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面交替合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86819发布日期:2022-07-01 18:03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面交替合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杯面交替合流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物料包装形式的多种多样,对物料的整理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正反交替的三杯或六杯组合包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现有的物料包装线中,在面对正反交替的三杯或六杯组合包装的需求时,通常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整理,以便实现正反交替的三杯或六杯组合包装。因此,亟需一种全自动理料结构,以能够替代人工整理,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包装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杯面交替合流装置,以能够替代人工整理,实现正反交替的包装需求,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包装速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杯面交替合流装置,用于对杯子进行整理,包括交替分料机构与合流机构;其中,交替分料机构包括:第一辊道,所述第一辊道上中间位置沿所述第一辊道输送方向竖直设置有第一分隔板,所述杯子在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两侧输送;星盘,所述星盘位于所述第一辊道的末端,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隔板两侧相应位置的两个,在所述星盘的边缘沿所述星盘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爪,所述卡爪沿所述星盘的径向延伸;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星盘传动连接;合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起始端与所述第一辊道的末端相连接;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挡杆成对设置在所述输送带的上部两侧位置,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挡杆的一端在所述输送带的起始端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位置,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挡杆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杯子的尺寸相适配。
5.由上,通过第一分隔板可以将第一辊道分隔成两部分,分隔板一侧用于输送正立放置的杯子,分隔板的另一侧用于输送倒立放置的杯子。当正立放置与倒立放置的杯子输送到第一辊道的末端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辊道末端两侧的星盘转动,通过卡爪拨动第一辊道末端的位于第一分隔板两侧的杯子,将杯子拨送到输送带上。由此,可以通过星盘及星盘上的卡爪控制杯子被拨送到输送带上的时间,从而使正立放置与倒立放置的杯子在输送带上沿输送带输送方向交错一定的距离放置。然后,杯子进入成对设置的第一挡杆之间,由于第一挡杆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与杯子尺寸相适配,因此正立放置与倒立放置的杯子在随输送带向前输送时,会在第一挡杆的引导下在交错位置汇合成为一排,从而自动完成杯面的正反交替,以代替人工整理,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包装速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爪的端部竖直设置有过渡辊,所述过渡辊的辊面由所述卡爪凸出。
7.由上,卡爪在与杯子接触拨送杯子时,卡爪的端部位置可以通过过渡辊与杯子接触,通过过渡辊的滚动,减少卡爪与杯子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卡爪损伤杯子。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爪与所述星盘沿所述星盘的径向滑动连接。
9.由上,卡爪与星盘沿径向滑动连接,通过调节卡爪由星盘伸出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相邻卡爪端部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卡爪之间的距离与杯子的直径相适配,以使卡爪在对杯子进行拨送时更加稳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架,所述交替分料机构与所述合流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星盘沿所述第一辊道的两侧方向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
11.由上,星盘与支架沿第一辊道的两侧方向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对星盘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可以对卡爪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避免卡爪与杯子距离过近,在对杯子进行拨送时,对杯子造成挤压、损坏。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分排机构,所述分排机构包括:摆臂,所述摆臂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部位置,所述摆臂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挡杆上部相应位置,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朝向所述输送带的末端,所述摆臂以一端为中心在所述输送带两侧方向上摆动;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挡杆为成对平行设置在所述摆臂上的两个,成对的所述第二挡杆的一端分别位于成对设置的所述第一挡杆的另一端相应位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摆臂的一端传动连接。
