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5590发布日期:2022-06-22 00:1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


背景技术:

2.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受到管道压力冲击较大,长期运行还会产生振动,有使过滤器盲板有崩开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发生,在两个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加装顶柱托架,使盲板牢牢顶住,还可以消减一部分管道产生的振动。在每次安放顶柱时需要至少3人完成,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使顶柱变松动,掉落在地面起不到作用,不能及时发现容易砸伤人员,存在一定危险隐患。而且顶柱托架结构固定,不便于根据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的距离调节,还不便于调节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针对顶柱托架结构固定,不便于根据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的高度和宽度距离调节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能够根据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的高度和宽度距离调节调节托架高度和宽度,减少了震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包括托架;
6.所述托架包括能够调节高度的调节架、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架顶端和底端的顶板和底板;
7.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连接块,自所述连接块的左端至右端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块的第一内螺纹管,所述第一内螺纹管的两端均螺接有顶柱。
8.优选地,所述调节架包括包括上调节架体、与所述上调节架体轴装连接的下调节架体;
9.所述上调节架体和所述下调节架体均包括呈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x架和第二x架,所述第一x架和所述第二x架中心通过中心轴相连接;
10.所述上调节架体的左上端和所述下调节架体的左下端分别轴装于所述顶板的左端和所述底板的左端,所述上调节架体的右上端和所述下调节架体的右下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右端和所述底板的右端。
11.优选地,所述上调节架体底端和所述下调节架体顶端分别通过连接轴连接。
12.优选地,所述连接轴包括内侧面贯穿有第二内螺接管的第一连接轴和内侧面设有轴管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内螺接管和所述轴管之间安装有手动调节杆。
13.优选地,所述手动调节杆通过安装滚珠轴承轴装在轴管内,所述手动调节杆上布置有螺纹,所述螺纹上设置有螺固部件,所述手动调节杆外端设置有手柄。
14.优选地,所述螺固部件包括螺母和设置在所述螺母两侧的柄体。
15.优选地,所述顶板的底面和所述底板的顶面分别设置有调节框,所述调节框的右侧开设有移动口,所述上调节架体的右上端和所述下调节架体的右下端均通过移动轴与所述移动口滑动连接。
16.优选地,所述顶柱为外侧面设置有顶板的螺柱。
17.优选地,所述第一x架和所述第二x架均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板一和板二。
18.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万向轮。
1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能够根据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的高度和宽度距离调节调节托架高度和宽度,减少了震动。
2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通过手动调节杆轴装对调节架升降调节,使调节架能根据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顶住的高度调节,并且通过连接块左右两端螺接调节安装的顶柱,方便根据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的距离顶住。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托架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手动调节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托架,11.顶板,12.底板,13.万向轮,14.调节框,15.移动口,2.调节架,21.上调节架体,22.下调节架体,23.第一x架,24.第二x架,25.板一,26.板二,3.中心轴,31.第一连接轴,32.第二连接轴,33.第二内螺接管,34.轴管,35.移动轴,36.轴板,4.连接块,41.第一内螺纹管,5.手动调节杆,51.滚珠轴承,52.螺纹,53.手柄,6.螺固部件,61.螺母,62.柄体,7.顶柱,71.螺柱,72.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包括托架1;
30.所述托架1包括能够调节高度的调节架2、分别设置于所述调节架2顶端和底端的顶板11和底板12;
31.所述顶板11的顶面上设置有连接块4,自所述连接块4的左端至右端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块4的第一内螺纹管41,所述第一内螺纹管41的两端均螺接有顶柱7。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顶柱用于顶在两个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使盲板牢牢顶住,减少震动;
33.其中,调节架2的高度可调,通过调节架2实现高度上的调节,通过螺接的顶柱7,可以实现宽度上的调节,可以根据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的高度和宽度距离进行调节。
34.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架2包括包括上调节架体21、与所述上调节架体21轴装连接的下调节架体22;
35.所述上调节架体21和所述下调节架体22均包括呈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x架23和第二x架24,所述第一x架23和所述第二x架24中心通过中心轴3相连接;
36.所述上调节架体21的左上端和所述下调节架体22的左下端分别轴装于所述顶板11的左端和所述底板12的左端,所述上调节架体21的右上端和所述下调节架体22的右下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板11的右端和所述底板12的右端。
37.由于上调节架体21和下调节架体22均包括第一x架23和第二x架24,其中心均通过中心轴3轴接调节。
3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调节架体21底端和所述下调节架体22顶端分别通过连接轴连接。
39.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调节式顶柱托架中,上调节架体21中的第一x架23和第二x架24分别通过连接轴轴接;
40.下调节架体22中的第一x架23和第二x架24分别通过连接轴轴接,具体地说,上调节架体21中的第一x架23和第二x架24位于下调节架体22中的第一x架23和第二x架24外。
4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轴包括内侧面贯穿有第二内螺接管33的第一连接轴31和内侧面设有轴管34的第二连接轴32,所述第二内螺接管33和所述轴管34之间安装有手动调节杆5。
42.通过手动操作旋转手动调节杆5能升降调节架,当顺时针转动时为上升,当逆时针转动时为下升。
4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手动调节杆5通过安装滚珠轴承51轴装在轴管34内,所述手动调节杆5上布置有螺纹52,所述螺纹52上设置有螺固部件6,所述手动调节杆5外端设置有手柄53,通过握住手柄53转动手动调节杆5,当转动位置固定后由螺固部件6螺固。
4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固部件6包括螺母61和设置在所述螺母61两侧的柄体62,便于卡在第二内螺纹管33外部。
4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板11的底面和所述底板12的顶面分别设置有调节框14,所述调节框14的右侧开设有移动口15,所述上调节架体21的右上端和所述下调节架体22的右下端均通过移动轴35与所述移动口15滑动连接。
46.其中,调节框14的左侧可选为开设有轴孔,上调节架体21的左上端和下调节架体
22的左下端通过连接轴与轴孔固定连接;
47.其中,通过移动轴35在移动口15内滑动实现调节架2高度上的调节。
4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柱7为外侧面设置有顶板72的螺柱71,其中,螺柱71长度等于一半的第一内螺纹管41的长度,便于调节。
4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x架23和所述第二x架24均包括相互交叉设置的板一25和板二26,其中,可选为板一25在前,板二26在后。
5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12上设置有万向轮13,其中,万向轮13上可选为带有轮刹,安装位置优选为底板12的四角,以便于移动托架。
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安装在浓缩泵过滤器之间的调节式顶柱托架,其中,连接轴,移动轴35,中心轴3前后端均设有轴板36,便于轴装连接。
5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53.在使用中,将顶柱托架移动至两浓缩泵之间,通过手动调节杆5旋转对调节架2调节,当将调节架2调节至合适的高度后,在连接块4左右两侧螺接的顶柱7顶住在两个浓缩泵前安装的过滤器之间,使盲板牢牢顶住,减少震动。
54.上面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