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收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7183发布日期:2022-01-19 19:0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框架收料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的收料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框架收料机。


背景技术:

2.现有一种取板装置(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288904a),其揭示利用一个提板机构与一个放板机构相互配合,先通过该提板机构将板件提出板框,再通过该放板机构对板件进行平衡抓取,且对板件进行移动及翻转的操作,使板件在移动,翻转的过程中有利于保持受力平衡,避免板件平面产生弯折或翘曲变形。
3.另一种柔性屏体弯折贴附机(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415585a),包含一个工作台、一个弯折机构及一个定位调节机构,通过一个第二调节组件对一个弯折组件的位置进行调整以调节柔性屏体的水平位置,通过该弯折组件将弯折柔性屏体弯折呈u型,最后将柔性屏体对准贴附位置后进行贴附。
4.虽然上述两种机构分别可达到预期的操作目的,但是对于印刷电路板薄板(一般简称pcb)要进行弯曲、反转、层叠、收纳等连续且一贯化的自动作业,仍然无法胜任。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印刷电路板薄板进行自动化作业的框架收料机。
6.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适宜将数个印刷电路板层叠收纳至至少一个承架内部,所述框架收料机包含机架及拱曲装置,所述机架包括第一端部、沿长轴向相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所述拱曲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端部,并包括一对沿垂直于所述长轴向的轴线间隔设置的摆臂单元,以及能驱动所述摆臂单元沿所述轴线相对趋近或远离的拱曲驱动件,每一个摆臂单元具有摆臂,以及数个安装于所述摆臂的夹具,所述摆臂单元的夹具共同夹持一个印刷电路板,且通过所述拱曲驱动件能驱动所述摆臂单元由彼此远离的状态转变成彼此趋近的状态时,所述摆臂单元在彼此远离的状态时所述印刷电路板呈平直状,所述摆臂单元在彼此趋近的状态时所述印刷电路板拱曲呈弯弧状。
7.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还包含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端部的反转装置,所述反转装置能驱动所述摆臂单元及其所夹持的印刷电路板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所述摆臂单元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印刷电路板拱曲呈开口朝上的弯弧状,所述摆臂单元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印刷电路板拱曲呈开口朝下的弯弧状。
8.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所述反转装置包括沿所述轴线延伸且轴设于所述机架的转轴,以及相对于所述机架定位且能驱动所述转轴与所述摆臂单元围绕所述轴线旋转的转动驱动件,所述摆臂单元连接于所述转轴,且通过所述转动驱动件能驱动所述摆臂单元及其所夹持的印刷电路板由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第二位置。
9.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还包含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拱曲装置一侧的推移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推移装置一侧的层叠装置,所述推移装置能将位
于第二位置的印刷电路板沿所述长轴向推移,所述层叠装置能接收所述推移装置所移送的印刷电路板,且将所述印刷电路板收纳于所述承架的不同高度位置。
10.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所述推移装置具有沿垂直于所述轴线的长轴向延伸的第一导轨、能滑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且能推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一推杆,以及能驱动所述第一推杆及所述印刷电路板沿所述长轴向移动的第一横移驱动件,启动所述第一横移驱动件能驱动所述第一推杆,且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摆臂单元所承托的印刷电路板朝所述层叠装置推移。
