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85367发布日期:2022-06-22 00:1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电梯作为垂直方向上的运输设备,其服务于楼宇内的若干楼层。其中,楼宇的电梯主要用于运输人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类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生产和消费市场。电梯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然而,电梯带来运输便捷性的同时,使用者对目前的电梯也提出的更高的使用要求:如身处户外的业主计划回去自己单位,需要人到达单位所对应的电梯大厅,再接触电梯按键以控制电梯运行到指定位置,再等待电梯到达电梯大厅才能使用电梯。在用梯高峰期,意味着使用者呼梯所花费的时间更长。因此,现有的电梯使用方式给使用者带来很差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关于电梯的使用体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源于用户操作所生成的呼梯请求信息,所述呼梯请求信息包括目标电梯信息和目标楼层信息;基于定位用户的位置,获取关于用户的位置点信息;根据预设的触发区域模型,对所述位置点信息进行分析:在得出所述位置点信息落入到触发区域模型内时,依据所述目标电梯信息,向目标电梯所对应的控制装置发送呼梯指令;基于所述控制装置响应所述呼梯指令以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之后,向所述目标电梯内置的识别装置发送识别请求信息;基于所述识别装置响应所述识别请求信息以识别出所述目标电梯内的人员为用户之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到达目标楼层指令。
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用户可以通过其移动终端发出呼梯请求信息,本技术的后台系统获取到呼梯请求信息后,移动终端利用gps技术对用户进行定位,让后台系统获取基于定位用户得出的位置点信息。后台系统分析判断位置点信息是否落在触发区域模型内,如果判断得出位置点信息已落入触发区域模型,则后台系统向控制目标电梯运行的控制装置发送呼梯指令,用于让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运行到电梯大厅。在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之后,后台系统触发目标电梯内置的识别装置启动,让识别装置对目标电梯内的人员进行信息获取和对比分析,当分析识别出人员为用户时,则反馈控制模块向目标电梯的控制装置发送到达目标楼层指令,从而让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目标楼层。
7.可选的,在所述获取源于用户操作所生成的呼梯请求信息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源于用户填写所生成的个人信息;对所述个人信息进行审核,在所述个人信息被审核通过之后,许可对应的用户获得关于呼梯请求的权限。
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可以提供一个填写用户信息的功能,并且依据个人信息进行审核分析。从而有效划分用户群体和非用户群体,让符合审核的人员获得权限以使用远程呼梯操作,起到使用有私密性的作用和起到提高安保性的作用。
9.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控制装置响应所述呼梯指令以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具体步骤包括:获取关于所述目标电梯的当前位置信息;若依据所述目标电梯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得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目标电梯未到达所述电梯大厅,计算得出所述目标电梯到达所述电梯大厅的等待电梯时间t1,并依据用户的所述位置点信息和所述目标电梯的地址信息计算得出用户到达所述电梯大厅的用户到达时间t2,将所述等待电梯时间t1和所述用户到达时间t2进行比较:在所述等待电梯时间t1大于所述用户到达时间t2时,向用户发送所述目标电梯到达所述电梯大厅的预计时间信息;在所述等待电梯时间t1小于所述用户到达时间t2时,向用户发送呼梯已锁定信息;若依据所述目标电梯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得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已到达所述电梯大厅,向所述目标电梯内置的所述识别装置发送识别请求信息,并且向用户发送呼梯已锁定信息。
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依据目标电梯的当前位置信息判断目标电梯是否到达电梯大厅,如果未到达,则计算得出等待电梯时间t1和用户到达时间t2,并将等待电梯时间t1和用户到达时间t2进行比较,依据比较结果向用户发出对应的信息;如果已到达,则向识别装置发送识别请求信息,并且向用户发出呼梯已锁定信息。这样实施可以有效减少用户使用电梯前的等待时长。且可以根据目标电梯的实际位置,向用户发送对应的信息,提醒用户当前目标电梯的情况,以及在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或者预计用户到达电梯大厅前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时,可以向用户发送已锁定信息,有助于防止后续目标电梯被其他人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1.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控制装置响应所述呼梯指令以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具体步骤还包括:若所述位置点信息落入所述触发区域模型内的用户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用户呼梯请求的为同一个所述目标电梯,则将所述位置点信息已落入所述触发区域模型的用户作为初次筛选对象;逐一计算得出所述初次筛选对象到达所述电梯大厅的对象到达时间s1,...,sn,n指的是初次筛选对象的数量,n为正整数;若依据所述目标电梯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得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目标电梯未到达所述电梯大厅,计算得出所述目标电梯到达所述电梯大厅的等待电梯时间t1,并将所述对象到达时间s1,...,sn逐一与所述等待电梯时间t1进行筛选:将所述对象到达时间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等待电梯时间的所述初次筛选对象作为二次筛选对象,将所述二次筛选对象依据其对应的所述对象到达时间进行升序排序,且依据所述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
