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端自动卸料的散货集装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3394发布日期:2022-08-09 20:01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端自动卸料的散货集装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端自动卸料的散货集装箱结构。


背景技术:

2.现今,自卸式散货集装箱的快速发展,现有自卸式散货集装箱:
3.1、外形尺寸:基本为20尺标箱的外形尺寸,载货量小。
4.2、卸料口多设在端门处,依靠旋转箱体,通过倾倒的方式进行卸料,卸载流量小。
5.3、卸料锁一般设在卸料口同侧,在卸料时人为开锁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侧端自动卸料的散货集装箱结构。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集装箱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相对两侧端均设有卸料门;每个卸料门的顶部均与箱体铰接,卸料门底部与底锁杆结构相连;箱体底板设置底架,所述底锁杆结构安装于底架上,所述底锁杆结构包括安装于底架上的锁杆主轴,所述主轴与底架转动连接,主轴两端伸出箱体外,且伸出的两端设置均设有把手;所述主轴上并列设置有叶轮结构,叶轮结构包括两叶轮叶片,每个叶轮叶片均与一滑杆的第一端相连,该滑杆的第二端与卸料门底部通过销轴相连。
8.进一步地,叶轮结构有多组,多组叶轮结构等间距设置于主轴上。
9.更进一步地,叶轮结构的两叶轮叶片对称设置,且两叶片的旋向一致。
10.进一步地,所述卸料门底部设置有多个侧门耳,该卸料门通过侧门耳与底锁杆结构销接。
11.更进一步地,所述滑杆的第二端设置有销耳,销耳与侧门耳一一对应;所述销耳位于对应的侧门耳内,且销耳与侧门耳通过销轴相连。
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相对两侧端各设两个卸料门。
13.进一步地,所述底架为中空结构,底架横截面呈三角形。
14.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宽度为3200mm。
1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外各设一方便箱体检查和维修的爬梯。
16.更进一步地,所述主轴上固定有支耳,每个叶轮叶片对应一支耳,所述叶片与支耳通过销轴连接。
17.更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将箱体宽度增加至3200mm,增大箱子的内部容积,卸料口设置在侧端,单侧设有2个卸料口,双侧为4个卸料口,可以同时打开,提高卸料效率。底锁杆的把手设置在端部保证开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以下内容的表述。
21.图1是侧端自动卸料的散货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底锁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底架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集装箱侧端结构的示意图。
25.图5是集装箱端结构的示意图。
26.图6是图1 a处放大示意图。
27.图7是图2 b处放大示意图。
28.图8是集装箱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图8 a-a 示意图。
30.图中,1为卸料门、2为侧门耳、3为把手、4为爬梯、5为主轴、6为叶轮结构、7为滑杆、8为销耳、10为叶片、11为支耳、12为底架、13为底锁杆结构、14为圆形安装孔、15为矩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集装箱箱体;箱体相对两侧端均设有卸料门1;每个卸料门1的顶部均与箱体铰接,卸料门1底部与底锁杆结构13相连;箱体底板设置底架12,所述底锁杆结构13安装于底架12上,所述底锁杆结构13包括安装于底架12上的锁杆主轴5,所述主轴5与底架12转动连接,主轴5两端伸出箱体外,且伸出的两端设置均设有把手3;所述主轴5上并列设置有叶轮结构6,叶轮结构6包括两叶轮叶片10,每个叶轮叶片10均与一滑杆7的第一端相连,该滑杆7的第二端与卸料门1底部通过销轴相连。
32.优选地,叶轮结构6有多组,多组叶轮结构6等间距设置于主轴5上。叶轮结构6的两叶轮叶片10对称设置,且两叶片10的旋向一致。
33.优选地,所述卸料门1底部设置有多个侧门耳2,该卸料门1通过侧门耳2与底锁杆结构13销接。所述滑杆7的第二端设置有销耳8(或称锁头),销耳8与侧门耳2一一对应;所述销耳8位于对应的侧门耳2内,且销耳8与侧门耳2通过销轴相连。
34.优选地,所述箱体宽度为3200mm,所述箱体相对两侧端各设两个卸料门1。所述箱体内外各设一方便箱体检查和维修的爬梯4。
35.优选地,所述底架12呈中空结构,该结构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36.优选地,所述主轴5上固定有支耳11,每个叶轮叶片10对应一支耳11,所述叶片10与支耳11通过销轴连接。具体地,支耳11与主轴5固接,销轴与支耳11固定连接,叶片10能够相对销轴转动。转动一定角度或轻微转动。
37.具体地,底锁杆结构13安装于底架12内,底架12的前后两端对应设置有圆形安装孔14;所述主轴5两端穿过由两圆形安装孔14穿过,后伸出箱体外,作为把手3。底架12两侧各设多个矩形孔15,滑杆7端部的销耳8由矩形孔15伸出后,销耳8与侧门耳2通过销轴相连。且矩形孔15的尺寸满足滑杆7端部有一定的上下移动空间。
3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将箱体宽度增加至3200mm,增大箱子的内部容积,卸料口设置
在侧端,单侧设有2个卸料口,双侧为4个卸料口,可以同时打开,提高卸料效率。底锁杆的把手3设置在端部保证开锁的安全性。其只需将箱体吊起,依靠端门把手3,打开侧端4个自卸门结构,即开始卸料。
39.一、箱体宽度增加至3200mm,在端部增加3套角件,角件间距为2438mm,排布根据现行集装箱运输船甲板的固定位置进行排布,增加箱子海上运输的适用性。
40.二、底架12位置设有分流槽,(三角形结构的设计有利于分流)卸料时通过分流槽保证箱体货物无残留,且能保证底锁杆的操作空间。
41.三、在底架12位置装有底锁杆,结构为凸轮结构(即叶轮结构6),锁杆把手3设置在箱体的端部,锁头与侧端门板相连接,当旋转把手3时,锁杆主轴5带动凸轮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滑杆7进行伸缩运动,从而实现侧门的开启和关闭。在底架12位置装有底锁杆,结构为凸轮结构,凸轮结构包含,凸轮、支耳11和插销,将支耳11与锁杆主轴5固定死,再与凸轮栓接,凸轮与滑杆7固定死,锁杆把手3设置在箱体的端部,锁头与侧端门板相连接,当旋转把手3时,锁杆主轴5通过支耳11带动上下两个凸轮进行旋转从而滑杆7横移,从而实现侧门的开启和关闭。
42.四、端部内外两侧都设有爬梯4,方面箱体的检查和维修。
43.五、在侧端设置4个卸料口,通过与底锁锁头进行销轴连接,增大卸料口的尺寸。当需要卸料时,标准吊具将吊起箱顶角件,旋转底锁杆把手3,将侧端4个侧门打开,开始卸料。
44.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45.1.将箱体加宽至3200 mm增大内容积,运载量大。
46.2.将卸料口设置在两侧,增加卸料口面积,提高卸料效率。
47.3.底架12设置底锁杆,锁杆把手3设置在端部,保证开锁的安全性。
48.4.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快速卸载。
49.5.符合运输、装卸工艺要求。
50.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