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内重物起吊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3665发布日期:2022-06-04 09:3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楼层内重物起吊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楼内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层内重物起吊梯。


背景技术:

2.在楼层施工时,常常需要施工人员将施工设备、建材等重物自低处移动至高处,并且工人于高处使用这些重物进行加工作业。
3.发明人发现,若工人手持重物并通过梯子移动至高处,在移动过程中难以保证身体平衡,工人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护,容易发生坠落事故,导致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楼层内重物起吊梯,旨在解决工人手持重物爬梯时容易发生坠落事故,导致施工安全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提供一种楼层内重物起吊梯,包括:
7.两个底座,用于并列装载在地面上;所述底座的顶面具有自上至下延伸的收纳腔,所述收纳腔内具有立杆,所述立杆适于自下至上伸出至所述收纳腔外;所述收纳腔内还具有用于支撑所述立杆的支撑元件;
8.连接臂,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的伸出端相连;
9.摆动梯,摆动连接在所述连接臂上,摆动轴向与所述连接臂的轴向平行,且所述摆动梯的宽度方向与所述连接臂的轴向平行;
10.收卷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摆动梯上,转动轴向沿自身轴向设置并与所述摆动梯的宽度方向平行;所述收卷轴连接有转动驱动组件;以及
11.升降板,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下方;所述升降板上连接有两根吊绳,每根所述吊绳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板的顶面相连,另一端自下至上贯穿所述连接臂,并且向下弯折至与所述收卷轴的外周壁相连。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均沿水平方向贯穿所述底座,且均与所述收纳腔连通;所述支撑元件包括:
13.支撑螺杆,适于沿水平方向插接在其中任一个所述定位孔内,且部分所述支撑螺杆处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支撑螺杆的一端具有抵接在所述底座的外壁上的法兰端头,另一端伸出至所述底座外;以及
14.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螺杆的伸出部分,适于与所述底座的外壁抵接,以限制所述支撑螺杆沿自身轴向移动。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座上套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上具有适于与其中任一个所述定位孔连通的连接口,以及与所述连接口连通、适于所述法兰端头嵌入的嵌接件。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立杆的伸出端面具有沿所述立杆的轴向向外延伸
的定位螺杆,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均具有沿自身径向贯通、适于所述定位螺杆插入的通孔;
17.所述定位螺杆插入所述通孔至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立杆的伸出端面抵接时,所述定位螺杆的延伸端伸出至所述通孔外;
18.所述定位螺杆的延伸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适于沿所述定位螺杆的轴向旋进至与所述连接臂抵接,以配合所述立杆的伸出端面夹紧所述连接臂。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臂包括:
20.第一臂体,两端的端面上均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凸起端面上具有螺纹槽;以及
21.两个第二臂体,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臂体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臂体和所述第一臂体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臂体朝向所述第一臂体的端面上具有适于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的螺栓;
22.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臂体适于与两个所述立杆相连;所述摆动梯上具有适于一一对应转动套置在两个所述凸起部的转动套;
23.在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第二臂体相连,且所述转动套套设在所述凸起部上时,所述第一臂体和所述第二臂体的相邻侧面夹紧所述转动套,以限制所述摆动梯沿所述转动套的轴向移动。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摆动梯包括:
25.两个梯板,沿所述第一臂体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臂体的两端;两个所述梯板的相邻侧面上均具有多个连接套,多个所述连接套沿所述梯板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连接套的轴向均与两个所述梯板的排列方向平行;以及
26.多根踏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梯板之间;每根所述踏杆的两端分别适于插接至两个所述连接套内,以连接两个所述梯板;
27.其中,两个所述转动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梯板的顶端,且所述转动套的轴向与所述梯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收卷轴设置在两个所述梯板之间,且所述收卷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梯板转动连接。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臂上具有适于两根所述吊绳通过的两个走线孔,两个所述走线孔沿所述连接臂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臂上固定连接有收束件,所述收束件处于两个所述走线孔之间,且所述收束件上具有沿上下方向贯通、适于所述吊绳通过的两个导向孔。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束件上螺纹连接有旋进螺杆,所述旋进螺杆的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上下两端分别处于所述收束件的外部;所述旋进螺杆的下端连接有用于下压所述吊绳,以限制所述吊绳与所述摆动梯相接的抵接件。
