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的炭粉灌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3618发布日期:2022-06-04 09:3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的炭粉灌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炭粉灌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精度的炭粉灌装机构。


背景技术:

2.炭罐的炭粉充填目前采用螺杆下料,通过调节下料时间等机台参数进行炭粉充填容积大小的控制。在实际生产中,此种方式炭粉容积的偏差较大,从而影响炭罐的工作能力,使炭罐的工作能力浮动偏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的炭粉灌装机构,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炭粉灌装,以保证炭罐产品的工作能力。
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高精度的炭粉灌装机构,包括安装轴、转盘和加工台;所述转盘转动配合在所述安装轴上,其上安装有若干容器;所述安装轴的顶部设置有分料组件,用于将炭粉分配到各容器中;同时,所述安装轴的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容器的上端平齐的刮板,所述刮板随着所述转盘的转动活动配合在所述容器的上端面,以刮平所述容器内的炭粉;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若干加工工位,所述加工工位至少包括充填工位,所述容器的下端与所述充填工位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所述容器与所述管道的连通处设置有阀门。
6.所述容器以所述安装轴为中心等角度间隔设置在所述转盘上。
7.所述转盘的边缘设置有一圈挡壁。
8.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储粉罐和若干套分料管、分料漏斗和分料导槽;所述储粉罐通过所述分料管、分料漏斗和分料导槽连通至容器。
9.所述容器的数量设置有六个,所述分料管、分料漏斗和分料导槽设置有三套,所述刮板设置有三把,且所述刮板设置在相邻分料导槽的中间位置。
10.所述刮板为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
11.所述加工台以自身中心为圆心做圆周运动;所述加工工位还包括压平工位、配件安装工位和熔接工位,所述充填工位、压平工位、配件安装工位和熔接工位沿所述加工台的圆周方向等角度间隔设置。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相对安装轴转动,将炭粉分配到各容器内,并在转盘转动的过程中,由刮板将已装填好炭粉的容器上端面刮平,确保刮平后容器内的炭粉量为炭罐产品的设计容积,从而提高了炭粉灌装的精度;通过替换不同容积的容器,就可以对应生产不同设计容器的炭罐。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二;
15.附图标号说明:
[0016]1‑‑‑‑
安装轴;
ꢀꢀꢀꢀꢀꢀꢀꢀꢀꢀꢀ2‑‑‑‑
转盘;
ꢀꢀꢀꢀꢀꢀꢀꢀꢀꢀꢀꢀꢀꢀꢀ3‑‑‑‑
加工台;
[0017]4‑‑‑‑
容器;
ꢀꢀꢀꢀꢀꢀꢀꢀꢀꢀꢀꢀꢀ5‑‑‑‑
刮板;
ꢀꢀꢀꢀꢀꢀꢀꢀꢀꢀꢀꢀꢀꢀꢀ6‑‑‑‑
充填工位;
[0018]7‑‑‑‑
管道;
ꢀꢀꢀꢀꢀꢀꢀꢀꢀꢀꢀꢀꢀ8‑‑‑‑
阀门;
ꢀꢀꢀꢀꢀꢀꢀꢀꢀꢀꢀꢀꢀꢀꢀ9‑‑‑‑
挡壁;
[0019]
10
‑‑‑
储粉罐;
ꢀꢀꢀꢀꢀꢀꢀꢀꢀꢀꢀ
11
‑‑‑
分料管;
ꢀꢀꢀꢀꢀꢀꢀꢀꢀꢀꢀꢀꢀ
12
‑‑‑
分料漏斗;
[0020]
13
‑‑‑
分料导槽;
ꢀꢀꢀꢀꢀꢀꢀꢀꢀ
14
‑‑‑
压平工位;
ꢀꢀꢀꢀꢀꢀꢀꢀꢀꢀꢀ
15
‑‑‑
配件安装工位;
[0021]
16
‑‑‑
熔接工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23]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精度的炭粉灌装机构,包括安装轴1、转盘2和加工台3;
[0024]
转盘2转动配合在安装轴1上,其上安装有若干容器4;
[0025]
安装轴1的顶部设置有分料组件,用于将炭粉分配到各容器4中;同时,安装轴1的侧壁设置有与容器4的上端平齐的刮板5,刮板5随着转盘2的转动活动配合在容器4的上端面,以刮平容器4内的炭粉;
[0026]
加工台3上设置有若干加工工位,加工工位至少包括充填工位6,容器4的下端与充填工位6之间通过管道7连通,且容器4与管道7的连通处设置有阀门8。
[0027]
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0028]
上述容器4以安装轴1为中心等角度间隔设置在转盘2上。容器4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容积规格,也可以是同一转盘2上的容器4的容积规格都是一样的。
[0029]
上述转盘2可通过炭粉灌装设备的驱动机构进行驱动,从而实现以安装轴1为轴进行转动的功能,如转盘2可通过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可达到精确控制转动角度和频率的目的。
[0030]
上述转盘2的边缘设置有一圈挡壁9,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炭粉飞洒到环境中。
[0031]
上述分料组件包括储粉罐10和若干套分料管11、分料漏斗12和分料导槽13;储粉罐10通过分料管11、分料漏斗12和分料导槽13连通至容器4。在实际安装时,储粉罐10、分料漏斗12、分料导槽13均可通过类似支架的结构安装固定在安装轴1的顶部,也即这些配件相对安装轴1的位置固定不动。
[0032]
进一步地,上述容器4的数量设置有六个,对应的分料管11等设置有三套,刮板5设置有三把,且刮板5设置在相邻分料导槽13的中间位置,则在储粉罐10向其中三个容器4充填炭粉时,刮板5同时将超出另外三个容器4上端面的炭粉刮平,确保刮平后容器4内的炭粉量为炭罐的设计容积。
[0033]
同时,根据实际生产需求,上述分料组件还可以在分料漏斗的出料端设置微粉吸附装置,用于控制输出的炭粉的尺寸;储粉罐10的出料端设置由程度自动控制的开关,开关打开时储粉罐10向分料漏斗12供料。
[0034]
上述刮板5为沿安装轴1的径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
[0035]
上述加工台3以自身中心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同时加工工位还包括压平工位14、配件安装工位15和熔接工位16,充填工位6、压平工位14、配件安装工位15和熔接工位16沿加
工台3的圆周方向等角度间隔设置,以实现不同工位的同时运作、互不干涉。其中,压平工位14进行炭粉压平,配件安装工位15进行不织布、弹簧、隔板组立的安装,熔接工位16进行炭罐熔接。本实施例中,加工台3上设置有两套的上述四个工位,以同时进行双炭罐同时加工。
[0036]
上述管道7可以是上端与容器4(或是转盘2)的底部连接固定,随着转盘2的转动到达或离开充填工位6。
[0037]
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转盘2相对安装轴1转动,将炭粉分配到各容器4内,并在转盘2转动的过程中,由刮板5将已装填好炭粉的容器4上端面刮平,确保刮平后容器4内的炭粉量为炭罐产品的设计容积,从而提高了炭粉灌装的精度;通过替换不同容积的容器4,就可以对应生产不同设计容器4的炭罐。
[0038]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