x,选取升序排序中的排名第x顺位及第x顺位之前的所述二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并向所述已锁定对象发送所述目标电梯到达所述电梯大厅的预计时间信息,x为正整数;若依据所述目标电梯的所述当前位置信息得出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已到达所述电梯大厅,将所述初次筛选对象依据其对应的所述对象到达时间进行升序排序,且依据所述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x,选取升序排序中的排名第x顺位及第x顺位之前的所述初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并向所述已锁定对象发送呼梯已锁定信息。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可以依据设定的条件对多个用户进行多轮递进式筛选,首先是以位置点信息已落入到触发区域模型作为一次筛选条件,从多个用户中筛选出初次筛选对象。接着再判断目标电梯的实际位置,在目标电梯未到达电梯大厅时,结合对象到达时间与等待电梯时间进行比较作为二次筛选条件,再让对象到达时间从少到多进行排序,再从中按照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选择排序前列的二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从而可以先使用目标电梯,或者在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时,直接让对象到达时间从少到多进行排序,再从中按照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选择排序前列的初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从而有助于合理对多个用户进行筛选,优化自动呼梯的规范性,提高呼梯智能化程度。
13.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对象到达时间s1,...,sn逐一与所述等待电梯时间t1进行比较,还包括以下步骤:若得出所述对象到达时间s1,...,sn均大于所述等待电梯时间t1,将所述初次筛选对象依据其对应的所述对象到达时间进行升序排序,且依据所述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x,选取升序排序中的排名第x顺位及第x顺位之前的所述初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并向所述已锁定对象发送呼梯已锁定信息。
1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可以针对多个用户均迟于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情况下,让初次筛选对象以所对应对象到达时间作从少到多的排序,在从中按照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选择排序前列的初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对已锁定对象的呼梯造成错乱。
15.可选的,所述触发区域模型结合统计分析得到的已落入触发区域模型的位置点密度作为样本进行训练。
1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可以将触发区域模型中没有或者极少出现呼梯请求信息的坐标从触发区域模型中去除,以优化触发区域模型,有助于减少分析时的计算量,精简处理。
17.可选的,所述在所述个人信息被审核通过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许可已获得关于呼梯请求权限的用户对外发送新用户注册邀请。
1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可以将呼梯的权限从单位的业主,经由业主要求扩展到其他人,方便他人对目标电梯进行远程控制。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系统,包括:呼梯请求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于用户操作所生成的呼梯请求信息,所述呼梯请求信息包括目标电梯信息和目标楼层信息;位置点信息模块,用于基于定位用户的位置,获取关于用户的位置点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触发区域模型,对所述位置点信息进行分析:在得出所
述位置点信息落入到所述触发区域模型内时,依据所述目标电梯信息,向所述目标电梯所对应的控制装置发送呼梯指令;识别请求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控制装置响应所述呼梯指令以控制所述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之后,向所述目标电梯内置的识别装置发送识别请求信息;反馈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识别装置响应所述识别请求信息以识别出所述目标电梯内的人员为用户之后,向所述控制装置发送到达目标楼层指令。
20.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个人信息、呼梯请求信息、位置点信息、触发区域模型、等待电梯时间t1、用户到达时间t2、对象到达时间s1,...,sn和规定承载人数x;控制器,在运行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项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的步骤。
