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运输用物流传输装置

文档序号:30699333发布日期:2022-07-09 19:02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流运输用物流传输装置

1.本发明涉及属于物流运输装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运输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2.物流运输是将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用专用设备将物品进行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些类操作。
3.随着物流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的运输装卸要求也逐渐的增高。现有的运输装卸装置无效对物品进行有效的固定,导致运输过程中物品容易掉落;同时,在装卸是需要人工装卸,劳动强度大,操作繁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流运输装卸装置,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的固定物品、人工强度大以及使用不便的问题。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物流运输装卸装置,包括移动架,移动架上方设置有回转支承,移动架与回转支承平行设置,回转支承能够相对于移动架进行自传,回转支承的上表面固定主臂的底部,固定主臂的上部铰接升降臂与平行杆的端部,升降臂与平行杆的另一个端部均与联动杆铰接,使主臂、升降臂、联动杆与平行杆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移动架上铰接驱动本防降杆的一端,驱动防降杆的另一端铰接升降臂;联动杆向远离主臂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撑臂,支撑臂设有用于供支撑板滑动的轨道,支撑板连接驱动气缸的的一端,驱动气缸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臂上;联动杆及支撑臂均设有平行的两个,支撑板、驱动气缸均在两个支撑臂之间,每个支撑臂固定有一个滑轨,支撑臂的轴向与滑轨的轴向垂直,滑轨上设有能够沿其滑动的滑块,滑块在远离滑轨的方向固定夹持块,支撑板的下方设有驱动螺杆,驱动螺杆转动连接在两个滑轨上,驱动螺杆延伸到支撑板一侧的部分为第一螺纹区,驱动螺杆延伸到支撑板另一侧的部分为第二螺纹区,第一螺纹区与第二螺纹区均螺纹连接一个滑块、且第一螺纹区与第二螺纹区的螺旋方向相反;驱动螺杆连接第一动力件,第一动力件固定在支撑臂上。
6.支撑臂的轨道上开设有供支撑板滑动的豁口,支撑板的两侧边缘部于豁口中能够滑动。
7.第一动力件包括第一电机、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链条,主动链轮键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链轮键连接于驱动螺杆的中部,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8.在夹持块的加持面上设置有力传感器,传感器通过plc电连接第一电机。
9.支撑板靠近驱动气缸的一端固定有l型板,l型板上固定有光电开关,支撑臂上固定有与光电开关相配合的挡板,当光电开关感应到挡板时,物品放置区位于两个夹持块之间。
10.plc电连接驱动气缸、光电开关。
11.滑块与驱动螺杆之间的螺纹为自锁螺纹。
12.驱动螺杆的两端及中部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在滑轨上。
13.驱动防降杆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底座、第二电机、丝杠、丝杠螺母,丝杠螺母与丝杠螺纹配合,丝杠螺母的台阶面与第二筒体的端部接触,第二筒体套设于第一筒体中,且丝杠螺母能在第一筒体内进行滑动,第二筒体的端部铰接于升降臂上,底座固定于第一筒体的端部,第二电机连接于底座上,且底座内设置有第一齿轮组,第二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连接丝杠,底座铰接于主臂上。
14.丝杠螺母为自锁螺母;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转动设置于底座内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有位于底座外部的手动摇杆;回转支承的一侧设置有手动装置,手动装置包括与回转支承连接的第二齿轮组,第二齿轮组连接有转杆;移动架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滚轮,滚轮为万向轮;主臂倾斜设置,且支撑板与主臂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驱动螺杆的中部连接第一动力件;移动架与回转支承均水平设置。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设有夹持块用来加持物品,通过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结构实现物品竖直方向的调整且保证物品的位姿不便,通过回转支撑实现物品水平方向的调整,这样,安全、快捷的装卸了物。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17.图2为夹装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18.图3为第一动力件的示意图。
19.图4为驱动螺杆的轴向示意图。
20.图5为第一齿轮组的示意图。