13.由上,通过第二电机可以驱动摆臂在输送带两侧方向上摆动,从而可以改变第二挡杆另一端在输送带上的位置,从而使输送带上正反交替合成一排的杯子可以输送到输送带两侧位置上,从而可以形成两排。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排机构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固定设置在所述摆臂上,所述第二挡杆与所述摆臂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
15.由上,第二挡杆与摆臂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从而可以对第二挡杆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第二挡杆在对杯子进行引导时提高稳定性。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排机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下部,沿所述摆臂延伸方向设置。
17.由上,通过在摆臂下方设置压板,可以使第二挡杆在对杯子进行引导,杯子发生倾斜时,由压板对杯子进行抵压,从而防止杯子发生倾倒。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顶部垂直设置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摆臂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压板设置在所述摆臂的下部。
19.由上,可以通过调节杆对压板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压板的高度与杯子的高度相适配,从而防止第二挡杆在对杯子进行引导时,杯子发生倾倒。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排机构还包括:第二辊道,所述第二辊道的起始端与所述输送带的末端相连接;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辊道的上部中间位置,沿所述第二辊道设置。
21.由上,可以通过第二分隔板对分排机构分成的两排杯子进行隔离,避免两排杯子之间发生阻碍,影响分排效果。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辊道上部还设置有第三挡杆,所述第三挡杆为沿所述第一辊道设置的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辊道侧部与所述杯子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杯子上部位置。
23.由上,可以通过第三挡杆对第一辊道上的杯子进行限位,通过杯子侧面对应位置的第三挡杆可以引导杯子沿第一辊道输送,通过杯子上部位置的第三挡杆可以防止杯子发
生倾倒。
24.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25.以下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和各个特征之间的联系。附图均为示例性的,一些特征并不以实际比例示出,并且一些附图中可能省略了本技术所涉及领域的惯常的且对于本技术非必要的特征,或是额外示出了对于本技术非必要的特征,附图所示的各个特征的组合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另外,在本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内容也是相同的。具体的附图说明如下: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杯面交替合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杯面交替合流装置上杯子的输送示意图;
28.图3为星盘相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图3中星盘相关装置的底部示意图;
30.图5为图3中星盘及卡爪对不同尺寸的杯子进行拨送的示意图;
31.图6为图1中合流机构与分排机构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图1中合流机构与分排机构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分排机构的摆臂摆动到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杯面交替合流装置;20杯子;100支架;200交替分料机构;210第一辊道;211第一分隔板;212第三挡杆;220星盘;230第一电机;240卡爪;241第二调节槽;242过渡辊;250第一安装板;251第一调节槽;252第一紧固件;300合流机构;310输送带;320第一挡杆;400分排机构;410第二安装板;420第二电机;430摆臂;431连接臂;431a第三调节槽;440第二挡杆;450压板;460调节杆;470第二辊道;471第二分隔板;472第四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36.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词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或模块a、模块b、模块c等类似用语,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37.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括”不应解释为限制于其后列出的内容;它不排除其它的元件。因此,其应当诠释为指定所提到的所述特征、整体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它特征、整体或部件及其组群。因此,表述“包括装置a和b的设备”不应局限为仅由部件a和b组成的设备。
