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9384发布日期:2022-03-09 11:0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筋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


背景技术:

2.目前下脚料钢筋存放方式无具体管理方法,不同直径与长度的钢筋随意堆砌,施工前根据需求进行挑选使用。钢筋堆放杂乱无章,占用空间较大,施工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寻找合适尺寸的钢筋,施工效率较低,钢筋的损耗率较高。
3.钢筋废料池框架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底部为长方体结构,顶部为u形结构,且长方体结构的宽度和长度与u形结构对应的长度和宽度相等。钢筋框架包括十字钢筋、四根立筋、八根水平筋,十字钢筋由两根钢筋呈十字交叉作框架底面筋,四根立筋的底端分别与十字钢筋的四个端头连接,立筋与底面筋垂直,立筋的顶端设有弯钩以作吊钩。现有技术缺点在于,
4.1)移动需要吊机等设备,不方便。
5.2)二次利用寻找合适尺寸钢筋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效率低。
6.3)不利于统计各个类型钢筋数量。
7.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实用新型背景的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解决了钢筋加工场所有下脚料钢筋的储存与二次利用问题。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包括:
11.可移动平台,其包括底托以及设在底托下表面的多个万向轮;
12.箱体,其承载于所述底托,所述箱体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梯形截面,所述箱体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梯形侧壁以及连接两个梯形侧壁的竖壁,
13.至少一个第一隔板,其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梯形截面,所述第一隔板平行于所述梯形侧壁布置且连接所述竖壁,
14.至少一个第二隔板,其垂直于所述第一隔板布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梯形侧壁,至少一个第二隔板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隔板将箱体内分隔为多个储物格,在远离所述竖壁的方向上,所述储物格的容纳高度逐渐降低。
15.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底托上固定邻接所述箱体的容纳槽,其两端分别平齐于两个梯形侧壁。
1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容纳槽的高度与其邻接的储物格高度相同。
17.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容纳槽的高度大于其邻接的储物格高
度。
18.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隔板在两个梯形侧壁之间均匀分布。
19.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隔板在远离所述竖壁的方向上均匀等分所述第一隔板。
20.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竖壁的外侧设有推手。
2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竖壁的外侧设有可枢转的防倾覆斜撑。
2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箱体经由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底托。
2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角钢。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可有效地归置厂区内钢筋废料,提高文明施工,分类收集后可根据施工需求和设计图纸,进行有效二次利用,节约钢筋原材,降低钢筋的损耗率,达到绿色施工的效果;同时对钢筋的分类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可作为项目成本分析的依据。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5.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中,
36.可移动平台,其包括底托1以及设在底托1下表面的多个万向轮2;
37.箱体3,其承载于所述底托1,所述箱体3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梯形截面,所述箱体3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梯形侧壁4以及连接两个梯形侧壁4的竖壁5,
38.至少一个第一隔板6,其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梯形截面,所述第一隔板6平行于所述梯形侧壁4布置且连接所述竖壁5,
39.至少一个第二隔板7,其垂直于所述第一隔板6布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梯形侧壁4,至少一个第二隔板7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隔板6将箱体3内分隔为多个储物格8,在远离所述竖壁5的方向上,所述储物格8的容纳高度逐渐降低。
40.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配有万向轮2和防倾覆斜撑9,可以通过推手10将可移动钢筋分集箱转移到需要的地方存放和使用。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可以将不同长短的钢筋按照箱体3的高低进行分类存放;根据钢筋直径的不同对箱体3进行过横向分类,依次存放。二次利用时,根据工程需求不同类型的钢筋在对应的储存格取用。每次存放或取用时,记录每种类型钢筋的余量和消耗量,后期作为项目成本分析的依据。
4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底托1上固定邻接所述箱体3的容纳槽11,其两端分别平齐于两个梯形侧壁4。
4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11的高度与其邻接的储物格8高度相同。
43.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11的高度大于其邻接的储物格8高度。
44.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隔板6在两个梯形侧壁4之间均匀分布。
45.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隔板7在远离所述竖壁5的方向上均匀等分所述第一隔板6。
46.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竖壁5的外侧设有推手10。
47.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竖壁5的外侧设有可枢转的防倾覆斜撑9。
48.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箱体3经由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底托1。
49.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角钢。
50.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由万向轮2、底托1、箱体3、推手10和防倾覆斜撑9组成。底托1为尺寸为140*120cm的钢板,下部利用螺栓连接橡胶制的万向轮2,万向轮2主要实现钢筋收集箱的移动功能;底托1上部通过四块角钢与不锈钢铁皮质的箱体3固定,箱体3主要功能为根据不同钢筋直径和长度对下脚料钢筋进行分类储存,箱体3共有4*4格,每个储物格8尺寸为30*30cm,四排储物格8由高到低高度分别为45cm、65cm、85cm、100cm;箱体3上焊接推手10与可折叠防倾覆斜撑9,实现钢筋分类收集箱的移动与停靠功能,将钢筋分类收集箱移动至目标地后,打开防倾覆斜撑9,防止因重心不稳而造成整个箱体3倾覆。
51.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分类收集箱的箱体3根据下脚料钢筋不同直径分为四列、根据下脚料钢筋不同长度分为四排,共计4*4个储物格8。钢筋加工完成后,将剩余的下脚料钢筋根据不同长度对箱体3进行纵向分类、根据下脚料钢筋直径的不同对箱体3进行横向分类,依次存放。下脚料钢筋依次分类存储在钢筋分类收集箱内后,通过箱体3上的推手10将钢筋分类收集箱转移到库房存放,打开防倾覆斜撑9防止可移动钢筋分类收集箱因重心不稳而倾覆。最后清点下脚料钢筋的工程量并记录。钢筋加工前将钢筋分类收集箱从库房转移到加工地点,根据钢筋加工需求选择对应长度、直径的钢筋,进行二次利用。钢筋加工完成后清点每类钢筋的消耗量并记录,后期作为项目成本分析的依据。
52.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筋分类收集箱的底托1为尺寸为140*120cm的钢板,下部利用螺栓连接橡胶制的万向轮2,万向轮2主要实现钢筋收集箱的移动功能;底托1上部通过四块角钢与不锈钢铁皮质的箱体3固定,箱体3主要功能为根据不同钢筋直径和长度对下脚料钢筋进行分类储存,箱体3共有4*4格,每个储物格8尺寸为30*30cm,四排储物格8由高到低高度分别为45cm、65cm、85cm、100cm;箱体3上焊接推手10与可折叠防倾覆斜撑9,实现钢筋分类收集箱的移动与停靠功能,将钢筋分类收集箱移动至目标地后,打开防倾覆斜撑9,防止因重心不稳而造成整个箱体3倾覆。阶梯型的箱体3可方便取用较短的下脚料钢筋,防倾覆斜撑9可以弥补阶梯型箱体3的不稳定性。
53.最后应该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4.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