21.图中:1-主臂;2-升降臂;3-支撑臂;4-平行杆;5-驱动防降杆;6-支撑板;7-驱动气缸;8-滑轨;9-驱动螺杆;10-第一动力件;11-滑块;12-夹持块;13-l型板;14-光电开关;15-挡板;16-联动杆;17-移动架;18-回转支承;19-手动装置;20-滚轮;501-第一筒体;502-第二筒体;503-底座;504-第二电机;505-丝杠;506-丝杠螺母;507-第一齿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发明。
23.如图1,一种物流运输装卸装置,包括移动架17,移动架17上方设置有回转支承18,移动架1与回转支承18平行设置,最好,移动架1与回转支承18均水平设置,回转支承18能够相对于移动架17进行360度自传,回转支承18的上表面固定主臂1的底部,固定主臂1的上部铰接升降臂2与平行杆4的端部,升降臂2与平行杆4的另一个端部均与联动杆16铰接,使主臂1、升降臂2、联动杆16与平行杆4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移动架1上铰接驱动本防降杆5(可以为电动推杆、直线电机、气缸或者液压缸等等)的一端,驱动防降杆5的另一端铰接升降臂2。这样,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中,移动架1类似于机架,驱动防降杆5为驱动平行四边
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实质就是主臂1、升降臂2之间夹角的改变)的动力输入件。
24.如图1-2,联动杆16向远离主臂1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撑臂3,支撑臂3设有用于供支撑板6滑动的轨道31,支撑板6固定连接或者铰接驱动气缸7的的一端(活塞端与缸体端中的任意一个),驱动气缸7的另一端连接在支撑臂3上,通过驱动气缸7的伸缩,能够实现支撑板6相对于支撑臂3进行滑动,支撑板6在远离主臂1的端部设有物品放置区61。
25.如图2,联动杆16及支撑臂3均设有平行的两个,支撑板6、驱动气缸7均在两个支撑臂3之间,每个支撑臂3固定有一个滑轨8,支撑臂3的轴向与滑轨8的轴向垂直,滑轨8上设有能够沿其滑动的滑块11,滑块11在远离滑轨8的方向固定夹持块12,支撑板6的下方设有驱动螺杆9,驱动螺杆9转动连接在两个滑轨8上(其含义为:驱动螺杆9能够相对于滑轨8进行自传),驱动螺杆9延伸到支撑板6一侧(图2中的上侧)的部分为第一螺纹区91,驱动螺杆9延伸到支撑板6另一侧(图2中的下侧)的部分为第二螺纹区92,第一螺纹区91与第二螺纹区92均螺纹连接一个滑块11、且第一螺纹区91与第二螺纹区92的螺旋方向相反,其含义为:当驱动螺杆9转动时,两个滑块11同时靠近支撑板6实现加持物品,或者两个滑块11同时远离支撑板6实现放弃对物品的加持。
26.滑块11与驱动螺杆9之间的螺纹为自锁螺纹,能够靠摩擦力自锁,装卸中保持物品的稳定。
27.驱动螺杆9的两端及中部均轴承和轴承座连接在滑轨8上,来保持驱动螺杆9转动的稳定。
28.如图3,驱动螺杆9连接第一动力件10,第一动力件10固定在支撑臂3上,能为驱动螺杆9的转动提供动力。
29.为了稳定,驱动螺杆9的中部连接第一动力件10。
30.如图2所示,支撑臂3的轨道31上开设有供支撑板6滑动的豁口,支撑板6的两侧边缘部于豁口中能够滑动。
31.如图3所示,第一动力件10包括第一电机(图中没有画出)、主动链轮101、从动链轮102和链条103,主动链轮101键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参见附图标记104)上,从动链轮102键连接于驱动螺杆9的中部,主动链轮101与从动链轮102之间通过链条103连接,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提高承载力,提高夹持块12的夹持力,而在力传感器上的力达到设定的阈值时,会有控制第一电机停止运转。
32.为了物品不会被夹持块12因夹持力过大而损坏,在夹持块12的加持面上设置有力传感器(图中没有画出),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器)电连接第一电机。
33.支撑板6靠近驱动气缸7的一端固定有l型板13,l型板13上固定有光电开关14,支撑臂3上固定有与光电开关14相配合的挡板15,当光电开关14感应到挡板15时,物品放置区61位于两个夹持块12之间;驱动气缸7带动支撑板6伸出支撑臂3,而驱动气缸7的伸缩长度可以根据支撑臂3和物品之间的距离自由控制,当驱动气缸7带动支撑板6以及物品收回到支撑臂3上时,待光电开关14感应到挡板15时,证明物品放置区61以及物品运动到两个夹持块12之间,可便于定位物品,便于进一步夹持块12夹持物品,进一步防止转运过程中物品发生脱落。
34.plc电连接驱动气缸7、光电开关14。
35.如图4所示,驱动防降杆5包括第一筒体501、第二筒体502、底座503、第二电机504、
丝杠505、丝杠螺母506,丝杠螺母506与丝杠505螺纹配合,丝杠螺母506的台阶面5061与第二筒体502的端部接触,第二筒体502套设于第一筒体501中,且丝杠螺母506能在第一筒体501内进行滑动,第二筒体502的端部铰接于升降臂2上,底座503固定于第一筒体501的端部,第二电机504连接于底座503上,且底座503内设置有第一齿轮组507,第二电机504通过第一齿轮组507的输出轴固连丝杠505,底座503铰接于主臂1上;使用时,第二电机504进行正反转,通过第一齿轮组507将动力传动到丝杠505上,同时带动丝杠505进行转动,从而使得丝杠螺母506受到二筒体502的端部的静摩擦力而不能转动、只能沿丝杠505的轴线平移,并推动第二筒体502沿第一筒体501进行伸缩,从而驱动升降臂2进行转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因为驱动防降杆5需要承受升降臂2、联动杆16与平行杆4的部分重力,驱动防降杆5位于压迫状态来实现,当需要驱动防降杆5伸长(就是第二筒体502远离第一筒体501)时,依靠丝杠螺母506对第二筒体502的推力;当需要驱动防降杆5缩短(就是第二筒体502靠近第一筒体501)时,依靠升降臂2、联动杆16与平行杆4的部分重力来实现。
