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13838发布日期:2022-09-23 20:1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机。


背景技术:

2.螺旋输送技术是一项传统输送技术,通过螺旋的旋转将投入螺旋输送机的物料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下道工序。在涉及到物料混合配料生产时,由于各种物料有严格的配比要求和混合时间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快速输送大量物料并且要做到精确控制输送量。快速输送如果通过单独的一个大口径螺旋输送机输送,由于物料自身的安息角作用,在停止瞬间由于惯性作用会造成物料扰动断层下料,导致下料量突破限制值,即在停止时,仍然会存在大量物料的下料,导致配比失效。
3.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输送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输送机。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6.一种输送机,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缓存仓;
7.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料斗和/或所述缓存仓;
8.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用于将所述缓存仓的物料输送至料斗,其中,
9.在单位时间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送的所述物料大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送的所述物料。
10.优选地,所述料斗为称量料斗,当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处在工作模式,所述第一输送机构输送物料至缓存仓和所述料斗;
11.当所述称量料斗检测物料重量为第一重量,所述称量料斗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停止,并且控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启动,将余下物料输送至料斗直到物料重量为第二重量。
12.优选地,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比值为a,其中90%≤a≤95%。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均为螺旋输送机构。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轴线相互平行。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具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具有第二出料口;
16.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输出端通过下料管连接;
17.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通过所述下料管连通;
18.所述料斗具有下料口,所述下料管向下延伸进所述下料口。
19.优选地,所述料斗通过重量传感器安装于支撑架,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料斗内物料重量;
20.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重
量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1.优选地,所述料斗周向间隔均匀的设置至少3个所述重量传感器。
22.优选地,所述料斗设置有连接座,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料斗连接。
23.优选地,所述料斗设置有观察窗。
24.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的配合工作,实现精确下料,第一输送机构输送量大,可快速完成90~95%的输送量,第二输送机构输送量小,微量输送,完成余下5%~10%的输送量,保证精确下料。
附图说明
25.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26.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配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配合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记:1为第一输送机构,2为第二输送机构,3为缓存仓,4为料斗,5为控制器,6为第一出料口,7为第二出料口,8为下料管,9为重量传感器,10为支撑架,11为第一驱动机构,12为第二驱动机构,13为连接座,14为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32.如图1至3所示,一种输送机,包括第一输送机构1、第二输送机构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缓存仓3;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均为螺旋输送机构;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轴线相互平行,如此设置,两组输送机构的结构设置更加紧凑、合理;
33.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料斗4和/或所述缓存仓3,缓存仓3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2之间,缓存仓3将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2连通,第二输送机构2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
34.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用于将所述缓存仓3的物料输送至料斗4,其中,
35.在单位时间内,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送的所述物料大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送的所述物料。
36.进一步地,所述料斗4为称量料斗4,当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处在工作模式,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输送物料至缓存仓3和所述料斗4;
37.当所述称量料斗4检测物料重量为第一重量,所述称量料斗4发送信号至控制器5,
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停止,并且控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启动,将余下物料输送至料斗4直到物料重量为第二重量,第二重量为规定物料输送重量,如此设置,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2自动动作。
3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比值为a,其中90%≤a≤95%,如此设置,输送效率高,同时能够精确控制物料输送量。
39.作业时,控制器5先控制第一输送机构1动作并输送物料,输送过程中,第一输送机构1先将缓存仓3填满,再向料斗4大量输送物料,检测到料斗4中的物料重量为第一重量时,即规定重量的90~95%,控制器5控制第一输送机构1停止输送,控制器5控制第二输送机构2动作并向料斗4中微量输送物料,检测到料斗4中的物料重量为第二重量时,即达到物料输送规定重量,控制器5控制第二输送机构2机构停止输送;通过大输送量的第一输送机构1和微量输送量的第二输送机构2配合工作,先快速实现大量物料输送,再通过微量输送送料,精确控制料斗4中的物料输送到达规定输送量,实现精确下料。
4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3所示,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具有第一出料口6,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具有第二出料口7;
41.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输出端通过下料管8连接;
42.所述第一出料口6和所述第二出料口7通过所述下料管8连通;
43.所述料斗4具有下料口,所述下料管8向下延伸进所述下料口,下料管8不与料斗4接触,如此设置,整体结构更加合理、紧凑,第一输送机构1和第二输送机构2均通过同一下料管8将物料送入料斗4中。
4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料斗4通过重量传感器9安装于支撑架10,所述重量传感器9用于检测所述料斗4内物料重量;
45.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的第一驱动机构11、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的第二驱动机构12、所述重量传感器9均与所述控制器5连接,如此设置,重量传感器9将检测到的物料重量的第一重量信号发送至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控制所述第一输送机构1停止输送,然后,控制器5控制所述第二输送机构2输送物料至料斗4,直到重量传感器9检测到物料重量为第二重量,控制器5控制第二输送机构2停止输送。
46.进一步地,所述料斗4周向间隔均匀的设置至少3个所述重量传感器9,如此设置,能够稳定可靠地安装于支撑架10上,同时,各重量传感器9能够更加精确有效地向控制器5传送精确的重量值。
4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料斗4设置有连接座13,所述重量传感器9通过所述连接座13与所述料斗4连接,重量传感器9安装座支撑架10上,重量传感器9的上端与连接座13连接,连接座13为重量传感器9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连接基础。
4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料斗4设置有观察窗14,观察窗14用于实时观察料斗4内的物料情况。
4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