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塑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2206发布日期:2022-03-20 00:54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塑盘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塑盘。


背景技术:

2.在塑料包装盒领域内,吸塑盘是一种通过吸塑工艺加工生产出的塑料包装盒,吸塑盒通常设置有多个容纳槽,容纳槽内可以放置各种产品,容纳槽对所放置的产品起到保护作用。
3.现有的吸塑盘通常会设计成上下盖的结构,于容纳槽内放置产品后,通过盖合吸塑盘的上下盖,从而确保运输的过程中产品不被损坏。
4.上下盖合的吸塑盘因结构上的差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设计不同的吸塑模具,并且上下盖盖合时存在着配合精度的问题,提高了模具生产成本,同时在堆叠运输的情况下,上盖无法额外容纳产品,仅起到盖合作用,对运输空间的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吸塑盘上下盖模具不同,配合精度要求高及运输空间上盖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模具生产成本,提高运输空间利用率的吸塑盘。
6.一种吸塑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的正面设有若干容纳槽组,每个容纳槽组包括压制形成的多个容纳槽,相邻两个所述容纳槽组之间设有沉槽,每组所述容纳槽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槽之间设有第一凸起块,当两个所述吸塑盘堆叠时,其中一个所述吸塑盘水平旋转180
°
后,位于下方的所述吸塑盘上的所述第一凸起块能够对位于上方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沉槽的底面进行支撑。
7.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在模具生产过程中,仅需设计一种吸塑盘本体模具即可,无需考虑相配合的上盖模具及盖合精度问题,节约了开模成本并使生产过程更加便捷,同时,在运输过程中采用180
°
旋转堆叠的方式,在同样的高度条件下可堆叠更多的吸塑盘,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减小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8.进一步,所述沉槽的一侧的与所述容纳槽组之间设有多个第一凹穴,多个所述第一凹穴分别与所述容纳槽组的各个所述容纳槽对应且相连通。
9.更进一步,所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凹穴之间设有第二凸起块,当两个所述吸塑盘堆叠时,其中一个所述吸塑盘水平旋转180
°
后,位于下方的所述吸塑盘上的所述第二凸起块能够对位于上方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第二凸起块的底面限制横向位移。
10.更进一步,所述容纳槽组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槽间具有第二凹穴,且所述第二凹穴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容纳槽连通。
11.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凸起块的高度及所述第二凸起块的高度均与盘体的高度保持一致。
12.更进一步,所述第一凹穴的深度和所述第二凹穴的深度均小于所述容纳槽的深
度。
13.更进一步,所述沉槽的深度大于容纳槽的深度。
14.更进一步,所述盘体底部的边缘设置有侧围裙部,所述侧围裙部的侧壁上压制形成有若干限位凹槽,沿所述侧围裙部的边缘向所述限位凹槽的开口端方向设置有裙边。
15.再进一步,所述盘体相对的两侧设置的所述限位凹槽为非对称设计,当吸塑盘水平旋转180
°
堆叠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盘体能够对位于上方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限位凹槽的底面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塑盘的俯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塑盘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塑盘的背面立体结果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上方吸塑盘水平旋转180
°
堆叠放置时的侧视图;
20.图5为图4的部分剖视图;
21.图6为本实施例中两个吸塑盘同朝向上下放置时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6中位于上方吸塑盘水平旋转180
°
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相关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解释。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公开面更加得充分。
24.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吸塑盘,包括盘体 10,所述盘体10的正面设有多个容纳槽组,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槽组之间设置有压制形成的沉槽50。所述容纳槽组包括压制形成的多个容纳槽30。所述容纳槽30的形状和深度可按照不同规格的产品形状进行设置,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3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呈矩形阵列排布,所述容纳槽30可存放相应产品,如摄像头模组等。所述沉槽50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沉槽50的深度大于容纳槽30的深度,当需要拿取摄像头模组80时,只需要将手指放入所述沉槽50内,轻拿线路板即可轻易拿取摄像头模组80。
25.所述容纳槽组一侧与所述沉槽50连通,可以理解地,组成所述容纳槽组内的所述容纳槽30的一侧与所述沉槽50连通,所述容纳槽30相对沉槽50的另一侧压制成形有第一凹穴60,所述第一凹穴60与另一组容纳槽组的所述容纳槽 30连通。所述容纳槽组内相邻的两个所述容纳槽30间设置有第二凹穴60b,所述第二凹穴60b分别与其两侧的所述容纳槽30连通。
26.所述第一凹穴60位于所述容纳槽30的上方,所述第二凹穴60b位于所述容纳槽30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凹穴60及第二凹穴60b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深度小于所述容纳槽30的深度,方便生产过程中撕开位于所述容纳槽30中的所述摄像头模组80的保护膜。
27.所述容纳槽组内相邻的容纳槽30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凸起块40,所述第一凸起块40与所述第二凹穴60b并列排布。
28.如图6所示,图6中吸塑盘101和吸塑盘102的朝向是相同的,所述吸塑盘101水平旋
转180
°
后,形成了图7所示的结构。同时,请结合图5,当旋转过后的吸塑盘101堆叠至位于下方的吸塑盘102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吸塑盘102 的所述第一凸起块40可以对位位于上方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沉槽50的底面进行支撑,使得位于下方的吸塑盘支撑住上方的吸塑盘,从而避免位于上方的吸塑盘直接压迫位于下方的吸塑盘内的摄像头模组,对摄像头模组起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因所述吸塑盘可通过水平旋转180
°
的方式进行堆叠,提升了运输时空间使用效率,减小了叠放体积,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29.相邻的所述第一凹穴60之间设置有第二凸起块40b,当吸塑盘水平旋转 180
°
后堆叠放置时,位于下方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第二凸起块40b可以对位位于上方的所述吸塑盘的所述第二凸起块40b,可用来限制横向位移,加强吸塑盘的强度。
30.所述盘体10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侧围裙部90,所述侧围裙部的侧壁上压制形成有若干限位凹槽20,沿所述侧围裙部90的边缘向所述限位凹槽20的开口端方向凸伸出有防撕裂的裙边70。所述限位凹槽20的横截面的尺寸沿其开口端向其底部的延伸方向逐渐减小,即所述限位凹槽20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所述限位凹槽20的深度大于所述沉槽50的深度,所述盘梯相对的两侧设置的所述限位凹槽20为非对称设计,当吸塑盘水平旋转180
°
后堆叠时,如图4及图7所示,位于下方的吸塑盘的所述盘体10能够对位于上方的吸塑盘的所述限位凹槽 20的底面进行支撑,限制上方的吸塑盘的叠放下压深度,同时上下方的吸塑盘并未相嵌合因此更容易分离,分离过程中不会碰倒吸塑盘内的摄像头模组。
31.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