38.本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与该实施例结合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本说明书各处出现的用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并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但可以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能够以任何适当的方式组合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如从本公开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那样。
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杯面交替合流装置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
描述。
4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杯面交替合流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杯面交替合流装置10上杯子20的输送示意图,示出了杯面交替合流装置10输出单排或者双排杯面交替的杯子20的过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杯面交替合流装置10,包括:支架100,以及设置在支架100上的交替分料机构200、合流机构300与分排机构400。其中,交替分料机构200用于使正立放置与倒立放置的杯子20形成交替状态;合流机构300用于使交替状态的杯子20合流形成一排;分排机构400用于将合流形成一排的杯子20分流形成多排。
41.如图1所示,交替分料机构200包括:第一辊道210、星盘220以及第一电机230。第一辊道210上中间位置沿第一辊道210输送方向竖直设置有第一分隔板211,杯子20在第一分隔板211的两侧输送。星盘220位于第一辊道210的末端,为设置在第一分隔板211两侧相应位置的两个,在星盘220的边缘沿星盘220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卡爪240,卡爪240沿星盘220的径向延伸。第一电机230与星盘220传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230可以驱动星盘220转动。
42.由上,通过第一分隔板211可以将第一辊道210分隔成两部分,分隔板一侧用于输送正立放置的杯子20,分隔板的另一侧用于输送倒立放置的杯子20。当正立放置与倒立放置的杯子20输送到第一辊道210的末端时,通过第一电机230驱动第一辊道210末端两侧的星盘220转动,通过卡爪240拨动第一辊道210末端的位于第一分隔板211两侧的杯子20,将杯子20拨送到下述输送带310上。由此,可以通过星盘220及星盘220上的卡爪240控制杯子20被拨送到输送带310上的时间,从而将正立放置与倒立放置的杯子20交替拨送到输送带310上,在输送带310上沿输送带310输送方向交错一定的距离放置。
43.如图1所示,第一辊道210可以是从动辊,即第一辊道210上的辊本身不具有动力,杯子20在第一辊道210上,通过后方相邻杯子20的推动向前输送。第一分隔板211可以是呈长方形的板,第一分隔板211沿第一辊道210的输送方向,垂直设置在第一辊道210的中间位置。通过第一分隔板211可以将第一辊道210分隔成两部分,使第一辊道210上位于第一分隔板211两侧的正立放置与倒立放置的杯子20可以分别进行输送,避免相互之间发生干扰。进一步地,第一辊道210还可以设置成相互分离的两个,一个第一辊道210输送正立放置的杯子20,另一个第一辊道210输送倒立放置的杯子20,对此并不限制。
44.如图1所示,第一辊道210上部还设置有第三挡杆212,第三挡杆212为沿第一辊道210设置的多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辊道210侧部与杯子20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杯子20上部位置。由此,可以通过第三挡杆212对第一辊道210上的杯子20进行限位,具体的,通过杯子20侧面对应位置的第三挡杆212可以引导杯子20沿第一辊道210输送,避免杯子20由第一轨道脱离,通过杯子20上部位置的第三挡杆212可以在杯子20发生倾斜时,对杯子20进行支撑,以防止杯子20发生倾倒。
45.图3为星盘220相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在第一辊道210末端的两侧位置各水平设置有一个第一安装板250,第一电机230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50的上部位置,星盘220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250的下部位置,第一电机230与星盘220可以通过联轴器实现传动连接,通过第一电机230驱动星盘220转动,进而驱动固定在星盘220上的卡爪240转动。
46.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板250通过滑轨与滑槽的配合与支架100实现滑动连接,使第一安装板250可以在第一辊道210两侧方向上滑动,从而调节第一安装板250与第一辊道210
的距离,同时可以调节卡爪240伸到第一辊道210上部位置的长度。另外,支架100上还设置有沿第一辊道210两侧延伸的第一调节槽251,以及设置在第一调节槽251上的第一紧固件252,第一紧固件252穿过第一调节槽251与第一安装板250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第一紧固件252可以调节第一紧固件252与第一调节槽25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在对第一安装板250调节完成后通过第一紧固件252实现紧固连接。
