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5626发布日期:2023-01-17 15:2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千斤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千斤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千斤顶。


背景技术:

2.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千斤顶分为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两种,机械千斤顶采用机械原理,以往复扳动手柄,拔爪即推动棘轮间隙回转,小伞齿轮带动大伞齿轮、使举重螺杆旋转,从而使升降套简获得起升或下降,而达到起重拉力的功能。
3.在一些大型千斤顶(也即用于支撑较重的千斤顶)中均设置有变速装置,变速装置的作用是,当千斤顶上端没有支撑重物时,采用低扭矩、高速的方式抬升千斤顶,当千斤顶端的上端有支撑重物时,采用高扭矩、低速的方式抬升千斤顶。
4.现有千斤顶变速装置多为一个从动轴上固定有多个从动齿轮,一个主动轴上固定有多个主动齿轮;主动轴速度恒定,当不同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相配合时,转速比不同,从动轴的速度不同,实现变速。但现有千斤顶变速装置的主动轴上缺少限位,主动轴容易移动使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脱离,增加操作人员的操作难度。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千斤顶变速装置存在操作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千斤顶变速装置操作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变速千斤顶。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变速千斤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变速千斤顶,包括千斤顶本体和使千斤顶本体变速的变速机构,千斤顶本体包括从动轴,变速机构包括变速壳体和主动轴、变速机构还包括设于从动轴上的多个从动齿轮和设于主动轴上的多个主动齿轮;变速壳体与主动轴的连接处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变速壳体固定连接的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内侧壁上开设有多道整圈的限位槽,所述主动轴上开设有垂直于轴线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两端均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一半位于限位孔内、另一半位于限位槽内;通过移动主动轴使相对应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配合时,限位球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从动轴上的从动齿轮配合时,限位球位于限位槽内,限定主动轴的位置,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配合稳定,减少滑移,操作人员只需转动主动轴,使操作人员操作时更方便。
10.可选的,所述变速壳体与主动轴连接处外侧设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与变速壳体连接的防水软套,所述防水软套远离变速壳体的一端设有防水轴承,所述防水轴承与主动轴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软套可尽可能防止变速机构内进水,防水轴承不影响主动轴的转动。
12.可选的,所述防水软套内均匀设有多个防水钢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钢圈可支撑软套,尽可能防止软套影响主动轴的移动。
14.可选的,所述千斤顶本体还包括用于顶起物体的顶缸、与顶缸滑动连接的中缸和与中缸滑动连接的底缸;所述底缸一侧沿竖直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升降槽,所述中缸与底缸滑动连接的一端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中缸滑动连接、一端位于升降槽内的升降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拔出升降杆,可带动中缸进而带动顶缸向上移动,可进行快速升起顶缸,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16.可选的,所述中缸在升降杆处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内设有升降腔,所述升降杆穿过升降腔,所述升降腔设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弹簧套设于升降杆上,所述升降杆在位于升降腔靠近底缸的侧壁处设有抵接于升降弹簧的升降挡块。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拔出升降杆时,升降挡块压缩升降弹簧,到指定位置时,升降弹簧伸长,使升降杆插入指定的升降槽内部,尽可能防止升降杆的掉落,提升支撑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底缸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所述升降槽,所述升降组件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中缸对应升降槽的两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中缸和底缸升降时的稳定性,两侧都有升降组件,也便于操作人员双手同时操作。
20.可选的,所述底缸靠近中缸一端的顶部设有拉紧弹簧,所述拉紧弹簧一端与中缸连接、另一端与底缸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紧弹簧能够尽可能的防止中缸与底缸的脱离。
