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临时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14942发布日期:2022-04-16 18:2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临时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临时固定架。


背景技术:

2.带电作业是指在高压电气设备上不停电进行检修、测试的一种作业方法。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需要经常测试、检查和维修。带电作业是避免检修停电,保证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带电作业的内容可分为带电测试、带电检查和带电维修等几方面。带电作业的对象包括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设备、架空输电线路、配电线路和配电设备。带电作业的主要项目有:带电更换线路杆塔绝缘子,清扫和更换绝缘子,水冲洗绝缘子,压接修补导线和架空地线,检测不良绝缘子,测试更换隔离开关和避雷器,测试变压器温升及介质损耗值。带电作业根据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
3.带电作业车是变电站运行维护的常用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还常常配备独立的小吊臂。原有的安装模式是将小吊臂固定在带电作业车的支柱上,然而,由于无法灵活拆卸,因此在不使用小吊臂时仍占用较大空间。因此,如何使小吊臂能够在带电作业车上灵活装卸,是本领域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临时固定架,以解决目前小吊臂难以在带电作业车上灵活装卸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临时固定架,包括支柱,前支架,后支架,螺栓,固定杆,其中,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位于支柱的两侧,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紧固连接有螺栓,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夹持在支柱两侧,在前支架上具有固定杆。
7.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支柱为带电作业车的自身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起到基础承载作用;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用于夹持在支柱两侧,用于起到固定作用,螺栓用于对前支架和后支架加以固定,从而使二者对支柱产生夹持力;固定杆用于供小吊臂套接在其上。
8.作为优选,还包括铰链,肋板,通孔,磁铁托台,其中,在前支架上设置有铰链,在前支架的下端具有肋板,在支柱上具有通孔,在通孔的后侧具有磁铁托台。
9.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铰链用于使前支架能够折叠起来,以节省空间;当前支架展开时,肋板用于顶压在支柱上,以保证前支架稳定;当前支架折叠起来时,通孔用于使前支架上的固定杆得以穿过支柱;磁铁托台用于对穿过支柱的固定杆起到托持以及吸附固定作用,使前支架较为稳定的保持折叠状态。
10.作为优选,所述支柱为带电作业车的固定吊臂,固定吊臂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
11.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固定吊臂为带电作业车的大吊臂,大吊臂用于起吊更大重
量的物品,为带电作业车原本不可拆卸的部分,因此通过将本实用新型方案设置在固定吊臂上能够利用现有固定臂,节省了空间。
12.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顶部开设有螺纹盲孔。
13.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能够通过螺纹盲孔组装其余规格的固定杆来加长或加粗固定杆或者将固定杆与小吊臂进一步固定,提升对不同小吊臂规格的适应性。
14.作为优选,所述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上包含用于套装在所述固定杆上的组装槽。
15.在该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组装槽直接套装在固定杆后即可让小吊臂处于工作位置,不使用小吊臂的时候就可以将小吊臂由固定杆上取走;组织槽的结构是目前小吊臂本身具有的。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临时固定架。该技术方案依托于带电作业车上的纵向支柱设计了夹持式的支架,利用该支架承载小吊臂,使其得以灵活装卸。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将前、后支架分别保持在支柱两侧,并利用螺栓对二者加以固定,从而使其夹持在支柱上,前支架上设有固定杆,配套的小吊臂可套接在此固定杆上,当不使用时可将小吊臂灵活卸下,避免了其空间占用问题。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缩减支架体积,本实用新型为其设计了折叠机构,当不安装小吊臂时,可将前支架折叠起来,并利用磁铁托台对固定杆进行吸附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左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主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处于展开状态时的左视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俯视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主视图;
24.图中:
25.1、支柱
ꢀꢀꢀꢀꢀꢀꢀ
2、前支架
ꢀꢀꢀꢀꢀ
3、后支架
ꢀꢀꢀꢀꢀ
4、螺栓
26.5、固定杆
ꢀꢀꢀꢀꢀ
6、铰链
ꢀꢀꢀꢀꢀꢀꢀ
7、肋板
ꢀꢀꢀꢀꢀꢀꢀ
8、通孔
27.9、磁铁托台。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29.实施例1
30.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临时固定架,如图1~3所示,包括支柱1,前支架2,后支架3,螺栓4,固定杆5,其中,前支架2和后支架3分别位于支柱1的两侧,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之间紧
固连接有螺栓4,前支架2和后支架3分别夹持在支柱1两侧,在前支架2上具有固定杆5。
31.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支柱1为带电作业车的自身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起到基础承载作用;前支架2和后支架3分别用于夹持在支柱1两侧,用于起到固定作用,螺栓4用于对前支架2和后支架3加以固定,从而使二者对支柱1产生夹持力;固定杆5用于供小吊臂套接在其上。
32.实施例2
33.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临时固定架,如图4~7所示,包括支柱1,前支架2,后支架3,螺栓4,固定杆5,其中,前支架2和后支架3分别位于支柱1的两侧,在前支架2和后支架3之间紧固连接有螺栓4,前支架2和后支架3分别夹持在支柱1两侧,在前支架2上具有固定杆5。同时,还包括铰链6,肋板7,通孔8,磁铁托台9,其中,在前支架2上设置有铰链6,在前支架2的下端具有肋板7,在支柱1上具有通孔8,在通孔8的后侧具有磁铁托台9。
34.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铰链6用于使前支架2能够折叠起来,以节省空间;当前支架2展开时,肋板7用于顶压在支柱1上,以保证前支架2稳定;当前支架2折叠起来时,通孔8用于使前支架2上的固定杆5得以穿过支柱1;磁铁托台9用于对穿过支柱1的固定杆5起到托持以及吸附固定作用,使前支架2较为稳定的保持折叠状态。
35.实施例3
36.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一步的选择所述支柱为带电作业车的固定吊臂,固定吊臂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固定吊臂为带电作业车的大吊臂,大吊臂用于起吊更大重量的物品,为带电作业车原本不可拆卸的部分,因此通过将本实用新型方案设置在固定吊臂上能够利用现有固定臂,节省了空间。为所述固定杆5顶部开设有螺纹盲孔。能够通过螺纹盲孔组装其余规格的固定杆来加长或加粗固定杆或者将固定杆与小吊臂进一步固定,提升对不同小吊臂规格的适应性。带电作业车小吊臂上包含用于套装在所述固定杆上的组装槽。通过组装槽直接套装在固定杆后即可让小吊臂处于工作位置,不使用小吊臂的时候就可以将小吊臂由固定杆上取走;组装槽的结构是目前小吊臂本身具有的。
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