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放料机用放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7857发布日期:2023-03-14 18:0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放料机用放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放料机用放料机构。


背景技术:

2.金属加工指人类对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是一种把金属物料加工成为物品、零件、组件的工艺技术,包括了桥梁、轮船等的大型零件,乃至引擎、珠宝、腕表的细微组件。它被广泛应用在科学、工业、艺术品、手工艺等不同的领域。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加工与运用关系十分密切,在六千多年前冶炼出黄铜,在四千多年前能够制造简单的青铜工具,在三千多年前开始用陨铁制造兵器,中国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已会冶炼生铁,比欧洲要早一千八百多年以上。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在金属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放料机构对金属材料进行放料操作。
3.然而,现有的放料机构由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无法对放料机构进行快速的移动,需要移动十分困难;而且,由于放料机构中的收卷辊宽度不同,现有的放料机构不便于对宽度进行调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放料机用放料机构,以解决不便于移动和不便于调节宽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金属放料机用放料机构,包括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料辊,所述安装箱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两侧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中的双轴电机配合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带动转动机构中的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可以使得传动组件中的传动盘进行转动,传动盘配合皮带可以带动固定安装在螺纹柱上端的从动盘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柱在第三轴承的内侧转动,螺纹柱转动时可以调节升降块的位置,从而使得升降块侧面安装的移动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移动组件中的万向轮伸出安装箱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便于移动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动组件,通过推动第二侧板使得滑块在滑槽的内侧滑动,可以轻松的移动第二侧板的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宽度的放料辊进行安装。
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槽,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
滑槽,所述第二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动组件,通过推动第二侧板使得滑块在滑槽的内侧滑动,可以轻松的移动第二侧板的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宽度的放料辊进行安装。
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安装箱的内部位于双轴电机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的表面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通过双轴电机带动两侧的主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转动机构上安装的从动锥齿轮进行转动。
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轴承,所述安装箱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在双轴电机配合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带动下,可以带动转动机构中的转动杆在第二轴承的内侧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传动组件进行转动。
1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盘,所述转动杆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的表面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内侧设置有从动盘,所述传动盘设置在调节组件的表面。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动组件,传动盘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表面,传动盘通过皮带可以与从动盘传动连接,从而可以带动从动盘进行转动。
1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所述从动盘固定连接在螺纹柱的表面上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传动盘固定安装在调节组件中的螺纹柱表面,从而可以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在第三轴承的内侧转动,可以带动升降块在安装箱内的高度。
1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柱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限位板设置在升降块和从动盘的之间,从而可以防止升降块触碰到从动盘。
2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升降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滑动连接在导向杆的表面。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组件,升降块通过连接杆与导向环连接,导向环套接在导向杆的表面,升降块在移动时,可以带动导向环在导向杆的表面滑动,从而可以对升降块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2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升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升降块在移动时可以带动安装板进行移动,安装板的底部通过固定柱安装有万向轮,将万向轮伸出安装箱的内部,使得万向轮
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可以轻松的移动安装箱进行移动。
2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开设有圆孔。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圆孔,便于固定柱带动万向轮从安装箱的内部伸出。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第一、通过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中的双轴电机配合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带动转动机构中的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可以使得传动组件中的传动盘进行转动,传动盘配合皮带可以带动固定安装在螺纹柱上端的从动盘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柱在第三轴承的内侧转动,螺纹柱转动时可以调节升降块的位置,从而使得升降块侧面安装的移动组件的位置进行调节,移动组件中的万向轮伸出安装箱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便于移动的目的;
28.第二、通过设置滑动组件,通过推动第二侧板使得滑块在滑槽的内侧滑动,可以轻松的移动第二侧板的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宽度的放料辊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结构放大图。
32.附图标记:1、安装箱,2、第一侧板,3、第一轴承,4、固定轴,5、放料辊,6、驱动组件,61、双轴电机,62、主动锥齿轮,63、转动机构,631、第二轴承,632、转动杆,64、从动锥齿轮,7、传动组件,71、传动盘,72、皮带,73、从动盘,8、调节组件,81、螺纹柱,82、第三轴承,83、升降块,84、限位板,9、导向组件,91、导向杆,92、连接杆,93、导向环,10、移动组件,101、安装板,102、固定柱,103、万向轮,11、圆孔,12、固定板,13、第二侧板,14、滑动组件,141、滑槽,14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实施例
