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73345发布日期:2022-03-23 10:5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包括落料管(1)、涡流腔体(2)、尘气消能器(3)、负压生成器(4)、人孔门(5)、环流腔体(6)、粉尘分流器(7)、导料槽(8)、微尘吸附分离系统(9)、尾封帘(10)、运输带(11)、头部护罩(12)、头罩逆冲抑尘装置(13)、驱动滚筒(14)、回程皮带非工作面防尘器(15)、回程皮带工作面清洁器(16)、粉尘箱(17)、双滚刷(18)、清扫片(19);涡流抑尘装置、涡环流抑尘装置设置在导料槽上、落料管前方,以皮带速度方向为前,反方向为后,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腔体(2)与落料管(1)、导料槽(8)结合为一体;所述环流腔体(6)与涡流腔体(2)、导料槽(8)结合为一体;所述尘气消能器(3)设置在涡流腔体(2)与环流腔体(6)内;所述粉尘分流器(7)、微尘吸附分离系统(9)、尾封帘(10)都固定在导料槽(8)内;所述的头罩逆冲抑尘装置(13)的宽度与头部护罩(12)内尺寸相同,高度为800mm~900mm;所述回程皮带非工作面防尘器(15)设置在头部护罩(12)前侧与驱动滚筒(14)皮带之间处;所述回程皮带工作面清洁器(16),设置于回程运输带(11)下方;所述的双滚刷(18)、清扫片(19)顺回程运输带的运行方向依次布置,双滚刷(18)由运输带(11)提供转动动力,不需要辅助设备,双滚刷(18)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布置,使滚刷不粘结尘泥,且能有效清除回程皮带工作面上的粉尘并落在粉尘箱内,粉尘箱(17)在清扫片(19)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涡流腔体(2)和环流腔体(6)都与落料管(1)的宽度相同,落料管(1)与涡流腔体(2)相结合处的那部分钢板去掉,使涡流腔体(2)与落料管(1)形成一个大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涡流腔体(2)共有三组尘气消能器(3),均匀地设置于人孔门(5)与落料管(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环流腔体(6)共有一组尘气消能器(3),设置于人孔门(5)与负压生成器(4)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负压生成器(4)设置于环流腔体(6)与落料管(1)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落料管(1)与导料槽(8)接触的部分与水平方向形成α角,50
°
≤α≤7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粉尘分流器(7)、微尘吸附分离系统(9)、尾封帘(10)的宽度稍大于导料槽(8)的内部宽度,粉尘分流器(7)、微尘吸附分离系统(9)、尾封帘(10)底端与运输带(11)弹性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头罩逆冲抑尘装置(13)的宽度与头部护罩(12)内尺寸相同,高度为800mm~90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回程皮带非工作面防尘器(15)设置在头部护罩(12)前侧与驱动滚筒(14)皮带之间处;包括粉尘箱(17)、双滚刷(18)、清扫片(19);所述滚刷与滚刷之间采用啮合形式;双滚刷(18)与运输带(11)弹性接触;所述清扫片(19)与运输带(11)弹性接触;所述双滚刷(18)、清扫片(19)都固定在运输带(11)下方;所述粉尘箱(17)位于双滚刷(18)、清扫片(19)下方。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双滚刷(18)清扫片(19)顺回程皮带的运行方向依次布置。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双滚刷(18)不需要滚刷以外辅助设备。

技术总结
管带机转运抑尘设备,包括涡流抑尘装置、涡环流抑尘装置、头罩逆冲抑尘装置、回程皮带非工作面防尘器、回程皮带工作面清洁器等。涡流抑尘装置、涡环流抑尘装置,设置在导料槽上、落料管前方;涡流腔体与落料管、导料槽结合为一体;所述头罩逆冲抑尘装置设置在头部护罩内。所述回程皮带非工作面防尘器设置在头部护罩驱动滚筒与皮带之间;所述回程皮带工作面清洁器,设置于回程运输带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解决管带运输系统转载点扬尘的问题,有效地抑尘、降尘,使管带运输系统转载点处的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的要求。因素》的要求。因素》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明 苗宇 马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金孚抑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6
技术公布日:2022/3/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