21.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控制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让获得权限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与云服务器实现通信,有助于用户实现远程呼梯的功能,用户无需到达电梯大厅才能操作电梯,有助于减少用户在使用电梯时的等待时间。在呼梯成功后,目标电梯可以自动运行到达电梯大厅,以便用户使用。并且在识别用户已进入目标电梯内后,目标电梯自动运行到目标楼层,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呼梯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为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为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的用户、后台系统和目标电梯的通信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为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呼梯请求信息获取模块;2、位置点信息模块;3、分析模块;4、识别请求模块;5、反馈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实施例结合图1-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若用户日常计划回去自己单位,用户需要到达对应楼宇的电梯大厅。接着,用户按下电梯的“上下键”,让电梯到达电梯大厅后,用户需要进去电梯内,再按下想要到达的楼层所对应的“楼层按键”,电梯才能承载用户达到目标楼层。在上述过程中,用户只能在到达电梯大厅时才能对电梯进行操作,而且往往用户需要等待电梯到达电梯大厅才能进一步使用,也就是上述过程让用户使用电梯的时间整体增加,给用户使用电梯造成了很差的体验。
29.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首先,在获取源于用户操作所生成的呼梯请求信息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s01、获取源于用户填写所生成的个人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在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者平板上安装对应的app,打开app后进行用户注册,注册过程主要以填写个人信息为主,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单位信息,身份
信息具体包括身份证信息和人体特征信息,人体特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指纹、人脸或者瞳孔;单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楼宇小区地址、楼栋单元和楼层信息。本技术的后台系统获取到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后,执行以下步骤:s02、对个人信息进行审核。具体地,审核方式可以通过后台系统自动核对人体特征信息与身份证信息是否一致,或者可以通过后台系统的审核人员对个人信息进行检查。对于身份证信息与人体特征信息完全不一致,或者个人信息中存在明显不合理或者明显漏洞的地方,给予个人信息审核不通过的结果;在个人信息被审核通过之后,许可对应的用户获得关于呼梯请求的权限。这样可以有效划分用户群体和非用户群体,让符合审核的人获得权限以使用远程呼梯操作,起到使用有私密性的作用和起到提高安保性的作用。
30.进一步地,在个人信息被审核通过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03、许可已获得关于呼梯请求权限的用户对外发送新用户注册邀请。这样可以将呼梯的权限从单位的业主,经由业主要求扩展到其他人,其他人就可以接受邀请进行新用户注册,以便后续使用远程呼梯的功能。
31.完成上述步骤后,用户可以获得远端实施呼梯的权限。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2,以一人远程控制电梯为例,包括以下步骤:s11、获取源于用户操作所生成的呼梯请求信息。呼梯请求信息包括目标电梯信息和目标楼层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或者平板,打开app,然后进行呼梯的操作,操作包括但不限定于用户在app输入目标电梯信息和目标楼层信息,例如用户在app进行呼梯,并输入用户想使用的电梯号和想要到达的楼层数字等操作,用户操作生成了呼梯请求信息发送到本技术的后台系统。后台系统获取呼梯请求信息后,实施以下步骤:s12、基于定位用户的位置,获取关于用户的位置点信息。s13、根据预设的触发区域模型,对位置点信息进行分析:在得出位置点信息落入到触发区域模型内时,依据目标电梯信息,向目标电梯所对应的控制装置发送呼梯指令。在本实施例中,触发区域模型指的是选定一个地理区域的范围,将该地理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坐标形成一个坐标集合。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的gps功能进行定位,生成用户的位置点信息向后台系统发送,位置点信息以坐标的形式表现。接着,后台系统将位置点信息与触发区域模块进行分析,分析具体为:如果位置点信息对应的坐标是属于坐标集合内,则得出位置点信息落入到触发区域模型内;如果位置点信息对应的坐标不属于坐标集合内,则得出位置点信息不落入触发区域模型内。这样设置有助于给远程控制限定在一个触发范围内,用户在触发范围内发出的呼梯请求信息可以获得后续的反馈和控制。而在触发范围外也可以有效减少用户发生误请求的情况。进而有助于减少了数据处理量,减少后台系统崩溃的情况发生。
32.进一步地,触发区域模型结合统计分析得到的已落入触发区域模型的位置点密度作为样本进行训练。例如,后台系统对已落入触发区域模型的位置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地:首先,统计一定数量的已落入范围内的位置点信息在范围内的分布,然后,分析位置点信息在范围内的分布密度,依据范围内的一个或者多个没有位置点信息分布的区域,缩减对应的坐标,以调整坐标集合。这样可以将触发区域模型中没有或者极少出现呼梯请求信息的坐标从触发区域模型中去除,以优化触发区域模型,有助于减少分析时的计算量,精简处理。
33.在得出位置点信息落入到触发区域模型内后,后台系统向目电梯对应的控制装置
