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实体器官修整台

文档序号:29791310发布日期:2022-04-23 17:4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实体器官修整台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体器官修整台,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实体器官修整台。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的器官移植手术中,对供体器官的修整是关系手术成败的关键步骤,对供体器官修整涉及的设备包括带有储冰凹槽的器官修整台和无菌大盆。对供体器官修整方法,是在储冰凹槽中存放无菌冰屑,将无菌大盆放在器官修整台中,将供体器官放置于无菌大盆中进行修整。由于储冰凹槽中存放的无菌冰屑较少,因此这种带有储冰凹槽的器官修整台只适用于修整时间长的实体器官,而对于修整时间长的实体器官(例如:供体胰腺的修整),即需要在器官修整途中再次连续添加无菌碎冰以维持温度恒定,否则大量的无菌碎冰融化后不能始终保持一个恒定的低温环境。因此现有技术的器官修整台存在如下问题:(2)存放的无菌冰屑较少,难以较长时间维持器官修整台的恒定低温,不适合修整时间长的实体器官;(2)冰屑融化成液体后使修整盆漂浮于水上、不能稳定修整盆,供体器官的修整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器官修整台存在存放的无菌冰屑较少、难以较长时间维持器官修整台的恒定低温、不适合修整时间长的实体器官及难以稳定修整盆、修整难度大等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实体器官修整台。具有存在存放的无菌冰屑较多、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器官修整台的恒定低温、适合修整时间长的实体器官及方便稳定修整盆、修整方便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5.一种改进结构的实体器官修整台,包括支承台和修整盆,其结构特点在于:设有制冷箱和温控结构,在支承台的中部设有恒温水槽,所述恒温水槽的大小、形状与修整盆的大小、形状相吻合,以使修整盆衔接在恒温水槽中;制冷箱的冷量输出端连接恒温水槽的输入端以保持恒温水槽的低温恒定,温控结构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制冷箱的控制输入端以控制制冷箱的输出冷量;形成修整盆的恒温控制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7.进一步地,制冷箱包括箱体及内置在箱体中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组成,蒸发器构成制冷系统的冷量输出端直接放置在恒温水槽内。
8.进一步地,温控结构由电子控温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构成,电子控温器采用pid温度控制,具有温度设定、测定温度、双数字显示及pid自动调节结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恒温水槽内以测量恒温水槽的水温,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子控温器的信号输入端以形成测定温度结构,电子控温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制冷箱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子控温器将测定温度的信号与设定温度对比并通过pid自动调节结构调节,形成自动恒温控制结构。
9.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由pt-100铂金热电阻传感器构成,以控制热力膨胀阀的大小,精准调控温度。
10.进一步地,支承台的左侧放置温控结构,构成温控台;支承台的右侧放置制冷系统,构成制冷箱;支承台的总长度为110-130cm,其中温控台的长度18-22cm,设置恒温水槽的区域的长度为45-55cm,制冷箱的长度45-55cm;支承台的宽度为55-65cm、高度为75-85cm;修整盆的圆锥形状,其盘口直径为25-35cm、高度为10-20cm,与修整盆的圆锥形状对应,恒温水槽中设有盘口直径为稍小于25-35cm、深度为10-20cm以上的圆锥状。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制冷箱和温控结构,在支承台的中部设有恒温水槽,所述恒温水槽的大小、形状与修整盆的大小、形状相吻合,以使修整盆衔接在恒温水槽中;制冷箱的冷量输出端连接恒温水槽的输入端以保持恒温水槽的低温恒定,温控结构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制冷箱的控制输入端以控制制冷箱的输出冷量;形成修整盆的恒温控制结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器官修整台存在存放的无菌冰屑较少、难以较长时间维持器官修整台的恒定低温、不适合修整时间长的实体器官及难以稳定修整盆、修整难度大等问题,具有存在存放的无菌冰屑较多、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器官修整台的恒定低温、适合修整时间长的实体器官及方便稳定修整盆、修整方便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3.2、本实用新型通设置制冷箱和温控结构,保证供体器官修整台始终处于一个恒定的低温环境,减少温度不理想对于实体器官造成的影响,而且保证修整盆很好的稳定于储冰凹槽中,降低器官的修整难度,并且在器官修整过程中不需要再次换冰屑,减少了繁琐的过程。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温控结构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18.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包括包括支承台1和修整盆2,还设有制冷箱3和温控结构4,在支承台1的中部设有恒温水槽1-1,所述恒温水槽1-1的大小、形状与修整盆2的大小、形状相吻合,以使修整盆2衔接在恒温水槽1-1中;制冷箱3的冷量输出端连接恒温水槽1-1的输入端以保持恒温水槽1-1的低温恒定,温控结构4的控制输出端连接制冷箱3的控制输入端以控制制冷箱3的输出冷量;形成修整盆2的恒温控制结构。
