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4772发布日期:2022-01-05 12:08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


背景技术:

2.在生产塑料型材时,需要在型材内部设置铝芯用来支撑塑料型材,现有的,在生产塑料型材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铝芯一根根引导推送入生产模头内,工作人员一刻不能离开,浪费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种。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包括v形架、框架,所述v形架有若干个且通过连接架平行连接成进料架,所述v形架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进料架的一端设置有引导结构,所述进料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动力缸,所述动力缸传动连接有推块,所述进料架的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架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内通过传动轴设置有若干条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表面设置有若干限位槽,所述框架外侧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框架的上部设置有料盒,所述料盒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下料口,所述料盒低端与输送带上端平齐。
5.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结构为两端开口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引导结构的一侧开口为引导口。
6.进一步的,所述引导结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
7.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
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的一侧端部对应设置在进料架的侧上方。
10.进一步的,所述料盒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框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的宽度小于料盒进口的宽度。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进料架、输送带、料盒,能够在料盒内放入大量的铝芯,并通过输送带输送至进料架中,进行自动推送上料,无需人工操作,极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推送上料,无需人工操作,极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引导结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8.v形架1;连接架2;第一支撑架3;动力缸4;推块41;引导结构5;引导口51;传感器52;框架6;第二支撑架61;传动轴7;输送带8;限位槽81;电机9;皮带91;料盒10;下料口101;支架102。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20.参见图1至3是本实用新型各结构示意图,包括v形架1、框架6,v形架1有若干个且通过连接架2平行连接成进料架,v形架1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3,进料架的一端设置有引导结构5,进料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动力缸4,动力缸4传动连接有推块41,进料架的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架61设置有框架6,框架6内通过传动轴7设置有若干条输送带8,输送带8表面设置有若干限位槽81,框架6外侧固定设置有电机9,电机9与传动轴7传动连接,框架6的上部设置有料盒10,料盒10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下料口101,料盒10低端与输送带8上端平齐。
21.引导结构5为两端开口的喇叭状结构,引导结构5的一侧开口为引导口51,通过设置引导口51与模头上的进料口对应设置,引导铝芯进入模头,引导结构5上方设置有传感器52,传感器52电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为单片机,控制器与电机9电连接,通过传感器52检测铝芯是否送入,控制输送带8输送铝芯进入进料架,输送带8的一侧端部对应设置在进料架的侧上方,避免铝芯掉出进料架,料盒10通过支架102固定设置在框架6上,下料口101的宽度小于料盒10进口的宽度,避免在下料口101处堆积过多的铝芯导致卡料。
22.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若干铝芯投入到料盒10内,料盒10底部的铝芯配合落入到限位槽81内,电机9驱动输送带8转动,将限位槽81内的铝芯投入到进料架内,每个限位槽81只能配合落入一根铝芯,进料架设置有v字形的v形架1,铝芯落入v形架1的最低端,传感器52感知到有铝芯,电机9停止工作,动力缸4将铝芯推动,铝芯经引导结构5引导被推入模头内,并由模头将铝芯拉入模头,动力缸4回缩,当传感器52感知不到铝芯时,电机9驱动输送带8转动,将新的铝芯投入到进料架内,并通过动力缸4推动进入模头,整个过程无需人工介入。
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进料架、输送带8、料盒10,能够在料盒10内放入大量的铝芯,并通过输送带8输送至进料架中,进行自动推送上料,无需人工操作,极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推送上料,无需人工操作,极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2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v形架、框架,所述v形架有若干个且通过连接架平行连接成进料架,所述v形架底部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进料架的一端设置有引导结构,所述进料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动力缸,所述动力缸传动连接有推块,所述进料架的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架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内通过传动轴设置有若干条输送带,所述输送带表面设置有若干限位槽,所述框架外侧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框架的上部设置有料盒,所述料盒底部设置有长条状的下料口,所述料盒低端与输送带上端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为两端开口的喇叭状结构,所述引导结构的一侧开口为引导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结构上方设置有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电机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端部对应设置在进料架的侧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盒通过支架固定设置在框架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的宽度小于料盒进口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型材生产的铝芯上料架,V形架有若干个且通过连接架平行连接成进料架,进料架的一端设置有引导结构,进料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动力缸,动力缸传动连接有推块,进料架的一侧通过第二支撑架设置有框架,框架内通过传动轴设置有若干条输送带,输送带表面设置有若干限位槽,框架外侧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框架的上部设置有料盒,料盒低端与输送带上端平齐,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推送上料,无需人工操作,极大的节省了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奕杉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