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26031发布日期:2024-01-26 16:3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市政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1、涵管指一种埋设于地表以下的管道,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俗称水泥管。小型涵管也有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在全段围堰堤坝下作引水管道,在一般情况下作输水管道,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供水和排水管道,多用水泥管作涵管,涵管质量较重需要进行吊装转运,以便施工安装。

2、涵管在进行吊装转运时,一般通过夹爪将涵管的端部夹住,再进行吊装,由于涵管整体为管状结构,为了提高夹爪夹持的稳定性,现有技术一般将夹爪设置为两个上下的夹板,再将夹板设置成弧形,和涵管更好的贴合接触,但是现有的夹爪难以对不同管径的涵管进行稳定夹持,因此,针对该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夹爪难以对不同管径的涵管进行稳定夹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

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包括梁板,所述梁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竖杆,竖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套,夹套截面设置成u形,夹套的底部内壁为弧面,夹套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插设有第一触块,第一触块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呈两侧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杆,夹套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插设有第二触块,两个第二触块呈八字形分布,夹套内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杆,外杆内侧面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滑动连接有内杆,内杆顶部和第二触块之间固定连接,安装腔底部内壁开设有两个呈两侧对称分布的活动槽,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内杆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均与活动块之间转动连接。

3、优选地,所述收纳槽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部和内杆之间固定连接。

4、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块的两侧均设有圆角。

5、优选地,所述夹套顶部螺纹连接有旋钮,旋钮底部转动连接有压板,压板连接有定位机构。

6、优选地,所述压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夹套顶部开设有多个和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定位柱设置于定位孔内。

7、优选地,所述压板截面设置成“人”字形。

8、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双向螺杆,梁板底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块,滑块和对应的竖杆之间固定连接,双向螺杆转动连接于滑槽内,双向螺杆和两个滑块螺纹连接。

9、优选地,所述梁板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吊环,第一吊环上套接有双头吊环,双头吊环的顶部套接有第二吊环,两个第二吊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套环,套环内嵌套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顶部固定连接有挂钩。

10、优选地,所述梁板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筒,储液筒内开设有储液腔,储液腔内盛装有液体。

11、优选地,所述储液腔内设置有两个呈两侧分布的推板,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外侧贯穿储液筒并固定连接有配重块。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触块,先将挂钩与起吊设备连接,将夹套移动到待起吊涵管的端部,继而工作人员转动双向螺杆,在双向螺纹的作用下,使得两个滑块进行相互靠近的移动,继而同步带动两侧的竖杆和夹套进行相互靠近的移动,直到涵管端部的周壁进入到夹套内,进而起到设备将涵管吊起到一定高度,涵管的内壁压在第一触块上,第一触块向下移动,继而通过第一连杆推动活动块顺着活动槽向外侧移动,活动块依次推动第二连杆、内杆和第二触块,第二触块从第二开口逐渐移出,直到第二触块和涵管的内壁贴紧,两个第二触块和第一触块共同对涵管的内壁形成支撑,进而转动旋钮,旋钮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定位柱在定位孔内移动,使得压板定向移动,直到压板和涵管的外壁接触,从而对不同管径的涵管进行稳定夹持。

14、2、该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通过设置有压板,压板截面设置成“人”字形,即可使得压板的两侧内壁能够与不同管径涵管的外壁进行接触,对涵管进行稳定夹持,有效地面涵管发生晃动。

15、3、该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通过设置有储液筒,在吊装转运的过程中,该装置的整体由于惯性会发生晃动,当装置的整体向右侧晃动时,装置的整体右侧上扬、左侧下垂,储液筒内的液体则顺势向左侧流动,从而使得装置整体的重心偏向左侧,从而降低装置整体向右侧晃动的幅度,同理,装置整体向左侧晃动时,液体会顺势向右侧流动,从而有效降低装置整体晃动的幅度,并设置有配重块,当液体向某一侧流动时,推动推板、连接轴以及配重块向该侧同步移动,使得配重块延伸的更长,作用力臂延长,从而使得力矩增加,从而进一步降低装置整体的晃动幅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包括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1)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竖杆(2),竖杆(2)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套(3),夹套(3)截面设置成u形,夹套(3)的底部内壁为弧面,夹套(3)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开口(4),第一开口(4)内插设有第一触块(5),第一触块(5)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呈两侧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杆(14),夹套(3)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6),第二开口(6)内插设有第二触块(7),两个第二触块(7)呈八字形分布,夹套(3)内开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杆(8),外杆(8)内侧面开设有收纳槽(9),收纳槽(9)内滑动连接有内杆(10),内杆(10)顶部和第二触块(7)之间固定连接,安装腔底部内壁开设有两个呈两侧对称分布的活动槽(12),活动槽(12)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3),内杆(10)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5),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15)均与活动块(13)之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9)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第一弹簧(11)的顶部和内杆(10)之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块(5)的两侧均设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套(3)顶部螺纹连接有旋钮(16),旋钮(16)底部转动连接有压板(17),压板(17)连接有定位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7)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柱(18),夹套(3)顶部开设有多个和定位柱(18)匹配的定位孔(19),定位柱(18)设置于定位孔(19)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7)截面设置成“人”字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双向螺杆(22),梁板(1)底部开设有滑槽(20),滑槽(20)内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块(21),滑块(21)和对应的竖杆(2)之间固定连接,双向螺杆(22)转动连接于滑槽(20)内,双向螺杆(22)和两个滑块(2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1)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吊环(23),第一吊环(23)上套接有双头吊环(24),双头吊环(24)的顶部套接有第二吊环(25),两个第二吊环(25)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套环(26),套环(26)内嵌套连接有固定柱(27),固定柱(27)顶部固定连接有挂钩(2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板(1)顶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9),支撑柱(29)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液筒(30),储液筒(30)内开设有储液腔(31),储液腔(31)内盛装有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31)内设置有两个呈两侧分布的推板(32),推板(3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33),连接轴(33)外侧贯穿储液筒(30)并固定连接有配重块(3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市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市政施工的涵管转运装置,包括梁板,所述梁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有两个竖杆,竖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夹套,夹套底部内壁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插设有第一触块,第一触块底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杆,夹套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插设有第二触块,安装腔底部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杆,外杆内侧面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内滑动连接有内杆,安装腔底部内壁开设有两个活动槽,活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块,内杆内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本发明中,通过两个第二触块和第一触块共同对涵管的内壁形成支撑,从而对不同管径的涵管进行稳定夹持。

技术研发人员:吴璀华,吴志乾,梁冠儒,王跃华,吴志嘉,郑灿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华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