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4343发布日期:2021-12-25 01:2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体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数码平板印刷的输送平台为一体式钢架及侧板的结构,一体式钢架和侧板结构对加工设备的加工能力要求高,零部件也很长很宽;一体式结构输送平台安装时需搭好钢架、侧板、连接横梁及托帯辊,然后将输送带放在拖带辊上,再把吸风平台、主动辊、从动辊从传送带中间穿过,大宽幅的吸风平台、主从动辊等零部件的质量与体积相对较大,穿皮带的动作不易操作。对于后期维护更换输送带也不好进行,具体来说,一体式结构拆、穿环形皮带(输送带)动作不易进行的具体原因是主体框架必须先搭建好,再把环形皮带放在托带辊上方,然后用长杆将环形皮带从中间撑开,再将吸风钢架和平台、主从动辊从环形皮带中间穿过安装在主体框架上,一体式结构拆、穿皮带动作必须要在主机框架上完成,操作空间受限完成以上动作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一体式输送平台拆穿输送带时操作不易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体式输送装置,其中,包括:
5.上安装基体和下安装基体,所述上安装基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安装基体的上方;
6.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安装基体上;
7.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绕装于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
8.进一步地,所述分体式输送装置还包括张紧辊和拖带辊,所述张紧辊设置在所述上安装基体和下安装基体中的任意一者上,所述拖带辊设置在所述上安装基体和下安装基体中的任意一者上,所述输送带还绕装于所述张紧辊,所述从动辊接触于所述输送带下方。
9.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辊和拖带辊均设置在所述下安装基体上。
10.进一步地,所述上安装基体和下安装基体通过螺纹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分体式输送装置还包括l形连接板,所述l形连接板包括彼此连接的立板和横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横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立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一螺纹紧固件连接于所述上安装基体的侧面,所述横板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第二螺纹紧固件连接于所述下安装基体。
12.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辊所处位置低于所述拖带辊所处位置。
13.进一步地,所述分体式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安装基体上的吸风装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吸风装置包括安装于所述上安装基体的吸风平台,所述吸风平台上设置有吸风孔,所述吸风平台连接有集风腔体,所述集风腔体与所述吸风孔连通,且所述
集风腔体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与所述吸风孔对应的导风孔。
15.进一步地,所述分体式输送装置还包括底架,所述下安装基体为连接在所述底架的侧面的下部侧板,所述上安装基体为上部侧板。
16.进一步地,所述下部侧板成对布置在所述底架的两侧,所述上部侧板成对布置在所述底架的两侧。
17.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分体式输送装置,以上安装基体和下安装基体为基础形成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在拆装输送带时,可以先分别拆装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然后再将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连接,使得输送带具有灵活充裕的拆装空间、拆装操作容易便捷,通过上安装基体和下安装基体为基础的分体式结构更利于组件的装配,后期维护更换输送带更方便快捷。此外,大型零部件分成上部组件和下部组件去加工生产,相对而言小型零部件的加工能保证加工的精度,加工工时的缩短对应的加工的成本更低,相对而言小型零部件的加工能保证加工的精度,加工工时的缩短对应的加工的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输送装置的装配图;
21.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分体式输送装置中的上部组件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分体式输送装置中的下部组件的侧视图;
23.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分体式输送装置中的立体图;
24.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25.图6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分体式输送装置中的吸风装置的一个立体图;
26.图7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分体式输送装置中的吸风装置的另一个立体图。
27.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0028]1‑
上安装基体;2