36.丝杠螺母506为自锁螺母,在丝杠螺母506和丝杠505在第二电机504故障或者第二电机504停机时,二者不会发生相对运动,不会使升降臂2自由下摆,避免物品下坠,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并且丝杠505和丝杠螺母506具有强载力,提高升降臂2的承载能力。
37.如图5所示,第一齿轮组507包括主动齿轮、两个过渡齿轮、从动齿轮,主动齿轮连接于第二电机504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连接于丝杠505的顶端,而两个过渡齿轮同轴设置且分别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第二电机504转动从而通过主动齿轮、两个过渡齿轮、从动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丝杠505。
38.如图5所示,第二电机50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啮合有转动设置于底座503内的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同轴设置有位于底座503外部的手动摇杆,在第二电机504失去电力时,通过手动摇杆可以驱动以齿轮组转动,提高本发明使用的可靠性。
39.如图1所示,回转支承18的一侧设置有手动装置19,手动装置19包括与回转支承18连接的第二齿轮组,第二齿轮组连接有转杆(手柄),在第三电机和回转支承18的作用下,主臂1能够进行转动,实现支撑臂3上物品的转运;优选的,在第三电机失去电力时,通过转动转杆,在第二齿轮组和回转支承18的配合下,转动回转支承18,实现手动操作,提高本发明使用的可靠性。
40.如图1,为了方便移动,移动架17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滚轮20,滚轮20为万向轮,便于移动架17的移动,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41.如图1,为了增大支撑板6的活动半径,主臂1倾斜设置,且支撑板6与主臂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相对于主臂1竖直设置,支撑板6能够到达更远的位置,其活动半径变大。
42.卸载时,现在的物品都是在流水线上,比如输送带等设备,有时候受到流水线的一些制约,卸载设备不能距离太近,为此,本专利设有局部自由度,就是,支撑板6相对于的支撑臂3的滑动,就是仅仅是支撑板6达到流水线附近,在物品放置(或者卸载)在物品放置区61处后,支撑板6向主臂1方向滑动、远离了流水线,此时,本专利再进行旋转、升降等作业,不受流水线的制约,比较方便。
43.其工作原理为:开始时,将本专利运动到流水线附件,使回转支承18旋转,使主臂1、支撑臂3均面
向流水线,通过调整驱动防降杆5的长度,调整支撑板6的高度可以与流水线相配合,此时,依靠自锁机构,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的稳定。
44.再驱动气缸7的活塞端伸出,使支撑板6轨道31滑动、更加靠近流水线,当支撑板6到达合适位置时,驱动气缸7的活塞端停止运动,此时,通过外力(本专利产品以外的力,也包括物品自身的惯性力)将物品从流水线上转移到物品放置区61处。
45.再驱动气缸7的活塞端收缩,使支撑板6远离流水线,当光电开关14感应到挡板15时,物品放置区61及物品均位于两个夹持块12之间,此时,光电开关14给plc发出信号,plc发出信号指挥驱动气缸7的活塞端停止运动。
46.plc再次发出信号指挥第一动力件10转动,从而驱动螺杆9相对于滑轨8进行转动,驱动螺杆9驱动两个滑块11滑动,驱动螺杆9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滑块11于滑轨8上同时相互靠近,两个夹持块12开始加持物品(因为此时物品在两个夹持块12之间),当夹持块12力传感器达到极限值后向plc发出信号,plc给第一电机plc再次发出信号指挥第一动力件10停机,此时,依靠自锁机构,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对物料的合理加持。
47.在使回转支承18旋转,使主臂1、支撑臂3均面向目标设备,通过调整驱动防降杆5的长度,调整支撑板6的高度可以与目标设备的高度相配合,此时,依靠自锁机构,在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平行四边形四连杆的稳定。
48.再驱动气缸7的活塞端伸出,使支撑板6轨道31滑动、更加靠近目标设备,当支撑板6到达合适位置时,驱动气缸7的活塞端停止运动。
49.反向传动第一动力件10,从而驱动螺杆9相对于滑轨8进行转动,驱动螺杆9驱动两个滑块11滑动,驱动螺杆9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滑块11于滑轨8上同时相互远离,两个夹持块12松开物品,此时,通过外力(本专利产品以外的力)将物品从物品放置区61处转移到目标设备上。
50.这样,完成了物品的装卸(转移)。
51.本发明的特点:本发明中,驱动防降杆5可以驱动升降臂2进行往复转动,在平行杆4的作用下,使得支撑臂3上的夹装组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使得夹装组件上夹装的物品始终保持水平,在主臂1转动时,物品也是水平状态使得物品在夹装组件的夹装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掉落,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并且本发明可以将物品升高降低,降低了人工劳动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52.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
53.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