11.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所述层叠装置包括升降移送单元,以及续推单元,所述升降移送单元具有沿垂直于所述长轴向与所述轴线的纵轴向延伸的数个导杆、能沿所述导杆升降的定位座、安装于所述定位座且能沿所述长轴向与所述摆臂单元对接的一对滑轨组,以及能驱动所述定位座与所述滑轨组沿所述纵轴向升降的升降驱动件,所述续推单元具有沿所述长轴向延伸且安装于所述定位座的第二导轨、能滑动且套设于所述第二导轨的升降缸、受所述升降缸驱动且能推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第二推杆,以及能驱动所述第二推杆及所述印刷电路板沿所述长轴向移动的第二横移驱动件,启动所述第二横移驱动件能驱动所述升降缸及所述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能沿所述纵轴向升降,并接收所述推移装置推送来的印刷电路板,且再朝所对应的承架中推送。
12.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还包含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的移送装置,所述移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且沿垂直于所述长轴向与所述纵轴向的横轴向延伸的线性导轨组、能滑动且跨设于所述线性导轨组的卡匣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机架与所述卡匣座之间且能驱动所述卡匣座滑动的移送驱动件,所述卡匣座具有供至少两个承架能卸离的置放的储放空间,其中一个储放空间对应于所述第二端部,且位于所述续推单元一侧。
13.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所述移送装置的卡匣座还具有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放空间的四个导引组,以及能驱动所述导引组沿所述横轴向调整宽度的两个宽度调整组,每一个导引组具有一对导引座、数对轴设于所述导引座且呈垂直设置的导引轮,每一个宽度调整组具有轴设于所述导引座的双向导螺杆,以及连接于双向导螺杆的手轮,所述移送装置还具有四个安装于所述卡匣座的闸杆组,所述闸杆组分别对应于所述导引组且趋近于所述储放空间的底部与顶部,每一个闸杆组具有一对导板、能沿所述导板滑动的栓杆,以及一对控制所述栓杆升降的控制压缸,所述导板各具有供所述栓杆穿设的长槽,启动所述控制压缸,能使所述储放空间相反于所述层叠装置的外侧口呈开放状。
14.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所述拱曲装置还包括一对轴设于所述机架的导螺杆,以及一对分别螺合于所述导螺杆的底座,所述摆臂分别能转动且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拱曲驱动件具有两个分别驱动所述导螺杆转动的拱曲马达,所述摆臂单元还具有数个沿所述长轴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摆臂的导轮,每一个导轮具有截面呈v型的滑槽,所述导轮的滑槽沿所述长轴向互相对齐,每一个夹具具有安装于所述摆臂的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固定件的气压缸,以及受所述气压缸连动的夹爪,所述夹爪的设置位置对应于所述导轮。
15.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所述拱曲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第一传感器及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能侦测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摆臂单元是否已夹持有印刷电路板,所述第二传感器能侦测所述摆臂单元所夹持的印刷电路板是否已位于第二位置。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拱曲装置能夹持该印刷电路板,并将所述
印刷电路板由平直状拱曲呈各不同厚薄的弯弧状。借此,能方便于进行自动化的收料。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框架收料机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18.图2是该实施例的拱曲装置与反转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图2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0.图4是该实施例的推移装置与层叠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1.图5是图4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22.图6是该实施例的移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3.图7是该实施例的卡匣座的立体示意图;
24.图8是沿图6中的直线
ⅷ‑ⅷ
所取的剖视图;
25.图9是该实施例的一个印刷电路板定位于该拱曲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6.图10是该实施例的拱曲操作立体示意图;
27.图11是该实施例的反转操作立体示意图;
28.图12是该实施例的推移操作立体示意图;
29.图13是该实施例的下移操作立体示意图;
