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21541发布日期:2022-05-06 08:1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申请号为cn201520215345.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设于传动轴上的齿轮、与齿轮啮合的升降齿条,所述升降齿条设于套管上;所述套管上设有下龙筋托手,所述下龙筋托手上设有下龙筋,所述套管设于一竖轴上,所述套管与竖轴之间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在套管内部与套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装置,使用导向套作为竖轴与升降齿条的套管之间的运动连接部件,改变了现有技术竖轴与滚轮外圆点接触的方式,极大地改善了竖轴和套管在相对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小了磨损;导向套还可作为套管的端部密封部件,避免了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飞花等杂物积累在套管与竖轴之间,对设备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影响生产。
3.但是,现有技术中装置无法对需要进行升降的工件进行特定角度的旋转,从而导致无法应用与一些特殊情况,本专利通过采用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装置无法对需要进行升降的工件进行特定角度的旋转,从而导致无法应用与一些特殊情况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结构以及角度调节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位于支撑机构内,所述升降结构升降位置与角度调节结构连接,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安装组件、动力组件、变向组件、限位组件、移动组件、旋转组件以及连接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前端下侧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前侧上端设有变向组件,所述变向组件与安装组件旋转连接,所述动力组件上方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安装组件旋转连接,所述动力组件前端设有若干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端设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位于变向组件圆心处,所述旋转组件另一端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前端设有连接组件。
7.更进一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组件、限位杆、导向杆以及升降板,所述限位杆下端设于支撑机构下端,所述限位杆设有两根,所述两根限位杆之间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端设有导向杆,所述升降板穿过两根限位杆以及导向杆,所述升降板前端与安装组件后端固定连接。
8.更进一步,所述支撑机构呈现为一个矩形钢架结构,所述支撑机构下端设有若干支脚,所述支脚上端与支撑机构下端固定连接。
9.更进一步,所述动力组件采用电机,所述动力组件与移动组件连接处设有固定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与固定组件滑动连接。
10.更进一步,所述旋转组件呈现为直角结构,所述旋转组件的两边垂直处两边垂直处均与移动组件连接。
11.更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后端与变向组件前端边缘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包括角度调节结构、升降结构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以及为装置的其他零部件提供安装位置,所述升降组件能够将升降块沿着导向杆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升降块带动安装组件移动,所述动力组件启动能够带动移动组件在固定组件的限制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移动组件进行向下运动的时候带动旋转组件往下移动,旋转组件另一端的移动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且连接组件与变向组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导致旋转组件自身旋转,旋转组件本身从垂直结构旋转为直线结构,从而移动组件带动连接组件沿着变向组价边缘进行变向移动,从而实现装置对角度的调节的目的。
14.本实用新型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置无法对需要进行升降的工件进行特定角度的旋转,从而导致无法应用与一些特殊情况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以及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的主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的右视图;
18.附图中涉及到的附图标记有:
19.支撑机构1;升降组件2;限位杆3;导向杆4;升降板5;安装组件6;动力组件7;固定组件8;限位组件9;移动组件10;连接组件11;旋转组件12;变向组件13;支脚14。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结构以及角度调节结构,升降装置是用液压缸或链条驱动升降的机械设备,最安全可靠的升降机械装置,通过液压升降机械,靠液压系统驱动升降,在突然停电的情况下,不会突然坠落,可以操动手动阀,使升降机械慢慢降落,所述支撑机构1呈现为矩形钢制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机构1 下端设有若干支脚14,所述支撑机构1底部上侧两端设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呈现为矩形圆柱结构,所述限位杆3下端与支撑机构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上端与支撑机构 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限位杆3之间设有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采用液压推杆结构,所述升降组件2下端与支撑机构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2上端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呈现为一个圆柱型结构,所述导向杆4下端与升降组件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4
上端与支撑机构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5呈现为一块矩形板结构,所述升降板5 同时穿过限位杆3以及导向杆4且与升降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5前端设有安装组件 6,所述安装组件6呈现为一个半圆半方型结构,所述安装组件6前端下侧设有动力组件7,所述动力组件7采用电机,所述动力组件7外壳与安装组件6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组件 6前侧上方设有变向组件13,所述变向组件13呈现为一个齿轮结构,所述变向组件13与安装组件6旋转连接,所述动力组件7上端设有移动组件10,所述移动组件10与动力组件7 连接处设有固定组件8,所述移动组件10与固定组件8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10上端设有旋转组件12,所述旋转组件12呈现为一个自身可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组件12另一端设有移动组件10,所述移动组件10一端设有连接组件11,所述连接组件11后侧与变向组件13 固定连接。
23.实施例二:
24.如图1-3所示,一种机电工程用具有角度调节结构的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结构以及角度调节结构,升降装置是用液压缸或链条驱动升降的机械设备,最安全可靠的升降机械装置,通过液压升降机械,靠液压系统驱动升降,在突然停电的情况下,不会突然坠落,可以操动手动阀,使升降机械慢慢降落,所述支撑机构1呈现为矩形钢制框架结构,所述支撑机构1 下端设有若干支脚14,所述支撑机构1底部上侧两端设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呈现为矩形圆柱结构,所述限位杆3下端与支撑机构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上端与支撑机构 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两根限位杆3之间设有升降组件2,所述升降组件2采用液压推杆结构,所述升降组件2下端与支撑机构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2上端设有导向杆4,所述导向杆4呈现为一个圆柱型结构,所述导向杆4下端与升降组件2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4上端与支撑机构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5呈现为一块矩形板结构,所述升降板5 同时穿过限位杆3以及导向杆4且与升降组件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5前端设有安装组件6,所述安装组件6呈现为一个半圆半方型结构,所述安装组件6前端下侧设有动力组件7,所述动力组件7采用电机,所述动力组件7外壳与安装组件6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组件 6前侧上方设有变向组件13,所述变向组件13呈现为一个齿轮结构,所述变向组件13与安装组件6旋转连接,所述动力组件7上方左侧设有限位组件9,所述限位组件9呈现为一个小型齿轮结构,所述限位组件9与变向组件13啮合,所述动力组件7上端设有移动组件10,所述移动组件10与动力组件7连接处设有固定组件8,所述移动组件10与固定组件8滑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10上端设有旋转组件12,所述旋转组件12呈现为一个自身可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组件12另一端设有移动组件10,所述移动组件10一端设有连接组件11,所述连接组件11后侧与变向组件13固定连接。
25.所述升降组件2能够将升降块沿着导向杆4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升降块带动安装组件6 移动,所述动力组件7启动能够带动移动组件10在固定组件8的限制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移动组件10进行向下运动的时候带动旋转组件12往下移动,旋转组件12另一端的移动组件10与连接组件11连接且连接组件11与变向组件13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导致旋转组件 12自身旋转,旋转组件12本身从垂直结构旋转为直线结构,从而移动组件10带动连接组件 11沿着变向组价边缘进行变向移动,从而实现装置对角度的调节的目的,所述限位组件9能够提高变向组件13的转向精度且能够防止变向组件13转向过度,从而导致装置损坏。
26.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27.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加强了装置的调节精度,降低了装置的维护成本,延长了装
置的使用寿命。
2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