22.可选的,所述底缸外侧设有位于拉紧弹簧初始状态时支撑中缸靠近底缸一端的支撑挡块。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挡块用于使中缸不使用时,支撑中缸,提升支撑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当主动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从动轴上的从动齿轮配合时,限位球位于限位槽内,限定主动轴的位置,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配合稳定,减少滑移,操作人员只需转动主动轴,使操作人员操作时更方便。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变速千斤顶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变速千斤顶剖视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2中a部分放大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图2中b部分放大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千斤顶本体;11、从动轴;12、顶缸;13、中缸;14、底缸;141、升降槽;2、变速机构;21、变速壳体;22、主动轴;221、限位孔;23、从动齿轮;231、大从齿轮;232、小从齿轮;24、主动齿轮;241、大主齿轮;242、小主齿轮;3、限位组件;31、限位套筒;311、限位槽;32、限位弹簧;33、限位球;4、防水组件;41、防水软套;42、防水轴承;43、防水钢圈;5、升降组件;51、升降杆;52、升降座;521、升降腔;53、升降弹簧;54、升降挡块;6、拉紧弹簧;7、
支撑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变速千斤顶。
33.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变速千斤顶包括千斤顶本体1、变速机构2、防水组件4、升降组件5;变速机构2使千斤顶本体1以不同的速度进行升降,同时适应快速升降和精确升降,升降组件5操纵千斤顶本体1进行快速升降,适应较大范围的升降;防水组件4设于变速机构2一侧,可尽可能的防止变速机构2进水。
34.参考图2和图4,为使千斤顶本体1升降,千斤顶本体1包括顶缸12、中缸13、底缸14,底缸14两侧沿竖直方向均开设有多个升降槽141,顶缸12套在中缸13上与中缸13滑动连接,中缸13套在底缸14上与底缸14滑动连接。升降组件5包括升降杆51、升降座52、升降弹簧53和升降挡块54,升降组件5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中缸13底部相对的两侧使操作人员双手操作更方便,升降座52通过焊接固定于中缸13上,升降杆51穿过升降座52和中缸13侧壁插入底缸14的升降槽141内,升降座52内部开设有升降腔521,升降弹簧53位于升降腔521内且套设在升降杆51上,升降挡块54位于升降腔521内焊接固定于升降杆51上,升降挡块54位于升降杆51位于升降腔521内一段靠近中缸13的一端。操作人员拔出升降杆51,升降挡块54压缩升降弹簧53,使升降杆51脱离升降槽141,然后可带动中缸13快速升降,然后找准位置松开升降杆51,升降弹簧53复位弹回升降挡块54,升降挡块54带动升降杆51插入升降槽141内。使中缸13能够快速升降,适应较大范围的调整。升降弹簧53压紧升降挡块54,可尽可能防止升降杆51掉落,使稳定。
35.为使中缸13和底缸14连接,中缸13内部和底缸14顶部之间设有两条拉紧弹簧6,当拉紧弹簧6处于初始位置时,底缸14在中缸13底部设有支撑挡块7。拉紧弹簧6一端与中缸1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一端与底缸1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能够使中缸13与底缸14连接,尽可能的防止中缸13与底缸14脱离。支撑挡块7使中缸13处于不使用状态时支撑中缸13,防止中缸13长期压缩拉紧弹簧6,使拉紧弹簧6损坏。
36.参考图2和图3,千斤顶本体1顶缸12远离中缸13的一端设有从动轴11,变速机构2包括变速壳体21、主动轴22、从动齿轮23和主动齿轮24。变速壳体21通过焊接固定于顶缸12一侧,从动轴11穿过顶缸12和变速壳体21,从动轴11与顶缸12和变速壳体21均转动连接。从动齿轮23包括大从齿轮231和小从齿轮232,大从齿轮231和小从齿轮232均焊接固定固定于从动轴11在变速课题的一段上,大从齿轮231与小从齿轮232间隔设置。主动轴22穿过变速壳体21顶缸12一侧壁,主动轴22与变速壳体21和顶缸12侧壁均间隙配合,主动齿轮24包括大主齿轮241和小主齿轮242,大主齿轮241和小主齿轮242均焊接固定于主动轴22位于变速壳体21内的一段,主动齿轮24位于大从齿轮231和小从齿轮232之间,大主齿轮241靠近小从齿轮232,小主齿轮242靠近大从齿轮231。能够实现三个档位的变速,分别为:大主齿轮241与小从齿轮232啮合的高速进行快速调节、不啮合的中速正常调节、小主齿轮242与大从齿轮231啮合的低速进行精确调节。
37.为使主动轴22不偏移,变速千斤顶还包括限位组件3,限位组件3包括限位套筒31、限位弹簧32和限位球33;限位套筒31套在主动轴22上且与变速壳体2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限位套筒31内开设有4道环形的限位槽311,主动轴22上间隔开设有2个限位孔221,两个限位孔221的间距与两个限位槽311的间距相同,限位弹簧3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限位孔221内,限位球33设有4个分别位于两个限位弹簧32的两端,当限位孔221与限位槽311配合时,限位球33一半位于限位孔221内、一半位于限位槽311内。以上提供三种限位方式,两个限位孔221与一侧的两个限位槽311配合、两个限位孔221与中间两个限位槽311配合、两个限位孔221与另一侧的两个限位孔221配合。三种限位方式与三种主动齿轮24和从动齿轮23啮合方式匹配,对主动轴22的位置进行限位,使主动齿轮24与从动齿轮23配合稳定,减少主动轴22的滑移,操作人员只需转动主动轴22,使操作人员操作时更方便。
38.为尽可能防止变速机构2进水进而影响使用,防水组件4包括防水软套41、防水轴承42、防水钢圈43,防水软套41套在限位套筒31和主动轴22上,防水软套41一端与变速壳体21通过密封胶水固定连接一端通过密封胶水与防水轴承42固定连接,防水轴承42套在主动轴22上,使得主动轴22能够转动并带着防水软套41滑移,不影响主动轴22的使用。防水钢圈43设有多个,均位于防水软套41内,防水钢圈43通过胶粘与防水软套41固定连接,防水钢圈43支撑防水软套41,尽可能防止防水软套41夹在主动轴22与限位套筒31之间影响设于。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变速千斤顶的实施原理为:
40.第一步,操作人员拔出升降杆51,升降挡块54压缩升降弹簧53,使升降杆51脱离升降槽141,然后可带动中缸13快速升降,然后找准位置松开升降杆51,升降弹簧53复位弹回升降挡块54,升降挡块54带动升降杆51插入升降槽141内。使中缸13能够快速升降,适应较大范围的调整。
41.第二步,移动主动轴22,使大主齿轮241与小从齿轮232啮合的高速进行快速调节。
42.第三步,移动主动轴22,不啮合的中速中速调节。
43.第四步,移动主动轴22,小主齿轮242与大从齿轮231啮合的低速进行精确调节。
44.第二步到第四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在第二步到第四步的调节过程中,限位组件3对主动轴22的位置进行限位,使主动齿轮24与从动齿轮23配合稳定,减少主动轴22的滑移,操作人员只需转动主动轴22,使操作人员操作时更方便。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