3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卷轴的其中一端贯穿所述摆动梯并伸出;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
31.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摆动梯上,转动输出轴向与所述收卷杆的轴向;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插槽;以及
32.插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所述收卷轴的伸出端面上,且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升降板上具有两个向上延伸的平衡杆,两个所述平衡杆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且每个所述平衡杆均贯穿所述连接臂并伸
出。
34.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自底座内抽出支撑元件并沿底座的轴向移动立杆,实现底座和立杆组成整体的长度调整。在上述长度符合要求后,立起两个底座,并且再次将支撑元件装载到底座上,使支撑元件支撑立杆;同时,将摆动梯摆动至底端支在地面上,实现本装置的稳定放置。
35.在需要高处作业时,先搬运重物至升降板,利用转动驱动组件带动收卷轴转动,以使吊绳拉动升降板和重物向上移动,实现中午的升起。同时,工作人员利用爬梯的方式通过摆动梯向上移动。
36.本实施例提供的楼层内重物起吊梯,与现有技术相比,工人爬梯的过程中,无需工人手持重物,保证了工人的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楼层内重物起吊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底座和立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支撑元件和定位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连接臂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转动驱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摆动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1、底座;11、收纳腔;12、定位孔;13、定位套;131、连接口;132、嵌接件;2、连接臂;21、第一臂体;211、凸起部;212、螺纹槽;213、走线孔;22、第二臂体;221、通孔;222、螺栓;3、摆动梯;31、梯板;311、转动套;312、连接套;32、踏杆;4、收卷轴;5、升降板;51、吊绳;52、平衡杆;6、立杆;61、定位螺杆;611、锁紧螺帽;7、支撑元件;71、支撑螺杆;711、法兰端头;72、锁紧螺母;8、转动驱动组件;81、转动电机;811、插槽;82、插接件;9、收束件;91、导向孔;92、旋进螺杆;921、抵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层内重物起吊梯进行说明。所述楼层内重物起吊梯,包括两个底座1、连接臂2、摆动梯3、收卷轴4和升降板5。
47.两个底座1用于并列装载在地面上,具体是装载于施工楼层的楼板表面,为了便于叙述,定义两个底座1的排列方向为左右方向。
48.每个底座1的顶面均具有自上至下延伸的收纳腔11,且每个收纳腔11内均具有立杆6。
49.立杆6的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立杆6的上端适于自下至上伸出至收纳腔11外。
50.收纳腔11内还具有用于支撑立杆6的支撑元件7,通过此支撑元件7支撑立杆6的底端,能够限制立杆6朝向收纳腔11的底部移动。
51.连接臂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杆6的伸出端相连,起到连接两个立杆6的作用。
52.摆动梯3摆动连接在连接臂2上,摆动轴向与连接臂2的轴向平行,且摆动梯3的宽度方向与连接臂2的轴向平行。
53.收卷轴4转动设置在摆动梯3上,转动轴向沿自身轴向设置并与摆动梯3的宽度方向平行。
54.收卷轴4连接有转动驱动组件8,通过此转动驱动组件8能够驱动收卷轴4转动。
55.升降板5设置在连接臂2的下方,且此升降板5上连接有沿左右方向并列的两根吊绳51,每根吊绳51的一端与升降板5的顶面相连,另一端自下至上贯穿连接臂2,并且向下弯折至与收卷轴4的外周壁相连。
56.实际使用时,通过自底座1内抽出支撑元件7并沿底座1的轴向移动立杆6,实现底座1和立杆6组成整体的长度调整。在上述长度符合要求后,立起两个底座1,并且再次将支撑元件7装载到底座1上,使支撑元件7支撑立杆6;同时,将摆动梯3摆动至底端支在地面上,实现本装置的稳定放置。
57.在需要高处作业时,先搬运重物至升降板5,利用转动驱动组件8带动收卷轴4转动,以使吊绳51拉动升降板5和重物向上移动,实现中午的升起。同时,工作人员利用爬梯的方式通过摆动梯3向上移动。
5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楼层内重物起吊梯,与现有技术相比,工人爬梯的过程中,无需工人手持重物,保证了工人的施工安全。
5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底座1和支撑元件7可以采用如图1至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至图3,底座1上具有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多个定位孔12,其中的每个定位孔12均沿水平方向贯穿底座1,且均与收纳腔11连通。
60.支撑元件7包括支撑螺杆71和锁紧螺母72。
61.支撑螺杆71适于沿水平方向插接在其中任一个定位孔12内,且部分支撑螺杆71处于收纳腔11内。
62.支撑螺杆71的一端具有抵接在底座1的外壁上的法兰端头711,另一端伸出至底座1外。
63.锁紧螺母72螺纹连接在支撑螺杆71的伸出部分,适于与底座1的外壁抵接,以限制支撑螺杆71沿自身轴向移动。
6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螺杆71和锁紧螺母72的螺纹连接关系便于实施,确保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6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底座1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3,底座1上套设有定位套13,定位套13上具有适于与其中任一个定位孔12连通的连接口131,以及与连接口131连通、适于法兰端头711嵌入的嵌接件132。
6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上下方向滑动定位套13至连接口131与其中一个定位孔12连通,此时定位套13和嵌接件132的组合结构能够使得支撑螺杆71和定位孔12的连接更加方便,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
6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立杆6和连接臂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图2和图4,立杆6的伸出端面具有沿立杆6的轴向向外延伸的定位螺杆61,连接臂2的两端均具有沿自身径向贯通、适于定位螺杆61插入的通孔221。
68.定位螺杆61插入通孔221至连接臂2与立杆6的伸出端面抵接时,定位螺杆61的延伸端伸出至通孔221外。
