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7038发布日期:2021-12-01 11:3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段预制箱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


背景技术:

2.传统节段梁吊具主要包括预留孔式和预埋螺杆式。预留孔式吊具主要是在节段梁中预留孔洞,如图1所示,现场由人工进行穿杆、安装楔形垫片及拧螺母等。如图2所示,预埋螺杆式吊具是在节段梁预制过程中预埋螺杆,然后由人工将吊具与预埋螺杆进行安装连接。
3.传统节段梁吊具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吊具吊点的纵、横向位置基本由工人手动调整,自动化程度低;吊具调整工序繁多,包括:穿杆、安装楔形垫片、拧螺母等;单片梁起吊次数多,包括:台座区至修饰区、修饰区至存梁区、存梁区至出运区;人力需求大,施工效率低;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提高节段梁施工自动化水平及施工效率。
5.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包括:上部吊装件、承重主梁、承重次梁、连接件、吊臂和底托板;
6.所述上部吊装件设置于承重主梁上;所述承重次梁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承重次梁设置于承重主梁下方,并与上部吊装件连接,所述承重次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重主梁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承重次梁上,每个连接件上连接两个吊臂,且吊臂在连接件上对称设置,所述吊臂的底部连接底托板,所述底托板设置为用于承载所述节段梁的底部。
7.优选的是,所述上部吊装件包括吊耳和吊帽;所述吊帽悬挂于承重主梁上,并与承重次梁通过铰接板铰接;所述吊耳固定于所述承重主梁上。
8.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杆、转动装置、一对移动套筒和一对滑块;
9.螺纹杆通过固定件可转动的固定于承重次梁上,一对移动套筒螺纹连接于螺纹杆上,所述移动套筒的下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吊臂连接,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为可驱动所述螺纹杆转动,所述螺纹杆的螺纹设置为当转动装置驱动螺纹杆转动时,所述螺纹杆上的一对移动套筒可沿相向移动或相互远离。
10.优选的是,螺纹杆的两端通过角钢可转动的固定于承重次梁上部,所述角钢与移动套筒间安装有伸缩式位移计。
11.优选的是,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垫块;所述吊臂为折线型结构,且所述吊臂的上部弯折方向与底托板均位于吊臂的下部的同一侧。
12.优选的是,底托板安装于吊臂底部且可以绕吊臂旋转。
13.优选的是,角钢与承重次梁可拆卸的连接。
14.优选的是,吊臂与滑块连接的顶部位置设有加劲板。
15.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无需在节段梁上预留孔洞或预埋螺杆,因此也不存在吊具与预留孔洞或螺杆的定位及穿螺杆等繁杂工作,具有工序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
17.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可通过伸缩式位移计测得的数据,根据节段梁长度的需求自动控制转动装置调整底托板的间距,从而适应节段梁长度的变化,具有高效自动化、适应性强等特点。
18.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节段梁存梁与起吊受力状态一致,安全风险小;且梁底一般平整,受截面形式影响小,普适性好。
1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20.图1是传统节段梁吊具预埋孔式;
21.图2是传统节段梁吊预埋螺杆式;
22.图3是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立面图;
23.图4是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吊具侧面图。
24.附图标记:1吊帽,2吊耳,3承重主梁,4承重次梁,5吊臂,6转动装置,7铰接板,8螺纹杆,9加劲板,10底托板,11垫块,12伸缩式位移计,13移动套筒,14角钢,15节段梁。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15吊具,包括:上部吊装件、承重主梁3、承重次梁4、连接件、吊臂5和底托板10;
28.所述上部吊装件设置于承重主梁3上;承重次梁4设置于承重主梁3下方,并与上部吊装件连接,所述承重次梁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重主梁3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承重次梁4上,每个连接件上连接两个吊臂5,且吊臂5在连接件上对称设置,所述吊臂5的底部连接底托板10,所述底托板10设置为用于承载所述节段梁15的底部。
29.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承重主梁3的数量为一个,承重次梁4的数量为两个,无需在节段梁15上预留孔洞或预埋螺杆,直接通过底托板10托起节段梁15,序简单,操作简便。
30.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上部吊装件
包括吊耳2和吊帽1;所述吊帽1悬挂于承重主梁3上,并与承重次梁4通过铰接板7铰接;所述吊耳2固定于所述承重主梁3上。
31.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杆8、转动装置6、一对移动套筒13和一对滑块;
32.螺纹杆8通过固定件可转动的固定于承重次梁4上,一对移动套筒13螺纹连接于螺纹杆8上,所述移动套筒13的下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吊臂5连接,所述转动装置6设置为可驱动所述螺纹杆8转动,所述螺纹杆8的螺纹设置为当转动装置6驱动螺纹杆8转动时,所述螺纹杆8上的一对移动套筒13可沿相向移动或相互远离。
33.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套筒13与滑块连接为一体,移动套筒13与滑块在转动装置6的转动下可沿螺纹杆8移动,从而带动吊臂5和底托板10移动。
34.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螺纹杆8的两端通过角钢14可转动的固定于承重次梁4上部,所述角钢14与移动套筒13间安装有伸缩式位移计12,可以间接得到两个底托板10间的距离,从而通过调节转动装置6进行底托板10间距的调整,以自适应节段梁15长度的变化。
35.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所述底托板10上设置有垫块11,底托板10上部垫块11可增设橡胶垫,增大与梁体间的摩擦。所述吊臂5为折线型结构,且所述吊臂5的上部弯折方向与底托板10均位于吊臂5的下部的同一侧。
36.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干节段梁15在装配前以一定间距存放在存放场地,存梁之间的间距要保证吊具对节段梁15的起吊。吊臂5折线型结构相对于直线型而言不仅可以缩小承重次梁4的长度,进而减小存梁间距,且吊臂5与滑块连接的上部位置与底托板10垫块11基本处在同一竖直线上,受力更加合理。
37.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底托板10安装于吊臂5底部且可以绕吊臂5旋转,从而可进一步减小存梁间距。
38.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角钢14与承重次梁4可拆卸的连接,以便于更换不同长度的吊臂5,从而适应梁高的变化。
39.本技术方案还可以包括以下技术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技术效果:吊臂5与滑块连接的顶部位置设有加劲板9。
40.本实施方式中,高效自动化底托式节段梁15吊具,不用在节段梁15中预留孔洞及预埋螺杆,而是将底托板10伸入节段梁15两端梁体底部后整体托起完成起吊。同时,两侧底托板10可通过连接件自动调节间距以适应节段梁15长度的变化。
41.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