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6857发布日期:2022-04-14 20:1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装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


背景技术:

2.由于高层建筑的增多,人们往返高层建筑都是通过电梯,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快速电梯和高速电梯。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是电梯的重要部件,反绳轮是曳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今大多数电梯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电梯的抖动,乘坐的舒适度较差且反绳轮在运动时,主杆易与反绳轮之间滑动摩擦产生轻微松动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包括,
7.导向承载固定组件,其包括固定架、定位螺筒、定位件和载筒,固定架的上端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定位螺筒,且固定架的两侧内壁底侧均活动安装有定位件,定位件之间连接有载筒,载筒的底端中央处设置有滑杆,滑杆的底端连接有缓冲橡胶辊;
8.反绳轮连接组件,其包括反绳轮本体、限位套筒以及连接转杆,反绳轮本体的外壁沿圆周方向上加工有若干条钢缆线槽,且反绳轮本体的内腔中卡接有限位套筒。
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本结构可利用同侧两组反绳轮本体同时对钢缆进行曳引,减少了反绳轮本体因曳引产生的包角和转动的角度,提高了其曳引能力,且在曳引时也更加稳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架的内腔上端固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关于固定架的中心线轴对称安装有两组,且限位块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弹性件,缓冲弹性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件。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缓冲弹性件用于对反绳轮本体进行二次减震,且在底侧连接的轿厢发生轻微震动时,可传导至载筒上且载筒两端连接的定位件可在固定架内向上移动
并挤压缓冲弹性件,且通过缓冲弹性件进行消能,提高了电梯起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感。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载筒的底端设置有承载弹性件,承载弹性件设置有两组且关于滑杆轴对称,而且承载弹性件的底端连接有缓冲橡胶辊。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缓冲橡胶辊的底端可连接轿厢,当轿厢从运动状态逐渐变为停止状态时,缓冲橡胶辊可对轿厢进行直接消能,且将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先传导至缓冲橡胶辊并向上挤压承载弹性件,通过缓冲弹性件进行一次减震,且利用多个独立的弹性件来取代传统的整体式减震垫,提高了轿厢承载的受力能力,且乘坐时也更加稳定和舒适。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反绳轮本体分别设置有四组且每两组反绳轮本体之间均通过连接转杆连接,连接转杆螺接在定位螺筒的内腔而且其两端延伸至定位螺筒的外侧且连接反绳轮本体。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连接转杆用于连接两组反绳轮本体,且分别将两组反绳轮本体固定在定位螺筒的外侧且与与固定架进行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反绳轮本体的内腔中央处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壁上加工有弧形限位卡槽,且限位套筒的外壁上卡接有限位卡箍件,限位套筒通过限位卡箍件卡接在弧形限位卡槽中。
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连接转杆在连接时可穿过限位套筒,限位套筒能够利用限位卡箍件将连接转杆固定在反绳轮本体内部,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连接转杆与反绳轮本体之间摩擦后引发轻微松动。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套筒的内腔中分别设置有内筒和滚子轴承,内筒的外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组滚子轴承,且滚子轴承的外壁分别贴合内筒和限位套筒的内壁,而且连接转杆的中段外壁上设置有阻位挡环,连接转杆的两端均插入内筒的内腔中。
1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反绳轮本体在曳引钢缆时,自身发生转动,且与连接转杆发生摩擦,滚子轴承用于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且可避免反绳轮本体直接与连接转杆接触,延长了连接转杆的使用寿命。
