游主线的对接。
31.作为优选实施形式,过渡滑板8的顶面高度与窄输送皮带9顶面高度齐平,保证包裹的平稳过渡。
32.具体地,上述实施例中,导入段5、称重段3之间设有测量门架4,门架4上安装有光电装置,具体采用光电开关。称重段3下方的机架内设有底面扫码装置,称重段3的输送带底部设有称重机构。
33.如图4所示,底面扫码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扫反光镜6和底扫相机14,如图5所示,导入段5与称重段3设置有用于将两者的输送带过渡衔接的过渡棒11,过渡棒11顶面为弧形面,在弧形面的一侧加工形成平的凹槽12,并在凹槽12内贴附一条和光电开关配合的
反光条13,过渡棒11一侧和称重段3的输送带之间形成透光间隙15,当包裹16从过渡棒11上经过时,光路变化,光从该透光间隙15射入,由底扫反光镜6反射到底扫相机14。光路路径如图4中虚线所示。
34.上述实施例中,积放段2、调速段1设置成两段的目的是同时方便大件、小件包裹的等距传输。小件包裹可以一段上面放一个,大件包裹可以同时占用两段或多段。
35.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具体实施形式,导入段5、称重段3为均速段,速度为1.5m/s;积放段2、调速段1为变速段,上载段7为均速段,速度为2.5

2.8m/s。结合上述各段的速度设置,本实施例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36.包裹从自动上包区(图中未示出)依次间隔上包到导入段5,然后输送到称重段3,如果包裹条码刚好位于底面利用底面扫码装置对其进行扫码和信息记录,然后再进行称重;称重后的包裹进入到积放段2,在积放段2经过变速调整重新调整间距,然后进入调速段1,积放段2、调速段1的输送带变速设置,使包裹进入上载段7时,满足速度和下游主输送线上小车的速度相匹配,如果包裹速度过快,通过调速段2使其速度降低,如果速度过慢,通过调速段2使其速度提高。最终使得各包裹保持一定间距从上载段7供料到主线小车,同时实现30
°
转向。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入段(5)、称重段(3)、积放段(2)、调速段(1)和上载段(7),所述导入段(5)、称重段(3)为均速段,所述等积放段(2)、调速段(1)为变速段,所述上载段(7)为均速段;所述积放段(2)包括沿输送方向紧邻的至少两段等速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调速段(1)包括沿输送方向紧邻的至少两段等速设置的输送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段(7)的输出方向与所述供包输送装置下游主输送线的方向呈a角,以实现所述自动供包装置的转向输送,所述α<9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载段(7)包括若干窄输送皮带(9),若干窄输送皮带(9)沿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紧密排列,若干窄输送皮带(9)的长度依次递增,使得若干窄输送皮带(9)输出端的连线与其输送方向呈30
°
或45
°
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窄输送皮带(9)输出端设有过渡滑板(8),所述过渡滑板(8)位于所述上载段(7)输出端与所述下游主输送线输入端之间形成的间隙处,将所述间隙封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每个所述过渡滑板(8)相邻的窄输送皮带(9)一侧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板(10),过渡滑板(8)通过连接件和紧固件与支撑板(10)可拆卸式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滑板(8)的顶面高度与所述窄输送皮带(9)顶面高度齐平。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滑板(8)为直角三角形,各过渡滑板(8)的斜边位于同一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段式供包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入段、称重段、积放段、调速段和上载段,所述导入段、称重段为均速段,所述积放段、调速段变速段,所述上载段为均速段;所述积放段包括沿输送方向紧邻的至少两段等速设置的输送带,所述调速段包括沿输送方向紧邻的至少两段等速设置的输送带。本实用新型设置多段输送线,有利于速度调控,满足和主线小车的位置匹配,提高了包裹间距控制的精度和供包效率;积放段、调速段设置多段,有利于不同尺寸包裹输送速度的变速策略优化、精准控制包裹间距,显著提高了连续供包效率。显著提高了连续供包效率。显著提高了连续供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曲燕 奚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弘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2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