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6045发布日期:2023-07-27 16:1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隔热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容器。


背景技术:

1、以往,提出了用于将食品等以连同蓄冷材料一起收纳后的状态进行输送和保管的各种隔热容器(保冷箱)并进行了实际应用。例如,目前,提出了一种保冷箱100,其具备外箱10、收纳于外箱10的内箱20、架设于内箱20的开口部的内盖30、以及配置在内盖30之上的蓄冷材料40(参照专利文献1)。当采用该结构时,通过将内箱20收纳于外箱10,将对象物收纳于内箱20,将内盖30架设于内箱20的开口部,将蓄冷材料40配置在内盖30上并密闭外箱10,由此,能够将蓄冷材料40配置在比对象物靠上方的位置,使被蓄冷材料40冷却后的冷气从外箱10内的上部下降而在外箱10内循环,能够高效地冷却外箱10的整个内部。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2042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另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的以往的保冷箱成为外箱无法变形的结构,但收纳于其内部的对象物的体积会根据状况而相应地变化。因此,例如在对象物的体积大幅地减小的情况下,成为空气较多地填充至箱的内部的状态。由于空气的比热高于内容物的比热,因此,在空气较多地填充至箱的内部的状态下,存在保冷性(隔热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

3、本发明是鉴于该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所收纳的对象物的体积减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隔热效率的降低的隔热容器。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容器,该隔热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具有由底壁和侧壁形成的收纳空间及与收纳空间相连的开口部;以及能够变形的板状的盖体,其中,盖体构成为,通过在将盖体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插入到收纳空间中的状态下使盖体的至少一部分变形,从而盖体的周缘部与侧壁的内表面紧密贴合。

6、当采用该结构时,盖体构成为,通过在将盖体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插入到收纳空间中的状态下使盖体的至少一部分变形,从而盖体的周缘部与侧壁的内表面紧密贴合。因此,能够在收纳空间的内部形成由容器主体的底壁、容器主体的侧壁的一部分(靠底壁的部分)和盖体构成的隔热封闭空间,能够将对象物收纳在该隔热封闭空间中并进行运输等。此时,通过根据所收纳的对象物的体积而相应地变更盖体的位置(盖体的周缘部和容器主体的侧壁紧密贴合的位置),能够变更隔热封闭空间的容积。例如,在所收纳的对象物的体积减小的情况下,在使盖体的位置向容器主体的底壁侧位移了的状态下使盖体的周缘部紧密贴合于容器主体的侧壁,能够形成容积比较小的隔热封闭空间。因而,即使所收纳的对象物的体积变化,也能够与此相应地变更隔热封闭空间的容积,能够抑制比热较高的空气存在于隔热封闭空间内,因此能够抑制隔热效率的降低。

7、在本发明的隔热容器中,能够采用利用连结弹性部将多个部分彼此连结起来而构成的盖体。在该情况下,通过压缩连结弹性部,从而使部分彼此间的间隔变窄而缩小盖体的投影面积,另一方面,通过释放连结弹性部的压缩,能够使部分彼此间的间隔变大而扩大盖体的投影面积。另外,还能够是,通过压缩连结弹性部而使部分彼此间的间隔变窄,从而使盖体的投影面积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面积以下(或使盖体的至少一边的长度为开口部的对应的一边的长度以下),另一方面,通过释放连结弹性部的压缩而使部分彼此间的间隔变大,从而使盖体的投影面积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面积以上(或使盖体的至少一边的长度为开口部的对应的一边的长度以上)。连结弹性部能够具有波纹构造。

8、当采用该结构时,盖体是通过利用连结弹性部将多个部分彼此连结起来而构成的。并且,对于盖体,通过压缩连结弹性部,从而部分彼此间的间隔变窄而使盖体的投影面积缩小(其结果,盖体的投影面积成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面积以下或者盖体的一边的长度成为开口部的对应的一边的长度以下),另一方面,通过释放连结弹性部的压缩,从而部分彼此间的间隔变大而使盖体的投影面积扩大(其结果,盖体的投影面积成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面积以上或者盖体的一边的长度成为开口部的对应的一边的长度以上)。在将具有该结构的盖体向容器主体的收纳空间插入之际,预先压缩连结弹性部而减小投影面积(使投影面积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面积以下),之后,在收纳空间内释放连结弹性部的压缩而增大投影面积(使投影面积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面积以上),从而能够使盖体的周缘部紧密贴合于容器主体的侧壁。

9、另外,当采用该结构时,由于采用了通过利用连结弹性部将多个部分彼此连结而构成的盖体,因此,例如,能够以连结弹性部为界使第一部分的高度和第二部分的高度不同。因而,即使在收纳于容器主体的对象物的高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应于该对象物的高度来变更第一部分的高度和第二部分的高度,能够使盖体靠近对象物(或使盖体紧密贴合于对象物)。其结果,能够减少在高度不同的对象物与盖体之间产生的空间(或大致消除该空间),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隔热效率的降低。