发出呼梯指令。接着:s14、基于控制装置响应呼梯指令以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之后,向目标电梯内置的识别装置发送识别请求信息。控制装置接收到呼梯指令,控制目标电梯运行到电梯大厅,以便用户进入目标电梯使用。并且为了判断用户是否已经进入到目标电梯,后台系统控制识别装置启动,识别装置获取进入目标电梯的人员的信息,例如识别装置采用摄像头,获取进入目标电梯的人员的人脸、瞳孔作为人员信息,或者识别装置采用指纹识别装置,获取进入目标电梯的人员内的指纹作为人员信息。再将人员信息与后台系统存储有的人体特征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两者的信息一致,则识别装置可以判断当前进入目标电梯的人员为用户。接着:s15、基于识别装置响应识别请求信息以识别出目标电梯内的人员为用户之后,向控制装置发送到达目标楼层指令。在识别结果为用户已进入目标电梯后,后台系统通过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运行,依据之前获取的目标楼层信息,让目标电梯移动到目标楼层。
34.本实施例中后台系统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的云服务器,获得权限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连接云服务器实现通信,有助于用户实现远程呼梯的功能,用户无需到达电梯大厅才能操作电梯,有助于减少用户在使用电梯前的等待时长。在呼梯成功后,目标电梯可以自动运行到达电梯大厅,以便用户使用。并且在识别用户已进入目标电梯内后,目标电梯自动运行到目标楼层,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呼梯的效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5.其中,基于控制装置响应呼梯指令以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具体步骤包括:获取关于目标电梯的当前位置信息。以确定目标电梯的轿厢目前位于楼宇内的哪个楼层。若依据目标电梯的当前位置信息得出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未到达电梯大厅,计算得出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等待电梯时间t1,并依据用户的位置点信息和目标电梯的地址信息计算得出用户到达电梯大厅的用户到达时间t2。具体地,获取目标电梯在楼宇中的具体高度位置信息、实时状态信息如是否被设置暂时停留在某一楼层,和/或获取目标电梯的运行速度信息等作为自变量,让后台系统利用自变量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卡尔曼滤波模型、动态模型或者混合模型计算得出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等待时间t1。并且后台系统利用位置点信息和目标电梯的地址信息作为客观因素信息,通过dca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ca全称decision curve analysis,即决策曲线分析)计算得出用户到达电梯大厅的预计时间,并且通过实时反馈机制算法修正预计误差,从而得出用户到达时间t2。
36.接着,后台系统将等待电梯时间t1和用户到达时间t2进行比较:在等待电梯时间t1大于用户到达时间t2时,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预计时间信息。这样实施可以给到用户一个使用目标电梯的合理时间预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在等待电梯时间t1小于用户到达时间t2时,向用户的移动终端发送呼梯已锁定信息。这样实施,可以锁定目标电梯,有助于防止后续被其他人使用。
37.若依据目标电梯的当前位置信息得出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已到达电梯大厅,向目标电梯内置的识别装置发送识别请求信息,并且向用户发送呼梯已锁定信息。这样实施,这样实施,可以锁定目标电梯,有助于防止后续被其他人使用。
38.作为另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以多人远程控制电梯为例,基于控制装置响应呼梯指令以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具体步骤还包括:若位置点信息落入触发区域模型内的用户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用户呼梯请求的为同一个目标电梯,则将位置点信息已落入触
发区域模型的用户作为初次筛选对象。
39.另外,位置点信息未落入触发区域模型的用户需要在进入触发区域模型后重新发出呼梯请求信息。上述步骤用于给多位发出呼梯请求信息的用户按条件进行初次筛选,以减少后续的用户处理量。
40.接着,后台系统逐一计算得出初次筛选对象到达电梯大厅的对象到达时间s1,...,sn,n指的是初次筛选对象的数量,n为正整数;这样实施可以得出每一个初次筛选对象到达电梯大厅的预计时间作为对象到达时间,方便后续进行处理。得出对象到达时间的原理与上述得出用户到达电梯大厅的预计时间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41.若依据目标电梯的当前位置信息得出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未到达电梯大厅,计算得出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等待电梯时间t1,并将对象到达时间s1,...,sn逐一与等待电梯时间t1进行筛选:将对象到达时间小于或者等于等待电梯时间的初次筛选对象作为二次筛选对象;筛选完后将二次筛选对象依据其对应的对象到达时间进行升序排序,且依据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x,选取升序排序中的排名第x顺位及第x顺位之前的二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并向已锁定对象发送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的预计时间信息,x为正整数。这样实施可以实现按条件进行二轮递进式筛选的功能,以对象到达时间与等待电梯时间作为条件进行比较实施一轮筛选,以及以对象到达时间从少到多进行排序,再按照规定承载人数x选择排序中的顺位实施二轮筛选。采用二轮递进式筛选,在初次筛选对象数量明显多于规定承载人数的使用场景内,可以合理地安排符合多个条件的用户先使用目标电梯,实现自动呼梯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呼梯智能化的程度。等待电梯时间t1的计算原理与上述步骤的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没有作为已锁定对象的二次筛选对象需要重新发出呼梯请求信息。这样有助于防止对已锁定对象的呼梯造成错乱。