35.参考图1-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金属放料机用放料机构,包括安装箱1,安装箱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安装箱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侧板13,第二侧板13与固定板12的连接处设置有滑动组件14,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13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3,两个第一轴承3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4,固定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料辊5,安装箱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的两侧设置有传动组件7,传动组件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组件8,调节组件8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组件9,调节组件8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组件10,通过设置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中的双轴电机61配合
主动锥齿轮62和从动锥齿轮64带动转动机构63中的转动杆632进行转动,转动杆632可以使得传动组件7中的传动盘71进行转动,传动盘71配合皮带72可以带动固定安装在螺纹柱81上端的从动盘7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柱81在第三轴承82的内侧转动,螺纹柱81转动时可以调节升降块83的位置,从而使得升降块83侧面安装的移动组件10的位置进行调节,移动组件10中的万向轮103伸出安装箱1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便于移动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动组件14,通过推动第二侧板13使得滑块142在滑槽141的内侧滑动,可以轻松的移动第二侧板13的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13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宽度的放料辊5进行安装。
36.参考图1-2,为了达到便于移动第二侧板13的目的,本实施例滑动组件14包括滑槽141,固定板1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41,第二侧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42,滑块142滑动连接在滑槽141的内侧,通过设置滑动组件14,通过推动第二侧板13使得滑块142在滑槽141的内侧滑动,可以轻松的移动第二侧板13的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13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宽度的放料辊5进行安装。
37.参考图2,为了达到驱动调节的目的,本实施例驱动组件6包括双轴电机61,双轴电机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62,安装箱1的内部位于双轴电机61的两侧均设置有转动机构63,转动机构63的表面设置有从动锥齿轮64,主动锥齿轮62与从动锥齿轮64啮合连接,通过设置驱动组件6,通过双轴电机61带动两侧的主动锥齿轮62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转动机构63上安装的从动锥齿轮64进行转动。
38.参考图2,为了达到带动传动盘71转动的目的,本实施例转动机构63包括第二轴承631,安装箱1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631,两个第二轴承631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32,通过设置转动机构63,在双轴电机61配合主动锥齿轮62和从动锥齿轮64的带动下,可以带动转动机构63中的转动杆632在第二轴承631的内侧转动,从而可以带动传动组件7进行转动。
39.参考图2-3,为了达到带动螺纹柱81转动的目的,本实施例传动组件7包括传动盘71,转动杆632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盘71,传动盘71的表面套接有皮带72,皮带72的一端内侧设置有从动盘73,传动盘71设置在调节组件8的表面,通过设置传动组件7,传动盘71固定安装在转动杆632的表面,传动盘71通过皮带72可以与从动盘73传动连接,从而可以带动从动盘73进行转动。
40.参考图3,为了达到调节升降块83高度的目的,本实施例调节组件8包括第三轴承82,两个第三轴承82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柱81,螺纹柱81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升降块83,从动盘73固定连接在螺纹柱81的表面上端,通过设置调节组件8,传动盘71固定安装在调节组件8中的螺纹柱81表面,从而可以通过传动组件7带动螺纹柱81转动,螺纹柱81在第三轴承82的内侧转动,可以带动升降块83在安装箱1内的高度。
41.参考图3,为了达到防止从动盘73与升降块83发生碰撞的目的,本实施例螺纹柱81的表面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84,通过设置限位板84,限位板84设置在升降块83和从动盘73的之间,从而可以防止升降块83触碰到从动盘73。
42.参考图3,为了达到对升降块83导向的目的,本实施例导向组件9包括导向杆91,升降块8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2,连接杆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环93,导向环93滑动连接在导向杆91的表面,通过设置导向组件9,升降块83通过连接杆92与导向环93连接,导
向环93套接在导向杆91的表面,升降块83在移动时,可以带动导向环93在导向杆91的表面滑动,从而可以对升降块83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43.参考图2,为了达到便于移动的目的,本实施例移动组件10包括安装板101,升降块8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1,安装板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102,固定柱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03,通过设置移动组件10,升降块83在移动时可以带动安装板101进行移动,安装板101的底部通过固定柱102安装有万向轮103,将万向轮103伸出安装箱1的内部,使得万向轮103与地面相接触,从而可以轻松的移动安装箱1进行移动。
44.参考图2,为了达到便于万向轮103移动的目的,本实施例安装箱1的底部开设有圆孔11,通过设置圆孔11,便于固定柱102带动万向轮103从安装箱1的内部伸出。
45.使用原理及优点:安装箱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2,安装箱1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侧板13,第二侧板13与固定板12的连接处设置有滑动组件14,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13的内侧均安装有第一轴承3,两个第一轴承3之间转动连接有固定轴4,固定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放料辊5,安装箱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的两侧设置有传动组件7,传动组件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组件8,调节组件8的一端设置有导向组件9,调节组件8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组件10,通过设置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中的双轴电机61配合主动锥齿轮62和从动锥齿轮64带动转动机构63中的转动杆632进行转动,转动杆632可以使得传动组件7中的传动盘71进行转动,传动盘71配合皮带72可以带动固定安装在螺纹柱81上端的从动盘7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柱81在第三轴承82的内侧转动,螺纹柱81转动时可以调节升降块83的位置,从而使得升降块83侧面安装的移动组件10的位置进行调节,移动组件10中的万向轮103伸出安装箱1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便于移动的目的,通过设置滑动组件14,通过推动第二侧板13使得滑块142在滑槽141的内侧滑动,可以轻松的移动第二侧板13的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13之间的距离,便于对不同宽度的放料辊5进行安装。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