10、在本发明的隔热容器中,通过利用俯视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带状的连结弹性部将多个部分彼此连结起来,能够构成俯视大致矩形形状的盖体。在该情况下,能够以如下方式构成盖体:通过沿着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例如相对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压缩连结弹性部,从而缩短盖体的沿着第二方向的边的长度而使其为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对应边的长度以下,另一方面,通过释放连结弹性部的沿着第二方向的压缩,从而使盖体的沿着第二方向的边的长度伸长而长于对应边的长度。

11、当采用该结构时,通过释放盖体的连结弹性部的沿着第二方向的压缩,能够使盖体的沿着第二方向的边的长度伸长而成为与其对应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边(对应边)的长度以上。因而,能够使盖体的与沿着第二方向的边交叉的边紧密贴合于与所述边对应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边处的侧壁的内表面,能够将盖体相对于容器主体固定。此时,连结弹性部的压缩被释放的情况下的盖体的投影面积可以不必大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面积。

12、在本发明的隔热容器中,能够通过利用连结弹性部将分别呈俯视大致矩形形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连结起来而构成盖体。并且,在第一部分的位于与连结弹性部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一边和第二部分的位于与连结弹性部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第二边中的至少任意一者,预先形成向远离连结弹性部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能够使盖体构成为,通过释放连结弹性部的压缩,从而突出部紧密贴合于开口部的一边的至少一部分。此时,可以是,采用俯视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带状的连结弹性部,并且采用从第一边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从第二边突出的第二突出部,将第一突出部配置于靠第一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位置,将第二突出部配置于靠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位置。

13、当采用该结构时,在释放连结弹性部的压缩的时候,使突出部紧密贴合于与其对应的、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一边的至少一部分处的侧壁的内表面,另一方面,使盖体的其他周缘部紧密贴合于与其对应的、容器主体的侧壁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能够将盖体相对于容器主体固定。即使在采用该结构的情况下,连结弹性部的压缩被释放时的盖体的投影面积也可以不必大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面积。

14、在本发明的隔热容器中,能够采用如下盖体,该盖体构成为,其被分割成多个部分并且部分彼此通过铰链部相连结,由此盖体能够在折曲状态与平坦状态之间变形。

15、当采用该结构时,盖体构成为,其被分割成多个部分并且该部分彼此通过铰链部相连结,由此盖体能够在折曲状态与平坦状态之间变形,因此,盖体能够对应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大小而适当变形并使其周缘部紧密贴合于容器主体的侧壁。

16、在本发明的隔热容器中,能够将铰链部配置于盖体的俯视时的大致中央部。在该情况下,可以是,通过在将盖体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向收纳空间插入之际使盖体为折曲状态,从而缩小盖体的投影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在将盖体插入到收纳空间之后使盖体为平坦状态,从而扩大盖体的投影面积。

17、当采用该结构时,通过使盖体在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向收纳空间插入之际成为折曲状态,从而其投影面积缩小,另一方面,通过使盖体在插入到收纳空间之后成为平坦状态,从而其投影面积扩大。在将具有该结构的盖体向容器主体的收纳空间插入之际,使盖体成为折曲状态而预先减小投影面积,之后,(将处于大致中央部的铰链部向收纳空间侧推动或从收纳空间侧提起)使盖体成为平坦状态,由此在收纳空间内增大投影面积,能够使盖体的周缘部紧密贴合于容器主体的侧壁。

18、在本发明的隔热容器中,能够将铰链部配置于盖体的周缘部的附近。在该情况下,可以是,预先在盖体处于平坦状态时将盖体的投影面积设定为大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投影面积,通过在将盖体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向收纳空间插入之际使盖体从平坦状态向折曲状态转变,从而使盖体的投影面积缩小而设为与开口部的投影面积大致相同。

19、当采用该结构时,盖体被设定为在处于平坦状态时其投影面积大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投影面积,通过在将盖体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向收纳空间插入之际使盖体从平坦状态向折曲状态转变,从而使盖体的投影面积缩小而设为与开口部的投影面积大致相同。在将具有该结构的盖体向容器主体的收纳空间插入之际,利用处于周缘部的附近的铰链部使盖体折曲而使其投影面积与容器主体的开口部的投影面积大致相同,从而能够使盖体的周缘部紧密贴合于容器主体的侧壁。

20、在本发明的隔热容器中,能够在盖体的至少一个部分的表面设置由使用者把持的把持部。

21、当采用该结构时,使用者能够把持在构成盖体的部分的表面设置的把持部来使盖体变形。因而,盖体的变形(连结弹性部的压缩、连结弹性部的压缩释放、从折曲状态向平坦状态的转变、从平坦状态向折曲状态的转变等)变得容易。

22、在本发明的隔热容器中,能够将周缘弹性部设于盖体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

23、当采用该结构时,由于在盖体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周缘弹性部,因此能够在向容器主体的收纳空间插入之际预先压缩盖体的周缘弹性部而减小投影面积,之后,在收纳空间内释放周缘弹性部的压缩而增大投影面积,从而使周缘部(对于设有周缘弹性部的周缘部来说则为周缘弹性部)紧密贴合于侧壁的内表面。

24、发明的效果

25、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所收纳的对象物的体积减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隔热效率的降低的隔热容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