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84878发布日期:2023-05-17 12:2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炭阳极生产,具体是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1、炭阳极生产时,石油焦粉料按比例加入熔化的煤沥青中搅拌,混合煤沥青加入混捏锅中与干料进行混捏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糊料;将糊料成型制得生阳极;生阳极经过焙烧后即得到焙烧阳极。在给混捏锅上料时,现有的上料装置,例如公告号为cn201182985y的中国专利《一种混捏锅上料装置》,是利用皮带提升机构将料斗提升后,把物料抬升至混捏锅口进行加料。该类料斗提升的加料装置的问题是,第一,所有料斗均为敞口,产生的烟尘较多;第二,料斗提升过程中没法加热保温,需混捏锅中再次加热,延长了混捏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第三,上料装置是固定的,必须设置在混捏锅旁,占用生产场地,且每个混捏锅都需要配备一个上料装置,成本高;第四,提升高度固定无法调节,对于同一车间内不同型号的混捏锅,高度不同,需要配备多种型号的加料装置,适应性不好。

2、此外,现有技术中也有预加热上料的方式,例如公告号为cn201102907 y的中国专利《碳素可预热配料系统》,是将配料系统上配置加热管路,以期通过对原料预热而提高生产效率。但该类系统的问题是,第一,从原料储存阶段就开始加热,则加热保温所需的能耗和成本较高,适用于大批量、连续性生产方式,对于临时性的物料配方改变,则需更换每个储料仓的物料后才能调整配方,灵活性不足;第二,配料系统也是固定的,占用生产场地,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及使用方法,目的在于,提高混捏锅上料的灵活性和便利性,从而上料装置仅在上料时位于混捏生产工位,节约场地和成本,并且具有高度可调节、减少烟尘泄露和保温加热的功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包括两端带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螺旋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器中部外侧套包裹有保温套管,用于为所述螺旋输送器中的物料保温;

4、还包括钢构框架;所述钢构框架包括底部带有行走轮的底座,用于承托所述钢构框架移动;所述底座上表面四角处竖直固连四个立柱,每个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板下表面;

5、所述螺旋输送器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其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钢丝皮带和第二钢丝皮带,所述第一钢丝皮带和第二钢丝皮带均连接在所述顶板上的调节机构上,用于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螺旋输送器高度和倾斜的角度。

6、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保温套管内壁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外壁之间设有密闭的空腔,所述保温套管外壁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连通在热油循环装置的两端,用于在所述热油循环装置驱动下,热油在所述空腔中循环流动而保温;所述热油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上表面。

7、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可转动的驱动辊、支座、支撑杆和油缸;所述顶板左右两端均设有通孔槽,所述通孔槽上设有可转动的过渡辊;所述第一钢丝皮带和第二钢丝皮带中部均缠绕在所述驱动辊上,其两端分别绕过两个所述过渡辊后,穿过两个所述通孔槽,连接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两端;所述第一钢丝皮带和第二钢丝皮带在所述驱动辊上的缠绕方向相反,用于当所述驱动辊转动时,带动所述螺旋输送器的两端同时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辊两端的轴头分别可转动的插接在一对支座中,所述支座的下部可滑动的插入在所述顶板预设的滑槽中,用于当所述驱动辊左右滑动时,调节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倾斜角度;在一对支座之间固连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部连接在油缸的伸缩杆末端,所述油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上表面,用于当所述油缸伸缩时,驱使所述驱动辊左右滑动。

8、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热油循环装置包括油箱、油泵和加热器;连接所述出油口的出油管的下端伸入至所述油箱中;所述油泵的一端连通在所述油箱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上部连接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油口。

9、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油管、进油管均为耐高温的软管。

10、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油管、进油管上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11、本发明提供还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利用如上述的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12、s1:将所述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通过行走轮转移至混捏锅工位;

13、s2:将调配好的物料通过所述进料口装填入所述螺旋输送器中;

14、s3: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螺旋输送器高度和倾斜的角度,以使得所述出料口对准混捏锅口;

15、s4:启动螺旋输送器,将所述物料输入混捏锅。

16、作为进一步优化,还包括加热步骤,具体为:s5:启动热油循环装置,为所述螺旋输送器(1)加热。

17、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s1至步骤s5的使用次序依次为:s5、s2、s1、s3、s4。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螺旋输送器本体为封闭的,减少了烟尘污染。

20、(2)油、物料均通过管壁热交换,没有直接接触,相互不会污染,清洁环保。

21、(3)热油循环系统无直接排放,节省能耗;加热装置可以与两个温度传感器电路连接,以使得根据温度高低,控制加热装置的启停,从而温度控制更加精准。

22、(4)底座带有行走轮,使得上料装置使用灵活,仅在上料时位于混捏生产工位,节约场地,也避免了烟尘污染上料装置,维修保养更加方便;并且还可以通过一个上料装置对混捏车间的多个混捏锅分别进行上料,成本低。

23、(5)螺旋输送器采用悬挂固定方式,以使得上料装置结构紧凑、整体体积小、可升降、倾斜调节,使用方便。

24、(6)通过螺旋输送机的外壳对物料加热保温,热交换面积大,物料受热均匀。

25、总之,本装置可提高混捏锅上料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节约场地和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包括两端带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的螺旋输送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输送器(1)中部外侧套包裹有保温套管(2),用于为所述螺旋输送器(1)中的物料保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管(2)内壁与所述螺旋输送器(1)的外壁之间设有密闭的空腔,所述保温套管(2)外壁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口(21)和出油口(22),所述进油口(21)和出油口(22)分别连通在热油循环装置(3)的两端,用于在所述热油循环装置(3)驱动下,热油在所述空腔中循环流动;所述热油循环装置(3)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可转动的驱动辊(6)、支座(63)、支撑杆(64)和油缸(6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油循环装置(3)包括油箱(31)、油泵(32)和加热器(36);连接所述出油口(22)的出油管(33)的下端伸入至所述油箱(31)中;所述油泵(32)的一端连通在所述油箱(31)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加热器(36),所述加热器(36)的上部连接进油管(34),所述进油管(3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进油口(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33)、进油管(34)均为耐高温的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33)、进油管(34)上均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5)。

7.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还包括加热步骤,具体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至步骤s5的使用次序依次为:s5、s2、s1、s3、s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炭阳极生产用于螺旋上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器;所述螺旋输送器中部外侧套包裹有保温套管;还包括钢构框架;所述钢构框架包括底部带有行走轮的底座,用于所述钢构框架可移动;所述底座上表面四角处竖直固连四个立柱,每个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在顶板下表面;所述螺旋输送器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其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钢丝皮带和第二钢丝皮带,所述第一钢丝皮带和第二钢丝皮带均连接在所述顶板上的调节机构上,用于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螺旋输送器高度和倾斜的角度。本发明可提高混捏锅上料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节约场地和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国,邓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万基炭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