19.本实施例中:
20.制冷箱3包括箱体及内置在箱体中的制冷系统,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组成,蒸发器构成制冷系统的冷量输出端直接放置在恒温水槽1-1内。
21.温控结构4由电子控温器连接温度传感器构成,电子控温器采用pid温度控制,具有温度设定、测定温度、双数字显示及pid自动调节结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恒温水槽1-1内以测量恒温水槽1-1的水温,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子控温器的信号输入端以形
成测定温度结构,电子控温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制冷箱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电子控温器将测定温度的信号与设定温度对比并通过pid自动调节结构调节,形成自动恒温控制结构。
22.温度传感器由pt-100铂金热电阻传感器构成,以控制热力膨胀阀的大小,精准调控温度。
23.支承台1的左侧放置温控结构4,构成温控台;支承台1的右侧放置制冷系统,构成制冷箱3;支承台1的总长度为120cm,其中温控台的长度20cm,设置恒温水槽1-1的区域的长度为50cm,制冷箱的长度50cm;支承台1的宽度为60cm、高度为80cm;修整盆2的圆锥形状,其盘口直径为30cm、高度为15cm,与修整盆2的圆锥形状对应,恒温水槽1-1中设有盘口直径为稍小于30cm、深度为15cm以上的圆锥状。
24.支承台1的左侧为中控台,为整个电路的放置区域,通过电线连接最右侧制冷系统的压缩机,用以调控恒温水槽中水的温度,使之保持在理想的供体器官修整所需要的温度,电子控温器采用pid温度控制,具有设定、测定温度双数字显示及pid自整功能,控温精确可靠;温度传感器:pt-100铂金热电阻传感器,控制热力膨胀阀的大小,精准调控温度;中央为恒温水槽,上面放置修整盆,恒温水槽用以将修整盆的温度始终调控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右侧为一个制冷箱,用以放置制冷系统,为整个修整台的温度工作系统。
25.制冷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和蒸发器组成。由铜管将四大件按一定顺序连接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内充注一定量的制冷剂。一般用制冷剂为氟里昂,通常采用的是r134。由铜管制作成的蒸发器,为了提高电能利用率,将蒸发器直接置于水槽内,能大大提高制冷速率。
26.具体工作原理为:接通电源后,中控台调节温度至0-4℃,通电使压缩机工作,小型全封闭压缩机吸收来自蒸发器的气态氟利昂,将低温低压的气体氟里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液体氟里昂),高温高压的液态氟利昂进入冷凝器中,冷凝器对外散热(需要冷却水塔,冷却水塔采用内循环水泵),使高温高压的液体氟里昂散热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液两相(气体和液体混合物)物体,低温低压的氟利昂气液两相物体经过节流膨胀阀的调控,使适量的氟利昂进入蒸发器,恒温水槽内的蒸发器,使低温低压的氟里昂气液两相(气体和液体混合物)物体全部变成气体,吸收恒温水槽的热量,使水浴达到0-4℃(水浴需要使用酒精),水槽中盛放器官修整盆,即可使修整盆处于一个低温的恒温环境,如此循环往复。
27.电路系统放置于左侧中控台,通过电线连接放于右侧制冷箱的压缩机和散热风扇,带动制冷系统和散热风扇的工作,
28.本发明使器官修整盆处于一个恒温环境,不用像以前的修整盆需要在修整器官过程中需要反复放冰,减少了放冰过程中污染的可能性,更加减少了修整过程的繁缛步骤。
29.实体器官在获取后因需要结扎器官周围组织及血管等,需要在再次修整,体外修整耗时长,现在的器官修整台都是间断在盆底放置冰块,操作繁琐,且不能保证良好的低温环境,本发明可以保证修整过程中处于一个恒定的低温环境。
30.在恒温槽中倒入酒精,然后上面放置器官修整盆,盆中加入器官保存液,接通电源,调节温度至0-4℃,通电后压缩机带动整个制冷系统工作,使保存液的温度逐渐降至0-4℃,将实体器官放置于修整盆中,开始进行修整工作,在修整过程中制冷系统始终将温度恒定于0-4℃,在这个过程中散热风扇将冷凝器吸收的热量吹入空气中,修整完毕后关闭电源。
31.其他具体实施例:
32.本实用新型具体具体实施例的特点是:所述支承台1的总长度为110或130cm,其中温控台的长度18或22cm,设置恒温水槽1-1的区域的长度为45或55cm,制冷箱的长度45或55cm;支承台1的宽度为55或65cm、高度为75或85cm;修整盆2的圆锥形状,其盘口直径为25或35cm、高度为10或20cm,与修整盆2的圆锥形状对应,恒温水槽1-1中设有盘口直径为稍小于25或35cm、深度为10或20cm以上的圆锥状。其余同具体实施例1。
33.以上所指出的较佳实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技术构思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