42.进一步地,若依据目标电梯的当前位置信息得出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已到达电梯大厅,将初次筛选对象依据其对应的对象到达时间进行升序排序,且依据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x,选取升序排序中的排名第x顺位及第x顺位之前的初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并向已锁定对象发送呼梯已锁定信息。
43.在初次筛选对象数量明显多于规定承载人数,且目标电梯已经到达电梯大厅的条件场景内,可以将初次筛选对象以其对象到达时间从少到多进行排序,再按照规定承载人数x选择排序中的顺位实现筛选。这样可以合理地安排指定使用场景下的用户对目标电梯的使用。实现自动呼梯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呼梯智能化的程度。另外,没有作为已锁定对象的初次筛选对象需要重新发出呼梯请求信息。这样有助于防止对已锁定对象的呼梯造成错乱。
44.进一步地,将对象到达时间s1,...,sn逐一与等待电梯时间t1进行比较,还包括以下步骤:若得出对象到达时间s1,...,sn均大于等待电梯时间t1,将初次筛选对象依据其对应的对象到达时间进行升序排序,且依据目标电梯的规定承载人数x,选取升序排序中的排名第x顺位及第x顺位之前的初次筛选对象作为已锁定对象,并向已锁定对象发送呼梯已锁定信息。
45.在初次筛选对象数量明显多于规定承载人数,且当前没有符合上述条件场景的情况下,可以将初次筛选对象以其对象到达时间从少到多进行排序,再按照规定承载人数x选择排序中的顺位实现筛选。这样可以对特殊条件场景下的用户进行对应的呼梯管理,优化
管理的次序,提高呼梯的智能化。另外,没有作为已锁定对象的初次筛选对象需要重新发出呼梯请求信息。这样有助于防止对已锁定对象的呼梯造成错乱。
46.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系统,包括:呼梯请求信息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源于用户操作所生成的呼梯请求信息,呼梯请求信息包括目标电梯信息和目标楼层信息。
47.位置点信息模块2,用于基于外界的移动终端定位用户的位置,获取关于用户的位置点信息。
48.分析模块3,用于根据预设的触发区域模型,对位置点信息进行分析:在得出位置点信息落入到触发区域模型内时,依据目标电梯信息,向目标电梯所对应的控制装置发送呼梯指令。
49.识别请求模块4,用于基于控制装置响应呼梯指令以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之后,向目标电梯内置的识别装置发送识别请求信息。
50.反馈控制模块5,用于基于识别装置响应识别请求信息以识别出目标电梯内的人员为用户之后,向控制装置发送到达目标楼层指令,用于让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目标楼层。
51.用户可以通过其移动终端发出呼梯请求信息,本系统的呼梯请求信息获取模块1获取到呼梯请求信息后,移动终端利用gps技术对用户进行定位,位置点信息模块2用于获取移动终端得出的坐标点作为用户的位置点信息。接着,分析模块3用于判断位置点信息是否落在触发区域模型内,如果判断得出位置点信息已落入触发区域模型,则分析模块3向控制目标电梯运行的控制装置发送呼梯指令,让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运行到电梯大厅。在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后,识别请求模块4用于触发目标电梯内置的识别装置启动,让识别装置对目标电梯内的人员进行信息获取和对比分析,当分析识别出人员为用户时,则反馈控制模块5向目标电梯的控制装置发送到达目标楼层指令,从而让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目标楼层。
5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系统,还包括:用户填写模块,用于获取源于用户填写所生成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和单位信息。
53.审核模块,用于对个人信息进行审核,在个人信息被审核通过之后,许可对应的用户获得关于呼梯请求的权限。
54.本系统通过用户填写模块以让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审核模块对上述个人信息起到审核作用。
55.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个人信息、呼梯请求信息、位置点信息、触发区域模型、等待电梯时间t1、用户到达时间t2、对象到达时间s1,...,sn和规定承载人数x。
56.控制器,在运行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项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的步骤。
57.在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控制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物联网智能楼宇自动呼梯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s11、获取源于用户操作所生成的呼梯请求信息。
58.s12、基于定位用户的位置,获取关于用户的位置点信息。
59.s13、根据预设的触发区域模型,对位置点信息进行分析:在得出位置点信息落入到触发区域模型内时,依据目标电梯信息,向目标电梯所对应的控制装置发送呼梯指令。
60.s14、基于控制装置响应呼梯指令以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电梯大厅之后,向目标电梯内置的识别装置发送识别请求信息;s15、基于识别装置响应识别请求信息以识别出目标电梯内的人员为用户之后,向控制装置发送到达目标楼层指令,用于让控制装置控制目标电梯到达目标楼层。
61.在说明书中记载的方法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步骤序号仅仅为了对相似概念进行简单区分。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62.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技术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111总线动态ram(rdram)等。
63.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6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