2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结构可利用同侧两组反绳轮本体同时对钢缆进行曳引,减少了反绳轮本体因曳引产生的包角和转动的角度,提高了其曳引能力,且在曳引时也更加稳定,缓冲弹性件用于对反绳轮本体进行二次减震,且在底侧连接的轿厢发生轻微震动时,可传导至载筒上且载筒两端连接的定位件可在固定架内向上移动并挤压缓冲弹性件,且通过缓冲弹性件进行消能,提高了电梯起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感,缓冲橡胶辊的底端可连接轿厢,当轿厢从运动状态逐渐变为停止状态时,缓冲橡胶辊可对轿厢进行直接消能,且将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先传导至缓冲橡胶辊并向上挤压承载弹性件,通过缓冲弹性件进行一次减震,且利用多个独立的弹性件来取代传统的整体式减震垫,提高了轿厢承载的受力能力,且乘坐时也更加稳定和舒适,连接转杆在连接时可穿过限位套筒,限位套筒能够利用限位卡箍件将连接转杆固定在反绳轮本体内部,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连接转杆与反绳轮本体之间摩擦后引发轻微松动,反绳轮本体在曳引钢缆时,自身发生转动,且与连接转杆发生摩擦,滚子轴承用于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且可避免反绳轮本体直接与连
接转杆接触,延长了连接转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2.图1为实例1中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23.图2为实例2中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两组反绳轮本体连接结构图。
24.图3为实例2中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的两组反绳轮本体连接解剖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00、导向承载固定组件;101、固定架;101a、限位块;101a-1、缓冲弹性件;102、定位螺筒;103、定位件;104、载筒;104a、滑杆;104a-1、缓冲橡胶辊;104b、承载弹性件;200、反绳轮连接组件;201、反绳轮本体;201a、钢缆线槽;201b、安装孔;201b-1、弧形限位卡槽;201c、限位卡箍件;202、限位套筒;202a、内筒;202b、滚子轴承;203、连接转杆;203a、阻位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9.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30.实施例1
31.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转向导向反绳轮结构,包括,
32.导向承载固定组件100,其包括固定架101、定位螺筒102、定位件103和载筒104,固定架101的上端两侧均对称设置有定位螺筒102,且固定架101的两侧内壁底侧均活动安装有定位件103,定位件103之间连接有载筒104,载筒104的底端中央处设置有滑杆104a,滑杆104a的底端连接有缓冲橡胶辊104a-1;
33.反绳轮连接组件200,其包括反绳轮本体201、限位套筒202以及连接转杆203,反绳轮本体201的外壁沿圆周方向上加工有若干条钢缆线槽201a,且反绳轮本体201的内腔中卡接有限位套筒202,固定架101的内腔上端固设有限位块101a,限位块101a关于固定架101的中心线轴对称安装有两组,且限位块101a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弹性件101a-1,缓冲弹性件101a-1的底端固定连接定位件103,载筒104的底端设置有承载弹性件104b,承载弹性件104b设置有两组且关于滑杆104a轴对称,而且承载弹性件104b的底端连接有缓冲橡胶辊
104a-1。
34.本结构可利用同侧两组反绳轮本体201同时对钢缆进行曳引,减少了反绳轮本体201因曳引产生的包角和转动的角度,提高了其曳引能力,且在曳引时也更加稳定,缓冲弹性件101a-1用于对反绳轮本体201进行二次减震,且在底侧连接的轿厢发生轻微震动时,可传导至载筒104上且载筒104两端连接的定位件103可在固定架101内向上移动并挤压缓冲弹性件101a-1,且通过缓冲弹性件101a-1进行消能,提高了电梯起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感,缓冲橡胶辊104a-1的底端可连接轿厢,当轿厢从运动状态逐渐变为停止状态时,缓冲橡胶辊104a-1可对轿厢进行直接消能,且将转换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先传导至缓冲橡胶辊104a-1并向上挤压承载弹性件104b,通过缓冲弹性件101a-1进行一次减震,且利用多个独立的弹性件来取代传统的整体式减震垫,提高了轿厢承载的受力能力,且乘坐时也更加稳定和舒适。
35.实施例2
36.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其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反绳轮本体201分别设置有四组且每两组反绳轮本体201之间均通过连接转杆203连接,连接转杆203螺接在定位螺筒102的内腔而且其两端延伸至定位螺筒102的外侧且连接反绳轮本体201,反绳轮本体201的内腔中央处设置有安装孔201b,安装孔201b的内壁上加工有弧形限位卡槽201b-1,且限位套筒202的外壁上卡接有限位卡箍件201c,限位套筒202通过限位卡箍件201c卡接在弧形限位卡槽201b-1中,限位套筒202的内腔中分别设置有内筒202a和滚子轴承202b,内筒202a的外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组滚子轴承202b,且滚子轴承202b的外壁分别贴合内筒202a和限位套筒202的内壁,而且连接转杆203的中段外壁上设置有阻位挡环203a,连接转杆203的两端均插入内筒202a的内腔中。
37.连接转杆203用于连接两组反绳轮本体201,且分别将两组反绳轮本体201固定在定位螺筒102的外侧且与与固定架101进行连接,连接转杆203在连接时可穿过限位套筒202,限位套筒202能够利用限位卡箍件201c将连接转杆203固定在反绳轮本体201内部,避免在长时间使用后连接转杆203与反绳轮本体201之间摩擦后引发轻微松动,反绳轮本体201在曳引钢缆时,自身发生转动,且与连接转杆203发生摩擦,滚子轴承202b用于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且可避免反绳轮本体201直接与连接转杆203接触,延长了连接转杆203的使用寿命。
38.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