30.图14是该实施例的层叠操作立体示意图;
31.图15是该实施例的移送操作立体示意图;及
32.图16是该实施例的出料操作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34.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框架收料机的一个实施例,适宜将数个印刷电路板1层叠分别收纳至数个承架2的内部,并包含一个机架10、一个拱曲装置20、一个反转装置30、一个推移装置40、一个层叠装置50、一个移送装置60、一个安装于该机架10的第一传感器70,以及一个安装于该机架10的第二传感器80。
35.该机架10包括一个第一端部11、一个沿长轴向x相反于该第一端部11的第二端部12,以及一个邻近于该第一端部11的架桥13。
36.配合参图2及图3,该拱曲装置20设置于该机架10的第一端部11,并包括沿一条垂直于该长轴向x的轴线l间隔设置的一对摆臂单元21,以及能驱动所述摆臂单元21沿该轴线l相对趋近或远离的一个拱曲驱动件22。
37.每一个摆臂单元21具有一个轴设于该机架10的导螺杆211、一个分别螺合于所述导螺杆211的底座212、一个分别能转动且连接于所述底座212的摆臂213、数个沿该长轴向x间隔设置于所述摆臂213的导轮214,以及数个安装于该摆臂213的夹具215。每一个导轮214具有一个截面呈v型的滑槽216,所述导轮213的滑槽216沿该长轴向x互相对齐。所述夹具215共同夹持一个印刷电路板1,每一个夹具215具有一个安装于所对应的摆臂213的固定件217、一个安装于该固定件217的气压缸218,以及一个受该气压缸218连动的夹爪219,该固定件217具有一个下夹颚217’,该夹爪219设置于该下夹颚217’上方,且该夹爪219与该下夹颚217’的设置位置对应于相应的所述导轮213的滑槽216。
38.该拱曲驱动件22具有能分别驱动所述导螺杆211转动的两个拱曲马达221。
39.配合参图2与图3,该反转装置30设置邻近于该机架10的第一端部11且安装于该架桥13,该反转装置30包括一个沿该轴线l延伸且轴设于该架桥13的转轴31,以及一个安装于该架桥13且能驱动该转轴31与所述摆臂单元21围绕该轴线l旋转的转动驱动件32,所述摆臂单元21连接于该转轴31,且通过该转动驱动件32能驱动所述摆臂单元21及其所夹持的印刷电路板1由该第一位置(见图9、图10)旋转至该第二位置(见图11),所述摆臂单元21在第一位置时,该印刷电路板1呈平直状(见图9)或拱曲呈开口朝上的弯弧状(见图10),所述摆臂单元21在第二位置时,该印刷电路板1拱曲呈开口朝下的弯弧状(见图11)。
40.配合参图2,该推移装置40设置于该机架10且位于该反转装置30一侧,能将位于第二位置的印刷电路板1沿该长轴向x推移。该推移装置40具有沿该长轴向x延伸的一个第一导轨41、能滑动且套设于该第一导轨41且可推动该印刷电路板1的一个第一推杆42,以及能驱动该第一推杆42及该印刷电路板1沿该长轴向x移动的一个第一横移驱动件43,该第一横移驱动件43采用线性马达,启动该第一横移驱动件43能驱动该第一推杆41,且将位于该第二位置的所述摆臂单元21所承托的印刷电路板1朝该层叠装置50推移。
41.配合参图4与图5,该层叠装置50设置于该机架10且沿该长轴向x位于该推移装置40一侧,能接收该推移装置40所移送的印刷电路板1进行升降操作,且将该印刷电路板1收纳于所对应的承架2的不同高度位置。该层叠装置50包括一个升降移送单元51,以及一个续推单元52,该升降移送单元51具有沿垂直于该长轴向x与该轴线l的纵轴向z延伸的数个导杆511、能沿所述导杆511升降的一个定位座512、安装于该定位座512且能沿该长轴向x与所述摆臂单元21对接的一对滑轨组513、连接于该定位座512与该滑轨组513之间且能驱动所述滑轨组513沿垂直于该长轴向x与该纵轴向z的横轴向y调整宽度的一对宽度调整组514,以及能驱动该定位座512与所述滑轨组513沿该纵轴向z升降的一个升降驱动件515,该定位座512具有两个螺帽件,该升降驱动件515具有两个马达,以及两支分别受所述马达驱动且螺合于所述螺帽件的导螺杆,定位座512与该升降驱动件515为现有技术,所以不多加说明。每一个滑轨组513具有数个导轮516,所述宽度调整组514及所述升降驱动件515都由马达与导螺杆组成。该续推单元52具有沿该长轴向x延伸且安装于该定位座512的一个第二导轨521、能滑动且套设于该第二导轨521的一个升降缸522、受该升降缸522驱动且能推动该印刷电路板1的一个第二推杆523,以及能驱动该第二推杆523及该印刷电路板1沿该长轴向x移动的一个第二横移驱动件524,启动该第二横移驱动件524能驱动该升降缸522及该第二推杆523,该第二推杆523能沿该纵轴向z升降。
42.配合参图6至图8,该移送装置60设置于该第二端部12,并包括一个设置于该机架10且沿该横轴向y延伸的线性导轨组61、一个能滑动且跨设于该线性导轨组61的卡匣座62、安装于该机架10与该卡匣座62之间且能驱动该卡匣座62滑动的一个移送驱动件63、四个安装于该卡匣座62的闸杆组64,以及两个导出架65。该卡匣座62具有分别供两个承架2能卸离的置放的两个储放空间621、分别设置所述储放空间621的底部与顶部的四个导引组622,以及能驱动所述导引组622沿该横轴向y调整宽度的两个宽度调整组623,每一个导引组622具有一对导引座624、数对轴设于该导引座624且呈垂直设置的导引轮625,每一个宽度调整组623具有一个轴设于所述导引座624的双向导螺杆626,以及一个连接于双向导螺杆626的手轮627。其中一个储放空间621对应于该第二端部12,且沿该长轴向x位于该续推单元50一
