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钢丝绳恒张力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16103发布日期:2022-06-25 03:21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持钢丝绳恒张力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保持钢丝绳恒张力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船用小艇收放技术中,有一种方式是在母船艉部布置滑道,配置收放装置,对小艇进行回收和释放。传统的收放装置是将绞车布置在滑道前部实现收放。当小艇靠近母船艉滑道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绞车的钢丝绳与小艇上的挂钩连接,然后通过绞车拖动小艇沿着艉滑道回收至母船内。
3.但是,传动的收放装置工作效率低,在高海况下安全性低。新型的自动捕捉式小艇收放装置,利用布置于滑道顶部的始终保持张紧的钢丝绳,对利用自身动力冲入滑道的小艇进行阻拦捕捉,并牵引小艇至停放位置。
4.因此,如何提供钢丝绳的恒张力,实现阻拦和牵引作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持钢丝绳恒张力的液压控制系统;使钢丝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对具有一定动力的小艇进行阻拦,同时提供牵引力,拖动小艇至存放位置。同时,本发明采用集成化设计,减小了系统的占用体积,减少了系统连接管路数量,便于安装和维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保持钢丝绳恒张力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组、控制阀组、第一蓄能器、管路单向阀、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第二蓄能器、单作用单出杆柱塞缸;
8.所述控制阀组的p口、t口及l口与所述液压泵组的p口、t口及l口分别对应连通,所述控制阀组的p1口与所述第一蓄能器的入口及所述管路单向阀的入口连通,所述控制阀组的a1口与所述管路单向阀的出口及所述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所述控制阀组的b2口与所述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控制阀组的p2口与所述第二蓄能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控制阀组的a2口与所述单作用单出杆柱塞缸的无杆腔连通。
9.优选的,所述液压泵组包括油箱、第一单向定量泵、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定量泵、第二单向阀、溢流阀块、回油滤器;
10.所述第一单向定量泵的吸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一单向定量泵的压力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单向定量泵的吸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二单向定量泵的压力油口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油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所述溢流阀块的进油口均与所述液压泵组的p口连通,所述溢流阀块的出油口及所述回油滤器的进油口均与所述液压泵组的t口连通,所述液压泵组的l口与所述油箱连通。
11.优选的,所述控制阀组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双单向节流阀、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第一减压阀、插装式单向阀、第一板式手动球阀、平衡阀、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溢流阀、第二板式手动球阀、顺序阀、液控单向阀、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第二减压阀;
12.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及所述第二减压阀的进油口均与所述控制阀组的p口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所述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所述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所述第一板式手动球阀的一个油口、所述第二板式手动球阀的一个油口及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均与所述控制阀组的t口连通,所述第一减压阀的泄油口、所述第一减压阀的泄油口、所述顺序阀的泄油口均与所述控制阀组的l口连通,所述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及b口分别与所述双单向节流阀的a口及b口对应接通,所述双单向节流阀的a1口与所述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双单向节流阀的b1口与所述控制阀组的b2口连通,所述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与所述第一减压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的b口与所述平衡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减压阀的出油口、所述第一板式手动球阀的另一个油口均与所述控制阀组的p1口连通,所述平衡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控制阀组的a1口连通,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的b口连通,所述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封闭,所述第二减压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与所述液控单向阀的控制油口连通,所述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的b口与所述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顺序阀的进油口沟通,所述顺序阀的出油口、所述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所述第二板式手动球阀的另一个油口均与所述控制阀阀组的p2口连通,所述控制阀组的p2口与a2口连通。