47.图4为图3中星盘220相关装置的底部示意图。如图4所示,卡爪240可以设置为多个,例如可以设置为图4所示的8个。卡爪240呈长条形,卡爪240朝向星盘220一端沿卡爪240延伸方向设置有第二调节槽241,第二调节槽241上设置有第二紧固件(未图示),第二紧固件可以在第二调节槽241内滑动,从而实现对卡爪240伸出长度的调节。第二紧固件穿过调节槽与星盘220螺纹连接,对卡爪240调节完成后,通过旋转第二紧固件可以实现卡爪240与星盘220的紧固连接。卡爪240远离星盘220的一端还设置有过渡辊242,过渡辊242的轴心垂直设置,卡爪240在与杯子20接触拨送杯子20时,卡爪240的端部位置可以通过过渡辊242的辊面与杯子20接触,通过过渡辊242的滚动,减少卡爪240与杯子2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卡爪240损伤杯子20。
48.图5为图3中星盘220及卡爪240对不同尺寸的杯子20进行拨送的示意图,其中,图5中(a)中杯子20的直径为100mm,(b)中杯子20的尺寸为88mm。如图5所示,当对100mm、88mm或者其他尺寸的杯子20进行拨送时,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252调节第一安装板250的位置,从而调节第一辊道210两侧星盘220轴心之间的距离,以避免星盘220与杯子20之间的距离过近,使卡爪240在对杯子20进行拨送的过程中对杯子20造成挤压,损坏杯子20。还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调节卡爪240伸出的位置,从而可以调节卡爪240形成的圆的直径,进而可以调节相邻两个过渡辊242之间的距离,使相邻的两个过渡辊242之间与杯子20的直径相适配。
49.图6为图1中合流机构300与分排机构400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50.图7为图1中合流机构300与分排机构400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分排机构400的摆臂430摆动到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图6、图7、图8所示,合流机构300包括输送带310以及设置在输送带310上部位置的第一挡杆320。输送带310的起始端与第一辊道210的末端连接,使卡爪240拨送的杯子20可以由第一辊道210拨送到输送带310上。第一挡杆320成对设置在输送带310上部位置,第一挡杆320的高度可以设置为杯子20高度的一半。成对的第一挡杆320以“八”字形设置,第一挡杆320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输送带310起始端两侧位置,使得由第一辊道210进入输送带310的杯子20处于成对的第一挡杆320之间位置。第一挡杆320的另一端位于输送带310中间区域,成对的第一挡杆320的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与杯子20的直径相适配,似的成对的第一挡杆320之间的杯子20可以在输送的两侧方向上逐渐接近。由此,正立放置与倒立放置的杯子20在错开一定距离随输送带310向前输送时,会在第一挡杆320的引导下在交错位置汇合成为一排,从而自动完成杯面的正反交替,以代替人工整理,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包装速度。
51.如图1、图6、图7、图8所示,分排机构400设置在输送带310的上部靠近输送带310的末端位置,分排机构400包括:第二安装板410、第二电机420、摆臂430、第二挡杆440以及压板450。其中,摆臂430设置在输送带310上部位置,摆臂430的一端位于第一挡杆320上部相应位置,摆臂430的另一端朝向输送带310的末端,摆臂430以一端为中心在输送带310两侧方向上摆动;第二挡杆440为成对平行设置在摆臂430上的两个,成对的第二挡杆440的一端
分别位于成对设置的第一挡杆320的另一端相应位置。由上,如图8所示,摆臂430在输送带310两侧方向上摆动,从而可以改变第二挡杆440另一端在输送带310上的位置,从而使输送带310上正反交替合成一排的杯子20可以输送到输送带310两侧位置上,从而可以形成两排。也就是说,通过控制摆臂430的摆动,可以形成单排杯面正反交替的杯子20,也可以形成双排杯面正反交替的杯子20,以便根据需要进行包装。
52.第二安装板410位于摆臂430一端的上部位置水平设置,第二电机420设置在第二安装板410的上部,第二电机420可以通过联轴器与摆臂430传动连接。由此,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摆臂430在输送带310两侧方向上进行摆动。
53.如图6所示,摆臂430的两侧位置还设置有向下伸出的连接臂431,第二挡杆440与连接臂431之间在垂直方向滑动连接,具体的,连接臂431上设置有第三调节槽431a,第二挡杆440可以沿第三调节槽431a上下移动,从而对第二挡杆440的高度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通过第三紧固件(未图示)对第二挡杆440与连接臂431进行紧固连接,从而使摆臂430可以带动第二挡杆440摆动。
54.如图6所示,分排机构400还包括设置在摆臂430下部位置的压板450,压板450沿摆臂430的延伸方向水平设置。压板450的高度设定为与杯子20的高度相适配,使第二挡杆440在对杯子20进行引导,杯子20发生倾斜时,由压板450对杯子20进行抵压,从而防止杯子20发生倾倒。
55.如图6所示,压板450的顶部设置有调节杆460,压板450通过调节杆460与摆臂430活动连接。通过调节杆460可以调节压板450的高度,从而使压板450可以适配不同高度的杯子20。
56.如图1所示,分排机构400还包括第二辊道470,第二辊道470的起始端与输送带310的末端相连,使输送带310末端的杯子20可以输送到第二辊道470上。第二辊道470上设置有第二分隔板471,第二分隔板471设置在第二辊道470中间位置,沿第二辊道470设置。由上,摆臂430摆动分成的两排杯子20可以输送到第二分隔板471的两侧位置,通过第二分隔板471对两排杯子20进行隔离,避免两排杯子20之间发生阻碍,影响分排效果。
57.如图1所示,第二辊道470上部还设置有第四挡杆472,第四挡杆472为沿第二辊道470成对设置的多个,分别设置在第二辊道470侧部与所述杯子20侧面相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杯子20上部位置。由此,可以通过第四挡杆472对第二辊道470上的杯子20进行限位,通过杯子20侧面对应位置的第四挡杆472可以引导杯子20沿第二辊道470输送,通过杯子20上部位置的第四挡杆472可以防止杯子20发生倾倒。
58.注意,上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