侧。所述闸杆组64分别对应于所述导引组622且趋近于所述储放空间621的底部与顶部,每一个闸杆组64具有一对导板641、一个能沿该导板641滑动的栓杆642,以及一对控制该栓杆642升降的控制压缸643,所述导板641各具有一个供所述栓杆642穿设的长槽644。每一个导出架65具有数个辊轮651。
43.该第一传感器70安装于该第一端11与该第一架桥13之间,且能侦测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摆臂单元21是否已夹持有印刷电路板1。
44.该第二传感器80沿该长轴向x相反于该第一传感器23且安装于该第一架桥13另一侧,能侦测所述摆臂单元21所夹持的印刷电路板1是否已位于第二位置。
45.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各组件配合所产生的作用、运用技术手段,以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将再说明如下,相信当能由此而对本实用新型有更深入且具体的了解。
46.本实用新型的收料步骤说明如下:
47.步骤一:入料及拱曲操作,如图9所示且配合参图2、图3,在一个印刷电路板1沿该长轴向x自该第一端11推入所述摆臂单元21之间之前,所述夹具215的气压缸218可以驱动所述夹爪219远离所述下夹颚217’,此时,印刷电路板1可以沿着所述导轮214的滑槽216推入,印刷电路板1会被所述摆臂213所扶撑,接着,所述气压缸218驱动所述夹爪219趋近于所述下夹颚217’,使该印刷电路板1被所述夹具215稳固夹持,该印刷电路板1位于第一位置且呈平直状。接着,通过该拱曲驱动件22驱动所述摆臂单元21由彼此远离(参图2及图3、图9)的状态转变成彼此趋近的状态(参图10),该印刷电路板1也由平直状转变成拱曲且呈开口朝上的弯弧状。此时,该第一传感器70侦测位于第一位置的所述摆臂单元21已夹持有印刷电路板1,并将感测讯号通知该反转装置30进行反转操作。
48.步骤二:反转操作,启动该反转装置30的转动驱动件32,该转动驱动件32连动该转轴31,能驱动所述摆臂单元21及所夹持的印刷电路板1由该第一位置(见图10)旋转至该第二位置(见图11),所述摆臂单元21在第二位置时,该印刷电路板1拱曲呈开口朝下的弯弧状。此时,该第二传感器80侦测该印刷电路板1已位于第二位置,感测讯号将通知该推移装置40进行推移操作。
49.步骤三:推移操作,配合参图4及图5,启动该推移装置40的第一横移驱动件43能驱动该第一推杆42,且将位于该第二位置的所述摆臂单元21所承托的印刷电路板1朝该层叠装置50推移(见图12),且使印刷电路板1滑入两个滑轨组513的导轮516之间,该层叠装置50的升降移送单元51启动,并将该印刷电路板1搬移至与相应的承架2的目标高度位置对应的位置(见图13、图14),接着,该续推单元52的升降缸522启动,该第二推杆523上升,该第二横移驱动件524再启动,且驱动该第二推杆523将该印刷电路板1朝所对应的承架2中推送到目标高度位置(见图14)。如图15所示,该层叠装置50的升降移送单元51的升降驱动件515再启动,且将该定位座512、该续推单元52又上升至对应于该推移装置40。印刷电路板1滑入该层叠装置50后,该第一横移驱动件43又驱动该第一推杆41反向滑动且位于该架桥13一侧,该反转装置30的转动驱动件32又再连动该转轴31,且驱动所述摆臂单元21由该第二位置旋转至该第一位置。
50.步骤四:收纳操作,当其中一个承架2已装满印刷电路板1时,该移送驱动件63驱动该卡匣座62滑动,且使已填满印刷电路板1的卡匣座62相对于该第二端部12横移,使另一个空的卡匣座62对应于该层叠装置50,此时,配合参图7,对应于已填满印刷电路板1的卡匣座
62的所述闸杆组64的控制压缸643启动,且使所述栓杆642分别进行升降动作,使该储放空间621相反于该层叠装置50的一个外侧口呈开放状,已填满印刷电路板1的卡匣座62能利用所述辊轮651而轻易移出至该导出架65,以便于进行搬移(参图16)。
51.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配合,且先利用该拱曲装置20能夹持该印刷电路板1,并将该印刷电路板1由平直状拱曲呈开口朝上的弯弧状,再利用该反转装置30将所述摆臂单元21及所夹持的印刷电路板1由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接着再利用该推移装置40将位于第二位置的印刷电路板1沿该长轴向x推移,且再通过该层叠装置50将印刷电路板1收纳于该承架2中的不同高度位置处,最后再利用该移送装置60的交替位置,能达到收料顺畅目的,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整体的配合,能使印刷电路板1从入料定位、拱曲、反转、推移、层叠、出料一气呵成,可以提高收料产能。
52.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反转装置30也能省略不设置(图未示),且利用该拱曲装置20夹持该印刷电路板1,并将该印刷电路板1由平直状拱曲呈开口朝下的弯弧状,接着再利用该推移装置20将印刷电路板1沿该长轴向x推移,且再通过该层叠装置30将印刷电路板1收纳于该承架2中的不同高度位置处,也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及功效。
53.事实上,若本实用新型的拱曲驱动件22不对印刷电路板1进行拱曲作业,则利用所述摆臂单元21能保持该印刷电路板1呈平直状,也能进行平直状层叠收料。
5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框架收料机,整体结构简单、操作容易,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