13.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保持钢丝绳恒张力的液压控制系统;使钢丝绳始终处于张紧状态,对具有一定动力的小艇进行阻拦,同时提供牵引力,拖动小艇至存放位置。同时,本发明采用集成化设计,减小了系统的占用体积,减少了系统连接管路数量,便于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附图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16.其中,1为液压泵组,2为控制阀组,3为第一蓄能器,4为管路单向阀,5为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6为第二蓄能器,7为作用单出杆柱塞缸,1.1为油箱,1.2为第一单向定量泵,1.3为第一单向阀,1.4为第二单向定量泵,1.5为第二单向阀,1.6为溢流阀块,1.7为回油滤器,2.1为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2.2为双单向节流阀,2.3为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2.4为第一减压阀,2.5为插装式单向阀,2.6为第一板式手动球阀,2.7为平衡阀,2.8为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2.9为溢流阀,2.10为第二板式手动球阀,2.11为顺序阀,2.12为液控单向阀,2.13为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2.14为第二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保持钢丝绳恒张力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组1、控制阀组2、第一蓄能器3、管路单向阀4、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5、第二蓄能器6、单作用单出杆柱塞缸7;
19.控制阀组2的p口、t口及l口与液压泵组1的p口、t口及l口分别对应连通,控制阀组2的p1口与第一蓄能器3的入口及管路单向阀4的入口连通,控制阀组2的a1口与管路单向阀4的出口及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5的无杆腔连通,控制阀组2的b2口与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5的有杆腔连通,控制阀组2的p2口与第二蓄能器6的入口连通,控制阀组2的a2口与单作用单出杆柱塞缸7的无杆腔连通。
20.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泵组1包括油箱1.1、第一单向定量泵1.2、第一单向阀1.3、第二单向定量泵1.4、第二单向阀1.5、溢流阀块1.6、回油滤器1.7;
21.第一单向定量泵1.2的吸油口与油箱1.1连通,第一单向定量泵1.2的压力油口与第一单向阀1.3的进油口连通,第二单向定量泵1.4的吸油口与油箱1.1连通,第二单向定量泵1.4的压力油口与第二单向阀1.5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单向阀1.3的出油口、第二单向阀1.5的出油口、溢流阀块1.6的进油口均与液压泵组1的p口连通,溢流阀块1.6的出油口及回油滤器1.7的进油口均与液压泵组1的t口连通,液压泵组1的l口与油箱1.1连通。
22.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阀组2包括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2.1、双单向节流阀2.2、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2.3、第一减压阀2.4、插装式单向阀2.5、第一板式手动球阀2.6、平衡阀2.7、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2.8、溢流阀2.9、第二板式手动球阀2.10、顺序阀2.11、液控单向阀2.12、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2.13、第二减压阀2.14;
23.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2.1的p口及第二减压阀2.14的进油口均与控制阀组2的p口连通,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2.1的t口、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2.3的t口、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2.8的t口、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2.13的t口、第一板式手动球阀2.6的一个油口、第二板式手动球阀2.10的一个油口及溢流阀2.9的出油口均与控制阀组2的t口连通,第一减压阀2.4的泄油口、第一减压阀2.14的泄油口、顺序阀2.11的泄油口均与控制阀组2的l口连通,第一三位四通换向阀2.1的a口及b口分别与双单向节流阀2.2的a口及b口对应接通,双单向节流阀2.2的a1口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2.3的p口连通,双单向节流阀2.2的b1口与控制阀组2的b2口连通,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2.3的a口与第一减压阀2.4的进油口连通,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2.3的b口与平衡阀2.7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减压阀2.4的出油口、第一板式手动球阀2.6的另一个油口均与控制阀组2的p1口连通,平衡阀2.7的出油口与控制阀组2的a1口连通,平衡阀2.7的控制油口与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2.8的b口连通,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2.8的a口封闭,第二减压阀2.14的出油口与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2.13的p口连通,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2.13的a口与液控单向阀2.12的控制油口连通,第二三位四通换向阀2.13的b口与液控单向阀2.12的进油口连通,液控单向阀2.12的出油口与顺序阀2.11的进油口沟通,顺序阀2.11的出油口、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2.8的p口、溢流阀2.9的进油口、第二板式手动球阀
2.10的另一个油口均与控制阀阀组2的p2口连通,控制阀组2的p2口与a2口连通。
24.本发明实现阻拦和牵引过程的原理如下:
25.系统的液压缸和柱塞缸的伸出杆通过外部的钢丝绳进行牵连。初始状态时,单作用单出杆柱塞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双作用单出杆液压缸的活塞杆完全缩回。当进行阻拦时,动力小艇撞击钢丝绳,钢丝绳带动柱塞缸的活塞杆缩回,压缩无杆腔的油液进入蓄能器,蓄能器压力升高,阻止柱塞缸活塞杆继续缩回,从而通过钢丝绳阻止小艇继续前进,最终停止下来。动力小艇撞击钢丝绳时,与液压缸相连的钢丝绳会松弛,此时蓄能器中油液迅速充入液压缸无杆腔,将活塞杆顶出,从而将钢丝绳再次拉紧。当进行牵引时,压力油进入液压缸无杆腔,将活塞杆推出,拉动钢丝绳,此时小艇已与钢丝绳相连,从而拉动小艇回收。与柱塞缸活塞杆相连的钢丝绳带动柱塞缸的活塞杆缩回,压缩油液进入蓄能器,蓄能器压力升高,由于液压缸无杆腔的压力远大于蓄能器的压力,蓄能器产生的压力无法阻止柱塞缸活塞杆缩回,柱塞缸活塞杆继续缩回,直至液压缸活塞杆完全伸出,柱塞缸活塞杆完全缩回,小艇被牵引至预定位置。
2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