69.定位螺杆61的延伸端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611,锁紧螺帽611适于沿定位螺杆61的轴向旋进至与连接臂2抵接,以配合立杆6的伸出端面夹紧连接臂2。
7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锁紧螺帽611抵紧连接臂2至立杆6的伸出端面上,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以及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7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连接臂2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连接臂2包括第一臂体21和两个第二臂体22。
72.第一臂体21的两端的端面上均具有凸起部211,凸起部211的凸起端面上具有螺纹槽212。
73.两个第二臂体22分别连接在第一臂体21的两端,且第二臂体22和第一臂体21同轴设置。
74.第二臂体22朝向第一臂体21的端面上具有适于与螺纹槽212螺纹连接的螺栓222,通过螺纹槽212和螺栓222的组合结构能够连接第二臂体22和第一臂体21。
75.其中,两个第二臂体22适于与前述提到的两个立杆6相连。
76.摆动梯3上具有适于一一对应转动套311置在两个凸起部211的转动套311。
77.在第一臂体21和第二臂体22相连,且转动套311套设在凸起部211上时,第一臂体21和第二臂体22的相邻侧面夹紧转动套311,以限制摆动梯3沿转动套311的轴向移动。
7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臂体21和第二臂体22分离后,能够便于自身与摆动梯3的连接,确保转动套311能够套置在凸起部211上,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7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摆动梯3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摆动梯3包括两个梯板31和多根踏杆32。
80.两个梯板31沿第一臂体21的轴向间隔设置在第一臂体21的两端。
81.两个梯板31的相邻侧面上均具有多个连接套312,多个连接套312沿梯板3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每个连接套312的轴向均与两个梯板31的排列方向平行。
82.多根踏杆32设置在两个梯板31之间;每根踏杆32的两端分别适于插接至两个连接套312内,以连接两个梯板31。
83.其中,两个转动套31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梯板31的顶端,且转动套311的轴向与梯板31的长度方向垂直;收卷轴4设置在两个梯板31之间,且收卷轴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梯板31转动连接。
8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梯3采用可分离的结构组成,与同样采用可分离结构的连接臂2共同使用,使得本装置便于储存和运输,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8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连接臂2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连接臂2上具有适于供两根吊绳51一一对应通过的两个走线孔213,两个走线孔213沿连接臂2的轴向间隔设置。
86.连接臂2上固定连接有收束件9,收束件9处于两个走线孔213之间,且收束件9上具有两个沿上下方向贯通、适于吊绳51通过的导向孔91。
8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吊绳51在通过走线孔213能够集中于一处,便于使用人员的整理和吊绳51与转动驱动组件8的连接,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和稳定
性。
8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收束件9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收束件9上螺纹连接有旋进螺杆92,旋进螺杆92的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上下两端分别处于收束件9的外部。
89.旋进螺杆92的下端连接有用于下压吊绳51,以限制吊绳51与摆动梯3相接的抵接件921。
9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转动旋进螺杆92即可控制抵接件921沿上下方向的移动,便于实施,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抵接件921可使吊绳51的弯折部位换位,从而避让摆动梯3,避免吊绳51的使用影响摆动梯3的使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可靠性。
91.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收束件9上还连接有竖杆,此竖杆能够相对于收束件9沿上下方向移动,且竖杆的下端与抵接件921相连;此竖杆的作用为:限定抵接件921沿上下方向移动时的稳定性,以及避免抵接件921与吊绳51相接时发生绕旋进螺杆92的转动,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9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收卷轴4和转动驱动组件8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前述收卷轴4的其中一端贯穿摆动梯3并伸出,定义此端部为收卷轴4的伸出端。
93.转动驱动组件8包括转动电机81和插接件82。
94.转动电机81固定连接在摆动梯3上,转动输出轴向与收卷杆的轴向。
95.转动电机81的动力输出端具有插槽811,如图5所示,插槽811采用界面为矩形的方孔结构。
96.插接件82固定连接在收卷轴4的伸出端面上,且插接于插槽811内。
9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电机81启动时,插接件82的外侧面与插槽811的槽壁抵接,以驱动收卷轴4转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9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升降板5和连接臂2之间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升降板5上具有两个向上延伸的平衡杆52,两个平衡杆52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在升降板5上,且每个平衡杆52均贯穿连接臂2并伸出。
9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平衡杆52能够有效限定升降板5在升降时的稳定性,避免升降板5发生水平方向的偏移,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10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