下安装基体;3

主动辊;4

从动辊;5

张紧辊;6

拖带辊;7

输送带;8

l形连接板;9

斜支撑杆;10

基体安装架;11

吸风装置安装架;12

底架;13

地轨;14

辊轮;71

导风孔;81

立板;82

横板;83

第一安装孔;84

第二安装孔;100

吸风装置;101

吸风平台;102

吸风孔;103

集风腔体;104

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1]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
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4]
请一并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输送装置,包括:上安装基体1、下安装基体2、主动辊3、从动辊4、张紧辊5、拖带辊6、输送带7和吸风装置100,上安装基体1可拆卸地安装在下安装基体2的上方,主动辊3和从动辊4分别设置在上安装基体1上,输送带7绕装于主动辊3、从动辊4和张紧辊5,从动辊6接触于输送带7下方,其中输送带7优选皮带,当然如果能够实现同样功能和效果,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的输送带7作为替换方式,例如尼龙带、纺织物制成的输送带7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该分体式输送装置尤其适合作为高速宽幅输送带平台,以对瓦楞纸板、广告pp板、木板、玻璃面板等数码印刷平板材料进行高速输送,但是也并不限于这些板材的输送。
[0035]
通过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可拆卸地连接形成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输送装置的基础,上安装基体1与设置在其上的相关部件(例如主动辊3)形成上部组件,下安装基体2与设置在其上的相关部件(例如拖带辊6)形成下部组件,安装输送带7时,可以先将上部组件整体装配后再穿过输送带7(或者说是用输送带7套上部组件中的主动辊3和从动辊4等),再将套好输送带7的上部组件放在底部组件上连接即可,这样使得安装空间灵活及操作相对比较容易,拆卸输送带7时亦是如此。
[0036]
参见图1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张紧辊5和拖带辊6均设置在下安装基体2上,张紧辊5和拖带辊6安装在下安装基体2上相比安装在上安装基体1上,结构更为简单、部件的空间布局更为合理,使得分体式输送装置的调试及拆装更方便。作为其它实施例,张紧辊5和拖带辊6分别设置在上安装基体1上,或者张紧辊5和拖带辊6中的其中一者设置在上安装基体1上,另一者设置在下安装基体2上都是可以的。
[0037]
参见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分体式输送装置还包括l形连接板8,l形连接板8包括彼此连接的立板81和横板82,立板81沿竖直方向延伸,横板82沿水平方向延伸,立板8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83,横板8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84,立板81通过穿设于第一安装孔83的第一螺纹紧固件(未图示,但很好理解)连接于上安装基体1的侧面,横板82通过穿设于第二安装孔84的第二螺纹紧固件(未图示,但很好理解)连接于下安装基体2,第一安装孔83和第二安装孔84的数量并不受特别的限制,例如1个、2个、甚至更多个为宜,设置更多的第一安装孔83和第二安装孔84的数量,从而配合更多的第一螺纹紧固件和第二螺纹紧固件,以增强l形连接板8与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的连接稳固性,此外,下安装基体2可以连接有基体安装架10,横板82可以连接在基体安装架10的上端面上,当然,作为其它实
施例,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直接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也是可以的,螺纹紧固件可以是螺栓、螺钉等,可以理解的是,除了采用l形连接板8,作为其它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其它任意合适形状的连接板来实现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之间的连接,作为其它实施例,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可以不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而通过插接、卡接配合锁扣或锁销的形式进行可拆卸地连接。
[0038]
仍参见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立板81和横板82之间连接有斜支撑杆9,以提高l形连接板8的稳固性,进而提高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而作为其它实施例,也可以不设置斜支撑杆9。
[0039]
参见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张紧辊5所处位置低于拖带辊6所处位置,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输送装置的零部件的空间布局极为合理,而作为其它实施例,张紧辊5所处位置高于或平齐于拖带辊6所处位置都是可以的。
[0040]
参见图1、图2、图6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吸风装置100包括安装于上安装基体1且位于输送带7的上半部分下方的吸风平台101,吸风平台101上设置有吸风孔102,吸风孔102应位于输送带7的上半段的下方,吸风平台101的下表面设置有集风腔体103,集风腔体103与吸风孔102连通,且集风腔体103通过管道104与风机连接,输送带7上设置有与吸风孔102对应的导风孔71,风机工作,将集风腔和吸风平台101内的空气往外抽形成一个负压状态,吸风平台101上表面的吸风孔102具有吸力,最终还通过输送带7上的导风孔71形成具有吸力的气流,从而对输送带7上输送的板材起到吸附效果。作为可替换的实施例,吸风装置100甚至还可以直接采用更为精简的风机配合具有吸风口的壳体结构来实现,可以理解的是,只要能够对输送带7上输送的板材起到吸附效果,吸风装置100并不受限于具体的结构设置和具体的位置设置。。
[0041]
参见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吸风装置100可通过吸风装置安装架11而安装于上安装基体1,作为其它实施例,吸风装置100也可以直接安装于上安装基体1。
[0042]
参见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分体式输送装置还包括底架12,下安装基体2为连接在底架12的侧面的下部侧板,上安装基体1为上部侧板,即通过底架12结合下安装基体2和上安装基体1形成安装基础结构,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输送装置并不限于这种特定的基础结构形式,例如作为其它实施例,下安装基体2和上安装基体1自身形成独立的安装基础,不依赖于结合底架12作为安装基础也是可以的,例如下安装基体2和上安装基体1分别为无需结合底架12的安装座、安装架的形式。
[0043]
参见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下部侧板成对布置在底架12的两侧,上部侧板成对布置在底架12的两侧,形成对称的结构,张紧辊5、拖带辊6、张紧辊5和拖带辊6等在每一侧的对应的下部侧板和上部侧板上都有设置。
[0044]
参见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分体式输送装置还包括地轨13,下安装基体2上设置有可行进地支撑在地轨13上的辊轮14,方便分体式输送装置进行移动,在上述形成对称的结构的情况下,地轨13和辊轮14也对应成对设置。
[0045]
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输送装置拆装输送带7的拆装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0046]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输送装置中输送带7安装过程为:现将主动辊3、从动辊4、吸风装置100等部件安装于上安装基体1,然后将拖带辊6等部件安装于下安装基体2,将输送带7套在主动辊3、从动辊4上,然后将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通过l形连接板8配合螺栓连
接,最后在下安装基体2安装张紧辊5使其与输送带7形成张紧配合即完成了输送带7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输送装置中输送带7拆卸过程为:先取出张紧辊5使输送带7处于松弛状态,然后拆卸l形连接板8以及对应螺栓,使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分离,然后在上安装基体1上取走输送带7即可。由此看来,上安装基体1和下安装基体2形成分体式结构后,相比一体式结构的输送装置,使得输送带7的安装空间更为灵活,其操作也相对容易、便捷。
[0047]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