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40380发布日期:2023-04-06 09:4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轨道检查装置,前述轨道检查装置具备沿一对行进轨道及引导轨道在行进方向上行进的台车。


背景技术:

1、如上所述的轨道检查装置的一例被日本特开2018-62241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公开。以下,背景技术的说明中在括号内表示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如专利文献1的图5所示,专利文献1的轨道检查装置(2)具备沿一对行进轨道(91)及导引轨道(92)行进的台车(20)。导引轨道(92)在一对行进轨道(91)的宽度方向(w)的中央位置被比行进轨道(91)靠上方地设置。台车(20)具备在行进轨道(91)上滚动的车轮(22)、与行进轨道(91)的侧面(91a)接触而滚动的第一辊(31)、与导引轨道(92)的侧面(92a)接触而滚动的第二辊(32)。

2、如专利文献1的第0003段中记载的那样,导引轨道相对于行进轨道的位置关系为适当的状态是重要的。关于这点,专利文献1的图5所示的轨道检查装置(2)中,台车(20)具备第一位置传感器(41)和第二位置传感器(42),基于这两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算出在行进轨道(91)的侧面(91a)和导引轨道(92)的侧面(92a)之间的宽度方向间隔(δw)。并且,基于算出的宽度方向间隔(δw),判定行进轨道(91)和导引轨道(92)的设置状态的异常的有无。

3、但是,通常,引导轨道(专利文献1中为导引轨道)的设置位置不在适当范围内的情况的台车的行动与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在适当范围内的情况的台车的行动不同。因此,考虑并非像专利文献1的轨道检查装置那样,将用于检查的专用的两个传感器设置于台车来算出行进轨道和引导轨道之间的宽度方向间隔,而是基于台车的行动,进行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是否为适当范围内的检查。台车为自走式的台车的情况下,用于控制台车的行动(例如,行进行动)的各种传感器设置于台车,所以基于台车的行动进行检查的情况下,能够将台车处已有的传感器也用于检查来实现成本的减少。此外,基于台车的行动进行检查的情况下,也能够考虑台车的实际的行动来判断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的好坏。这样,基于台车的行动进行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是否在适当范围内的检查有优点,但专利文献1中未公开基于台车的行动进行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希望实现一种轨道检查装置,前述轨道检查装置能够基于台车的行动进行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是否为适当范围内的检查。

2、本申请是一种轨道检查装置,前述轨道检查装置具备沿一对行进轨道及引导轨道在行进方向上行进的台车,其特征在于,将上下方向观察时与前述行进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一对前述行进轨道沿前述宽度方向排列,被互相平行地配置,并且具备前述行进方向为直线状的直线区间和前述行进方向为曲线状的弯道区间,前述引导轨道至少设置于前述弯道区间,并且配置成相对于一对前述行进轨道在上下方向的不同的位置与一对前述行进轨道的至少一方平行,前述台车具备沿前述宽度方向排列的右前轮及左前轮、与前述右前轮及前述左前轮相比配置于前述行进方向的后侧而在前述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右后轮及左后轮、引导轮,前述右前轮及前述右后轮设置成在一对前述行进轨道的一方即右轨道上滚动,前述左前轮及前述左后轮设置成在一对前述行进轨道的另一方即左轨道上滚动,前述引导轮设置成相对于前述引导轨道从前述宽度方向的一侧接触而滚动,前述台车在前述直线区间行进的情况下,前述右前轮及前述右后轮与前述右轨道接触而滚动,并且前述左前轮及前述左后轮与前述左轨道接触而滚动,前述引导轮从前述引导轨道离开,前述台车在前述弯道区间行进的情况下,前述右前轮及前述右后轮的组和前述左前轮及前述左后轮的组的一方为与对应的前述行进轨道接触而滚动的接触轮,并且前述右前轮及前述右后轮的组和前述左前轮及前述左后轮的组的另一方为从对应的前述行进轨道离开的离开轮,进而,前述引导轮与前述引导轨道接触而滚动,还具备执行接触时期判定处理、弯道进入时期判定处理、轨道检查处理的判定部,前述接触时期判定处理是判定前述引导轮接触前述引导轨道的时期即接触时期的处理,前述弯道进入时期判定处理是判定前述右前轮及前述左前轮从前述直线区间进入前述弯道区间的时期即弯道进入时期的处理,前述轨道检查处理是基于前述弯道进入时期和前述接触时期的先后关系判定前述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是否为适当范围内的处理。

3、本结构中,台车在直线区间行进的情况下引导轮从引导轨道离开,台车在弯道区间行进的情况下引导轮与引导轨道接触而滚动,所以台车从直线区间进入弯道区间的过程中引导轮与引导轨道接触。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为适当范围内的情况下,与台车的右前轮及左前轮从直线区间进入弯道区间相配合,引导轮与引导轨道接触。该情况下,引导轮与引导轨道接触的时期即接触时期、右前轮及左前轮从直线区间进入弯道区间的时期即弯道进入时期的时期上的先后关系为规定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不为适当范围内的情况下,接触时期和弯道进入时期的时期上的先后关系为规定的范围外。根据本结构,能够关注这样的弯道进入时期和接触时期的关系,基于弯道进入时期和接触时期的先后关系,判定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是否为适当范围内。这样,根据本结构,能够基于台车的行动进行引导轨道的设置位置是否为适当范围内的检查。

4、轨道检查装置的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照附图来说明的关于实施方式的以下的记载而变得明确。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检查装置,前述轨道检查装置具备沿一对行进轨道及引导轨道在行进方向上行进的台车,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轨道检查装置(1)具备沿一对行进轨道(80)及引导轨道(83)在行进方向(X)上行进的台车(10)。轨道检查装置(1)还具备执行接触时期判定处理、弯道进入时期判定处理、轨道检查处理的判定部。接触时期判定处理是判定引导轮(40)接触引导轨道(83)的时期即接触时期的处理,弯道进入时期判定处理是判定右前轮(24)及左前轮(23)从直线区间(71)进入弯道区间(72)的时期即弯道进入时期的处理,轨道检查处理是基于弯道进入时期和接触时期的先后关系判定引导轨道(83)的设置位置是否为适当范围内的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大福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